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稀土氧化御COS还原SO2脱硫反应有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了两级干法脱硫系统,在第一级脱硫器中用CO还原烟道气中的SO2,在第二级脱硫器中,让在第一级脱硫器中产生的副产物COS与未完全脱除的SO2进一步进行二级脱硫反应,考察了稀土氧化物对COS还原SO2脱硫反应的催化活性,发现氧化铈具有最高的脱硫活性,并且具有较大的反应物配比适用范围,对氧化铈催化COS还原SO2反应提出了redox还原-氧化机理。  相似文献   

2.
钙钛矿结构在CO还原SO2催化脱硫中的作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通过对钴和镧的单一氧化物、混合氧化物及具有钙钛矿结构的复合氧化物(LaCoO3等)上CO还原SO2脱硫反应的活性以及钴镧氧化物在反应条件下活化过程的考察,指出钙钛矿结构促进了活性晶相LaO2S和CoS2的生成,增强了钴和镧在活化硫化及脱硫反应中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3.
设计出适用于亚硫酰氯(SOCl2)电化学还原现场红外测试的电解池。采用具有时间分辨的电化学现场FT-IR差谱法研究SOCl2在铂电极上电化学还原过程,检测出SO2Cl2,SO.SOCl2,(SO2)x,Cl3Al(←OSCl2)等中间物种。结果表明这些物种是不稳定的。SO2Cl2进一步电还原是全过程的速度控制步骤。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可能的反应步骤。  相似文献   

4.
铈助催铁系乙苯脱氢催化剂的XPS,TPR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XPS、TPR-GC和XRD发现,铁系乙苯脱氢催化剂的CeO2在反应条件下会被部分还原,而且,氧化铈和氧化铁之间有一定程度的相互作用,其结果是使负电荷电铁向铈迁移并增加了氧化铁的抗还原能力。基于上述事实,讨论了铈助催化作用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铈基氧化物催化剂上氧物种的EPR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法强  杨廷录 《分子催化》1996,10(5):320-327
选择CeO2、20%(mol)Ce/Sr及SrCO33种甲烷氧化偶联催化剂,进行了吸附氧的EPR及骤冷EPR研究,对氧物种的形式、吸附方式及在反应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讨论.实验发现,氧化铈及复合催化剂很容易吸附氧分子产生O2-超氧离子,而碳酸锶表面不利于O-2的生成.O-2可以不同方式吸附于催化剂表面,不同方式吸附的O-2具有不同的氧化能力和稳定性.不同温度下骤冷可以在复合催化剂上得到几乎相同强度的O-2EPR信号,因此O-2可能不是甲烷的选择活化中心,而是在反应条件下转化成了O2-2或O-选择性物种.复合催化剂中的SrCO3,对CeO2中氧的流动性及产生氧中间体的能力起到了调节作用,抑制了过氧化.  相似文献   

6.
CO_2加H_2合成甲醇Cu-Zn-O催化剂表面化学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XRD、ESR、URDS、XPS及XAES等手段研究了CO_2加H_2合成甲醇Cu-Zn-O催化剂在还原后和反应状态下的表面化学状态,结果表明,在还原及反应状态下,催化剂表面仅能检测到Cu~0,而未发现稳定的Cu~(2+)和Cu~+存在;ZnO被部分还原产生低价锌Zn~(2-δ)(0<δ<2)。关联活性测试结果认为,Cu~0/Zn~((2-δ)+)O构成CO_2加H_2合成甲醇反应的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7.
应用XRD、ESR、URDS、XPS及XAES等手段研究了CO2加H2合成甲醇Cu-Zn-O催化剂在还原后和反应状态下的表面化学状态。结果表明,在还原及反应状态下,催化剂表面仅能检测到CU^0,而未发现稳定的Cu^2+和Cu^+存在;ZnO被 部分还原产生低价锌Zn^(2-δ)+(0<δ<2)。关联活性测试结果认为:Cu^o/Zn^(2-δ)+O构成CO2加H2合成甲醇反应的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8.
用TPR,Mossbauer谱法,XPS,SRD及反应评价等手段了Fe2O3/ZrO2催化剂的还原行为,铁物种状态和CO加氢反应性能,结果表明,预处理条件明显影响Fe2O3/ZrO2催化剂表面铁原子的数量、铁锆间的相互作用,催化剂的物相变化以及C氢反应的催经性能,以Fe2O2/ZrO2经氢氩混合氯程序升温至753K还原生成的Fe-Zr-O物种为前身,在合成气中进一步还原得到的铁锆催化剂,具有较好的  相似文献   

9.
调变钴系超细粒子催化剂合成重质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青  钟炳 《分子催化》1997,11(3):203-208
制备了SiO2气凝胶超细粉、ZrO-SiO2超细复合氧化物载体以及Co/ZrO2-SiO超细粒子催化剂,考察了还原温度对Co/ZrO2-SiO催化剂F-T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00下,H2还原的Co/ZrO2-SiO2催化剂有最佳F-T反应活性和C5选择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9种助剂对用于CO2加氢反应的超细CuO-ZnO-SiO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XRD和TPR表征.结果表明,助剂影响超细催化剂的性质和催化性能,TiO2、CeO2、MgO和La2O3是CO2加氢合成甲醇的超细CuO-ZnO-SiO2催化剂体系的优良助剂.在含有不同助剂的CuO-ZnO-SiO2催化剂体系内存在CuO和ZnO晶相,但除CeO2以外,其它的助剂都可能以微晶或无定型的形式存在.TPR研究表明,添加的助剂除CeO2以外,都使超细CuO-ZnO-SiO2催化剂的还原温度提高,而且助剂对CuO-ZnO-SiO2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按照助剂对CuO-ZnO-SiO2催化剂还原温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考察了稀土系列氧化物作为CO同步还原SO2和NO催化剂的活性,结果表明,氧化钐和氧化钕表现了最高的活性,在475℃,SO2和NO的转化率同时超过95%,实验发现稀土氧化物是活性相,通常脱硫活性高的样品同样具有高的脱氮活性,但CeO2表现了不同的行为,其脱硫性虽低,但脱氮活性却较高,文中还对同步反应的机理作了探讨,发现COS不仅是还原SO2的中间物,同时也是还原NO的中间物。结合活性相和反应机理对不同稀土氧化物的活性差异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杨宝轩  周娇  姚书恒 《分子催化》2022,36(4):301-312
通过对Ce-TiO2催化剂进行SO2+O2气氛下的不同时间的预硫化处理并用于NH3-SCR反应,研究了Ce-TiO2催化剂物化特性随预硫化时间的演变规律,以及预硫化对中低温活性及NH3-SCR反应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Ce-TiO2催化剂表面氧化铈的硫酸化相当迅速,在预硫化处理0.5h后,几乎所有的表面氧化铈都被硫酸盐化形成硫酸铈,随着硫酸化时间的增加到1h和1.5h,Ce-TiO2催化剂上沉积的硫缓慢增加。活性测试表明预硫化后的催化剂对SCR活性的抑制作用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而减弱,结合NO-DRIFT、NH3-DRIFT等多种原位表征,结果表明预硫化后低温NH3-SCR活性大幅降低是由于生成硫酸铈后催化剂氧化还原能力大幅削弱,E-R反应路径严重受阻。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SCR活性逐渐不受硫酸铈沉积的影响,一方面,氧化还原性能的提高导致E-R反应路径逐渐恢复;另一方面,硫酸铈的生成促进了NO的活化,增强了L-H反应路径,两者共同导致了预硫化后较高的中温NH3-SCR活性。  相似文献   

13.
UBI-QEP法研究氧化钴上的催化还原脱硫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UBI QEP能学方法,研究了氧化钴表面上的催化还原脱硫反应. 发现在CO还原SO2的过程中,低温条件下,反应遵循氧化还原(Redox)机理,即CO先与晶格氧反应在表面产生氧缺位,然后SO2在氧阴离子空穴上被还原;在高温条件下,COS中间态确实存在,反应为Redox机理和COS中间态机理共同作用.中间产物SO是极不稳定的,即能很快被CO继续还原,又可以为表面氧物种所氧化.COS可抑制表面氧物种,因此能起到间接控制该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程序升温还原法研究氧化对煤中硫形态及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程序升温还原法研究了三种不同硫含量的煤被空气和HNO3氧化后含硫气体的逸出规律。结果表明,空气和HNO3氧化后,尽管煤中有机硫总量变化不大,但煤中H2S的释放量有所下降,而COS和SO2的生成量明显增加,这说明氧化作用使得煤中弱的有机硫变成S=O和SO2结构。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不同的是,发现CS2的生成与FeS密切相关,同时对HNO3氧化后的煤来说,CS2的生成主要以气相中H2S和COS的反应为主。空气氧化后煤中CS2的生成量与原煤的差不多,但HNO3氧化后煤中释放出的CS2有所下降。提出通过(COS+SO2)/H2S的比值来研究煤及其中硫被氧化的程度,并对比了不同煤种及氧化后样品的气相含硫化合物发现:随变质程度的提高和煤中噻吩硫含量的增加,煤被氧化的程度下降。对同一煤种而言,HNO3的氧化程度要高于空气氧化的。  相似文献   

15.
添加氧化铈对铁锰复合氧化物脱除羰基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铈掺杂铁锰复合氧化物脱硫剂,对掺杂和未掺杂脱硫剂进行XRD、SEM、TG和XPS分析,并对脱硫剂在325℃下进行脱硫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脱硫剂微粒的晶粒尺寸、分散度和表面元素形态随氧化铈的添加有所改变。和未添加氧化铈脱硫剂相比,添加氧化铈脱硫剂晶粒变小,各元素结合能有所增加。掺杂氧化铈后脱硫剂中氧化物分散性增强,表面吸附氧量增加,脱硫剂在还原气氛中易被还原。脱硫实验表明,添加氧化铈增强了脱硫剂脱除羰基硫的活性,羰基硫脱除精度有较大提高。此外,脱硫剂中添加适量氧化铈可以延长脱硫剂的穿透时间,但过量的氧化铈加入会使穿透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6.
铈镁铝混合氧化物催化剂的脱NOx性能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共沉淀法制得Mg-Al水滑石和二氧化铈的混合物,经750 ℃热活化,得到铈镁铝混合氧化物催化剂. 考察了催化剂的组成、反应温度、反应体系中氧含量、水蒸气及二氧化硫的存在对NO和CO反应活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铈镁铝混合氧化物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脱NOx活性,并具有优异的水热稳定性和一定的抗氧性及抗二氧化硫毒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活性炭纤维的脱硫性能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活性炭纤维作为一种新型高效吸附剂,在环保领域尤其是在烟气脱硫方面显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作者所做工作和分析别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综述了包括前驱体材料、制备条件以及活性炭纤维表面物理化学性能等影响活性炭纤维脱除烟气中SO2的主要因素,阐述了活性炭纤维脱硫的反应机理。认为含有较多量氮元素的前驱体材料具有较高的脱硫性能,类似的结果也出现在用不同方法制备的活性炭纤维中;众多的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纤维表面化学性能的影响尤其是表面物理性能的影响,其中表面含氧官能团对活性炭纤维脱除SO2不利,但用热处理方法脱除掉以CO形式释出的含氧官能团后可显著增强活性炭纤维的脱硫活性;此外,含氮官能团引入到活性炭纤维表面后也可显著增强活性炭纤维的脱硫活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Pt/Al2O3和Pt/CeO2/Al2O3催化剂对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的催化活性,发现Pt/CeO2/Al2O3显示了比Pt/Al2O3更高的甲烷转化率和合成气选择性。用H2TPR,H2TPD,SEM和XRD等手段和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CeO2与Pt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SMSI),这种作用促进了Pt在催化剂表面的分散,抑制了Pt在催化剂表面的迁移,大大降低了催化剂在反应中的完全燃烧活性,提高了催化剂的部分氧化活性和选择性,避免了因催化剂床层局部温度过高而导致催化剂活性下降或失活,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同时,在反应过程中,CeO2通过促进水蒸气变换反应(WGSR)的进行使反应体系迅速达到平衡,提高了催化剂对H2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9.
亚氯酸钠溶液同时脱硫脱硝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毅  刘凤  赵音  郭天祥 《化学学报》2008,66(15):1827-1832
在自行设计的小型鼓泡反应器中, 以亚氯酸钠溶液作为吸收剂, 进行了模拟烟气同时脱硫脱硝实验研究, 得到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以及在此条件下同时脱硫脱硝效率. 分析了反应产物, 推导出了亚氯酸钠溶液与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反应历程以及总化学反应方程式. 利用热力学原理计算出亚氯酸钠溶液同时脱硫脱硝的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摩尔反应焓变、化学反应平衡常数以及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SO2和NO的分压力. 结果表明: 亚氯酸钠溶液同时脱硫脱硝是可行的, 且可以几乎100%的脱除烟气中的SO2和NO.  相似文献   

20.
硫化CoMo/Al2O3-TiO2催化剂上CO催化还原SO2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导了Al2O3、Al2O3-TiO2和TiO2担载的硫化CoMo催化剂上CO催化还原SO2的规律性,结果表明,反应物分别在350 ℃、350~400 ℃间和400 ℃完全转化为CO2和元素S.在含TiO2的催化剂上,CO-SO2反应可同时按COS中间物机理和Redox机理进行,从而使尾气中COS的含量大为降低,提高了生成元素S的选择性.对反应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