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87年11月14日,我们的老师陈光旭教授因患心肌梗塞,医治无效,不幸逝世。终年82岁。陈光旭教授为河南省浙川县人。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44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研究院博士学位。生前历任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及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化学教育》杂志主编、《大学化学》杂志顾问、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及北京市人大代表等职。陈光旭教授是我国优秀的化学教育家,几十年来,他为我国培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化学家、一级研究员、我国催化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创始人,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顾问张大煜教授因病久治无效,于一九八九年二月二十日凌晨二时三十分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三岁。张大煜教授,江苏省江阴市人,一九○六年一月生,一九六○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九二九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留学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一九三三年获工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我国催化科学的主要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创始人,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盟中央委员张大煜教授因病久治无效,于1989年2月20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  相似文献   

4.
高振衡教授是著名的有机化学家,对有机结构化学造诣精深,为我国物理有机化学创始人之一。50多年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教育,倾注了全部心血,堪称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 高振衡教授祖籍绍兴。1911年6月21日生于北京。192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附中,1930年考取清华大学化学系,1934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37年“7·7”事变后,他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化学教育家高崇熙先生诞辰 1 0 0周年。我们怀着极其崇敬的心情缅怀这位将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中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为中国的化学研究、化学教育和化学工业的发展都做出了奠基性贡献的先辈师长。高崇熙先生 1 90 1年 9月 1 4日诞生于山东省济南市 ,1 91 9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 ,1 92 2年赴美威斯康星大学化学系学习 ,师从伦赫 (V .Lenher)教授 ,仅用四年时间便以出色的学习成绩和研究成果获得了博士学位。学成之后 ,他怀抱着报效祖国、振兴科学教育事业的赤子之心 ,毅然回国 ,到清华大学化学系任教 ,从此…  相似文献   

6.
《催化学报》2006,27(12):1164-1164
第一条为奖励我国催化科学工作者的学术成就和突出贡献,促进我国催化学科的发展,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设立“中国催化奖”,包括“中国催化成就奖”(冠名“张大煜奖”)、“中国催化青年奖”和“全国催化大会优秀论文奖”.“中国催化成就奖”(冠名“张大煜奖”)是我国催化专业委员会颁发的最高学术奖励.奖励在催化科学和技术研究中做出原始创新性或创造性成果、对中国催化科学的发展或对我国催化重大应用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催化科学工作者.获奖者应具备严谨的学风,在国内外催化界有较大的影响和较高的认可.主要奖励近十年内所取得的成…  相似文献   

7.
Woodward 1917年生于美国波士顿,1933年16岁时进入麻省理工学院,1937年获得博士学位。以后,他在伊利诺斯大学的暑期讲习班任教一年,后作为Kohler的同工作者回到波士顿,在哈佛大学渡过一生,并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38年他已是哈佛大学研究会的初级研究员,这个身份的职责仅是每星期与其他会员共同进餐一次。1941年提升为讲师,1950年成为教授,1953年被任命为Morris-Loeb衔称的化学教授。1960年为Donner衔称的科学教授。1979年7月在他去世后,人们对他的工作给了极高的评价。在Barton,Wasserman以及其他知名的有机化学家的悼  相似文献   

8.
著名有机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张滂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11月29日17时5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张滂先生1917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张滂先生的父亲张子高教授是著名化学教育家,曾任清华大学化学系主任、教务长、  相似文献   

9.
为推动质谱分析科学及其应用技术的发展,促进学术合作与交流,2014年4月26-27日,由中国化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化学系/分析中心联合承办的首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研讨会在北京西郊宾馆盛大开幕。研讨会由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清华大学林金明教授主持。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分析化学学科主任庄乾坤教授分别致开幕辞。  相似文献   

10.
《催化学报》2005,26(5):443-444
为奖励我国催化科学工作者的学术成就和突出贡献,促进我国催化学科的发展,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设立“中国催化奖”,包括“中国催化成就奖”(可冠名为张大煜奖)、“中国催化青年奖”和“全国催化大会优秀论文奖”.  相似文献   

11.
《色谱》2005,23(1):6-6
第一届日中韩三国联合离子色谱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2月13~17日在日本名古屋召开,会场设在日本中部大学风景秀美的校园内。会议由日本离子色谱研究恳谈会(相当于我国的离子色谱专业委员会)委员长田中一彦教授任执行主席。我国清华大学化学系丁明玉副教授和韩国Kyungpook国立大学的KwangPill Lee教授分别作为中国和韩国的地区主席参与了会议的筹备和组织工作。  相似文献   

12.
《催化学报》2006,27(12):1116-1116
为奖励在催化科学和技术研究中做出原始创新性或创造性成果、对中国催化科学的发展和重大应用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催化科学工作者,2005年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设立了“中国催化成就奖”(冠名“张大煜奖”,National Catalysis Award)“中国催化青年奖”(National Catalysis Prize for Young Scientists).  相似文献   

13.
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瑞士化学家理夏德·恩斯特教授,以表彰他对于高分辨率核磁共振分光法的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恩斯特1933年8月14日生于瑞士的温图特尔,自  相似文献   

14.
<正> 王葆仁教授1926年毕业于前东南大学(现南京大学)化学系,因成绩优异而留校任有机化学助教。1933年考取当时的中英庚款第一名而留学英国,就读于伦敦大学帝国学院,仅二年获得博士学位。1935年秋,应Fischer教授之聘赴慕尼黑高等工业大学为客籍研究员,1936年回国后,曾在  相似文献   

15.
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有机化学教育家、本刊顾问邢其毅教授 1911年 11月 2 4日生于天津市 ,原籍是贵州省贵阳市。 1933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化学系 ,后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院 ,在有机化学家R .Adams教授指导下从事联苯立体化学研究 ,1936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夏天去德国慕尼黑大学 ,师从当时著名有机化学家H .Wieland、进行蟾蜍毒素的研究。他在博士后研究工作中完成了芦竹碱的结构与合成 ,这项成果后来成为一个重要的吲哚甲基化方法。抗战时期 ,邢其毅回国在上海中央研究院化学所任研究员。 1944年冒着生命危险 ,从国民党统治的…  相似文献   

16.
正为促进我国质谱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展示我国在该领域取得的成绩及增进同行间的学术交流,由中国化学会主办,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与清华大学化学系/分析中心承办的"首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研讨会"拟定于2014年4月25~28日在北京召开。大会由陈洪渊院士担任会议主席,江桂斌院士担任组委会主席,林金明教授担任秘书长。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学院在11月10日至15日,主办了催化研究工作报告会,出席这次报告会的有产业部门、高等学校、中国科学院和有关分院所属单位共111个,代表545人。会上共宣读论文98篇,其中三篇是总结性的报告即:(1)蔡启瑞教授作的“关于异相催化理论”;(2)谢为杰总工程师代表永利宁厂余祖熙所作的“关于合成氨和硫酸催化剂”;(3)张大煜所长作的“我国石油加工催化剂研究十年来的进展”。其余95篇中有机催化加工方面23篇;石油和天然气催化加工31篇;催化剂的物  相似文献   

18.
编者 《大学化学》1993,8(5):63-63
清华大学化学系成立于1926年,曾为我国化学化工界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包括许多国内外著名的教授和专家。1991年中国科学院化学部的87名学部委员中,有21名毕业或曾执教于清华大学化学系。化学系1985年正式恢复后,继承和发扬了老化学系的优良学风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崛起。现有教授13人,副教授和高级工程师59人,讲师和工程师21人,并聘请8位著名化学家任兼职教授。已建立了物理化学专业博士点和有机、分析化学硕士点,已毕业硕士生百余人。系内设有七个教研组和五个研究室,以及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我国质谱分析技术的快速发展,展示我国在该领域取得的成绩及增进同行间的学术交流,由中国化学会主办,中国化学会质谱分析专业委员会与清华大学化学系/分析中心承办的"首届全国质谱分析学术研讨会"拟定于2014年4月25-28日在北京召开。大会由陈洪渊院士担任会议主席,江桂斌院士担任组委会主席,林金明教授担任秘书长。本次会议将邀请从事质谱分析国内外知名学者作大会报告和主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科学工作者积极努力为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新长征途中,我们深切怀念我国现代有机化学的先驱、我们的老师庄长恭教授。庄长恭教授(字丕可)于1894年12月25日生于福建泉州,他毕生为科学事业艰苦奋斗。1921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1924年得博士学位。回国后即任前东北大学教授、化学系主任、中美文化基金委员会研究讲座。193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