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晶 (固 )态下 ,化合物邻苯二甲酸 L-( +) -2 ,3 -O-亚异丙基苏力糖酯存在两种不同的构象形式 ,利用螺旋片段判定规则及ω值 ,结合 X射线衍射数据及扭转角数据 ,对这两种构象形式的所有螺旋片段进行了分析 ,尽管两种构象形式的净值螺旋性相反 ,但仍然得出总净值螺旋性与旋光方向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周昕  万宏 《分析化学》1994,22(6):560-564
用2,6-O-二丁基-3O-三氟乙酰基-γ-环糊精手性毛细管柱测定了一些氨基酸,羟基酸衍生物拆分过程的热力学数据△H°,△(△S°)。应用熵焓补偿关系对其进行了分析,认为构象诱导楔合及多点协同作用在手性拆分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对映体两构在同一固定相上拆分也可能不同,后流出构型可能与环糊精衍生物形成较稳定的包结物。  相似文献   

3.
记录了(E)-2-二甲基-1,3-戊二烯的固,液,气态FTIR光谱(400~4000cm^-1)和固、液态Raman光谱(50~4000cm^-1),观测了685及658cm^-1谱线的变温FTIR光谱(-73~10℃),对所得谱图进行了指认分析发现,该化合物存在两种单键旋构象异构体s-trans和s-cis,由变温FTIR光谱峰强度随温度的变化得到了这两种构象互变的△H^0和△S^0。  相似文献   

4.
白志君  吴荫顺 《电化学》1998,4(2):182-188
组件式设计常被用地人工髋关节,钴络钼合金(Co-Cr-Mo)与钛合金(Ti-6Al-4V)的压配最常用,本文应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静态条件下两种合金的电偶腐蚀行为,浸泡实验表明,钴络钼合金为阳极,但电偶电流与其维钝电流相近,并无明显加速度腐蚀效应,钛合金为阴极,受到保护,失重及金相观察结果显示,在45天的浸泡实验周期内,未发现腐蚀痕迹,混合电位理论和电位处于两种合金的钝化电位区,电偶电流为合金的维钝  相似文献   

5.
以新配体1-N-(6-硝基苯并咪唑-1-乙酰基)-4-苯基氨基硫脲(NBPMS)合成了Mn(Ⅱ)、Cu(Ⅱ)、Co(Ⅱ)、Zn(Ⅱ)、Cd(Ⅱ)、Ni(Ⅱ)、Pb(Ⅱ)等金属离子的配合物,并进行了表征。这些化合物的红外光谱表明,配体以四齿方式通过烯醇式羰基氧原子,烯醇式硫羰基硫原子,以及C=N↑1、C=N↑2的红外光谱表明,配体以四齿方式通过烯醇式羰基氧原子,烯醇式硫羰基硫原子,以及C=N↑1、C  相似文献   

6.
许主国  许鹏飞 《合成化学》1996,4(2):137-140
合成了新配体1-N-(苯并咪唑-1-乙酰基)-4-苯基-3-氨基硫脲(BPMS),将其与Mn(Ⅱ),Co(Ⅱ),Ni(Ⅱ),Cu(Ⅱ),Cd(Ⅱ),Zn(Ⅱ),UO2(Ⅱ)等金属的醋酸盐反应,合成了7个新配合物,所有化合物均经元素分析,IRHNMR和热重分析等表征,红外光谱表明,配体以四齿方式通过烯醇式羰基氧还子,烯醇式硫羰基硫原子以及C=N^1和C=N^2的氮原子与金属配位。  相似文献   

7.
周良模  郭方道 《分析化学》1997,25(10):1153-1156
用七(2,6-二-O-戊基-3-O-三氟乙酰基)-β环糊精分离了胺类,氨基酸类,环氧化物和卤代烃等对映体,测定了α,-△(△H)-△(△S)及△(△H)/△(△S)值,通过和文献数据比较,观察到同系物的△(△H)/△(△S)值接近于一个常数,且和所用手性固定相及是否发生“包结”作用无关。  相似文献   

8.
根据氮唑类和苄胺类抗真菌药物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理,设计合成了23种1-「2-(N-甲基-N-取代苄基)氨基-2-(4-叔丁基苯基)乙基」-1H-1,2,4-三唑类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谱分析 证实。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对常见的9种致病真菌均有一定活性,对浅表真菌活性优于深部真菌,其中化合物3,4,6,10,12,14和15对羊毛样小孢菌具有较强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用AM1和ZINDO方法了螺旋共轭化合物1’,3’,3’-三甲基-6羟基螺旋「2H-1-苯并吡喃-2,2’-二氢吲哚」及其光导构化产物的结构和光谱性质,从理论上研究了HBPS的光导构化反应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用自编的完全态求和公式程序计算了非线性光学系数。  相似文献   

10.
四元体系CsCl—PrCl3—13%HCl—H2O(25℃)和CsCl—PrCl3—42%H…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四元体系CsCl-PrCl3-13%HCl-H2O(25℃)和CsCl-PrCl3-42%HAc-H2O(30℃)的稳定平衡态的溶液数据,绘制了相应的溶度图,两个体系的皆中有4种固相,CsCl,PrCl3.6H2O2种原始盐和CsCl.PrCl3.6H2O,3CsCl.PrCl3.7H2O2种复盐,证实了文献中对Meyer反应1机理的解释,并对新相进行了热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及偏光显微镜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