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研究了Cu掺杂对溶剂热合成的CdS的结构、形貌和光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结果显示全部样品均为结晶良好的六方相CdS,Cu掺杂后产物中没有出现任何杂相.Cu的掺入导致产物的品格和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适当的Cu掺杂(x=0.075)可以得到由直径约为50nm的纳米俸组装而成的花状结构.紫外-可见吸收谱显示CdS在350-500nm波长范围内有一个较宽的吸收带.随着Cu掺杂浓度的增加,产物对可见光吸收增强,禁带宽度变窄.纯CdS在470nm和545nm有两个光致发光峰,而Cdo 925Cuo 075S样品的光致发光峰位分别位于470nm和525nm处,预示着Cd_(1-x)Cu_xS在可见光具有很好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2.
在二价镍配合物催化剂存在下,用3,6-二氯哒嗪与2,5-二溴噻吩格氏(G rignard)试剂共聚合成了哒嗪与噻吩共聚物,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谱(1H-NM R)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该合成方法所得共聚物的收率为75%,而且溶解于DM F、DM SO等普通溶剂.共聚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 is)中在410nm处观察到最大吸收峰.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对所得聚合物的结晶性和热稳定性也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以流变相-先驱物法制备稀土复合氧化物ZnSm2O4的软化学方法.首先用流变相法合成了草酸盐先驱物,然后用差热分析(DTA)和热重分析(TG)研究了先驱物在空气中的热分解过程;用X射线粉末衍射和红外光谱表征了热分解固体产物;最后研究了ZnSm2O4固体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结果表明,ZnSm2O4为尖晶石结构,晶胞参数a=0.921 453 nm,晶胞体积V=0.782 38 nm3,化合物在紫外-可见范围内存在吸收.其中,236.2 nm为Sm3+-O2-电荷转移跃迁,而383.4,405.2,495.4 nm为Sm3+的4G5/2→7HJ/2(J=5,7,9)的电子跃迁.  相似文献   

4.
采用传统的熔融冷却技术制备了Er3+:CaO-La2O3-B2O3(Er:CLB)玻璃。玻璃的转变温度为647℃,析晶起始温度741℃。测试了样品的红外光谱、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Er:CLB玻璃在790 nm和970 nm附近均存在吸收峰,与AlGaAs和InGaAs激光二极管输出波长吻合。Er:CLB玻璃在1 530 nm附近存在  相似文献   

5.
以苯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纳米凹凸棒石(Ph-ATP)为载体, 通过原位聚合制备了Ph- ATP@PANI纳米复合材料, 通过红外光谱(FTIR)、热重分析(TGA)、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等表征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形貌. 以Ph-ATP@PANI纳米复合材料为填料制备了Ph-ATP@PANI/环氧树脂防腐涂层, 用电化学阻抗谱(EIS)、极化曲线(Tafel)以及盐雾试验分析了涂层的防腐性能. 测试结果表明, 相比纯PANI, Ph-ATP@PANI复合材料中PANI的红外特征吸收峰蓝移、热分解温度降低, Ph-ATP@PANI粒子在环氧树脂涂层中的分散性增强, 涂层的防腐蚀性能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6.
合成出一种新的磷酸根取代多联吡啶化合物6-(4-甲基磷酸苯基)-2,2'-二联吡啶(2)及其Eu(III)的三元配合物[Eu(DBM)3(2)](3)(DBM为二苯甲酰甲烷),通过Si-O-P键将化合物2及配合物3负载到无机介孔材料MCM-41上,并研究了它们的电子光谱性质变化.电子光谱表明,化合物2在溶液中吸收峰分别位于327 nm,274 nm和244 nm,随着pH值升高,分别蓝移至304 nm,263 nm和235 nm;同时发现溶液pH值对化合物的发射光谱也有很大的影响:随着pH值增加,其发射峰从427 nm蓝移至374 nm,荧光强度随之增大,当pH=6.34时荧光强度达到最大.随后增大pH值,发射峰位置变化较小,但荧光强度逐渐减小.当化合物2与3通过Si-O-P键与分子筛MCM-41负载后,其发射光谱发生明显变化.化合物2由无精细结构的单发射峰435 nm裂分为双发射峰435 nm和505 nm,而3发射峰位置未发生变化,但其发射峰强度出现了增强.  相似文献   

7.
富含共轭亚油酸菜油的制备工艺与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菜油为原料通过碱异构化法方法制备CLA,同时建立了一种简单而又快速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CLA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每100g异构化菜油其共轭亚油酸油含量最大值为15.4g,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共轭亚油酸标准品和异构化菜油在25℃条件下的最大特征吸收峰波长为234nm,并建立了线性回归方程,因此,只要测定油样在234nm的吸光度再依此方程可算得油样中共轭亚油酸的浓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氯化镉(CdCl2·2.5H2O)、碲粉(Te)为源,硼氢化钾(KBH4)为还原剂,使用溶剂热法制备了厚100nm左右,宽200~400nm,长2~3μm的碲化镉(CdTe)纳米带.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spectra)等测试手段对产物的物相、形貌及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不同的反应温度、镉源和反应时间对产物物相和形貌的影响,并初步推测了带状产物的形成机理.发现产物形貌随温度升高由带状变为颗粒状.不同镉源对带状形貌的形成有很大影响,用Cd粉为镉源时,无法得到带状CdTe产物.反应时间较短时,产物为棒状和无定形颗粒,反应时间过长,产物尺寸差异变大.对光学性能表征时发现CdTe带状产物的紫外吸收出现了一定的蓝移,禁带宽度与块体材料相比偏大了0.4eV.  相似文献   

9.
在反相微乳液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中用单步法合成Au纳米棒和Au纳米球形颗粒作种子,再通过抗坏血酸还原Pd盐的方法制备了多种形态的Au/Pd核-壳结构纳米粒子.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近红外(UV-vis-NIR)分光光度计对Au/Pd复合粒子的形貌和光学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通过调控Au核的形态,以Au纳米棒和Au纳米球形颗粒作种子,可分别得到棒状和类球状的核-壳Au/Pd纳米粒子.棒状粒子中,Au核(纳米棒)的平均长度为31 nm,宽为7 nm,Pd壳的平均厚度为8 nm;类球状粒子中,Au核(纳米球形颗粒)的平均粒径为35 nm,Pd壳的平均厚度为9 nm.该反相微乳液法简单易行,对于制备其他核-壳纳米粒子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不同波长紫外光激发乙醇水溶液的荧光光谱分析,系统地讨论了水对乙醇溶液荧光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乙醇溶液在紫外光的激发下会出现350nm和550nm两个发射峰.随着激发波长增加,在350nm的荧光峰值出现红移,荧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在550nm的荧光峰强度出现猝灭,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乙醇的体积分数从50%增加到100%时,在550nm处的荧光峰强度先减小后增加.乙醇体积分数从20%增加到75%时,在350nm处的荧光峰强度先增加后减小.  相似文献   

11.
含蒽醌基单偶氮染料吸收光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1-氨基蒽醌与不同偶合基合成了8个含蒽醌基单偶氮杂料,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表征。对其紫外吸收光谱的研究表明,当偶合基由2-羟基-3-氨替酰蔡酚变为2-羟基-11氢-苯并咔唑-3-氨替酰氨蔡酚时,偶氮染料在吸收红移130nm。用紫外灯光和红外灯光8个偶氮染料进行了光照实验,发现紫外光照会引起偶氮染料DMF衡溶液减色,没有观察到N=N双键的顺反异构吸收变化。  相似文献   

12.
Ag,Cu离子注入石英玻璃光学吸收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Mie理论和Maxwell—Garnett(M—G)理论对Ag,Cu单元素注入石英玻璃的吸收谱进行了模拟,得到了与实验结果一致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峰.模拟结果显示,吸收峰来源于Ag和cu注入石英玻璃后形成纳米颗粒的光吸收.假定Ag,Cu双元素注入石英玻璃后形成合金结构,M—G理论模拟结果与实验吻合良好,说明形成合金结构的可能性很大.同时,用电子自由程理论对金属颗粒的介电函数进行了修正,给出了可以反映共振吸收峰的峰宽和强度随颗粒尺寸变化的模拟结果,为光开关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采用硝酸镥与硝酸铕混合溶液共沉淀法制备Lu2O3:Eu粉体,并对比不同沉淀剂及滴加方式对粉体颗粒形貌及尺寸的影响.通过对沉淀先驱物在600℃和1200℃温度下焙烧前后的DTA/TG与XRD测试分析发现:草酸沉淀先驱物在600℃焙烧失去结晶水,并在1200℃完全转化为Lu2O3.从所制备粉体的光谱中检测到265nm和300nm吸收峰和613nm与626nm荧光发射峰.经对比发现,采用氨水反向滴加制备的粉体颗粒最细小均匀,平均尺寸约为50nm.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利用Bi_2O_3和MoO_3制备高质量紫色Bi-Mo-O单晶的电化学方法.能谱分析给出该单晶的化学式为Bi_(0.19)MoO_3,X射线衍射得到该单晶具有正交对称性,空间群为P_(mmma),晶胞参数为:a=1.9985nm,b=0.4085nm,c=1.4437n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揭示在价带顶附近存在着一个窄的成键能带,Mo-3d芯能级谱含有Mo~(5 )和Mo~(6 )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从桑白皮中提取药物成分桑根酮C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开发了从中药桑白皮中分离和精制桑根酮C的工艺路线.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以及核磁共振谱(13C-NMR与1H-NMR)进行结构鉴定,证实其为桑根酮C(Sanggenon C).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明胶共混膜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用溶液共混法成功地制备了壳聚糖与明胶共混膜,并用红外光谱, X 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光率,吸水率及力学性能测试对共混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混膜中壳聚糖分子与明胶分子间存在强的相互作用及良好的相容性,壳聚糖的引入有利于减小明胶的吸水率,改善其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Cu离子注入石英玻璃及退火后的透射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剂量分别为1×10  相似文献   

18.
功能型二元酸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四氢呋喃作溶剂,用具有生物相容性的己二酸酐分别与甘氨酸、L-丙氨酸以及邻羟基苯甲酸反应,一步合成了3种功能型二元酸:5-羧甲基氨基甲酰戊酸、5-(1-羧乙基)氨基甲酰戊酸、己二酸单(2-羧苯酚)酯.对反应中间体和目标化合物进行红外(IR)光谱、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表征,证实了它们的结构和组成.同时探讨了反应溶剂及反应时间对产物合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