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壳聚糖是一种可再生的天然碱性多糖,具有多种优良的特性。但是,由于壳聚糖本身的溶解性很差,只能溶解在一些稀酸中,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进一步的研究与应用。因此,通过修饰改性提高其已有功能、赋予新的功能是壳聚糖重要的研究领域。其中,通过磷酸化或磷酰化改性是壳聚糖改性研究的方向之一。本文综述了在壳聚糖链上引入含磷/膦基团合成壳聚糖含磷衍生物的研究进展;介绍并讨论了壳聚糖含磷衍生物的合成及纯化方法;对壳聚糖含磷衍生物结构、性能及表面形貌的表征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壳聚糖含磷衍生物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壳聚糖含磷衍生物未来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含硫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巯基化壳聚糖、硫脲衍生物修饰壳聚糖在金属离子吸附分离中的应用及磺化壳聚糖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壳聚糖基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壳聚糖基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是采用简单的溶液插层法,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插层进入层状硅酸盐的纳米层间而获得的有机无机纳米杂化材料。该材料偶合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和层状硅酸盐的协同优势,为壳聚糖的研发应用开辟了新方向和新途径。本文在对壳聚糖和层状硅酸盐的特性及应用进行简单介绍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壳聚糖基层状硅酸盐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插层机理及应用现状,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郭伟  蔡照胜  许琦 《化学通报》2019,82(4):299-309
壳聚糖是由甲壳素通过脱乙酰作用得到的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菌性、无毒和可生物降解等优点,但壳聚糖水溶性差限制了其在很多方面的应用。为克服壳聚糖在水溶性上的不足,利用壳聚糖结构中氨基和羟基上的活泼氢进行化学改性以引进羟烷基等亲水性基团成为重要手段。本文主要对壳聚糖羟烷基化改性的方法及羟烷基壳聚糖在医药、水处理和组织工程材料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介绍,并对羟烷基壳聚糖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壳聚糖保鲜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壳聚糖是非常有价值的天然高分子材料 ,壳聚糖膜保鲜食品 (特别是果蔬 )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家和研究机构的重视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壳聚糖保鲜膜的制备、性能、应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聚乙二醇-g-壳聚糖可以作为抗肿瘤药物、基因、多肽等多种生物大分子的载体,是一种优良的药物载体。聚乙二醇接枝壳聚糖可以改善壳聚糖的水溶性,保护聚乙二醇-g-壳聚糖纳米不被网状内皮系统(RES系统)识别和清除,促进纳米粒子在体内的长循环,将药物更有效地靶向目标组织。目前,聚乙二醇-g-壳聚糖作为药物载体在生物医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聚乙二醇-g-壳聚糖的特点,以及在机体的靶向性、缓释等提高药物疗效的关键因素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7.
《高分子通报》2021,(5):80-87
壳聚糖为天然多糖甲壳素脱除部分乙酰基的产物,因其优异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成为生物医学应用中最有前景的聚合物之一。由于壳聚糖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溶解性较差,其应用受到了一定限制,通常对其进行功能化改性,生成一系列壳聚糖衍生物。壳聚糖衍生物可改善壳聚糖的水溶性、生物活力及力学性能,从而提高其利用价值,扩大其应用领域。本文综述了几种壳聚糖常用的功能化改性方法,包括接枝共聚、交联、羧甲基化、酰基化、烷基化。并介绍了改性壳聚糖作为药物载体应用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改性壳聚糖的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孙康  王丽平 《应用化学》2011,28(2):123-130
对纯壳聚糖、壳聚糖和聚合物的混合物、壳聚糖和蛋白质的混合物、壳聚糖衍生物、壳聚糖和无机纳米颗粒的混合物等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制备和特点进行了综述,对部分壳聚糖纳米纤维的应用进行了简述。  相似文献   

9.
磁性壳聚糖微球是通过一定的方法用壳聚糖将磁性材料包埋而形成的磁性微球,其内核为纳米级的磁性金属微粒,外层为壳聚糖.壳聚糖含有大量的氨基和羟基,使其具有特定的理化性质,由此奠定了壳聚糖的许多生物学特性及加工特性的基础.另一方面,其磁性内核使磁性壳聚糖微球具有很好的顺磁性,利用外加磁场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分离.因此磁性壳聚糖在固定化酶、污水处理、食品工业和生物医药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磁性壳聚糖的制备及应用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作者对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和应用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0.
羧甲基壳聚糖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羧甲基壳聚糖的特性及其在果蔬的涂膜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讨论了羧甲基壳聚糖的浓度、分子量、pH值、取代度对其特性的影响,介绍了羧甲基壳聚糖对果蔬的涂膜保鲜效果。本文对开发羧甲基壳聚糖在果蔬防腐保鲜方面的应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同载基因和药物的超微载体粒子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聚乳酸_乙醇酸共聚物 (PLGA)和自行制备的O_羧甲基壳聚糖 (O_CMC)为原料 ,以 5_氟尿嘧啶 (5 Fu)为抗癌药物模型 ,以反义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为基因药物模型 ,构建与评价了同载抗癌药物与基因的复合功能纳米药物载体系统。同载超微粒子的平均粒径为 2 5 8 7nm ,粒径分布指数为 0 14 2 ,粒子表面 ξ电位为 - 10 6 7eV。同载超微粒子在PBS中的释药行为研究表明 :超微粒子中 5_FU和基因均具有零级缓慢释放特性。体外肿瘤细胞存活率实验和免疫组化实验均证实同载超微粒子能高效抑制TJ90 5人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最后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动态监测了超微粒子进入瘤细胞的转染过程 ,发现粒子可在不同时间内进入细胞浆和细胞核。  相似文献   

12.
氨基糖广泛存在于如链霉素、卡那霉素和春日霉素等抗生素中 .由于含氨基糖抗生素的抗菌活性强 ,血中浓度升高速度快 ,已成为重要的临床药剂 .在这类抗生素的结构及生物合成研究中 ,氨基糖的结构分析及相关化学合成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我们曾将手性荧光试剂 ( S) - ( + ) - TBMB甲酸 [( S) - ( + ) - 2 -叔丁基 - 2 -甲基 -苯并 - 1 ,3-二氧杂环戊烷 - 4-甲酸 ]结合到糖的 C1位 ,报道了 1 0 - 12 mol级的单糖痕量结构分析方法 [1,2 ] .最近又利用 ( S) -TBMB甲酸与氨基糖的专一选择性反应 ,进一步展开了氨基糖 D,L立体异构体痕量分…  相似文献   

13.
五种羧酰化壳聚糖即乙酰化、丙酰化、丁酰化、己酰化和庚酰化壳聚糖在二氯乙酸溶液中均呈现胆甾型溶致液晶相.临界浓度随侧基长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取代度( 从0-21 变化到0-94) 对临界浓度没有影响.在两相共存浓度区内,均呈现典型的滴状织构.从两相共存到完全液晶相的转变浓度也随侧基长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
通过控制不同反应时间和邻苯二甲酸酐 壳聚糖的摩尔比制备不同取代度的邻苯二甲酰化壳聚糖(PHCS) .用FTIR研究了反应机理和产物结构 ,观察到PHCS含两类取代即酰胺酸取代和酰亚胺取代 .反应时间较短时主要为前者 ,取代度表示为DS1 ;反应时间较长时主要为后者 ,取代度表示为DS2 .对PHCS在二氯乙酸 (DCA)中的液晶行为观察 ,结果表明 ,PHCS的临界浓度随DS1 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DS1 对PHCS临界浓度的影响明显大于DS2 的影响 .基本上为酰胺酸取代的PHCS的临界浓度高于溶解度 ,以至于观察不到  相似文献   

15.
壳聚糖丝心蛋白包药微球的结构和释放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高分子微球的研究与开发十分引人注目.将药物包裹于微球中,经主动和被动控制,进入预定靶器官或组织后缓慢释放出,不仅可降低其毒副作用,还可提高其生物活性利用度,壳聚糖(CS)可作牛血清白蛋白等药物缓释微球的载体[1~3].丝心蛋白(FB)含18种氨基酸,具有多孔性和良好的渗透性[4],也是一种理想的生物材料.壳聚糖和丝心蛋白共混可交联成半互穿聚合物网络(SemiIPN)结构.具有智能水凝胶的性能[5].本实验室已用纤维素铜氨液分别与干酪素、海藻酸钠及魔芋共混制得共混膜,两种分子间存在由次价键力引起的很强的相互作用,使其力学性…  相似文献   

16.
完全脱乙酰化壳聚糖与Zn(Ⅱ)的配位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均相反应条件下 ,完全脱乙酰化的壳聚糖与ZnSO4 进行配位反应 .用元素分析、IR、固体13 C NMR、UV vis、TGA和X 衍射等表征方法研究了Zn(Ⅱ )与壳聚糖所形成配位聚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在pH =7时 ,一个Zn(Ⅱ )与二个壳聚糖重复单元中的氨基和仲羟基进行了配位  相似文献   

17.
The effect of chemical (polysalt → polybase reaction) and physicochemical (heat and vapor processing) modifications of the films of chitosan of various molecular masses and prehistories on the optical activity of the polysaccharide is studied. For both of the chitosan chemical modifications, the following dependence that is nontrivial for high-molecular compounds is established: [α] = f(log\({\bar M_\eta }\)); as the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decreases, the modulus of [α] of the films increases. The X-ray diffraction study shows that the differences in the optical activity of the samples with different \({\bar M_\eta }\) are caused by a restriction in the mobility of the macromolecular sections upon formation of the films of high-molecular chitosan and incompleteness of the relaxation processes of the film systems to the state with energetically favorable conformations. The comparison of humidity and optical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of the initial and dehydrated chitosan films is performed. The chitosan films in the salt modification feature moderate bactericidal activity, which decreases with an increase in \({\bar M_\eta }\) of the polymer. The thermal processing of the salt modification reduces the antibacterial action; a conversion to the base form is accompanied by the loss of bactericidal activity.  相似文献   

18.
Specific features of formation and the composi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ispersed phase particles in mixed dilute solutions of chitosan and magnesium sulfate, containing no surfactants, were studied. The component molar ratio, \(\nu _{SO_4 } :\nu _{NH_2 }\) , is the factor exerting the strongest influence on the formation rat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tosan sulfate particles. With an increase in the fraction of sulfate ions in the initial solution, the particle size decreases and their ζ-potential increases. The \(\nu _{SO_4 } :\nu _{NH_2 }\) molar ratio in chitosan sulfate particles only slightly depends o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initial mixed solution and varies within 0.40–0.44.  相似文献   

19.
张俊  夏春谷 《分子催化》2001,15(6):427-430
用SiO2负载天然生物高分子材料壳聚糖(简写为CS),再与PbCl2配位,制得催化剂SiO2-CS-PdCl2,利用Pd-Ni双金属协同效应和高分载体对催化活性物种的保护,使催化剂在苯乙烯及其衍及生物的氢酯基化反应中表现出了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并重点考察了反应条件、不同底物以及其它载体对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Effect of the oxidative destruction of chitosan on the rate at which a dispersed phase is formed in its dilute solutions in the presence of sulfate ions and on the composition, size and ζ-potential of submicrometer chitosan sulfate particles being formed was studi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particle size steadily decreases as the molecular mass of chitosan becomes smaller, and the sedimentation stability of aqueous dispersions increases in the absence of surfactants. The \(\nu _{SO_4 } :\nu _{NH_2 }\) molar ratio in chitosan sulfate particles is independent of the molecular mass of chitosan and varies within the range 0.45–0.46. A pH-dependence of the sign of the ζ-potential with isoelectric point at pH 5.0 was found for particles based on destructed chitosa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