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适配子构建了无标记检测三磷酸腺苷(ATP)的微悬臂梁生物传感器。 将ATP适配子修饰在微悬臂梁阵列中的传感悬臂镀金面上,用来识别ATP,而参比悬臂修饰巯基己醇(MCH)防止非特异性吸附。 ATP与其适配子发生特异性相互作用,使悬臂的上下两个表面产生应力差,导致传感悬臂产生偏转,扣除参比悬臂偏转后其偏转值与ATP的浓度在0.5~5 mmol/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最低检出限为0.06 mmol/L。 该微悬臂梁生物传感器响应快速、操作简单,并且对ATP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2.
3.
传感器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感器在环境检测方面可以分为气体传感器和液体传感器,其中气体传感器的主要检测对象为氮氧化合物、含硫氧化物;液体传感器则以重金属离子、农药、多环芳香烃类、生物来源类为检测对象.综述了近年来传感器技术在环境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采用生物素-亲和素法在微悬臂梁传感芯片上固定维埃克斯、沙林适配子,建立了压阻式微悬臂梁适配子传感器检测维埃克斯、沙林及动力学分析方法。传感器对维埃克斯检测的线性范围为2~60μg/L,线性回归方程为ΔUe=0.886C-1.039(n=5,R=0.984,p<0.001),检出限为2μg/L(S/N≥3);对沙林检测的线性范围为10~60μg/L,线性回归方程为ΔUe=0.716C-2.304(n=5,R=0.996,p<0.001),检出限为10μg/L(S/N≥3)。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对毒剂类似物O-丁基甲基膦酰氯基本无响应。在此基础上,根据受体-配体结合特性与压阻式微悬臂梁传感器输出电压变化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传感器检测维埃克斯、沙林的反应动力学模型,根据拟合方程求出的传感器对不同浓度维埃克斯、沙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响应电压(ΔUe)、响应时间(t0)均与实测值非常接近。 相似文献
5.
离子液体是在室温或近于室温下呈液态的熔盐体系,由特定阳离子和阴离子构成。与传统的液态物质相比,离子液体几乎没有蒸气压、不易挥发、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和有机物。在样品前处理技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萃取技术是一种简便快速、提取效率高、溶剂用量少、环境友好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本文综述了离子液体在微萃取技术(液相微萃取和固相微萃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7.
8.
为了消除单微梁生化传感系统中存在的温度漂移、溶液折射率变化等环境噪声影响,同时实现多种靶标分子的快速并行检测,设计制作了新型微梁阵列生化传感器.利用压电驱动激光束扫描微梁阵列,并通过光杠杆法实时读出微梁弯曲信号,即可得到在微梁表面发生的特异性生化反应的动力学曲线.对250 μm间距的两定点的9h扫描实验数据验证了系统光路的稳定性;同时进行了温度激励测试,升温6℃后微梁阵列弯曲信号基本保持一致(误差6.5%),验证了系统检测的可靠性.最后,利用自制毛细管阵列套合修饰装置,成功将克伦特罗抗体修饰到微梁阵列一侧的金表面上,对待测液中10μg/L克伦特罗标样进行了准确检测,验证了此传感系统在生化检测中的实际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室温离子液体具有诸多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功能,是一类备受关注的新型介质和材料,应用于诸多领域。特别是近年来,由离子液体参与形成的微乳液因其在生物、医药、催化以及材料制备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咪唑类离子液体作为极性、非极性和表面活性剂组分,分别取代微乳液体系中的水相、油相和表面活性剂相,形成的一系列新型的微乳液体系的研究进展,归纳了水、有机溶剂、高聚物、助表面活性剂、温度等因素对离子液体微乳液性质的影响。重点介绍了离子液体微乳液的热点应用,包括以离子液体微乳液液滴为模板合成纳米材料,离子液体微乳液作为酶反应的介质及其在有机反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11.
12.
非质量效应压电化学传感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压电化学传感器在学术界通常称为压电石英微平天,归属于质量传感器范围,但是在液相中,这种传感器还要受到液相物理化学特性参量的影响,据此,提出与发展了区别于常规质量响应型压电传感的另一类非质量响应型压电传感检测技术,本文论述了在相应领域中的应用研究,其中不少领域,传统的微天平型压电传感器根本不适用,或者传感性能不如新型的基于非质量效应响应机理的压电传感器。 相似文献
13.
超分子在质量敏感压电化学传感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质量敏感为分析基础的压电化学传感器,其表面涂层往往决定其对分析物的选择性。超分子作为压电石英晶体涂层,应用主-客体分子识别的原理,显著提高压电化学传感器的选择性。该文详细论述了近十年有关超分子主体化合物在体波和表面波化学传感器的应用,并了涂膜技术及主-客体识别机理。 相似文献
14.
对映体选择性化学传感器的研究是化学传感器研究领域新的重要课题。本文作为作者关于这一课题研究报道的开篇,综述了具有手性识别功能的对映体选择性化学传感器和作为其敏感材料的手性识别载体的研究概况,概述了其发展方面及有关问题,收引参考文献67篇。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光导纤维化学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传光型和传感型化学传感器的各种探头设计和构型,以及它们在无机和有机分析方面的应用。涉及参考文献105篇。 相似文献
16.
17.
液晶型化学传感器是利用传感器检测目标化合物前后,液晶分子在敏感膜表面的取向发生变化,改变液晶折射光线的能力,导致传感器的颜色和光亮度发生变化,实现对生物分子、有害化学物质的检测。本实验报道了一种以μm级沟槽状金膜为基底的液晶型化学传感器,通过在具有μm级沟槽(一个沟槽周期5μm)的玻璃基底上进行平面镀金,制备了具有相同沟槽周期的金膜,并在金膜上制备Cu2 修饰的巯基十一酸自组装敏感膜。通过检测甲基膦酸二甲酯时液晶织构的变化,阐明了液晶型化学传感器的作用机理,并证实微米级沟槽状金膜为基底制作的液晶型化学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目标化合物。传感器对甲基膦酸二甲酯检测的线性范围0.03~1.00g/m3;线性方程Y=0.14X 0.0035,相关系数r=0.9957。 相似文献
18.
《Analytical letters》2012,45(18):3397-3410
Abstract Search for functional groups as receptors for gas sensors is performed using semi-empirical methods MNDO/PM3 and molecular mechanics MM2. Several systems chosen on the basis of calculation results are tested experimentally. A good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calculated and measured characteristics of adsorption complexes is demonstrated. 相似文献
19.
20.
对溶胶-凝胶技术在制备电化学和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近况(涉及年份主要在1992-2006年间)作了评述,内容主要集中在应用此技术包埋某些电化学活性物质或生物化学活性分子于其中而制备相关传感器的方法及其原理,在制备传感器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及此类传感器的分析应用。此外,对其发展趋势也作了简单的讨论(引用参考文献51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