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醇胺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CO2的减排和有效利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以二乙醇胺(DEA)、三乙醇胺(TEA)、N-甲基二乙醇胺(MDEA)溶液为对象,采用鼓泡吸收装置考察了醇胺的种类及浓度对CO2吸收速率和吸收容量的影响,研究了吸收前后溶液pH的变化,以及醇胺溶液再生后的情况.实验表明,醇胺溶液浓度增大有利于CO2的吸收,相同条件下DEA和TEA的吸收效果好于MDEA,醇胺溶液吸收CO2后pH由接近于11降至7左右,TEA的再生效果好于DEA.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CO2吸收填料塔的传质效率,研究了填料片表面润湿性能变化对传质过程的影响.设计了一种能够进行CO2吸收的气液接触传质实验装置,并对两种具有不同液固接触角的平板进行了吸收传质对比实验,实验采用15wt%的MEA溶液为吸收剂,原料气CO2与空气比例为1:3.通过实验给出了润湿性能对吸收传质效率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不同润湿条件下的流动和传质行为细节,建立了基于VOF方法的三维计算流体力学模型,模拟了与传质实验对应的不同液固接触角时液体降膜流动与传质行为,得到了不同润湿性能时的降膜流动速度分布及浓度分布图像,模拟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定量解释了接触角变化导致液膜流动结构和吸收传质效果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膜接触器法高压吸收混合气中CO2的过程,考察水作为吸收剂时,操作压力、气体和吸收剂流量对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脱除CO2效果的影响.通过物理传质模型得出气相、膜相和液相的传质方程式,构建了二维数学模型,并结合边界层条件和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对膜接触器法高压物理吸收CO2的过程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吸收过程中膜的润湿情况显著影响CO2传质效果;在数学模型中引入润湿率,可以较准确预测CO2的物理吸收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验和理论推导论证了HgCl2鉴别Na2CO3和NaHCO3溶液的可能性.结果表明,用Cl-调变的HgCl2能鉴别常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主要存在以下原因:①即使是稀Na2CO3溶液也比近饱和的NaHCO3溶液所产生的OH-和CO32-的平衡浓度要大.②HgCl2溶液的Hg2+浓度易受Cl-调变.该方法仪器简单操作方便,药品易得耗时短,现象明显易观察,成功率高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钱胜  江秋阳 《化学教育》2013,34(8):73-75
对现行《化学与技术》教材中,工业合成氨原料气净化的反应提出如下疑问做出并回答:为什么用氨水吸收硫化氢的产物是NH4HS;能不能写成(NH4)2S;吸收CO2为什么要用K2CO3溶液而不用Na2CO3溶液。  相似文献   

6.
朱池平 《化学教育》1999,20(6):36-36
现行中学化学教材中气体吸收装置主要有两种:一是HCI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吸收装置──将倒置的漏斗边缘稍伸入烧杯中的水面下;二是Cl2等有毒气体吸收装置──将一根导管伸入盛有吸收剂的烧杯底部。在教学中发现,前一装置中固定和操作倒置漏斗难度大,吸收时液面波动,液封效果也不好,部分HCI逸出。后一装置中大部分尾气来不及与吸收剂充分接触反应就逸出,空气污染严重。针对上述问题,笔者相应地设计了两种装置(见图装置Ⅰ和装置Ⅱ)。装置I用于吸收NH3、HCl等气体,装置Ⅱ用于吸收Cl2、H2S等气体,经过反复实验…  相似文献   

7.
针对浓H2SO4作为催化剂由乙醇制取乙烯的现行实验装置的不足,笔者改用Al2O3做催化剂,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发生装置,收到了良好的实验效果。详述了该装置的装配、操作、使用效果及优点等。  相似文献   

8.
汤晶  温宁红  倪刚  吴晓红 《化学教育》2018,39(13):54-58
以黑枸杞为研究对象,从溶液酸碱性、温度、离子种类等方面探究影响黑枸杞中花青素稳定性的因素。结果表明,花青素在弱酸弱碱、低温,含Na+,K+,Mg2+,Ba2+,Cl-,SO42-等离子的溶液中较稳定;在强酸强碱、高温,含Ca2+,NO3-,CO32-等离子的溶液中稳定性较差。Ca2+是造成蒸馏水和自来水提取液颜色差异的主要因素。基于此设计的生活化实验简单、安全、有趣味,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9.
在非水滴定的基础上,用百里酚蓝的丙酮-甲醇溶液,试验了非水比色测定微量碳的方法。可以测定纯砷中2—14微克碳,变异系数6.12%。与气相色谱定碳法相比,结果相符,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试验部分测定装置及试剂: 吸收溶液:于贮液瓶中加入800毫升丙酮、200毫升甲醇、40毫克百里酚蓝、0.28毫升氢氧化钾溶液(7%),摇匀。返复滴加盐酸(5+95)或氢氧化钾溶液(3%),至吸收二氧化碳后  相似文献   

10.
采用N-甲基二乙醇胺(MDEA)+哌嗪(PZ)复合溶液作为捕集CO2吸收剂,研究了膜吸收-再生循环装置的操作性能,考察了气液流量、吸收剂浓度和再生电压等因素对捕集率和传质通量的影响,采用正交实验方法,优化操作条件,确定最佳操作方案。结果表明,气体流量对捕集率的影响明显大于液体流量的影响;气体流量增大对传质通量影响不明显;吸收剂浓度的增大使传质通量迅速增大,但大于一定值时通量不再增大;正交实验得出最佳操作条件为液体流量110 mL/min、气体流量0.65 L/min、吸收剂总浓度2.5 mol/L和再生电压210 V,捕集率大于95%,传质通量维持在5.86×10-4mol/(m2.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