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水热法合成得到2个Cd(Ⅱ)配合物,[Cd(L)(4,4’-bipy)0.5(H2O)2]n1)和[Cd(L)(bpp)(H2O)]n·2nH2O(2)(L=3-氧乙酸基苯丙烯酸,4,4’-bipy=4,4’-联吡啶,bpp=1,3-二吡啶基丙烷),并测定了他们的晶体结构。结构分析表明,在配合物1中,L配体连接Cd(Ⅱ)中心形成一维[CdL]n链,4,4’-联吡啶配体进一步桥联形成二维层状结构;配合物2是一个二重穿插的二维层状结构。此外,对配合物的荧光性能测试表明,它们在绿光区域有荧光发射。  相似文献   

2.
水热法合成两种新的Co(Ⅱ)化合物[Co(SD)2(2,2’-bpy)](1)和{[Co(SD)2(4,4’-bpy)]·4H2O}n(2)(SD=N-2-嘧啶基-4-氨基苯磺酰,2,2’-bpy=2,2’-联吡啶,4,4’-bpy=4,4’-联吡啶),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分析、循环伏安法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单晶X-ray衍射分析表明化合物1是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化合物2是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电催化实验发现化合物12对H2O2、HCHO都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以三苯甲烷-4,4’,4"-三羧酸(H3TCOPM)为主配体,以含氮二齿配体4,4’-bipyridine(4,4’-bipy)为辅助配体,与Co(NO32·6H2O通过溶剂热反应得到了2个配位聚合物{[Co2α-OH-TCOPM)(OH)(H2O)4]·DMF}n1)(α-OH-H3TCOPM=三苯甲醇-4,4’,4"-三羧酸)和{[Co3α-OH-TCOPM)2(4,4’-bipy)3(H2O)6]·2H2O}n2)。晶体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为四边形的二维层状结构,而配合物2为二维网状结构。采用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其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热方法,选用醚氧桥联羧酸配体2,3'',4,4''-二苯醚四羧酸(H4deta)与2,2''-联吡啶(2,2''-bipy)、4,4''-联吡啶(4,4''-bipy)分别与CuCl2·2H2O、CoCl2·6H2O和NiCl2·6H2O在160℃下反应,得到了3个配位聚合物:二维层结构的{[Cu2μ5-deta)(2,2''-bipy)2]·2H2O}n1)、一维链结构的[Co2μ4-deta)(2,2''-bipy)2(H2O)3]n2)和三维网络结构的{[Ni2μ3-deta)(μ-4,4''-bipy)2.5(H2O)5]·3H2O}n3),并对其结构和催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室温下化合物1在Knoevenagel缩合反应中显示出很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碘化亚铜和4,4′-二联吡啶在溶液中反应的二种方法可制备出标题化合物的2个不同红色晶体,结构表征出两种晶体分别是单斜C2/c(1)和四方I41/acd(2)空间群。在[Cu( μ-I)( μ-4,4-bipy)]n结构中,铜原子是处于与2个碘原子和2个相互扭曲4,4′-二联吡啶中的氮原子的扭曲四面体配位环境中,2个[Cu( μ-I)]2单元和2个桥式4,4′-二联吡啶配体形成1个[Cu2( μ-I)2( μ-4,4-bipy)]2直角单元,4个直角单元经4个4,4′-二联吡啶侧式桥联而形成1个大的八角环,并由此与直角单元相互垂直而形成1个二维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6.
以3-硝基邻苯二甲酸和咪唑及2,2’-联吡啶为配体构筑了2种配合物[Zn2(npa)2(Im)4](1)和[Cd2(npa)2(2,2’-bipy)2(H2O)2]·2H2O(2)(npa2-=3-硝基邻苯二甲酸根,Im=咪唑,2,2’-bipy=2,2’-联吡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用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测定了配合物12的热稳定性。2个配合物均为双核分子,具有M2C8O4十四元大环结构。配合物1的双核单元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3D网络结构,配合物2的双核单元通过分子间氢键和π-π堆积形成2D层状结构。  相似文献   

7.
通过2’,3’-双脱氧肌苷和氯乙酸反应,得到1个多功能配体2-(6-oxo-6,9-dihydro-1H-purin-1-yl)aceticacid(HL)。该配体与其它附加配体一起与相应的金属盐反应,分别得到3个配位聚合物{[Fe(4,4’-bpy)(H2O)4](L’)2}n1),{[Co(4,4’-bpy)(H2O)4](L’)2}n2)和{[Eu(ox)0.5(su)(H2O)2]·H2O}n3;4,4’-bpy=4,4’-二联吡啶,ox=草酸盐,su=琥珀酸盐,L’=L的互变异构体2-(6-oxo-6,7-dihydro-1H-purin-1-yl)acetate]。3个配合物均为单斜晶系C2/c空间群。配合物12为异质同构体,是由4,4’-二联吡啶桥联金属离子形成的一维链状结构,配合物3是由混合羧酸根构筑的二维框架结构。在配合物12中,脱质子的配体HL没有与金属离子配位,而是以互变异构体L’并通过氢键结合成二聚阴离子对[(L’)]2作为抗衡离子存在于配合物中。在配合物3中,配体HL分解为草酸根,2个Eu被草酸根连接成二聚单元,这个二聚单元又被琥珀酸根连接成二维聚合物。另外还对配合物12的红外光谱、热分解性质以及配合物3的荧光性质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热方法,用2种联苯四羧酸配体(2,4-H4bpta和3,5-H4bpta)和4,4''-联吡啶(4,4''-bipy)或2,2''-联吡啶(2,2''-bipy)分别与MnCl2·4H2O和CuCl2·H2O反应,合成了一个具有一维双螺旋链结构的配位聚合物[Mn(μ3-2,4-H2bpta)(4,4''-bipy)2]n1)和一个二维层状配位聚合物{[Cu(μ4-3,5-bpta)0.5(2,2''-bipy)(H2O)]·H2O}n2),并对其结构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分别属于单斜晶系,P21/cC2/c空间群。配合物1具有一维双螺旋链结构,而且这些一维链通过O-H…N氢键作用进一步形成了二维超分子网络。而配合物2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研究表明,配合物1中相邻锰离子间存在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
使用3,3''-硫代二丙酸、4,4''-联吡啶和硝酸锰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合成了1个锰配合物,即{[Mn(DPA)(4,4''-bipy)]·H2O}n1)(DPA=3,3''-硫代二丙酸,4,4''-bipy=4,4''-联吡啶);然后又利用3,3''-硫代二丙酸、1,3-双(4-吡啶基)丙烷和硝酸铜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合成了1个铜配合物,即{[Cu(DPA)(bpp)(H2O)]·H2O}n2)(DPA=3,3''-硫代二丙酸,bpp=1,3-双(4-吡啶基)丙烷)。并对它们分别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稳定性、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单晶衍射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2分别由3,3''-硫代二丙酸配体和不同氮杂环分子以及金属离子构筑,形成了二维层状的结构。氢键和π-π作用进一步将二维结构拓展成三维超分子网络。  相似文献   

10.
使用3,3''-硫代二丙酸、4,4''-联吡啶和硝酸锰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合成了1个锰配合物,即{[Mn(DPA)(4,4''-bipy)]·H2O}n1)(DPA=3,3''-硫代二丙酸,4,4''-bipy=4,4''-联吡啶);然后又利用3,3''-硫代二丙酸、1,3-双(4-吡啶基)丙烷和硝酸铜在水热条件下反应合成了1个铜配合物,即{[Cu(DPA)(bpp)(H2O)]·H2O}n2)(DPA=3,3''-硫代二丙酸,bpp=1,3-双(4-吡啶基)丙烷)。并对它们分别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稳定性、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单晶衍射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2分别由3,3''-硫代二丙酸配体和不同氮杂环分子以及金属离子构筑,形成了二维层状的结构。氢键和π-π作用进一步将二维结构拓展成三维超分子网络。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2个化合物{[Cu2(Hpimdc)(4,4’-bpy)]·H2O}n1)和[Mn3(C8H7N2O42·6H2O]n2)(H3pimdc=2-丙基-4,5-咪唑二甲酸,4,4’-bpy=4,4’-联吡啶),并对2个化合物进行了红外、元素分析、晶体结构和热稳定性分析。晶体结构分析发现化合物1之中的H3pimdc和4,4’-bpy交替与铜(Ⅰ)配位形成一维链线性铜(Ⅰ)配合物。沿a轴和(100)面去观察,2个一维链分子通过游离水连接而形成1个“U”型拓扑结构。而化合物2通过2-丙基-4,5-咪唑二甲酸链与锰(Ⅱ)连接为三维的网状结构。沿b轴方向,三维结构中存在交替的左/右手螺旋状二维结构。  相似文献   

12.
使用硝酸镍分别与2个含取代基的苯基二羧酸3-硝基邻苯二甲酸(3-NPAH2)和5-溴间苯二甲酸(H2BIPA)以及2个刚性含氮配体4,4′-联吡啶(4,4′-bipy)、1,4′-二咪唑基二苯(L=1,4′-bis(imidazol-yl)benzene)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2个镍配位聚合物,即,[Ni(3-NPA)(4,4′-bipy)(H2O)]n(1)和[Ni(BIPA)(L)]n(2)。表征了2个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X-射线单晶衍射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化合物1是三斜晶系,P1空间群,含有[Ni(OCO)4Ni]双核单元,该双核单元再通过4,4′-联吡啶连接而成一个二维单层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羧酸氧原子与配位水分子之间产生氢键作用。化合物2是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含有[Ni2(COO)2]双核单元,该双核单元进一步通过BIPA2-构成了一个双链结构,该双链再通过1,4′-二咪唑基二苯桥联配体连接形成了一个三维框架结构。此外,热重分析结果显示化合物2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热方法,用2种联苯四羧酸配体(2,4-H4 bpta和3,5-H4 bpta)和4,4''-联吡啶(4,4''-bipy)或2,2''-联吡啶(2,2''-bipy)分别与MnCl2·4H2O和CuCl2·H2O反应,合成了一个具有一维双螺旋链结构的配位聚合物[Mn(μ3-2,4-H2bpta)(4,4''-bipy)2]n1)和一个二维层状配位聚合物{[Cu(μ4-3,5-bpta)0.5(2,2''-bipy)(H2O)]·H2O}n2),并对其结构和磁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构分析结果表明2个配合物分别属于单斜晶系,P21/cC2/c空间群。配合物1具有一维双螺旋链结构,而且这些一维链通过O-H…N氢键作用进一步形成了二维超分子网络。而配合物2具有二维层状结构。研究表明,配合物1中相邻锰离子间存在铁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水热法合成了2个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Zn(boba)(bix)]n=(1)和[Cd(L1)(L2)]2n=·nH2O(2)(H2boba=4,4’-(丁烷-1,2-二氧基)-二苯甲酸,bix=1,4-双(咪唑基-1-基)苯,H2L1=4-(羧基甲氧基)苯甲酸,L2=2-(4-羟基)-1H-咪唑并[4,5-f][1,10]菲咯啉)。并对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配合物1为二维网状结构,配合物2为一维双链结构。此外,还研究了它们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5.
冯超  张灵美  杨雨濛  赵红 《无机化学学报》2023,39(12):2377-2384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钴(Ⅱ)基配合物,即{[Co(Hppc)2][Co2(4,4''-bipy)(H2O)4](SO42·2H2O}n1),其中H2ppc=5-(3-吡啶基)-1H-吡唑-3-羧酸,4,4''-bipy=4, 4''-联吡啶。配体H2ppc是由吡啶环、吡唑环和羧基共同组成,同时兼具了刚性和柔性。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对配合物1进行了结构测定。结果显示所合成的配合物1结晶在单斜晶系C2/c空间群,包括2个晶体学独立部分:二维层状[Co(Hppc)2]和一维链状[Co2(4,4''-bipy)(H2O)4]2-,并形成具有{44·62}{4}2拓扑网络结构的共晶化合物。此外,配合物1呈现出良好的电化学发光(ECL)性能以及良好的超级电容器性能。  相似文献   

16.
汪鹏飞  方勤  吴国志  汪新 《无机化学学报》2013,29(12):2521-2527
以醋酸锌、5-溴-1,2,4-苯基三羧酸(BTCAH3)和4,4’-联吡啶(4,4’-bipy)为原料,在水热条件下合成了1个三维框架结构化合物[Zn3(BTCA)2(4,4’-bipy)2](1),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热重、X-粉末衍射以及X-单晶衍射对该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化合物1是单斜晶系,C2/c空间群。在化合物1中,锌离子通过BTCA3-配体的羧酸氧原子形成一个具有3-节点、4-连接的三维框架结构。4,4’-联吡啶配体在框架结构中连接锌离子。另外,研究了该化合物的热稳定性和固体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水热合成的方法,在以5-(4-羟基吡啶基甲基)间苯二甲酸(H2L)作主配体、4,4’-联吡啶(4,4’-bpy)和1,2-二(4-吡啶基)乙烯(bpe)作辅配体的条件下,得到2种新颖的Zn(Ⅱ)配位聚合物{[Zn(L)(4,4’-bpy)0.5]·2H2O}n1)和{[Zn(L)(bpe)0.5]·2H2O}n2)。配合物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的方法进行了结构分析,并进一步通过红外光谱(IR)、元素分析、PXRD和热重分析(TG)的方法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展现出的是一种三维三重互穿网络;聚合物2为二维双层结构,并进一步组合成了三重平行互穿的2D→3D的空间网络。此外,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1个二维缠结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Cu(bbi)0.5(boba)]n1)(bbi=1,1’-(1,4-丁烷基)-二(咪唑);H2boba=4,4’-(丁烷-1,4-二氧基)-二苯甲酸),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单晶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构分析显示:化合物1是具有聚轮烷和聚锁烃结构特征的三重平行穿插网络。此外还研究了它的荧光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常温溶液挥发法,以D-(—)-/L-(+)-对羟基苯甘氨酸(D-/L-Hhpg)为主配体,2种含氮吡啶配体4,4′-联吡啶(4,4′-bipy)和5,5′-二甲基-2,2′-联吡啶(5,5′-BM-2,2′-bipy)为辅助配体,与CoCl2·6H2O反应合成了2对手性配合物{[Co (D-hpg)(4,4′-bipy)(H2O)]Cl·H2O}n(1-D)、{[Co (L-hpg)(4,4′-bipy)(H2O)]Cl·H2O}n(1-L)、[Co (D-hpg)2(5,5′-BM-2,2′-bipy)]Cl·5.5H2O (2-D)、[Co (L-hpg)2(5,5′-BM-2,2′-bipy)]Cl·5.5H2O (2-L)。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等多种测试方法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配合物的单晶X射线衍射数据表明,配合物1-D1-L属于单斜晶系,P21手性空间群,分别呈现1D左手螺旋链和右手螺旋链,通过4,4′-bipy分子扩展为2D网状矩形格子结构。配合物2-D属于单斜晶系,P21手性空间群,为0D小分子,在氢键的作用下形成1D超分子双链,并以ABAB形式在a轴方向堆积排布。这些配合物的结构差异归因于辅助配体和Hhpg配位模式的影响。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的电化学性质。配合物1-D表现出电化学可逆的氧化还原行为,并可作为电化学传感器用于有效地检测组氨酸对映体和定量测定组氨酸混合物中的对映体过量。  相似文献   

20.
利用四氰基构筑单元和不同位阻的吡啶类配体,合成了3例氰基桥联的Fe2Ni链状化合物。化合物{[Fe(bpy)(CN)4]2[Ni(bp)2]·2H2O}n1)(bpy=2,2''-联吡啶;bp=4-苯基吡啶),{[Fe(bpy)(CN)4]2[Ni(papy)2]·H2O}n2)(papy=4-(苯基氮烯)吡啶)和{[Fe(bpy)(CN)4]2[Ni(azp)]·4H2O}n3)(azp=1,2-二(吡啶-4-基)二氮烯)均为双之字型的链状结构。磁性测试表明化合物1~3均表现为链内的铁磁相互作用。化合物1表现出单链磁体行为,有效能垒为10.9 K。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