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培庆  宫照阳 《分子催化》1997,11(6):462-464
不对称催化氢化制备(S)-(+)-萘普生1)Ⅱ.不对称氢化反应条件赵培庆宫照阳(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关键词萘普生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条件分类号O643.32不对称催化是分子催化研究中的前沿领域之...  相似文献   

2.
钯催化α-(6-甲氧基-2-萘基)乙醇的不对称羰基化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对称羰基化可产生多种手性分子,而这些手性分子是合成药物和农药等重要前体[1].光学活性的α-芳基丙酸类如S-布洛芬和萘普生是很重要的非麻醉性镇痛消炎药.以不对称氢甲酰化反应和氢羧基化反应制备光学活性的布洛芬和萘普生已有报道[2,3],但这些不对称羰...  相似文献   

3.
侯经国  王亚丽 《分析化学》1998,26(3):298-302
在自制的硅基纤维素-三(3,5-二甲基苯基氨基甲酸酯)高效液相色谱手性固定相上(HPLC-CSP),优化了1-(6'-甲氧基萘)乙醇氢酯基化反应产物-萘普生甲酯手性分离的条件,测定了相应的一系列不对称氢酯基化反应产物的对映体过剩值(e.e.值)。结果表明,在CDMPC-CSP手性柱上用HPLC测定此类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光学产率,评价催化剂体系的手性选择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光诱导SRN1反应生成的N-(α-萘基)咔唑和N-(β-萘基)咔唑。光化学反应产物用硅胶板展开,外标法定量,测定波长288nm,斑点的线性范围0~2μg,回收率100.5%,相对标准偏差4.8%,N-(α-萘基)咔唑含量<1%,N-(β-萘基)咔唑含量2.26%。  相似文献   

5.
萘普生[(S)2(6甲氧基2萘基)丙酸]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麻醉性消炎镇痛药.周宏英等[1]报道了用手性膦配体DDPPI对2(6甲氧基2萘基)乙醇进行不对称羰基化反应合成了萘普生甲酯.本文用(2R,3R)酒石酸二甲酯为手性辅助剂,以...  相似文献   

6.
辛嘉英  李树本 《分子催化》1998,12(6):412-416
采用有机溶剂-水双液相体系作为反应介质,并用键合有一C6H5的无定型多孔硅胶作为分散在两相间的接触面。用圆柱状假丝酵母脂肪酶对萘普生甲酯进行不对称水解,考察了酶浓度、体系PH值、温度、分散剂对反应的影响,当转化率为24.3%时,产品萘普生的对映体守量值为94.9%,剩余底物萘普生甲酯的对映体过量值为30.5%,当以异辛烷作为有机相时,该体系酶催化水解的对映体比率约为50。  相似文献   

7.
孙伟  陈敏东等 《分子催化》2002,16(2):144-146
目前,以廉价的氢气为氢源,由潜手性的酮不对称加氢是制备手性醇最好的方法之一[1].但存在手性催化剂的膦配体不稳定以及贵金属(Ru、 Rh)的流失等问题.硼氢化钠是一种较温和的氢化试剂,Mukaiyama等用具有C2对称轴的一系列光学活性的二亚胺钴配合物催化硼氢化钠不对称还原芳香酮,实现了以硼氢化钠为氢源的不对称氢化反应[2].  相似文献   

8.
赵军  谭问非 《分子催化》1997,11(6):421-426
报道从D-甘露醇出发合成手性双膦(2S,5S)-3,6-双(二苯膦)-1,4:3,6-双脱水-2,5-双去氧-L-艾杜醇,原位下BDPI与3种铑配合物作用生成手性非螯合型双膦铑催化剂,常压下对4种脱氢苯丙氨酸衍生物进行不对称催化化反主尖,对反应结果及e.e.值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不对称氢甲酰化反应是以烯烃为原料制备光学活性醛的一种简便有效方法,所获得的光学活性醛则是合成手性药物、农药和食品添加剂等高附加值产物的重要中间体[1],不对称氢甲酰化反应中使用的膦配体在溶液中通常都对氧气非常敏感,少许的氧气就会导致反应活性和对映选择性的大幅降低[2],所以要求实验操作条件非常苛刻。本文报道双膦配体(R) P Phos[4,4’,2’,6,6’ 四甲氧基 2,2’ 二(二苯膦基) 1,1’ 联吡啶]和催化剂前体Rh(acac)(CO)2原位形成的催化剂对苯乙烯不对称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膦/铑比等对反应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合成和表征了四种新的三核铜(Ⅱ)配合物{[Cu(L)]2[Cu(CH3-ebo)]}(ClO4)2(CH3ebo表示1,2-亚丙基双(草酰胺根),L表示1,10-菲咯啉(phen)(1),5-硝基-1,10-菲咯琳(NO2-phem)(2),2,2’-联吡啶(bpy)(3)和4,4’-二甲基-2,2’-联吡啶(Me2py)(4)).测定了四种配合物的变温磁化率(77-300K),求得交换参数分别为J1=-219.6cm-1,J2=-191.7cm-1,J3=-200.8cm-1,J4=-185.5cm-1,表明Cu(Ⅱ)-Cu(Ⅱ)离子间存在着强的反铁磁交换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