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聚氨酯与乙酰丙酮铽复合物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聚氨酯、乙酰丙酮铽及其复合物. 红外光谱研究结果表明, 铽离子与聚氨酯分子链中的羰基发生了配位作用. 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稀土配合物的加入提高了聚氨酯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等力学性能. 流变性能测试结果显示, 乙酰丙酮铽的加入使聚氨酯溶液的粘度增大, 表明溶液中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许戈文  戴震  李智华  李莉 《应用化学》2011,28(4):408-413
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聚醚二醇(N-210)、二羟甲基丙酸(DMPA)、一缩二乙二醇(DEG)、三羟甲基丙烷(TMP)及纳米氧化锡锑(ATO)浆料为主要原料,制备了稳定的纳米ATO改性水性聚氨酯(APU)乳液。 粒径测试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显示,纳米ATO在水性聚氨酯中分散较好,乳液粒径均小于100 nm; FTIR分析表明,纳米ATO粒子与水性聚氨酯(WPU)间可能存在化学键; 热重分析(TGA)测试显示,随纳米ATO添加量的增加,胶膜最大热分解温度逐渐提高,最大提高了约20 ℃;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及保温性能测试表明,随着纳米ATO添加量的提高,胶膜在800~2500 nm的透过率逐渐降低,但涂层在可见光区透过率均超过70%,热阻率由1.34×10-2 m2·℃/W提高至3.17×10-2 m2·℃/W。  相似文献   

3.
稀土化合物改性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用铕(Eu)、钬(Ho)、饵(Er)和镝(Dy)4种稀土(Ln)氧化物(Ln2O3)制备了稀土氢氧化物改性炭黑,然后加入天然胶乳(NRL),采用凝聚共沉法制备了粉末状的稀土改性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P[NR/HAF-Ln(OH)3]。研究了稀土种类和用量对P[NR/HAF-Ln(OH)3]的粒径分布及其硫化胶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可以提高NRL与乳化炭黑构成的粉末体系的成粉率,当Ho,Er的用量为1.0%或Dy的用量为0.5%时均可使粒径小于0.9mm的产物达100%;稀土的存在可显著提高P[NR/HAF-Ln(OH)3]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而Er和Dy还可明显降低硫化胶的永久变形;SEM分析表明,HAF-Dy(OH)3以团粒形态存在于NR基体中,团粒表面覆盖一层NR膜,团粒与NR构成的界面模糊,说明HAF-Dy(OH)3与NR基体结合紧密,这是P[NR/HAF-Ln(OH)3]具有较好物理机械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炭黑/聚苯胺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现场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炭黑/聚苯胺纳米复合粒子,讨论了聚合反应条件对产物电导率的影响,并表征了复合粒子的形态和耐热性能.结果表明,所得的炭黑/聚苯胺纳米复合粒子粒度约为50 nm并具有核-壳结构,其电导率达30 S.cm-1,热分解温度约为600℃.  相似文献   

5.
在聚氨酯(PU)制备过程中,加入球磨法制备得到的氮化硼纳米片(BNNS)分散液,制备PU/BNNS复合材料体系。采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样品的分子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并考察样品的力学性能、形状记忆性能和自修复性能。结果表明:BNNS引入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当加入BNNS含量为0.5 wt%时,拉伸强度达到14.8±1.5 MPa,比纯PU提升了138.7%。BNNS具有良好导热性能,能改善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性能。在引入BNNS后,复合材料的形状固定率、形状回复率均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7.
原位接枝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原位固相接枝方法,使在高温和强剪切作用下降解的天然橡胶接枝到炭黑表面.通过对接枝前后炭黑填充天然橡胶的性能对比发现,原位接枝炭黑不但能提高天然橡胶的硫化速度,还能提高拉伸强度,定伸应力和撕裂强度等;动态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接枝炭黑填充的天然橡胶中接枝炭黑网络化程度较低,这些结果主要归因于接枝炭黑在橡胶基体中分散性的改善及炭黑与橡胶之间作用力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以聚丙烯(PP)和尼龙6(PA6)的共混物为基体材料,以导电炭黑(CB)和玻璃纤维(GF)作为填料,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GF和CB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热稳定性、导电性能、力学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CB粒子选择性分散在PA6中,同时PA6包覆在GF表面,通过具有较大长径比的纤维相互搭接形成连续的网络结构,从而显著降低复合材料的逾渗阈值。在相同CB质量分数下(2%),PP/PA6/GF/CB的表面电阻率相对于PP/PA6/CB体系降低了5个数量级。此外,引入GF后,材料的热稳定性和拉伸强度都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聚氨酯/Al2O3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氨酯(PU)/Al2O3纳米复合材料.DSC和FT-IR测试结果表明:PU/Al2O3纳米复合材料中的氨酯羰基氢键化程度和硬段的有序化程度较纯PU低,且PU软硬段间有更好的相混合程度;TEM照片显示:Al2O3以纳米尺寸较均匀地分散在PU体系中,且纳米Al2O3粒子与PU基体有较强的界面作用;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少量纳米Al2O3粒子的加入,对PU材料有很好的增强和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10.
ZnO-CNT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醋酸锌(Zn(CH3COO)2•2H2O)和经硝酸处理过的碳纳米管(CNTs)为原料, 一缩二乙二醇(DEG)为溶剂, 采用溶胶法制备得到ZnO-CNTs纳米复合材料, 并通过XRD、TEM、SEM、IR、PL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TEM及SEM结果显示, 负载在碳纳米管上的氧化锌纳米颗粒的尺寸小于25 nm. 讨论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品形貌的影响, 并对复合材料的光致发光效应及其形成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PL结果表明, 相对于纯ZnO, ZnO-CNTs纳米复合材料的近紫外发射峰峰位发生了明显的蓝移.  相似文献   

11.
采用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 以Ni为催化剂、乙烯作为碳源, 制备了三叶草型氧化铝/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 并通过N2物理吸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和强度测试对氧化铝/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形貌和物理性能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三叶草型氧化铝表面生长了碳纳米纤维层, 两者紧密结合, 形成的氧化铝/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187 m2·g-1)和孔体积(>0.24 cm3·g-1), 孔道直径在3-10 nm 的孔体积超过总孔体积的85%, 颗粒的侧压强度大于6 N·mm-1, 可以满足工业催化剂载体对强度的要求. 复合材料是一种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的中孔催化材料, 其中碳纳米纤维层的厚度可通过催化剂Ni负载量和生长时间的调节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2.
以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做模版剂,采用化学氧化法将吡咯(Py)在羧基化MWCNTs表面聚合制备PPy/MWCNTs导电材料,将其添加到溶剂型聚氨酯(PU)溶液中制备了PPy/MWCNTs/PU导电复合材料,研究了Py用量对PPy/MWCNTs及其PU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Py用量的增加,PPy/MWCNTs的长度不变,管径增大,sp~2和sp~3杂化C含量先提高后减少,N的掺杂梯度降低,PPy/MWCNTs的导电率高于羧基化MWCNTs和PPy.当Py用量为羧基化MWCNTs的20%时,其导电率最大.PPy/MWCNTs中N元素的掺杂程度及其管径变化是引起PPy/MWCNTs/PU复合材料的性能不同的主要原因.增加Py用量,MWCNTs中亲水的羧基因对PPy掺杂而消耗,相同导电材料用量时纳米导电粒子数目相对减少,PPy/MWCNTs/PU复合材料的耐水性能提高,定向应力、储能模量和玻璃化温度降低,导电率先增加后减小.当Py用量为羧基化MWCNTs的15%时,导电率最大.  相似文献   

13.
碳纤维三向织物/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不同纱线间距[即二经(纬)纱之间的中心距]尺寸的碳纤维三向织物,采用热压成型技术制备了碳纤维三向织物/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纱线间距及样品裁剪角度等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与碳纤维二向织物/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着纱线间距尺寸从2 mm增加到6 mm,0°方向断裂强度从221. 7 MPa下降到148. 1 MPa,撕裂强力从1000 N下降到600 N; 90°方向断裂强度从50. 0MPa下降到22. 1 MPa,撕裂强力从330 N下降到100 N;顶破强力从424 N下降到216 N.这些力学性能的逐渐降低是单位面积的碳纤维增强体含量减少和织物的孔洞增大共同作用的结果.纱线间距为2 mm的碳纤维三向织物复合材料在0°(以纬纱为基准),30°,45°,60°和90°方向的断裂强度分别为221. 7,48. 5,44. 3,227. 7和50. 0 MPa,即断裂强度在0°和60°方向大于在30°,45°及90°方向.由三向织物的编织原理可知,0°与60°方向完全相同,因此其断裂强度相似,且样品中有一组纱线与外加载荷平行,对形变破坏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而...  相似文献   

14.
氨基修饰碳点与酞菁锌复合结构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混合氨基修饰碳点(N-CDs)与酞菁锌(Pc Zn)合成了静电结合的N-CDs/Pc Zn复合结构.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循环伏安测试和光催化活性表征证实了N-CDs的光激发电子通过界面转移到了Pc Zn分子上,然后在Pc Zn上发生辐射复合,导致Pc Zn的荧光发射增强.由于N-CDs上的激发电子转移到了Pc Zn分子上,促使了其与空穴的分离,阻碍了N-CDs上的辐射复合发生,因此提高了N-CDs/Pc Zn复合体系的光催化活性.反应温度会影响N-CDs/Pc Zn复合体系的稳定性和光转换能力,在常温下制备的N-CDs/Pc Zn复合结构具有最佳的光物理与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有机硅/蒙脱土复合改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和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先将聚醚三元醇N330与有机蒙脱土(OMMT)研磨,制得N330/OMMT复合物,再将其与有机硅改性聚氨酯的预聚体混合的方法,以二甲硫基甲苯二胺(DMTDA)为固化剂,制备了有机硅/蒙脱土复合改性聚氨酯弹性体,并用FTI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XRD和TEM表明,蒙脱土片层被撑开,并分散在基体中;SEM显示,加入蒙脱土后,有机硅与聚氨酯之间的相容性提高;TGA表明,有机硅和OMMT共同改性聚氨酯后,其耐热性比有机硅单一改性聚氨酯有所提高,并在OMMT含量为5 wt%时提高最大;DSC数据表明,在OMMT含量为5 wt%时,有机硅/蒙脱土复合改性聚氨酯弹性体的Tg明显升高.复合改性材料具有良好的表面性能和力学性能,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硬度在OMMT含量为3 wt%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6.
高负载率纳米Pt-Ru/C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晔  王宇  林昌健 《物理化学学报》2006,22(11):1305-1309
以Vulcan XC-72R碳黑为载体, 通过在含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乙二醇溶液中直接还原氯铂酸和三氯化钌, 制备了负载率为60%的纳米PtRu/C催化剂. 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 SDS的加入可显著改善PtRu纳米颗粒在载体表面分散性, 平均粒径达到2.7 nm. 电化学循环伏安法(CV)测试的结果显示, 利用这种方法制备的纳米PtRu/C催化剂对于甲醇氧化具有较强的抗中毒能力和较高的电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聚氯乙烯/炭黑导电复合体系的压阻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聚氯乙烯/炭黑(PVC/CB)导电复合体系在单轴压力作用下的压阻行为,发现CB含量对电阻-机械响应具有显著的影响.当CB含量低于渗流阈值时,PVC/CB复合材料呈现PPC效应;而高于渗流阈值时,呈现NPC效应.在渗流阈值附近,单轴压缩可诱导NPC效应的出现,或者抑制PPC效应.  相似文献   

18.
The pH-responsive polyelectrolyte, named poly(methyl vinyl ether-alt-maleic anhydride) (PVM/MA), was grafted onto the surface of carbon black (CB) by ultrasonically degraded method. The effect of pH on the dispersion of PVM/MA grafted CB in water and waterborne polyurethane (WPU) was studied. Particle size of PVM/MA grafted CB and its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images showed the increasing of pH in the suspension of grafted CB easily causes the aggregates of grafted CB. Furthermor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images showed grafted CB had better dispersibility than that of untreated CB in WPU emulsion or corresponding solid composite. When grafted CB was neutralized in aqueous solution, 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PVM/MA grafted CB and WPU got poor. In addition, the dispersion of grafted CB in solid composite could be controlled through tuning the composite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