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道了一种以金纳米粒子表面等离子吸收带变化为基础, 通过DNA与cis-Pt相互作用来检测溶液中cis-Pt浓度的新型比色法.  相似文献   

2.
金纳米粒子比色探针检测牛奶及鸡蛋中的三聚氰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聚氰胺能诱导金纳米粒子(AuNPs)团聚,溶液颜色由酒红色变为紫色或蓝灰色.以AuNPs作为比色探针,建立了快速检测牛奶和鸡蛋中三聚氰胺的方法.实验优化得最佳反应条件为:AuNPs粒径13 min、pH=7、反应时间10 min和温度为室温.对样品中常见物质进行了干扰实验.样品经10%三氯乙酸和氯仿提取、离心分离后可...  相似文献   

3.
基于乙基谷硫磷在酸性条件下可以诱导金纳米粒子(AuNPs)发生聚集,建立了以AuNPs为探针、结合比色和分光光度法检测乙基谷硫磷的方法。通过改变氯金酸和还原剂柠檬酸钠的比例,制备了不同粒径的AuNPs。酸性溶液中乙基谷硫磷分子中-P=S键发生质子化,形成的-SH与Au形成S-Au键,使AuNPs发生聚集,溶液颜色由红色转变为蓝色。考察了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的pH和浓度以及乙基谷硫磷与AuNPs的作用时间对AuNPs聚集程度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吸光度比值(A694 nm/A524 nm)与乙基谷硫磷浓度在0.392~0.603μ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782μmol/L。  相似文献   

4.
《分析试验室》2021,40(9):1090-1093
核壳Au@MnO_2纳米粒子催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和过氧化氢(H_2O_2)反应,生成黄色的氧化产物oxTMB,S~(2-)的引入使得S~(2-)和oxTMB反应生成TMB,导致黄色变浅。基于此原理,建立了比色法检测S~(2-)的传感器。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溶液吸光度与S~(2-)浓度分别在0.1~10μmol/L和0.05~10 m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8 nmol/L。该方法用于自来水中S~(2-)的检测,回收率为95.1%~102.7%,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3.1%。  相似文献   

5.
尿酸含量高可使人产生痛风等疾病,尿酸的测定是临床检测重要的生化指标之一。金纳米粒子比色法检测尿酸实验联系实际生活,将科研前沿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经典理论的理解,增加学生对科研前沿的了解。本实验利用金纳米粒子吸光系数高的特点,通过尿酸与三聚氰胺反应后,抑制三聚氰胺诱导的金纳米粒子聚集,从而达到检测尿酸的目的。随着溶液中尿酸浓度的增加,溶液颜色由蓝变红,差别明显,视觉效果好,容易分辨。  相似文献   

6.
7.
考察了富精氨酸多肽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作为载体对细胞外物质的跨膜传输行为. 通过生物素(Biotin)与亲和素(Streptavidin)的亲和反应将具有特定跨膜功能的富精氨酸RRRRRRRR(R8)多肽分子连接到多肽CALNN修饰的金纳米粒子表面, 实现粒子的功能化. 以荧光素为模型化合物,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纳米粒子的输送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 富精氨酸多肽功能化的金纳米粒子可以作为一种低毒高效的跨膜输送载体.  相似文献   

8.
对金纳米粒子的合成方法的发展及其现状、金纳米粒子的光学性质及其功能化以及基于金纳米粒子光学性质的比色传感器的原理作了简要的回顾后,对其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在近十年间的应用概况作了综述,主要涉及重金属离子、DNA、致病菌、农药残留、抗生素等药物残留、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真菌毒素等检测等七个方面,并对此领域的发展前景作了简要展望(引用文献59篇)。  相似文献   

9.
10.
核酸修饰的金纳米粒子用于分光光度法检测卡那霉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基于核酸修饰的金纳米粒子(Au NPs)检测卡那霉素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卡那霉素与适配体的特异性结合,游离适配体的部分互补序列,诱导核酸修饰的Au NPs聚集。通过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25℃条件下,适配体与其部分互补序列杂交摩尔比为1:1,与目标卡那霉素的作用时间1 h,加入核酸修饰的Au NPs反应2 h时,该方法的线性检测范围为6.3~43.8 nmol/L,检测限为5.3 nmol/L。将该方法应用于牛奶样品中卡那霉素的检测,回收率在95.1%~104.6%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