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任奇志 《化学教育》2022,43(24):19-24
通识课程是高校专业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深远的作用。通识课“化学与健康”的教学内容涉及化学、生命、药学、医学、环境等学科。该课程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促进多学科交叉,达到提高科学素养的目的。以通识课“化学与健康”教学实践为基础,针对综合性大学该课程的建设基础、课程目标及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思政元素的引入等方面进行了讨论,调研了国外相关课程设置的特点,为加强高校、尤其是综合性大学通识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的一门针对化学师范生职前教育训练的实践类课程——“中学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主要包括该课程的特色和发展历程.以实际班级授课为例详细介绍了常规的一对一指导教学模式,以及结合网络课程进行线上和线下同步教学的模式.另外,介绍了该门课的2种网络课型,即“爱课程网”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和“京师在线”网上的MOOC课的课程框架和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3.
赵若珍 《化学教育》1994,15(7):23-25
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的结合是化学教学改革的方向。本文提供了尝试开设“生活化学实验”课的新鲜经验与体会。阐明了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分析了该课程具有实用性、综合性、趣味性和知识性等诸多特点。作者认为“生活化学实验”对于促进师专化学专业课程的改革和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化学与人类”课程的基本情况,提出了以教学、参与、创新、实践为特色的化学人文素质教育新模式,该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5.
高等师范院校“化学史”教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濮江 《化学教育》2010,31(6):53-54
“化学史”是高等师范院校为化学(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但长期以来对于该门课程的教学研究不够重视。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在“化学史”教学过程中采用分段教学与过程评价,即参与型教学、学生试讲、学生论文及学生过程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化学类专业课程思政要素、教学方法和途径,提出了“六维度、四构建”思政教学策略。从化学中的哲学思想、化学的价值观、化学科学精神、化学思维方法、化学伦理、化学文化“六维度”确定化学类专业课程思政要素;以教学目标创建为基础、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重构为重点、教学方法构建为关键、成绩评定体系建立为保障的“四构建”系统设计课程思政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基于“六维度、四构建”课程思政策略,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进行了教学实践。实施结果表明,这些策略能有效提高课程育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高校同类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个可借鉴的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7.
包玉敏  许良 《化学教育》2014,(14):25-28
“结构化学”是化学专业学生必修课之一,内容抽象,学生往往难理解,这对“结构化学”专业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教学态度、备课、教学方法、课后总结等几方面与青年教师探讨上好这门课程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在化工学科“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为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新形势,选取了哈工大化学工艺专业四类研究生课程开展研究生课程线上教学实践。通过调整更新课程知识体系,改革线上教学、课下教学和考核评价等来提升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研究生线上课程的教学效果。另外,结合本次教学探索和实践,提出了“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我校化工学科研究生线上课程教学改革和建设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改进“中学化学教学法实验”课的尝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中学化学教学法实验”课(以下简称“教法实验”)是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及教育学院化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与“中学化学教学法”课配套开设的。由于化学实验的教学贯串于中学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加强实验教学乃是提高中学化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所以本课程对于培养合格的初中教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挖掘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提出了高分子化学专业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具体路径和方法。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员育人的大思政教育格局。以高分子化学专业“微塑料与海洋环境”示范课为例,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包括案例主题、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调查与分析。效果分析表明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这一示范课充分挖掘了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增强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将核心素养元素与《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学会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同时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本文以“体形缩聚和凝胶化作用”为例,围绕本节知识和能力培养目标,对课堂教学进行了设计。通过类比联想、分析对比、感悟体会等融入与专业知识契合的“人文素养、科研精神、责任担当”等素养元素。对核心素养与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相融合的实施效果进行了浅析,同时对如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培养核心素养进行了探讨反思。  相似文献   

12.
魏壮伟  周青 《化学教育》2014,35(11):64-69
采用问卷调查法,科学取样,从“课标文本的4个部分”、“化学课程的8个模块”、“化学教学的4个环节”3个角度客观分析了化学教师使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情况,并从主客观2个方面深入讨论了影响教师使用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13.
基础化学是医学生最早接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时仍然认为基础化学仅仅是高中化学课程内容的延伸和拓展,没有真正建立起基础化学课程与医学各专业课程的联系,因此对所学的内容兴趣不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本文提出了“模块化–主题”教学策略,并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反馈、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介绍“模块化–主题”教学策略的构建与实践经验。教学内容划分为溶液、胶体、热力学及动力学、电化学、物质结构与作用力、配位化合物和紫外光谱分析等七个教学模块。每个模块依据知识点提出若干个实用的“主题”,并且结合不同的“主题”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TBL (Team-based learning)或CBL(Case-based learning)。设计教学调查问卷跟踪并反馈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进度。从理解、应用、延展和联系四个教学评价指标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并且为具有探索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提供自我进一步学习的思路和方向。“模块化–主题”教学策略加深了基础化学课程和医学专业课程的衔接与融合,使基础化学教学能够适应现代医学科学发展,更好地...  相似文献   

14.
李俊 《化学教育》1999,20(6):25-27
本文在调查和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了"化学教育教学类"系列课程继续教育的有关问题: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  相似文献   

15.
庄晓虹 《化学教育》2023,44(4):19-22
针对当前普通高校化学课程学习的现状,从课程难度、学生基础、学习目的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思想的改革研究与实践,改变单一教学方法,采用“分层次”教学与辅导,缩小学生基础差距,降低学习难度;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利用慕课等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上详细讲解、反复熟练,线下夯实基础,强调重点,通过后台数据、线上测验监督和管理学生的线上学习情况,并结合线下作业、考试,做到线上、线下实质等效;在教学思想上进行改革,举例分析如何将思政元素引入到化学课程中,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使教师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相似文献   

16.
详细阐述了综合性大学本科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绿色化学"的课程建设、教学实践与改革探索,通过对教学侧重点的细致化、课程难易程度的普适化、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考评机制的合理化改革,大大激发了各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提高了公选课的教学效果,既明确了"绿色化学"作为各专业通识教育课程的总体建设目标与实施方案,也为其他化学类通识教育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经验和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7.
结合“诺贝尔科学奖与科学精神”课程的教学实践, 论述了解决人文化学讲什么和如何讲这2个重要的问题的途径, 提出了人文化学要讲生活的化学、社会的化学。  相似文献   

18.
实验教学能力是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技能训练”课程是化学师范生必修的综合性实验教学训练课程,对化学师范生实验教学技能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技能训练”课程的总体评价、学习态度、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以及学习困难等方面对化学师范生进行了调查分析。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统筹课程设置、明确课程价值、建立学习共同体、加强实验思维训练等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许海  周屹博  贾琼  刘松艳  张颖 《化学教育》2022,43(14):90-93
以综合性大学开设的化学类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为例,应用“三知三性”的教学理念对课程进行改革与实践,将化学知识、医药卫生知识、人文历史知识进行有机融合,同时实现课程思政性、科普性、趣味性的协调统一,为大学化学与健康系列通识教育公选课的课程建设提供有效的新方法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在论述绿色化学理念贯穿精细化工类课程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以精细化学品与工艺学课程为重点,从精细化工专业方向系列课程、不同教学环节两个方面阐述了绿色化学理念贯穿精细化工类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