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用非水滴定法和Hammett系列指示剂测定了COS水解碱改性γ-Al_2O_3催化剂的表面碱强度分布.发现表面碱强度分布不均匀与表面能量分布不均匀相呼应.采用零点酸碱强度(H_(0,max))及碱中心区域分析法,Bronsted催化定律,进一步证实COS水解反应具有明显碱催化特征,较高活性催化剂的H_(0,max)一般为10左右,对COS水解反应起主要作用的碱性中心的碱强度(H_0)为4.8≤H_0≤9.8.对碱金属氧化物改性后的γ-Al_2O_3催化剂,Bronsted规律在每个碱强度分区域内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MoO3/SiO2和Mo-P-O/SiO2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程序升温还原、程序升温脱附和活性评价等手段研究了催化剂的表面结构、晶格氧活泼性、化学吸附性能以及异丁烷选择氧化反应性能.结果表明,活性组分在催化剂表面分散较好;异丁烷吸附在催化剂表面Lewis碱位的MoO端氧上形成分子吸附态;MoO3/SiO2和Mo-P-O/SiO2两种催化剂对异丁烷选择氧化都有较好的选择性,将PO3-4引入到MoO3/SiO2催化剂中可提高含氧化合物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Ti接枝MCM-41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及化学亲和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辉  何静  David G Evans  段雪 《催化学报》2002,23(5):473-476
 用二氯化钛茂作为活性物种的来源,利用Si-MCM-41催化剂表面羟基的反应性,得到了Ti接枝MCM-41催化剂的两种结构模型.结构表征结果表明,Ti接枝MCM-41催化剂不仅长程结构好,孔径分布均一,而且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含量高.两种结构模型催化剂上芳烃羟化反应性能表明,Ti接枝MCM-41催化剂表面的亲水/憎水性可以在较宽的范围内调变,从而可实现控制芳烃羟化的化学亲和选择性.另外,研究结果还表明,Ti接枝MCM-41催化剂具有很好的活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纳米α-FeOOH催化剂一段法脱除COS和H2S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利用均相沉淀法、氨水滴定法制备纳米α-FeOOH粒子,以该粒子为活性组分制备催化剂,利用微反-色谱联用活性评价技术,在常压、空速10 000 h-1、25 ℃~60 ℃温度范围内考察了纳米α-FeOOH催化剂对COS催化水解的活性。采用热重法对纳米α-FeOOH催化剂脱除H2S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纳米α-FeOOH催化剂对COS水解在低温度、大空速下具有高的活性,系列Ⅰ和系列Ⅱ催化剂分别在60 ℃和40 ℃~45 ℃时COS转化率达到100%。在60 ℃时各种催化剂吸附H2S的能力最强,最高饱和硫容可达到21.72w%。催化剂表面能量分布不均匀,COS催化水解在低温时存在补偿效应。  相似文献   

5.
在VPO催化剂中添加Pr,用XRD,LRS,XPS,ESR和^31P固体核磁共振考察了催化剂的相组成和钒的氧化态,用NH3-TPD和吡啶吸会原位红外光谱表征了催化剂表面的酸量。将催化剂应用于正丁烷选择氧化生成顺酐的反应中,实验结果表明,当Pr/V原子比=0.05时,活性相(VO)2P2O7的量增加,表面酸性增强,正丁烷转化率和生成顺酐的选择性都有所提高,而Pr/V≥0.10时,(VO)2P2O7的  相似文献   

6.
刘海超  杨锡尧 《分子催化》1998,12(3):221-225
以水滑石焙烧而成的Mg-Al复合氧化物(Mg(Al)O)固体碱负载酞菁钴(CoPcTS)双功能催化剂催化1-辛硫醇氧化反应,具有与含10%NaOH的传统催化体系相催化性能,能有效地将1-辛硫醇氧化与二硫化合物,催化剂在循环使用时,活性下降可能与CoPcTS氧化中心聚集有关。  相似文献   

7.
SBA-15介孔分子筛表面的磺酸基改性及其催化性能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采用后合成方法,将含有巯基的化合物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键合在大孔径、厚孔壁的新型纯硅介孔分子筛SBA-15表面上,经氧化和酸化后得到含有强酸性的磺酸基团的固体酸催化剂SBA-15-SO3H.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固体核磁共振及热失重等方法对改性前后的SBA-15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后SBA-15分子筛的结构未发生变化,MPTMS键合于分子筛的表面,改性后的分子筛具有质子酸中心.SBA-15-SO3H催化剂对十八碳烯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具有较高的活性,催化剂上的磺酸基团在反应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用PH摆法制氧化铝为载体的重渍加氢脱氮(HDN)Mo-Ni-P催化主工业Mo-Ni-P催化剂进行了详细表征并与HDN活性关联。FTIR显示催化剂的B酸中心是Mo、Ni与载体相互作用所形成;NH3-TPD表明催化剂表面酸量增加,TEM照片显示自制氧化铝、催化剂属精细纤维结构。EPM分析活性组分在催化剂表面及表相和体相中的分布均匀;自制催化剂径向MO的分布有空缺,但未影响其脱氮活性。根据UV-Vis漫  相似文献   

9.
V2O5—MoO3—SiO2表面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陶跃武  凌云 《催化学报》1999,20(2):129-133
采用表面改性法制备了V2O5-SiO2,MoO3-SiO2,V2O5-MoO3-SiO2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并用TPR和IT技术研究了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及V=O,Mo=O的活性,同时用化学吸附IR技术研究了催化剂样品对异丁烷的化学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0.
固体碱上硫醇氧化反应中助剂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微波分散MgO的方法制备固体碱以替代脱硫醇反应中常用的液体碱,其制水冲刷性有利于延长固体碱催化剂的寿命。使用甲醇和含表面活性剂助剂能明显提高催化剂的活性。采用吸光光度法监测反应体系,发现助剂的加入可以加大活性组分磺化酞菁钴(CoPcS)在,催化剂表/界面水相中的溶解度;而紫外光谱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甲醇可以防止CoPcS分子间的二聚,促进活性组分的高分散。  相似文献   

11.
通过浸渍法分别在Al(OH)_3和Al_2O_3中引入SiO_2,经焙烧后制备具有不同表面酸性质的SiO_2-Al_2O_3载体,以上述SiO_2-Al_2O_3及Al_2O_3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Ni负载量为15%的Ni/SiO_2-Al_2O_3催化剂(分别为Ni/SA-1和Ni/SA-2)与Ni/Al_2O_3.采用N2物理吸附、Py-FTIR、NH3-TPD、XRD、H2-TPR和H2-TPD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了表面酸性质对催化剂催化1,4-丁炔二醇高压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iO_2引入方式会影响Ni/Al_2O_3催化剂表面酸性质及活性组分Ni在载体表面的分散行为.在Al(OH)3中引入SiO_2时,Ni/SA-1催化剂不仅活性组分具有高分散度,而且表面具有丰富的L酸位点,L酸位点与Ni活性中心协同作用有效提高了催化剂的高压加氢性能.而在Al_2O_3中直接引入SiO_2时,SiO_2覆盖了Al_2O_3表面的L酸位点,催化剂活性组分分散度较低,表现出低的加氢活性.  相似文献   

12.
负载型氧化锆催化剂上甲醇脱氢制甲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甲醇在无氧条件下脱氢,可以制得含水量极低的甲醛。在上述反应中,主要采用以硅胶为载体的负载型氧化物催化剂,其中以周期表ⅠB和ⅡB族金属,如铜、银或锌为主要组分。这些金属的氧化物在高温下易还原、烧结和表面积炭而使催化剂失活。添加P,S,Se或Te等组分作为助催化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催化性能。最近的发展倾向是采用非负载的碱金属盐作为催化剂,如Na_2CO_3,Na_2MoO_4,或Na_xLi_(1-x)AlO_2(0≤x≤1)。这类催化剂要求过高的反应温度,如高于650℃,甚至900℃条件下使用。  相似文献   

13.
在220℃和50-60大气压条件下,利用固定床对NiO/SiO2、NiO/Al2O3、NiO-La2O3/Al2O3和NiO-Bi2O3/Al2O3催化剂上的乙炔与甲酸甲酯加氢酯化合成丙烯酸甲酯进行了研究。镍基催化剂对乙炔的加氢酯化合成丙烯酸甲酯具有很好的活性。用浸透法制备的Mo/SiO2催化剂的活性和丙烯酸甲酯的选择性均比离子交换法差。NiO/Al2O3催化剂用La或Bi改性后,其催化活性大大提高。XPS、XRD和TPR结果表明,当催化剂用La或Bi改性后,NiO的晶粒明显减小,催化剂表面的Ni/Al原子比增大,催化剂的第二个还原峰温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4.
ZrO2—SiO2负载Cu—Ni催化剂的CO2加氢反应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表面反应改性法,制备了ZrO2-SiO2(ZrSiO)表面复合物载体,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ZrSiO担载的Cu-Ni双金属催化剂,借助BET、TPR、IR和微反等技术,研究了ZrSiO及其负载的Ni、Cu双金属催化剂的表面构造,化学吸附及催化CO2加氢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ZrSiO表面主要是价联型结构,ZrO2引入SiO2表面,可以有效地促进CuO和NiO的还原,在ZrSiO负载的Cu-Ni催化剂表面的Cu或Ni位,CO2发生化学 吸附形成线、剪式、卧式吸附态,在该催化剂上CO2的加氢反应产物主要是CH3OH3、CH4、CO和H2O生成CH3OH的选择性与催化剂组成及反应条件密切相关,在适当的条件,CH3OH的选择性大于90%。  相似文献   

15.
催化剂表面分形结构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SiO2并以其及另一种SiO2气凝胶作载体,用浸渍法制备了两种铑基催化剂。以n-C5~C8烷烃为探针分子,测得两种催化剂的表面分形维数D分别为3和2。在两种催化剂上,CO加氢和丙烷氢解反应的选择性没有显著差别,但在D=2的催化剂上,CO加氢和丙烷氢解反应的速度显著高于D=3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6.
Ni-B/SiO2非晶态催化剂应用于硝基苯液相加氢制苯胺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王明辉  李和兴 《催化学报》2001,22(3):287-290
 考察了Ni-B/SiO2非晶态催化剂在高压液相硝基苯加氢制苯胺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研究表明,该催化剂不仅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而且对苯胺的选择性较高,优于RaneyNi以及其它Ni基催化剂.晶化导致催化剂失活.载体的存在不仅能提高催化剂的分散度,而且能对非晶态结构起稳定化作用;将催化剂保存在乙醇中可保持其活性不变.结合催化剂的表征,讨论了Ni-B/SiO2非晶态催化剂的催化性能与其结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FeCoMnK/BeO新型多组分催化剂上二氧化碳加氢的反应性能,考察了反应温度、空速及原料气组成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及烯烃/烷烃比值均高于氧化铝、硅胶或活性炭担载的催化剂. 在647 K, 3000 h-1, CO2/H2体积比为1/3的条件下,低碳烯烃的收率最高. 利用原位FT-IR技术研究了该催化剂上二氧化碳加氢反应的程序升温过程,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8.
K2O对合成DMC用Cu-Ni/V2O5-SiO2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V2O5 SiO2(VSiO) supported Cu Ni K2O catalysts for the synthesis of dimethyl carbonate were prepared using isovolumic impregnation. Based on TPR,TPD, IR and micro reactor techniques, the effect of K2O on the adsorption and reaction of CO2 and CH3OH on the catalyst were characteri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ddition of K2O exerts obvious influence on the charge distribution of the active sites on Cu Ni/VSiO catalyst,increases the intensities of CO2 horizontal adsorption state, while that of the dissociation state of methanol descends. When the ratio of K is above 15 %, K2CO3 is formed on the catalyst. Moreover,the main reaction products of CO2 and CH3OH on Cu Ni K2O/VSiO catalyst are still DMC, H2O, CO and CH2O,and with the addition of K2O, the conversion of reactants rise, but the selectivity of by-products decreases.  相似文献   

19.
 采用低温CO吸附-原位红外光谱法对硫化态和经过氢还原处理的W/Al2O3,Ni/Al2O3以及不同Ni含量的NiW/Al2O3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在WS2相上的两个CO特征吸收峰分别位于2117和2066 cm-1处; 硫化镍上吸附CO的特征峰位于2098 cm-1处; NiW/Al2O3催化剂中引入的助剂Ni与WS2相之间相互作用,并分别在2128,2096和2078 cm-1处出现三个新的谱峰,标志着NiWS活性相的形成,并且NiWS相的量随着助剂Ni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在不同温度下对NiW/Al2O3催化剂进行氢还原处理时发现,NiWS活性相在高温下逐步分解,并发生烧结. 以上结果有力地支持了前文中通过XPS,HREM和TPR等方法所获得的有关催化剂活性相的形成及其还原分解过程的表征结果.  相似文献   

20.
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MoO3 SiO2 (MoSiO)表面复合氧化物负载的Cu Ni K2 O催化剂。利用IR ,TPR ,TPD以及微反技术研究了K2 O助剂对CO2 和CH3OH在Cu Ni MoSiO催化剂表面上吸附和合成DMC(碳酸二甲酯 )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K2 O助剂的加入 ,使CO2 在催化剂表面吸附强度增加 ,当K2 O含量达Cu Ni总量的 15 %时 ,CO2 在催化剂表面上吸附后生成K2 CO3;CH3OH在催化剂表面上的解离吸附态 (CH3O- H )的吸附强度减弱 ;CO2 和CH3OH在Cu Ni K2 O MoSiO催化剂表面反应主要产物为DMC ,H2 O ,CO和CH2 O。随着K2 O助剂的加入 ,反应转化率在 10 %之前增加 ,之后下降 ,DMC选择性稍有提高。副产物 (CO和CH2 O)的选择性下降。根据实验结果探讨了K2 O对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的电荷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