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中草药川乌、草乌中乌头碱的含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孙爱民  陈德华  毕培曦 《色谱》1999,17(1):67-70
 建立了测定有毒中草药川乌和草乌中3种乌头碱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方法,系统地考察了电泳条件对分离的影响,并应用于香港市售川乌及草乌中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和乌头碱的测定。检测限为1.67~2.31mg/L,回收率为93.0%~104.0%,相对标准偏差为0.68%~1.70%。  相似文献   

2.
高效毛细管电泳地测定中草药川乌,草乌中乌头碱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爱民  陈德华 《色谱》1999,17(1):67-69
建立了测定有毒中草药川乌和草乌中3种乌头碱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方法,系统地考察了电泳条件对分离的影响,并应用于香港市售川乌及草乌中中乌头碱、次乌头碱和乌头碱的测定,检测限为1.67-2.31mg/L,回收率为93.0-104.0%,相对标准差为0.68-1.70%。  相似文献   

3.
张盼盼  张福成  王朝虹  蒋晔  卢永江 《色谱》2013,31(3):211-217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结合中空纤维微萃取(HF-LPME)同时检测尿样中痕量的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滇乌头碱等4种生物碱的方法。采用HF-LPME对尿样进行提取、纯化和富集,富集倍数达102~301。同时采用电喷雾电离(ESI)、多反应监测(MRM)进行含量测定,显著提高了尿液中乌头类生物碱的检测灵敏度,4种乌头类生物碱的定量限达到0.01~0.1 ng/L,可大大延长中毒患者尿样中乌头类生物碱的检测时间窗。方法验证结果表明,尿液中乌头碱、新乌头碱和滇乌头碱在0.01~10 ng/L、次乌头碱在0.1~100 n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提取回收率为80.2%~10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6%。该方法适用于乌头类生物碱中毒案件的检测,为痕量乌头类生物碱分析提供了灵敏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Xin Y  Pi Z  Song F  Liu Z  Liu S 《色谱》2011,29(5):389-393
为了研究有毒中药中主要成分的体内吸收,以黑顺片单煎液及其复方煎煮液“术附汤”和“甘草附子汤”灌胃大鼠血浆中的次乌头碱为检测指标,建立了血浆中次乌头碱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检测方法,并采用内标法对其进行了含量测定,绘制了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计算了药动学参数。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血中次乌头碱在0.02~10 n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样品测定结果表明,“术附汤”中的某种或某些成分抑制了次乌头碱的体内吸收,而“甘草附子汤”中的某种或某些成分促进了次乌头碱的体内吸收,两复方功效差异可能来源于次乌头碱在体内吸收程度的不同。由3种煎煮液中次乌头碱的消除半衰期(T1/2)及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值推测次乌头碱在大鼠体内的转运过程为非线性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5.
建立黑顺片中6种酯型生物碱含量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采用岛津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四氢呋喃(体积比为25∶15)为流动相A,以0.1 mol/L乙酸铵溶液(每1 000 m L加冰乙酸0.5 m L)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5 nm,柱温为35℃。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进样量分别在0.222~4.430,0.060~1.119,0.144~2.878,0.015~0.297,0.025~0.496,0.011~0.229μg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线性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 5,检出限分别为2.10,2.70,2.20,2.60,1.60,3.10 ng,样品在12 h内稳定。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7%~102.2%,98.6%~102.3%,99.0%~101.9%,102.0%~97.3%,102.1%~98.3%,95.7%~103.5%,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5%,2.5%,2.2%,2.3%,2.2%,1.7%(n=6)。该方法简便,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为黑顺片的质量评价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人肠内细菌和乌头碱温孵的方法及电喷雾质谱技术, 探讨了乌头碱在人肠内的生物转化规律. 根据在正离子电喷雾电离条件下乌头类生物碱质子化分子[M+H]+提供的分子量信息, 并结合精确质量测定提供的元素组成及串联质谱提供的结构信息, 可以对乌头碱的转化产物直接进行定性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乌头碱在人肠内细菌环境中可通过脱乙酰基、脱甲基、脱羟基以及酯化反应产生新型的单酯型、双酯型和脂类生物.  相似文献   

7.
采用离心超滤质谱技术从川乌总生物碱提取物中筛选与人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乌头类生物碱成分,并用LC-MSn技术对筛选出的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从川乌总生物碱中筛选并鉴定出9种与人血清白蛋白存在相互作用的乌头类生物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10-OH-中乌头碱、中乌头碱、10-OH-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脱氧乌头碱和3,13-脱氧乌头碱.  相似文献   

8.
陈燕方  何伟  祝凤池 《色谱》2002,20(3):253-255
 选择十八烷基键合相柱 ,以甲醇 水 氯仿 三乙胺 (体积比为 6 8∶32∶2∶0 1)混合溶液为流动相 ,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了一种植物性农药 0 2 5 %乌头总碱乳油中的乌头生物碱。实验结果表明中乌头碱、乌头碱及次乌头碱与其他杂质能够得到很好的分离。以安宫黄体酮作内标物 ,用峰面积比测定各生物碱含量 ,在其线性范围内分析结果准确 ,回收率高 (>92 % ) ,重现性好 (RSD <3 2 % ) 。  相似文献   

9.
乌头碱在家兔肠道内代谢产物的LC/ESI-MSn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志刚  姜雅秋  刘志强  梁峰  闫峻  刘忠英 《化学学报》2009,67(21):2439-2444
采用LC/ESI-MSn的方法对家兔肠道内的乌头碱代谢产物进行研究. 经与空白组比较发现, 给药后家兔小肠内容物中新增加6个化合物峰(M1~M6), 盲肠内容物中新增加5个化合物峰(M2~M6), 粪便中新增加2个化合物峰(M3, M4). 分别测定各化合物的准分子离子及各级串联碎片离子, 并与标准品的质谱断裂规律进行比较, 同时参考文献, 推断肠道内化合物M1为16-O-去甲基-8-O-去乙酰基乌头碱, M2为8-O-去乙酰基乌头碱, M3为16-O-去甲基乌头碱, M4为乌头碱(AC), M5为去氧乌头碱, M6为印乌头碱.  相似文献   

10.
摘要 采用离子液体均匀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参附注射液中苯甲酰乌头碱(BA)、苯甲酰新乌头碱(BM)、苯甲酰次乌头碱(BH)和苯甲酰脱氧乌头碱(BD)的含量,通过优化离子液体的用量,样品溶液的pH值,提取时间和盐浓度等参数,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pH为中性,盐浓度为5%,采用0.058g的[C6Mim][ BF4]和0.26g的 NH4PF6作为提取剂,提取1min,可有效地将目标物从5mL注射液中提取出来。在此实验条件下测得四种单酯型乌头碱的检测限分别为45.5(BM),19.8(BA),26.3(BH)和12.2(BD)μg L-1,对参附注射液样品进行分析,加样回收率范围在93.74-107.91%,RSD值均小于4.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