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塑料(MPs)普遍存在于全球各种环境介质中,可以吸附共存的污染物,尤其是有机污染物,进而改变其环境行为和毒性,也可以通过吸附/解吸作用促进污染物在不同介质中的迁移. MPs与有机污染物的吸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是准确评估MPs和有机污染物环境风险的必要信息.因MPs成分、结构、表面特征等的复杂性及其共存有机污染物的多样性使两者的相互作用十分复杂.本文对MPs在环境介质中的赋存、迁移、吸附有机污染物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系统总结,以期为进一步评估MPs的环境行为和生态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王喆  赵志西 《化学通报》2020,83(1):23-29
高砷地下水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在特定地质、地貌、气候和水文及水化学条件下,含砷矿物发生吸附-脱附反应,砷元素迁移和释放进入水体,导致高砷地下水生成并危害周围人群健康。本文在系统总结前人研究工作基础上,从吸附质和吸附剂两方面讨论了竞争吸附、氧化还原、pH和有机质等因素对砷吸附-脱附行为的影响,总结得到三种砷吸附-脱附控制机制,即静电吸附机制、离子交换机制和络合形态机制。本文可以为揭示高砷地下水发生机制以及开展砷污染控制和治理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3.
刘胜  梁媛  王思雨 《化学通报》2023,86(7):824-832
本文综述了土壤多孔介质中胶体迁移的释放与沉积机制、影响胶体迁移的多种因素以及土壤中胶体与各种污染物的协同迁移作用,总结了模拟胶体迁移的数学模型以及计算机软件的应用。研究表明,胶体在土壤中的迁移主要受应变、附着、薄膜应变等迁移机制的影响,多孔介质的性质、流体的性质以及胶体自身的性质也会影响胶体的迁移。此外,胶体能有效吸附地下水多孔介质中的有机或无机污染物,并对其在地下环境中的迁移产生显著影响。目前已有许多学者通过数学模型来模拟胶体在土壤中的迁移过程,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也将促进更加先进的软件模型应用到胶体迁移的模拟中。  相似文献   

4.
重金属铊在环境介质中的分布及其迁移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铊是剧毒重金属元素,它在自然界中是典型的稀有分散金属。环境介质中铊的自然本底值较低,但随着铊矿床的开发和铊资源的广泛应用,岩矿石中的铊在自然力或人为作用下向环境介质中迁移。综述了铊在岩(矿)石、土壤、水体、动植物和人体中的分布,以及在上述环境介质及大气中的迁移行为。研究表明,人类活动是导致环境介质中铊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铊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是反复循环的复杂过程,通过风化、溶解、淋滤、吸收、沉降、固结等方式在环境介质中循环往复,从而危害环境生态和人体健康。铊污染应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  相似文献   

5.
有机酸对土壤中镉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系分泌的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酸与土壤中镉之间相互作用影响着土壤中镉的吸附、解吸,使镉在土壤-水-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发生重大改变,从而影响到镉在土壤中的形态及其生物有效性。对近二十年来有关有机酸与重金属镉交互作用的研究进展、有机酸对土壤中镉的有效性、毒性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并对现在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趋势做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6.
砷从农业土壤向人类食物链的迁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砷在土壤.植物.人类系统中的迁移,包括:砷在环境中的行为,农业系统中砷迁移的动力学过程和粮食中砷的含量,影响砷对植物有效性的各种因子,以及砷在人体内的分布、对人体的营养作用及不同形态对人体的毒性。  相似文献   

7.
自然环境中砷的迁移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砷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安全,已成为全球性环境问题,砷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形态分布研究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对近年来有关砷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的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论述了砷在自然水体中的迁移、在不同的pH和氧化还原条件下的环境行为,分析了在特定环境下砷的各种形态与不同的矿物质元素(如Fe,Mn,S等)的反应过程。最后,提出了今后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重要方向,以为环境中砷污染的修复和治理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环境水体中聚合铝形态的分析测试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酸性环境中,沉积物释放和土壤淋失的可溶态铝大量进入环境水体,并在水体中以及水和颗粒物界面上发生聚合、絮凝、沉降以及络舍、吸附和电中和等物理化学反应,严重影响着其它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其它污染物的迁移和归趋,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生物效应。而Al^3 及其羟基水解聚合物的形态分析是研究环境和生物体系中铝的毒性、生物有效性和传输机理以及天然水体的自净机理的关键。由于直接有效测定上的困难,对天然水体中是否存在铝水解聚合型体这一观点并未达成共识,其结论也存在一些争议甚至相悖的情况。本文综述了近二十年来环境水体中聚合铝形态测试技术研究的新进展。引用文献60篇。  相似文献   

9.
水中痕量锑可以三、五价两种氧化物存在,同铬、砷、硒等变价元素一样,锑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生物毒性效应随其赋存价态而异。近年来,用溶剂萃取、泡沫吸附、氢化物发生等方法分离测定水中微量锑(Ⅲ)和总锑已有报导。我们在用巯基棉富集多种微量元素、分离有机汞与无机汞、砷(Ⅲ)与砷(Ⅴ)的基础上,利用它对锑(Ⅲ)与锑(Ⅴ)吸附性能的明显差异,建立了巯基棉分离、富集-氢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析因实验设计优化了掺杂MnO2土壤对雌酮(E1)、雌二醇(E2)、17α-乙炔基雌二醇(EE2)、雌三醇(E3)和双酚A(BPA)等多种雌激素化合物的吸附条件,采用Langmuir吸附等温式和Gibbs方程考察了掺杂MnO2土壤吸附雌激素化合物的热力学规律和吸附过程的热力学性质,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同时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土壤中多种雌激素化合物的主要降解产物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雌激素化合物浓度和MnO2掺杂比例对雌激素化合物在掺杂MnO2土壤中的吸附量起显著的正效应,土壤质量对雌激素的吸附起负效应,土壤-水吸附体系的pH值对E2的吸附量起正效应而对E3起负效应.Langmuir吸附等温式能够描述雌激素在掺杂MnO2土壤中的热力学吸附行为(R2>0.99),吸附过程中雌激素化合物的ΔG均为负值,绝对值均小于40 kJ/mol,说明土壤吸附雌激素化合物为自发的物理吸附过程;掺杂MnO2土壤对雌激素的吸附既存在物理吸附作用,也存在化学降解作用.雌激素化合物的降解主要由于土壤中的有机碳增强了MnO2的导电性能,说明MnO2可以作为土壤固定化剂,能够有效地防止雌激素化合物因解吸作用而形成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