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熊艳  李香  李俊  陈杰  方申文  段明  罗馨 《化学教育》2020,41(6):31-35
设计了一种不需测定指示剂浓度,只需测定指示剂吸光度即可计算获得指示剂解离常数的实验教学方法。实验通过调节溶液pH,使指示剂呈现不同颜色,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溴百里酚蓝指示剂的解离平衡常数pKa=7.24,并与文献值pKa=7.30进行了对比,结果基本一致。通过该实验学生不仅能理解指示剂的化学解离平衡,还能更好地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本实验教学将化学分析原理与仪器分析测定进行了有机结合,提出了一种采用分光光度法实现高效、简单的测定指示剂解离常数的方法,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结合化学、材料学、电子学等工科专业实验教学需求和锂离子电池材料发展现状,设计了以钴酸锂为正极材料、金属锂为负极材料的全流程设计性实验,内容包括文献调研、电池反应原理探究、钴酸锂合成参数的设计、钴酸锂的制备及表征、性能测试、实验结果分析、优化方案的探讨等。教学实践证明,该全流程实验设计有助于本科生了解和掌握锂离子电池材料的晶体结构-制备过程-电化学性能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实现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素养、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研究生实验助教在本科实验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团队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步构建起一套研究生助教规范化体系,使得研究生助教辅助教学和实验管理的工作更为科学且高效。同时,阐述了此项工作对提升实验课教学质量及培养研究生综合素质能力的积极意义, 期望能为高校本科实验教学的改革创新和研究生的培养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以湖州师范学院自制仪器项目光催化实验装置及配套装置为例,介绍了自制仪器项目的实施过程,探索实施过程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助推作用。自制实验教学设备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增加使用仪器的学生人数;激发学生改进实验设备的热忱;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结合以英语为媒介的高校分析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经验,根据实际教学与管理情况,对全英文实验教学课程所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与分析,在课程教材、教学方式、实验室建设以及课程管理等4个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可为提高全英文实验课程教学质量,进而整体带动全英文专业课程教学的发展,以及为不断提升国际化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裴强  徐果  徐文豪 《化学教育》2020,41(10):31-34
乙酸乙酯制备的实验教学通常使用浓硫酸作催化剂,但是存在很多缺点,例如不安全、副反应多、腐蚀严重、后处理复杂等。针对这些不足,设计以硅胶负载浓硫酸形成的固体酸为催化剂,并对其在乙酸乙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组织形式、考核方式等。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产率高、催化剂可回收利用等优点,符合绿色化学理念,充分体现了科研对教学的支撑功能。  相似文献   

7.
葛田田  谭丽菊  李铁  宋爽 《化学教育》2020,41(14):91-95
借助专业软件开发数据处理系统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人工计算过程。以“化学海洋学实验”课程的数据自动处理为研究案例,介绍了数据处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过程。该系统的计算程序用R语言编写,用Java语言实现可视化,可以用实验数据快速得到最终结果并监测实验中间环节,简化了计算程序。教师可以及时检查学生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实验教学是高校多类专业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实验教学质量关系着本科教育的成效,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实验教学必须坚持践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三大质量建设理念。基于此,高校应进行全方位审视,明确影响实验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其提升路径,制定和落实可行的改革举措,着力加强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化建设,更精、更细、更实地做好实验教学质量管理的各项工作,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产出和效能,为培养满足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求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做出应有贡献。基于近几年海南师范大学化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教学实践,就实验教学质量提升问题做了多视角的深入思考与探讨,提出的改进路径可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9.
皇甫倩  龙飘  曹颖  李远蓉 《化学教育》2022,43(9):119-127
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2001—2010年和2011—2020年间的1 924篇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研究文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热点主题整体较为集中,研究网络整体结构较为稳定,但研究主题内部存在松散现象。未来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可关注以下方面: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建构研究,体现学科核心素养为本的价值取向;重视实验创新性研究,丰富实验教学的实施形式;深化实验研究内容,攻克实验教学研究的薄弱点。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及综合能力的提高。但现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面临以下困境:教学目标的设计缺失批判性思维要素,实验教学情境的诱思、激疑功能常被忽略,实验前后缺乏有挑战性的问题,实验探究缺乏质疑论证,忽视化学实验的反思评价。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破解路径并通过案例进行论证,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破解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制定蕴含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目标、创设“有矛盾”的实验教学情境,提出探究问题并引导思考,引导学生获取证据并谨慎推理,引导学生在综合判断中反思评价。  相似文献   

11.
从科教融合角度,构建了与学科研究发展关联度高的教学案例。以“人工智能预测蛋白质结构”为例,从课程引导、案例教学内容设计、案例教学组织实施以及案例教学效果评价等方面,阐述了案例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实践表明,在人工智能预测蛋白质结构的案例学习中,学生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生物化学知识内容相结合,构建并实践交叉学科融合思维。此外,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人工智能预测蛋白质的技术,培养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显著提升课程学习获得感。基于科教融合的案例教学,进一步提升了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  相似文献   

12.
王磊  胡久华  魏锐  赵亚楠 《化学教育》2022,43(16):24-29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育研究团队经过20年对项目式学习的不断探索,在项目式学习课程教材资源建设、项目式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案例开发、评价系统设计、培训模式创建和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团队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产生了积极广泛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我国国家标准的制定水平、采用国际标准的程度、国家标准的更新,以及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等现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提高国家标准的起点水平,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刘慧青  徐中其 《化学教育》2024,45(18):50-55
针对缺乏定量分析染液浓度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杂体系实验的问题,在本科生仪器分析实验课程中,增设了一阶导数光谱法同时测定染液中三原色(活性红195、活性黄145和活性蓝19)浓度的实验.该实验分别选择655,566,326 nm作为活性蓝19、活性红195和活性黄145的检测波长,溶液pH为4~7,在10~100 mg/L范围内其一阶导数值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对多组混合染液进行检测,通过测定值与实配值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性.本实验的实施可加深学生对光谱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开拓学生在染料分析领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对多组分的定量检测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全校大类招生背景下,为加大专业分流政策下的学科竞争力,对综合化学实验教学体系进行功能拓展探索,构建了多层次实验教学框架,并借助于仪器平台和课程项目的科学管理对体系进行升级建设,同时加速对科研成果、各类竞赛型活动、校企合作共建项目等向实验项目的转化,切实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实验发现叶酸增强NaIO4-H2O2体系的化学发光强度与叶酸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正比关系.据此可以建立化学发光分析法用于叶酸的检测.将该法设计成\"化学发光分析法\"实验教学案例.通过优化实验条件,探究适合教学的实验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叶酸增强化学发光现象并探索发光机理,锻炼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科...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中药制药化学课堂中“缔合态”部分的实验教学实践。面向中药制药一流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以甘草酸的缔合态为实验主题,通过探究式实验教学模式,即问题发现、启发引导、方案设计、探索实践和效果反馈,实现了缔合态概念、物化性质和发生机制的教学目的。教师通过对问题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启发学生感悟专业知识的力量和科学本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研精神,增强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Analytical letters》2012,45(2):365-375
Abstract

A reversed phase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method for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 of acetaminophen (I), acetylsalicylic acid (II), caffeine (III) and d-propoxyphene (IV), using phenacetin (V) as an internal standard was developed. Using a 6.5 μ C-8 reversed phase column (RPP) with a mobile phase consisting of 0.01M sodium acetate solution: methanol (85:15%) at pH 4.1 enabled the Chromatographic separation of the four components in about 12 min. Quantitation was achieved by measuring the peak height ratio of each component relative to the internal standard. the validity of the developed method was tested by analyzing laboratory-prepared mixtures containing the four components in various proportions. Assay precision and sensitivity have been established for each component. the developed method proved to be stability-indicating as it can be applied to monitor salicylic acid as a degradation product in acetylsalicylic acid samples.  相似文献   

19.
微波灰化法测定进出口饲料中的灰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程序升温微波灰化法测定饲料中的灰分,大大缩短了检测周期.其检测结果与国标法GB/T5009.4-2003相比,|t|=0.521205,tα,v=2.23,|t|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