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最近130ka中国的古季风——Ⅱ.古季风变迁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根据海陆相互作用对古季风变迁的影响和代用气候指标的时间序列,初步重建了最近130ka和18ka东亚季风变迁的历史,重点阐述了夏季风环流活动的基本特征,提出了中国中、东部季风气候旋回及有关环境过程模式,初步探讨了我国古季风变迁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中国黄土磁学性质与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对陕西渭南黄土剖面古土壤层位S8和黄土层位L8进行了详细的岩石磁学研究,确定中国黄土和古土壤的主要磁性矿物是磁铁矿。赤铁矿是次要矿物,对剩余磁性贡献较小。磁性质不稳定的磁赤铁矿存在于黄土和古土壤中。但不影响剩磁稳定性。稳定的天然剩磁载体主要是磁铁矿,而不是赤铁矿。磁性矿物的粒度是以准单畴(PSD)为主。古土壤到黄土之间过渡带磁性矿物的矫顽力、剩磁矫顽力和饱和剩余磁化强度的变化为渐变过程。这一过渡带记录的气候由温暖逐渐变为干冷。  相似文献   

3.
中国黄土区第四纪古气候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论述了,根据我国黄土与古土壤的风化指数、等温剩余磁化强度和孢粉的变化,可以肯定黄土是冰期形成的,古土壤是间冰期形成的,而且这种冷一暖气候的循环变化,在中国黄土区发生过23次。古气候变化界线的古地磁年代、古土壤的热释光年代同终止点(termination)的平均年代值基本一致,表明黄土中的古气候记录和深海岩芯V28—239的氧同位素气候期,能很好地对比起来。因此,可以认为位于黄土高原中部的陕西洛川和西安附近的黄土-古土壤系列,不但可以作为我国的标准古气候地层系列,而且在世界上也是典型的。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及邻区马兰黄土成因与来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及邻区马兰黄土的初步研究表明,以昆仑山—布青山—阿尼玛卿山—南秦岭(摩天岭)为界,马兰黄土大致可分为两大沉积区系,以北为热黄土区,物质主要来源于亚洲内陆干旱地区;以南为冷黄土区,物质主要来源于青藏高原。高原隆起和其特殊的地形效应及由以产生的东亚季风、绕流西风和高原季风的相互作用以及源区物质的差异,可能是导致黄土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交河故城古车师人的线粒体DNA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距今 2 0 0 0~ 2 5 0 0年左右的交河故城古代人骨中提取古 DNA,用 4对重叠引物对线粒体基因组的调控区 (3 63 bp)进行了扩增及测序 .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区的扩增片段用于限制性片段多样性分析 .结果显示4个个体中具有 3个 DNA序列 ,其中来自不同墓穴的两个个体的序列相同 ,说明这两者间有密切的母系遗传关系 .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古车师的这 4个个体分散分布在现代新疆维吾尔人的序列之中 .从这些结果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即古车师人群并不是一个同源群体 ,在早期铁器时代 ,欧亚人群的混合就已经存在了  相似文献   

6.
“南永1井”礁相碳酸盐的O,C同位素组成可分为四段,它们的δ~(18)O(‰)和δ~(13)C(‰)平均值分别为:(Ⅰ)-5.0,-0.5;(Ⅱ)-7.7,-5.3;(Ⅲ)-6.4,-2.8;(Ⅳ)1.3,2.1.(Ⅱ)段的δ~(18)O值波动曲线以变化频率低、幅度小为特征,与布容期冰期-间冰期存在对应关系;(Ⅲ)和(Ⅳ)段的δ~(18)O和δ~(13)C值之间有正相关,在成因上与白云石化有关。△~(87)Sr和Pb同位素组成同样存在四分的特点。整个钻孔岩芯中△~(87)Sr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全部正值都出现在第Ⅱ段。第Ⅳ段的Pb,sr同位素均呈现变化波动频繁的特点,在白云石化阶段有高μ值的Pb带入。礁相碳酸盐的O,C,Sr和Pb同位素组成记录了南海第四纪古气候、古环境变迁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交河矿城古车师人的线粒体DN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距今2000-2500年左右的交河故城古代中提取古DNA,用4对重叠引物对线粒体基因组的调控区(363bp)进行了扩增及测序,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区的扩增片段用于限制性片段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4个个体中具有3个DNA序列,其中来自不同墓穴的两个个体的序列相同,说明这两者间有密切的母系遗传关系。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古车师的4个个体分散分布在现代新疆维吾尔人的序列之中。从这些结果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即古车师人群并不是一个同源群体,在早期铁器时代,欧亚人群的混合就已经存在了。  相似文献   

8.
测定了中国黄土高原中部晚第四纪黄土的粒度分布及其中15种元素的含量。通过元素浓度的绝对主分量分析证明,黄土是两种过程作用产物的混合体,即风成大气粉尘和粉尘沉积后经再作用转化的物质。风成粉尘是黄土高原中部黄土的主要组分(≥90%)。粗粒子方式和细粒子方式中粒子量及其比值,两种不同过程产生的粒子中元素浓度之比,大气输入粉尘中元素的通量,以及Ca的总浓度都能敏感地反映东亚季风气候的变迁。  相似文献   

9.
中国黄土磁颗粒分析及其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运用岩石磁学方法,对各地黄土和古土壤样品进行低温磁化率、频率磁化率和低温剩磁退磁的研究,证明了黄土中的磁颗以顺磁(单畴和多畴,即>0.03μm)为特点,而古土壤以超顺磁(<0.03μm)为主要特征.黄土中的磁铁矿相对含量(占天然剩磁强度的百分比)比古土壤高,黄土频率磁化率的波谷、波峰分别与剖面黄土和古土壤的风化或土壤化程度相关,说明在黄土形成古土壤的成土过程中,是由于许多细小铁磁性矿物(磁赤铁矿和磁铁矿)生成,使其磁化率增高.这些细小铁磁性矿物的含量反映了古气候温湿程度的强弱和持续时间的长短.  相似文献   

10.
黑漆古铜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肇曾 《大学化学》1995,10(2):58-62
黑漆古铜镜研究进展马肇曾(北京科技大学化学系100083)一过去的工作锡青铜镜约含25%Sn、70%Cu、5%Pb,是古人的实用器物。在我国出土的铜镜中有一种被金石学家称为黑漆古的铜镜,表面乌黑发亮,很少有腐蚀痕迹,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且又因其抗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