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陈芃  谭欣  于涛 《物理化学学报》2012,28(9):2162-2168
采用对向靶磁控溅射法在不同气压和Ar/O2流量比条件下, 以氟化SnO2 (FTO)导电玻璃为基底制备了多晶TiO2薄膜. 台阶仪测量结果显示所制备TiO2薄膜的平均厚度约为200 nm. 随着溅射气压的升高, TiO2薄膜由锐钛矿与金红石混晶结构转变为纯锐钛矿结构. 分别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了不同气压和Ar/O2流量比对TiO2薄膜表面形貌的影响, 结果显示TiO2薄膜的表面粗糙度随溅射总气压和Ar/O2流量比的增加而增大. 以初始浓度为100×10-6 (体积分数)的异丙醇(IPA)气体为目标物检测所制备TiO2薄膜的光催化性能, 并分析该气相光催化反应的机理, 在紫外照射条件下异丙醇先氧化为丙酮再被氧化为CO2.当总溅射气压为2.0 Pa、Ar/O2流量比为1:1时, 溅射所得TiO2薄膜具备最优光催化活性并可在IPA降解反应中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卤素离子对TiO2薄膜光致亲水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卤化钾盐KX(X=I、Br、Cl、F)分别引入至TiO2溶胶中, 利用提拉法在载玻片上制得含有卤素离子的TiO2-X薄膜样片, 通过测试样片紫外光照下水滴接触角的变化, 考察了不同浓度的KI以及不同卤素离子对TiO2薄膜光致亲水性能的影响, 并通过测试光照后的亲水薄膜样片暗处放置不同时间后接触角的变化, 比较了含TiO2-I和TiO2-F薄膜样片亲水性能的持久性. 结果表明, 适量的KI有助于提高TiO2薄膜的光致亲水性, 当TiO2溶胶中KI浓度为1.0×10-5 mol•L-1时, 其所制得TiO2薄膜的光致亲水性最好, 继续增大KI浓度时, 薄膜的光致亲水性逐步下降, 当KI浓度达1.0×10-2 mol•L-1时, 其光致亲水性较纯TiO2薄膜差;同时, 适量的KBr、KCl加入也有助于提高TiO2薄膜的光致亲水性, 且随KI>KBr>KCl的顺序逐渐减弱, 但KF的加入降低了薄膜的光致亲水性;另外, 卤素离子的加入还有助于提高TiO2薄膜亲水性能的持久性, 且KF>KI. 分析认为, 卤素离子对TiO2薄膜光致亲水性的影响与其给电子或捕获光致电子作用有关, 并提出了其作用模型, 而卤素离子与亲水基团(羟基)的氢键作用是使KX-TiO2薄膜能够延长亲水性时间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以TiCl3和InCl3为Ti源和In源,在不使用还原剂的条件下,首先通过液相沉淀反应制备前驱体沉淀,然后采用后续水热处理制备Ti3+自掺杂的TiO2(A)/TiO2(R)/In2O3纳米异质结,考察了水热处理温度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样品进行表征。分别以罗丹明B和苯酚溶液为模拟废水评价了样品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性能。结果表明,与纯的TiO2、In2O3以及Ti3+自掺杂的TiO2相比,Ti3+自掺杂的TiO2(A)/TiO2(R)/In2O3纳米异质结在可见光区有明显的吸收,并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催化降解性能,200℃下水热处理24 h所得样品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反应速率常数(0.0444 min-1)分别是纯TiO2和In2O3的17.76倍和8.71倍。瞬态光电流时间响应结果表明样品的光催化性能主要来源于TiO2(A)/TiO2(R)/In2O3纳米异质结导致的提高的光生电子和空穴分离效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TiO2薄膜的光致亲水性及其持久性, 将聚乙二醇(PEG)2000 引入TiO2溶胶中, 利用提拉法在载玻片上制备出含PEG的TiO2薄膜样品, 通过测试样品紫外光照下水滴接触角的变化, 考察不同浓度PEG对TiO2薄膜光致亲水性能的影响; 并通过测试光照后的亲水薄膜样片暗处放置不同时间后接触角的变化, 比较含PEG的TiO2薄膜和纯TiO2薄膜样品的亲水持久性. 结果表明: PEG作为一种非离子型长链分子, 其适量的添加可促进TiO2薄膜的光致亲水性及其持久性. 基于薄膜样品的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结果, 认为PEG作为空穴捕获剂有助于TiO2薄膜中Ti3+的生成和稳定存在, 进而有助于亲水中心(表面羟基)的形成. 此研究对于TiO2光自洁涂料的应用很有意义, 也为研究TiO2的光激发瞬态行为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凝胶水热法制备了TiO2纳晶薄膜电极,晶型为锐钛矿型。为了提高电极的光电性能,利用聚苯乙烯小球做造孔剂,制备了含有大孔隙的TiO2纳晶薄膜电极,孔径约为200 nm,该电极具有较好的光漫反射性能,更重要的是球形大孔的存在,提高了凝胶电解质在TiO2薄膜电极中的渗透和I3-离子的扩散性能,与不含大孔的TiO2电极相比,电池的短路光电流提高约2 mA·cm-2,光电转换效率提高0.6%。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纯TiO2和不同浓度Sn4+离子掺杂的TiO2光催化剂(TiO2-Snx%, x%代表Sn4+离子掺杂的TiO2样品中Sn4+离子摩尔分数). 利用X 射线衍射(XRD)、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表面光电压谱(SPS)确定了TiO2-Snx%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和能带结构, 结果表明: 当Sn4+离子浓度较低时, Sn4+离子进入TiO2晶格, 取代并占据Ti4+离子的位置, 形成取代式掺杂结构(Ti1-xSnxO2), 其掺杂能级在导带下0.38 eV处; 当Sn4+离子浓度较高时, 掺入的Sn4+离子在TiO2表面生成金红石SnO2, 形成TiO2和SnO2复合结构(TiO2/SnO2), SnO2的导带位于TiO2导带下0.33 eV处. 利用瞬态光电压谱和荧光光谱研究了TiO2-Snx%催化剂光生载流子的分离和复合的动力学过程, 结果表明, Sn4+离子掺杂能级和表面SnO2能带存在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 有效地抑制了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 然而, Sn4+离子掺杂能级能更有效地增加光生电子的分离寿命, 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 从而揭示了TiO2-Snx%催化剂的光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7.
采用改进的sol-gel法和浸渍法制备了TiO2掺杂稀土离子La3+、Y3+、Gd3+、Er3+、Nd3+、Pr3+的RE/TiO2光催化剂,运用FTIR、XRD、TEM、低温氮吸附/脱附、TG/DTA、UV-Vis DRS、表面光电压谱(SPS)等进行表征,以气相光催化降解乙烯、溴代甲烷作为探针反应,阐明了RE/TiO2光催化剂的谱学特性与气相光催化性能的关系。结果显示,稀土离子掺杂后,TiO2的锐钛矿含量增加,比表面积增大,粒径变小,吸收边发生蓝移,表面光电压的响应阈值增大,此外,Pr3+除外的其它稀土离子掺杂的TiO2的表面光电压信号增强;光催化降解实验表明,与纯TiO2相比,La3+、Y3+、Gd3+、Er3+、Nd3+掺杂TiO2样品上乙烯、溴代甲烷的光催化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而且表现出较强的矿化能力。但是,掺杂Pr3+的TiO2的光催化性能降低恰好对应较弱的表面光电压信号。所以,本文认为提高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是改善光催化性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8.
通过不同浓度的TiCl4溶液水解, 在光阳极导电玻璃(FTO)基底上制备了阻挡层薄膜, 以此来抑制FTO表面的光生电子与I3-之间的复合反应, 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分别测试了阻挡层薄膜的组成, 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紫外-可见(UV-Vis)分光光度计测试了阻挡层的形貌和对光的透过率, 在AM1.5和暗环境下分别测试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的光电性能. 实验结果表明: 用此方法可以获得由TiO2粒子组成的阻挡层薄膜; 阻挡层薄膜的形貌随着TiCl4溶液浓度的增加而改变, 它的厚度随着TiCl4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引入阻挡层后, FTO对光的透过率都会下降; 这一薄膜的引入可以提高电池的光电性能, 用0.04 mol·L-1的TiCl4溶液制备的阻挡层对暗电流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 电池在AM1.5的条件下测试, 转换效率最高达7.84%.  相似文献   

9.
纳米结构TiO2/聚3-甲基噻吩多孔膜电极光电化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郝彦忠  武文俊 《化学学报》2005,63(3):215-218
用光电流作用谱、光电流-电势图、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导电玻璃(ITO)/TiO2/聚3-甲基噻吩(PMT)电极的光电转换性质. 结果表明, PMT膜为p型半导体, 其禁带宽度为1.93 eV. 并通过循环伏安和光电化学方法确定了其导带位置为-3.44 eV, 价带为-5.37 eV, 在纳米TiO2与PMT之间存在p-n异质结, ITO/TiO2/PMT电极不仅提高了光电流, 而且使产生光电流的起始波长红移至>600 nm, 从而提高了宽禁带半导体的光电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10.
用光电流作用谱、光电流-电势图、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导电玻璃(ITO)/TiO2/聚3-甲基噻吩(PMT)电极的光电转换性质. 结果表明, PMT膜为p型半导体, 其禁带宽度为1.93 eV. 并通过循环伏安和光电化学方法确定了其导带位置为-3.44 eV, 价带为-5.37 eV, 在纳米TiO2与PMT之间存在p-n异质结, ITO/TiO2/PMT电极不仅提高了光电流, 而且使产生光电流的起始波长红移至>600 nm, 从而提高了宽禁带半导体的光电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11.
以柔性不锈钢基底上经磁控溅射沉积的钛膜为钛源, 在1 mol·L-1的低浓度NaOH溶液中水热法制备了朝基底上方取向生长的大长径比柔性TiO2纳米须薄膜, 考察了钛膜沉积条件对纳米须薄膜的影响, 系统研究了水热反应条件对薄膜生长过程的影响及TiO2纳米须薄膜的形成机制. 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X射线能谱仪(EDS)、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X射线衍射仪(XRD)等对样品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与室温沉积的钛膜相比, 600 ℃下沉积的钛膜水热后得到的纳米线薄膜与基底的附着力更好. 所得TiO2纳米须为单晶锐钛矿, 经由Na2Ti2O4(OH)2、H2Ti2O5·H2O转变而来. 纳米须形成于水热阶段, 平行于Na2Ti2O4(OH)2的(100)晶面择优取向生长, 纳米须经历了纳米片→纳米线束→纳米线的裂解生长过程. 朝基底上方取向生长的纳米须薄膜的形成是低浓度NaOH溶液与较高水热温度(220 ℃)协同作用的结果. 进一步在Na2SO4溶液中研究了薄膜电极的光电化学性能, 结果表明, TiO2纳米须薄膜的光电性能明显优于零维纳米颗粒薄膜和二维纳米片薄膜, 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以氢氧化镍为镍源, 亚磷酸为磷源, TiO2柱撑海泡石(Ti-Sep)为载体,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含磷化镍前驱体的样品, 然后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了Ni质量分数(w)为5%-25%的Ni2P/Ti-Sep催化剂, 并考察了其噻吩加氢脱硫性能. 采用X射线衍射(XRD)、N2吸附-脱附、热重分析(TG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对催化剂样品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海泡石经TiO2柱撑之后层间距增大, 比表面积和孔容都明显变大, 热稳定性增强, 活性组分Ni2P能很好地分散在海泡石层间及表面, 并且没有破坏海泡石的层状结构. 上述原因导致Ni2P/Ti-Sep催化剂的噻吩加氢脱硫活性明显优于Ni2P/Na-Sep(NaCl改性海泡石)和Ni2P/HCl-Sep(HCl改性海泡石)催化剂. 当Ni负载量为15% (w)时, Ni2P/Ti-Sep催化剂具有最好的噻吩加氢脱硫性能; 在反应温度为400℃时, 噻吩转化率达100%.  相似文献   

13.
通过电化学剥离法在石墨棒表面构筑了层数不等、彼此平行且垂直于基底的二维石墨纳米片(GNS)阵列, 而后采用阴极还原电沉积法在GNSs 表面均匀地包覆了一层氧化钌(RuO2·xH2O)薄膜, 形成了RuO2·xH2O/GNS 复合阵列电极. 电化学测试表明, RuO2·xH2O/GNS 复合阵列电极具有优良的超电容性能, 在0.5mol·L-1 H2SO4电解质溶液中, 扫描速率为5 mV·s-1, 电位窗口为0.9 V时, 其比电容高达4226 F·m-2, 并且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 经过20000圈充放电循环后, 电容保持率高达94.18%.  相似文献   

14.
张维  崔晓莉  江志裕 《化学学报》2008,66(8):867-87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系列不同含量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TiO2纳米复合薄膜电极, 通过SEM和XRD表征了薄膜的形貌和晶型结构. 以1 mol/L KOH为电解质, 考察了MWCNT的含量对纳米复合薄膜电极在白光、可见光照射下光电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相对纯TiO2薄膜电极, MWCNT/TiO2纳米复合薄膜电极的光电压、光电流明显增大, 对可见光区的光电响应能力也明显提高. MWCNT薄膜具有良好的电子导电性、吸光性和镂空的网状结构等性质, 形成了一个理想的基板负载TiO2纳米颗粒, 而且显著提高了纳米复合薄膜电极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和模拟太阳光的利用效率. 研究发现, 纳米复合薄膜电极中MWCNT的最佳含量是0.04 mg/cm2.  相似文献   

15.
以鳞片石墨为原料, 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 以异丙醇钛为钛源经一步水热法制备得到金红石相TiO2-石墨烯复合材料(rGO-TiO2), 考察了氧化石墨烯用量对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采用X射线衍射(XRD), 比表面积(BET), 透射电镜(TEM), 扫描电镜(SEM), 拉曼光谱, 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PL)等测试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复合材料中TiO2为针簇状结构的金红石相, 与石墨烯能够均匀复合; 与纯金红石相TiO2相比, 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 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紫外光下对罗丹明B 以及可见光下对甲基橙光降解效果. 当氧化石墨烯浓度为0.5 mg·mL-1时, 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rGO-TiO2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效果.  相似文献   

16.
采用模板剂法一步合成分级结构的介孔TiO2微球, 考察了烷基胺类模板剂中烷基链长度对介孔TiO2微球合成及性能影响. 将其应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阳极半导体薄膜中, 得到了9.5%-10.1%的高能量转换效率. X射线衍射(XRD)、物理吸附仪(BET)、扫描电镜(SEM)等的分析结果表明: 分级结构介孔TiO2微球的晶相为纯锐钛矿型; 介孔TiO2微球表面粗糙, 的纳米粒子堆积形成, 使微球具有介孔性质和较适宜的比表面积. 介孔TiO2微球堆积形成了利于物质扩散的通道并具有良好的光散射效果; 同时微球介孔粗糙表面保证了染料的大量吸附, 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光电流. 通过电化学阻抗分析结果验证了分等级结构介孔TiO2微球光阳极有利于电解液的传输和物质扩散的优异性能.  相似文献   

17.
将电沉积法和化学浴沉积法结合,分别将CdTe和CdS量子点纳米晶材料引入到TiO_2纳米管阵列上制备CdTe/CdS量子点共敏化TiO_2光电极。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等测试手段对所得样品的形貌、晶型和组分进行表征。在模拟太阳光照射条件下,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其光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量子点敏化CdS/TiO_2和CdTe/TiO_2光电极而言,共敏化CdTe/CdS/TiO_2光电极表现出更好的光电转化性能,短路电流密度和光电转换效率分别可以达到3.1 m A·cm~(-2)和1.85%。此外,采用电化学阻抗测试技术对材料性能提升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8.
将电沉积法和化学浴沉积法结合,分别将CdTe和CdS量子点纳米晶材料引入到TiO2纳米管阵列上制备CdTe/CdS量子点共敏化TiO2光电极。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X射线能量色散光谱等测试手段对所得样品的形貌、晶型和组分进行表征。在模拟太阳光照射条件下,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试其光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单一量子点敏化CdS/TiO2和CdTe/TiO2光电极而言,共敏化CdTe/CdS/TiO2光电极表现出更好的光电转化性能,短路电流密度和光电转换效率分别可以达到3.1 mA·cm-2和1.85%。此外,采用电化学阻抗测试技术对材料性能提升的原因进行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9.
利用水热法制备一维TiO2纳米棒阵列,并采用化学浴沉积法(CBD)结合自组装技术在TiO2纳米棒上敏化Bi2S3量子点,形成TiO2/Bi2S3复合纳米棒阵列。系统研究了复合结构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光学及光电性能。结果表明:在修饰有三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自组装单分子膜(APTS-SAMs)的TiO2纳米棒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Bi2S3量子点敏化层,这一技术的关键是含-NH2末端的APTS-SAMs可有效促进Bi2S3的异相成核作用;Bi2S3的沉积时间对复合结构的光吸收及光电响应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薄膜的光电流随着沉积时间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沉积时间为20min时,光电流密度最大。这是因为随着沉积时间的增加,TiO2纳米棒表面Bi2S3量子点密度增大,光吸收增加;而当沉积时间进一步延长时,Bi2S3在TiO2纳米棒表面的大量负载而形成堆积和团聚,导致表面缺陷增多,光生电子复合几率增大,从而使光电流密度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