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教科书上"二氧化碳灭火"实验和"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实验的不足之处,并将这2个实验结合在一起进行了设计.新设计的实验成功率高、效果明显、趣味性强.  相似文献   

2.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演示实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娜花 《化学教育》2003,24(4):44-44
高中化学新教材第一册第三章中有“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的演示实验” ,学生观察实验后情绪高涨 ,但有些疑惑 ,他们一直认为水是用来灭火的 ,为什么水还能“生火”呢 ?并且好多学生问 :二氧化碳是否也可以用来“生火” ?书中只有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 2Na2 O2 +2CO2 =2Na2 CO3 +O2 )的知识点 ,而没有相关的实验 ,为了给学生以感性认识 ,激发他们的探究意识 ,打破思维定式 ,经过多次探索和实践 ,特设计如下实验。方法一1 实验用品药匙、石棉网、长玻璃管、三角架、棉花、Na2 O2粉末2 实验装置 (三角架略 )图 13 实验步骤与现象( 1)…  相似文献   

3.
李德前  周梅华 《化学教育》2015,36(23):68-70
借助于二氧化碳气体的扩散性,选用澄清石灰水、石蕊试纸、燃着的木条、二氧化碳(或氧气)数字传感器等检验物品,设计出多个"探究微粒运动性"的实验,并达到了现象明显、绿色环保、新颖有趣、真实可信等效果。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碳-水混合体系的相平衡和汽-液-液三相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东  刘建岷  杨传 《化学学报》2009,67(23):2662-2668
在微扰链统计缔合流体理论(PC-SAFT)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二氧化碳-水体系相行为研究的状态方程, 以汽-液平衡和液-液平衡实验数据关联体系的交叉作用参数, 关联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预测了二氧化碳-水体系存在汽-液-液三相平衡的温度和压力区间, 确定了三相点的汽-液-液三相密度及其与温度和压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陈怡 《化学教育》2017,38(3):65-67
在复习课中,设计了综合实验装置,能够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具有不稳定性,二氧化碳一般情况下不可燃、不助燃及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系列实验。实验器材普通,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可用于多个平行班的实验演示和探究。  相似文献   

6.
水和二氧化碳是地球上储量最为丰富的两种溶剂,对其性质和应用进行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二者作为溶剂利用时各有优缺点,如水对极性物质有着较高的溶解能力,但对很多有机物的溶解能力较差;二氧化碳性质容易调控,对低极性物质具有较好的溶解能力,而对极性物质的溶解能力较差.如果将水和二氧化碳相结合,不仅可以克服两者作为溶剂的局限性,而且还会产生一些新的性质.本文综述了水/二氧化碳体系的性质及其在材料制备和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研究.按研究体系,可分为溶解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表面活性剂稳定的水/液体(或超临界)二氧化碳体系和纳米粒子稳定的水/液体(或超临界)二氧化碳体系.  相似文献   

7.
王少芬  魏建谟 《分析化学》2004,32(8):1110-1115
固体和液体中的金属离子能在含有有机螯合剂的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流体中被有效地萃取出来。超临界流体萃取(SFE)金属离子的效率取决于下列因素:螯合剂在SC-CO2中的稳定性和溶解性、金属络合物在SC-CO2中的溶解度、水、pH值、压力、温度及金属离子的化学形式和基质的性质等。  相似文献   

8.
Na_2O_2与CO_2气体的反应在高师教材(见北师大等编《无机化学》下册652页)和(中学教材(见高中化学上册86页)都列出了反应方程式。但怎样验证这个反应不仅中学教材没有介绍,而且高师实验教材(如北师大等编《无机化学实验》)也未提及。由于这个反应能产生氧气,所以在防毒面具、高空飞行和潜水艇中用作二氧化碳的吸收和供氧。学生对这一  相似文献   

9.
气球的妙用——介绍一种简易无水无氧操作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晋芳 《大学化学》1987,2(3):47-47
化学实验经常需要在无水条件下进行,而又必须与大气保持相当的压力。因此,配以酸式或碱式干燥管,以避免空气中水份进入实验体系。例如格氏试剂的制备及其有关反应;傅氏反应;以及使用强碱性、强吸水性的试剂,如醇钠、烷基钠、五氧化二磷等的实验均需要避免水气的进入。不仅如此,某些实验除了无水条件之外,还需要无氧。这时,经常使用惰性气体(N_2,He等)。用这种气体流驱逐空气(氧,水,二氧化碳等)。例如丁基锂的制备及其有关实验。无水无氧溶剂的处理等。在上述这类实验中,儿童玩具气球有妙用。下图是几个有代表性的实验装置,可进行多种无水,或无水无氧实验。  相似文献   

10.
在稀土三元催化体系(三氯乙酸钇-二乙基锌-甘油)中加入相转移剂四甲基氟化铵(TMAF),并用于催化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交替共聚。采用核磁共振(~1H-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和原位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in situ FT-IR)等对聚合过程和产物结构性能进行表征分析。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分子模拟方法对聚合起始步骤链增长机理进行探究。研究结果表明:稀土三元/TMAF催化体系可以在不改变聚合特征和共聚物结构性能的情况下,得到高达4 740.6g/mol(1mol Zn催化得到聚合物的质量)的催化活性,且将催化剂诱导期从100min缩短至20min。机理研究表明:环氧丙烷的插入步骤为反应的速控步骤,且该步骤所需克服的吉布斯自由能能垒随模型催化剂活性锌中心的自然成键轨道电荷的增加而降低,环状链增长机理中二氧化碳的插入并"返咬"成环所需克服的吉布斯自由能能垒很高,进一步证实了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共聚反应更倾向于遵循链状链增长聚合机理形成聚碳酸亚丙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