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郝仕油 《无机化学学报》2008,24(6):1012-1016
引言铈基抛光粉因具有发削能力强,抛光时间短、抛光精度高、操作环境清洁、比其他抛光粉的使用效果佳等优点,被人们称为抛光粉之王".  相似文献   

2.
聚氨酯/环氧树脂IPN复合抛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聚氨酯与环氧树脂(PU/EP)作为胶黏剂形成互穿网络(IPN),以无机磨料和稀土抛光剂为分散相,通过一定的成型工艺制备成复合抛光材料。通过固化前后的红外光谱,分析了PU、EP两者之间的反应;热重分析表明PU/EP IPN复合抛光材料的耐热性能比纯的PU和EP有显著提高;体视显微镜照片显示该复合抛光材料具有微孔结构;力学及应用性能研究显示当胶黏剂含量为25%时性能最佳;且在PU/EP=2时,抛光后的玻璃透光率保持原有的97%,且耐磨性得到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采用碳酸镧(铈、镨)为前驱体,经氟化、高温焙烧、机械湿磨的方法得到稀土抛光粉,研究了不同掺镨量对稀土抛光粉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粒度、密度、抛蚀量的影响。通过XRD分析得出结论:La2O3,Pr6O11固溶于CeO2的晶格结构中,并且出现了新的物相LaOF;随镨掺量的增大,LaOF的衍射峰强度不断增加,晶化程度不断增加;CeO2的XRD特征峰向左偏移,晶胞参数变大,晶面间距变大。通过粒度分析得出结论:随镨掺量的增加,抛光粉的中位粒径出现了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性变化。通过抛蚀量测试得出结论:随镨掺量的增加,抛光粉的抛蚀量出现了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掺镨稀土抛光在镨含量为4.8%时,具有最小的中位粒径、较好的表面形貌和最大的抛蚀量。  相似文献   

4.
《中国稀土学报》2005,23(6):F0002-F0002
由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日本清美化学株式会社、日本三菱商事株式会社共同投资兴建的中日合资企业包头天骄清美稀土抛光粉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稀土行业中大型的稀土抛光粉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5.
由包头钢铁(集团)公司、日本清美化学株式会社共同投资兴建的中日合资企业——包头天骄清美稀土抛光粉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稀土抛光粉的企业。  相似文献   

6.
由包头钢铁(集团)公司、日本清美化学株式会社共同投资兴建的中日合资企业——包头天骄清美稀土抛光粉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稀土抛光粉的企业。  相似文献   

7.
由包头钢铁(集团)公司、日本清美化学株式会社、日本三菱商事株式会社共同投资兴建的中日合资企业——包头天骄清美稀土抛光粉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稀土抛光粉的企业。  相似文献   

8.
《中国稀土学报》2006,24(2):F0002-F0002
由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日本清美化学株式会社、日本三菱商事株式会社共同投资兴建的中日合资企业——包头天骄清美稀土抛光粉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稀土抛光粉的企业。  相似文献   

9.
《中国稀土学报》2005,23(5):F0002-F0002
由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日本清美化学株式会社日本三菱商事株式会社共同投资兴建的中日合资企业——包头天骄清姜稀土抛光粉有限公司是目前中国稀土行业中大型的稀土抛光粉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10.
稀土高分子荧光材料研究综述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从稀土荧光理论基础出发,对几十年来含稀土高分子荧光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归纳,讨论如何制得荧光强度大的含稀土高分子功能材料。同时综合评述了国内外有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展望了稀土高分子荧光材料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利用高纯铜粉与稀土矿石粉末均匀混合压片制样。混合15种高纯稀土氧化物制样建立标准工作曲线,校正15种稀土元素相对灵敏度因子,再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工作曲线的线性方程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6,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满足定量分析要求。测定结果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法(ICP-OES)结果比较,相对偏差(RD)小于10%。  相似文献   

12.
高纯氧化铕中微量稀土杂质的化学光谱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淑英  李武帅 《分析化学》1997,25(10):1165-1168
将高纯Eu2O2通过P507萃淋树脂分离富集,分离掉大量基体Eu2O3剩下微量稀土杂质用碳粉吸附,加KBH4作载体进行光谱测定,本方法可测定99.9999%,纯度的Eu2O3中微量稀土杂质。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镧玻璃废粉中稀土元素总量和配分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碱熔融后分离硅、铝等元素及钠盐,用硝酸和高氯酸破坏滤纸和溶解沉淀,用ICP-AES法测定稀土元素总量和配分量。讨论了溶解样品条件、共存元素干扰等影响测定的各种因素。实际样品的稀土总量与草酸盐重量法测定结果一致,配分量与X-射线荧光光谱(XRF)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结果一致。RSD(n=11)在0.15%~1.1%,加标回收率为97%~105%。测定范围为:La_2O_3/REO(80%~98%);CeO_2/REO(2%~20%);REO(16%~70%)。方法能快速准确地测定镧玻璃废粉中稀土元素总量及配分量。  相似文献   

14.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三七粉中15种痕量稀土元素的方法。样品以硝酸–过氧化氢–氢氟酸混酸体系进行微波消解,以铑、铼为内标物,在优化后的仪器条件下进行测定。镧、铈、镨、钕、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钇的质量浓度在0.5~5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0.999 9,检出限分别为3.11,2.32,1.70,2.51,1.84,1.22,1.99,1.46,2.62,2.56,1.27,2.18,1.16,1.66,1.28μg/kg。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88%~18.7%(n=6),回收率为86.0%~104.0%。该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快速,检出限低,准确度和精密度高,适合于三七粉中15种痕量稀土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胡家乐  薛冬峰 《应用化学》2020,37(3):245-255
稀土元素是一个包含了由钪、钇与镧系共17种元素的系列统称,它们既具有本质上的物理化学相似性,也具有各自独特和多样的电子结构。 从化学水平上讲,稀土离子的特性决定了稀土永磁、磁致冷、超导、热释电、光学制冷、非线性光学、催化等高新技术应用的本质;从材料水平上讲,稀土功能材料是实现这些技术应用的基础。 从科技发展要求来讲,稀土功能材料的研发是实现稀土资源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途径。 本文从稀土离子特性出发,利用轨道杂化模型构建稀土离子与稀土功能材料之间的基本关系,总结了近年来不同应用领域中稀土离子在稀土功能材料的组成设计与性能优化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稀土对茶叶中稀土结合糖蛋白的组成及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电感偶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气相色谱(GC)、氨基酸分析仪及动力物模型,研究了喷施稀土对茶叶中稀土结合糖蛋白(REE-TGP)组成及活性的影响,成品茶中有稀土结合糖蛋白;稀土对单糖种类及组成没有明显影响,但REE-TGP中羟脯氨酸(Hypro)及丝氨酸(Ser)含量增加明显,而谷氨酸(Glu)含量则比对照区的低,稀土处理区茶叶制得的REE-TGP中La含量增加了193%;REE-TGP具有明显的降血糖效果和增强免疫作用等活性。  相似文献   

17.
稀土处理钢用中间包覆盖剂岩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现场覆盖剂和实验室自配覆盖剂岩相结构,探讨了稀土氧化物在覆盖剂中的赋存状态。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的覆盖剂,原渣矿物组成主要是黄长石,另有少量镁橄榄石和含铁的硅酸盐;稀土氧化物在覆盖剂中主要以稀土硅酸盐形式存在;当稀土氧化物含量增加到一定数量时,覆盖剂开始出现固态未溶的稀土氧化物,说明其在覆盖剂中有一定的溶解度;稀土氧化物在覆盖剂中可以部分代替CaO,形成稀土硅酸盐,其形成物种类随覆盖剂碱度降低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一种碱熔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直接分析稀土荧光粉中微量杂质元素(非稀土杂质和稀土杂质元素)的新方法。采用Na2CO3-H3BO3混合熔剂对样品进行分解,熔块由HNO3(2+3)提取后定容,优化了最佳的熔融温度和熔样时间。用ICP-MS标准曲线法直接测定。方法的检出限非稀土元素为0.007~0.952μg/g,稀土元素为0.001~0.057μg/g,相对标准偏差(RSD)12%。方法预处理简单、检出限低、重现性好,为高纯稀土荧光粉成品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9.
Double rare earth(III) monomethylammonium sulfates with general empirical formula CH3NH3Ln(SO4)2·3H2O (Ln = La-Er and Y) were synthesized and examined by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TG, DTG and DTA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from 25° to 700°C, and chemical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these compounds are isomorphous and decompose to rare earth sulfate at 700°C.The authors are grateful to the Research Council of Slovenia for financial support of this research.  相似文献   

20.
The rare earth (RE=La, Y, Gd) salicylates were synthesized by the rheological phase reaction method. The complex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nfrared spectra (IR), X-ray powder diffraction (XRD) and thermal gravity analysis (TG). They can be represented by general formula RE(HSal)3 (RE=La, Y, Gd; HSal=C6Ha(OH)COO). The crystals of them are monoclinic and have layered structure. The mechanism of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rare earth salicylates was studied by using TG, DTA, IR 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the rare earth salicylates in nitrogen gas proceeded in three stages: firstly, they were decomposed to form RE2(Sal)3 (Sal=C6H4OCOO) and salicylic acid; then, RE2(Sal)3 were decomposed further to form RE2O(CO3)2 and some organic compounds; finally, RE2O(CO3)2 were decomposed to form rare earth metal oxides (RE2O3) and carbon dioxide. The organic compounds obtained from the second step of the reaction are mainly dibenzofuran, xanthenone, 6H-benzo[c]chromen-6-one, 6-phenyl-6H-benzo[c]chromene, and 1,3-diphenyl-1, 3-dihydro-2-benzofur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