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将改性膨润土引入到丙烯酰胺基水凝胶体系中,通过控制组分比例、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成功构筑了粘接修复型膨润土基水凝胶(AR-gel)材料,并实现了对破损和断裂的砂岩文物的高效修复.AR-gel中膨润土的存在提高了其与砂岩文物之间的兼容性,展现出了极好的粘接性,且粘接修复完整的文物接缝处无明显粘接痕迹,无泛白变色现象,不影响被粘接文物的整体美观;同时,粘接过程中的溢胶,可用水轻易去除.修复过后的砂岩形貌与性能与砂岩对照样品基本一致,表明了AR-gel高粘接性能的同时,不会对砂岩基体造成二次破坏.通过严苛的冻融老化循环和盐结晶湿热循环老化试验验证了该AR-gel材料对砂岩的耐久性粘接保护,并分析了保护机理:砂岩与AR-gel间通过强氢键、Si-O-Si键、Si-O-M键、质子化和离子键、机械咬合等作用牢固结合在一起.此外,AR-gel对玻璃、金属、砂岩、陶瓷和陶器等各种材质的文物均具有极好的粘接性能.本研究工作为开发耐久性文物粘接修复保护材料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分析总结了不同功能的无机纳米材料及其复合物在文物修复、加固与保护研究中的应用研究,其中主要介绍了纳米氢氧化钙(Ca(OH)_2)、二氧化钛(TiO_2)和二氧化硅(SiO_2)等的具体应用,并且就此类材料在未来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做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3.
介绍青铜器的组成成分、锈蚀产物与机理、修复与保护现状的最新研究进展,从化学学科的角度研究青铜器,既可以拓展专业视野,又能凸显青铜器在历史研究与艺术审美之外的科学价值,为大众揭开这些千年文物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4.
传统上,合成高分子树脂是骨质文物加固保护中常用的材料,但长期的应用实践表明此类材料存在耐候性不良、与骨质文物兼容性差等问题。近年来,耐候性优良且与骨质文物兼容性好的无机保护材料的研究逐渐兴起,也引起了越来越多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关注。本文就骨质文物无机加固保护材料及其作用机理和应用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介绍与评述。  相似文献   

5.
《应用化学》2006,23(6):596-596
经中国科技考古学会(筹)、中国化学会应用化学学会、西北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协商,全国第八届科技考古学术讨论会和全国第九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定于2006年10月18日~21日联合在西北大学召开。论文征集范围:1.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的研究;2.文物保护与修复新材料、新技术、新理论、新工艺的研究;3.大型古建筑、土遗址保护规划与保护技术研究;4.文物分析与文物鉴定的研究;5.考古年代学研究;6.地域考古学研究;7.冶金考古和陶瓷考古;8.环境考古学研究;9.遥感和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10.生物考古和农业考古研究。请您…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二种专门用于修复陶器文物的新型粘接剂,并对近二十件秦汉、汉、宋、清时代的破损文物进行了粘接修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徐辉碧  杨晓达 《化学进展》2008,20(5):625-628
1984年中国化学会第一届全国生物无机化学会议在武汉召开,标志了我国生物无机化学研究的开始。作为我国生物无机化学研究的重要开创者之一,王夔教授积极倡导并开展了细胞生物无机化学研究。本文以王夔教授的研究为主,侧记了我国细胞层次的生物无机化学的某些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8.
文物腐蚀与保护中的化学知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古文明的载体——文物,令人担忧。由于受环境污染的影响,以及保护不当等因素,一些“祖传秘方”在失传。文物在出上前的腐蚀非常严重,研究文物的腐蚀机制,保护文物是化学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正科技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的《国家"十三五"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规划》里明确提出,要显著提升"文化遗产价值认知"和"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的科技支撑能力。对于前者,要集中突破天地联合遥感遥测、考古预探测智能机器人、复杂环境中的水下文物探测与判别、多功能水下及水面搭载平台、高环境适应性水下文物监测、精准测年、无损/微损检测等一批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一  相似文献   

10.
《无机化学学报》2007,23(11):1982-1982
《无机化学学报》是由中国化学会主办、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和配位化学研究所承办的我国无机化学基础性学术期刊,面向国内外发行。设有综述、研究快报、论文和研究简报等栏目,报道我国无机化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创新研究成果,内容涉及固体无机化学、配位化学、无机材料化学、生物无机化学、有机金属化学、理论无机化学、超分子化学和应用无机化学、催化等。  相似文献   

11.
文物保护研究中的化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化学研究的一片新的领域——化学在文物保护研究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文物保护研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并从文物保护、勘测、鉴定和考证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离子色谱法具有快速、方便、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和多组分可以同时分离等特点,近年来在文物保护方面得到一定的应用。对离子色谱法在文物有害盐的检测、脱盐工作评估及文物保存环境中有害气体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综述,阐明了离子色谱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用于文物保护的高分子材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宗华 《高分子通报》1991,(1):41-45,27
评述了国内外在文物保护及修复中应用的涂料、粘接剂、塑料等高分子材料的进展情况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由于碳酸盐矿物的质地特点,石灰岩文物在露天环境中极易发生表面溶蚀,其上赋存文化信息的文字、纹饰和符号等雕刻痕迹也随之湮灭,对其文物价值造成了严重减损。从耐候性和兼容性角度考虑,无机保护材料显然更适合于石灰岩文物的表面防护处理。近年来,基于草酸钙、磷灰石和碳酸钙等钙基材料的石灰岩文物表面防护研究逐渐兴起并开始走向应用。本文就上述钙基保护材料的特点、防护膜制备和应用实践等做了归纳和评述,以期为石灰岩文物保护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由于碳酸盐矿物的质地特点,石灰岩文物在露天环境中极易发生表面溶蚀,其上赋存文化信息的文字、纹饰和符号等雕刻痕迹也随之湮灭,对其文物价值造成了严重减损。从耐候性和兼容性角度考虑,无机保护材料显然更适合于石灰岩文物的表面防护处理。近年来,基于草酸钙、磷灰石和碳酸钙等钙基材料的石灰岩文物表面防护研究逐渐兴起并开始走向应用。本文就上述钙基保护材料的特点、防护膜制备和应用实践等做了归纳和评述,以期为石灰岩文物保护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张吉  黄希  胡东波 《大学化学》2017,32(9):35-40
化学基本原理植根于各类材质文物的保护技术中,在文物保护领域有着重要的指导地位。以化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新方法与新技术,极大地丰富了文物保护的手段,为文物保护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对秦陵一号铜车马材质取样,采用电感偶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对其元素定性和定量分析;用光学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金相组织状态;用能谱分析研究工艺;用X-射线衍射研究铜合金的组成结构和物相;配合电子探针做微区分析。分析的结果为铜车马的修复和保护起到了至关作用。  相似文献   

18.
In order to visually display the migra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process of salt solution in porous cultural relics, copper sulfate solution with color rendering property was selected to record the migration, crystallization and resolution of salt solution in simulated SiO2 samples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real time through high-resolution recording syste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ystem, salt phase X-ray diffraction system, and so on. The results showed the migration of salt solution in porous samples was related to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rous samples, the migration rate of salt solution, the evaporation rate and the change frequency of crystallization–resolution, etc., in which the large pore size of the sample, the higher the concentration and the faster migration and evaporation rate of salt solution, the greater the change rate of the brine accumulation zone or salt crystallization zone in the different porous samples. During the humidification–drying cycles of rainfall, the higher the cycle frequency of humidification–drying was, the higher the drying temperature was, the more frequent the crystallization-analysis change of salt in the salt-bearing sample was, and the more extensive the distribution of salt crystal zone was.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o visualize the salt belt by simulating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a salt solution with a color rendering property in porous samples. This has scientific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the study of the migration–crystallization changes of soluble salts contained in porous silicate cultural relics. The visibility analysis results of multilayer salt crystal belts can also provide the preliminary basis for further effective desalination of salt bearing cultural reli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