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130ka中国的古季风——Ⅰ.古季风记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现今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可以作为辨认古季风气候记录的线索。文中着重阐述最近130ka东南季风区的各种古季风记录,它们主要是:历史记录,包括黄土-古土壤序列、沙漠、湖泊、雪线和林线、大陆架沙漠化现象等的地质记录,由植被和哺乳动物代表的生物记录。其中,黄土高原的黄土-古土壤序列反映了过去亚洲冬季风和夏季风的环境效应突出气候期相互交替的历史。亚洲古季风变迁是中国古气候和古环境变迁的一个重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岱海湖泊环境变化与东南季风强弱的关系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岱海位于东南季风区的西北缘,属气候波动的敏感段,最近100ka湖泊连续沉积剖面的分析表明,季风迁移存在不同时间尺度波动的准周期,根据湖泊沉积环境的特点,岱海地区始终表现出干冷和暖湿气候型的交替,说明东南季风的强弱和进退在气候变化中扮演了主导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波动与重要事件   总被引:180,自引:0,他引:180  
根据70年代以来中国全新世孢粉及其他古植物、古动物、古土壤、古湖泊、冰芯、考古、海岸带变化等多方面研究资料,推断中国全新世大暖期(Megathermal)出现于8。5—3ka BP,延续达5.5ka,其间有多次剧烈的气候波动与寒冷事件。8.5—7.2ka BP为不稳定的暖、冷波动阶段,伴随着降水增加和植被带的北迁西移。新石器文化的迅速发展。7.2—6ka BP为稳定的暖湿阶段,即大暖期的鼎盛阶段(Megathemal Maximum)。夏季风降水及新疆与蒙古,北方降水显著增加,植被空前繁茂,为仰韶文化的盛期。6—5ka BP是气候波动剧烈,环境较差的阶段,出现强降温事件,影响文化发展。5ka BP后,气候和环境较前改善,文化遗址数量猛增。4.0ka BP左右,气候一度恶化,出现大洪水灾害,此后直到3ka BP左右气候仍相当暖湿。  相似文献   

4.
本文依据古青海湖及其环境的演变,描述了青海湖地区自冰后期以来的气候变化;重建的7kaB.P.以来湖区气候变化序列反映了历史气候变化过程中,冷、暖、干、湿相应干不同时间尺度的不同组合;初步推断了东亚地区6ka.B.P.和500a.B.P.时期,分别代表暖湿和冷干气候的盛行环流型;最后,对未来气候变化及其对湖泊水情的影响进行了情景研究和估计。  相似文献   

5.
交河故城古车师人的线粒体DNA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距今 2 0 0 0~ 2 5 0 0年左右的交河故城古代人骨中提取古 DNA,用 4对重叠引物对线粒体基因组的调控区 (3 63 bp)进行了扩增及测序 .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区的扩增片段用于限制性片段多样性分析 .结果显示4个个体中具有 3个 DNA序列 ,其中来自不同墓穴的两个个体的序列相同 ,说明这两者间有密切的母系遗传关系 .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古车师的这 4个个体分散分布在现代新疆维吾尔人的序列之中 .从这些结果可以初步得出结论 ,即古车师人群并不是一个同源群体 ,在早期铁器时代 ,欧亚人群的混合就已经存在了  相似文献   

6.
交河矿城古车师人的线粒体DN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距今2000-2500年左右的交河故城古代中提取古DNA,用4对重叠引物对线粒体基因组的调控区(363bp)进行了扩增及测序,线粒体基因组编码区的扩增片段用于限制性片段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4个个体中具有3个DNA序列,其中来自不同墓穴的两个个体的序列相同,说明这两者间有密切的母系遗传关系。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古车师的4个个体分散分布在现代新疆维吾尔人的序列之中。从这些结果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即古车师人群并不是一个同源群体,在早期铁器时代,欧亚人群的混合就已经存在了。  相似文献   

7.
福建莆田海岸沙丘岩——Ⅰ.沉积构造与古风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福建莆田后石井海岸沙丘岩由三个沙脊组成。本文记述了这些沙脊的形状与沉积构造,并在讨论其成因的基础上重建了古沙丘类型与古风向。本文认为,它们是中全新世末盛行的东北季风吹扬海滩沉积物再堆积所形成的有植被沙丘与风影沙丘,古今风向未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公元2世纪时,古罗马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随着铅的大规模开采和广泛使用、妇女饮酒禁令的取消、贵族生活的腐败,铅中毒在古罗马广泛流行。婴儿出生率的降低和死亡率的增加,使贵族人数不断减少,文化素质和传统精神全面衰落。但古罗马富人几乎没有铅中毒的观念,医生们也仅知道铅的急性中毒,在当时的文献中也找不到任何有关由水或食物引起铅中毒的报道。一千五百年后,科学家终于认识到铅中毒是古罗马迅速衰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铅中毒——古罗马迅速衰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黑漆古铜镜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肇曾 《大学化学》1995,10(2):58-62
黑漆古铜镜研究进展马肇曾(北京科技大学化学系100083)一过去的工作锡青铜镜约含25%Sn、70%Cu、5%Pb,是古人的实用器物。在我国出土的铜镜中有一种被金石学家称为黑漆古的铜镜,表面乌黑发亮,很少有腐蚀痕迹,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且又因其抗土壤...  相似文献   

10.
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时代是全球铅生产的第一个高峰期,此时,古罗马对铅的应用也达到了顶峰。罗马文化直接继承了古希腊文化和伊特鲁里亚文化,其建筑成就达到了欧洲奴隶制时代建筑的最高峰。工程奇迹之一是输水道工程,这是古罗马为供应城市生活用水而建造的送水渡槽。公元前3 1 2年建造了一条长1 6公里的地下输水道,公元前2世纪时又开始架设地上引水道,第一条地上引水道全长达86 6公里。至公元2 2 6年,罗马先后修建了1 1条大型输水道,有些水道高达49米,这些输水道都修建得十分豪华,有些输水道由铅管或陶器和隧道组成。据报道,仅建造里昂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