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温煤气中氨的脱除:Ⅰ.氨催化分解催化剂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制备和筛选了12 种氨催化分解催化剂,所选催化剂包括Cu - Mn 基脱硫剂,Zn- Ti 基脱硫剂,Fe 基催化剂及Ni 基催化剂四大类,其中Ni-2 催化剂及Ni- 3 催化剂具有较高的转化率。然后对Ni-3 催化剂进行了寿命试验,100h 内其活性基本维持不变;耐硫性实验表明Ni-3 催化剂具有一定的耐硫性能,因而它是所选的最优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板状镍催化剂上氨分解和氨部分氧化制氮氢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 Ni/Al2O3多孔板状催化剂.该催化剂在反应温度高于750℃,氨分解率高于99.5%时,允许反应空速达10000—40000h-1.用该催化板组装的反应器可采用内加热形式,和一般的外加热反应器相比可节约能耗约30%.在催化板上氨分解的经验动力学方程是γ=kp2NH3,表观活化能为153.0kJ/mol.将该催化剂用于氨部分氧化时,在空气和氨比为1.0—1.7,680—750℃,氨空速10000—40000h-1条件下,在氨点火后无外加能源情况下,能制得含氢30~43%,残氧小于0.1%的氮氢混合气,氨的转化率>99.5%,连续250小时反应表明,催化剂活性稳定.宏观动力学研究得出,反应对氨呈零级,表观活化能为37.2kJ/mol.  相似文献   

3.
Ru上有氧条件下氨分解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thasbeenshownthatRuisvalidforthesyn thesisanddecompositionofammonia[1,2 ] .FurtherstudyofammoniaadsorptionanditsdecompositionproductsdesorptiononRuwillbeimportant .Previ ousstudiesofammoniaadsorptiononRumainlyfo cusedontheammoniasynthesisandhydrogenpro ductionintheabsenceofoxygen[3] ,onlyafewinves tigationsonammoniadecompositioninthepresenceofoxygenhavebeenreported[4 ,5] ,andtheeffectofad sorbedoxygenontheratesofammoniadecompositionandproductformationonRuarestillnotwellunder stood .Inthispa…  相似文献   

4.
氨合氯化镁非等温热分解过程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有机溶剂法得到的中间产物氨合氯化镁[1]制备电解炼镁的无水氯化镁,煅烧过的程中的条件对无水氯化镁的纯度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以La-CoMoNx/CNTs为催化剂,对氨分解制氢反应的本征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考察了N2浓度、H2浓度、NH3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采用幂指数方程描述反应动力学,确定了本征动力学参数,推导出了本征动力学方程,得到反应的活化能为93.948 kJ/mol。同时对其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La-CoMoNx/CNTs催化剂上氨分解反应遵循Temkin-Pyzhev机理,即表面氮原子的结合脱附为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6.
用湿式浸渍法制备了不同贵金属质量分数的镍-铱双金属催化剂,以氨分解为模型反应对其催化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贵金属铱的添加提高了10%Ni/γ-Al2O3的低温活性.在铱的质量分数不高于1%时,氨分解反应活性随铱质量分数的增加出现最大值(相应的Ir质量分数为0.7%),对应的10%Ni-0.7%Ir/γ-Al2O3催化剂在400 ℃时,氨分解率为43.55%,较单组分的Ni催化剂高40.0%.用H2-TPR、H2-TPD 、BET和XRD表征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Ir与活性组分Ni之间存在协同作用.铱的添加促进了活性组分的分散、减小了镍的晶粒尺寸,且增加了催化剂活性位的数量,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氨分解性能.  相似文献   

7.
废水中偏二甲肼在Ni/Fe催化剂上的催化分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Ni/Fe催化剂对废水中偏二甲肼臭氧化分解的催化作用,考察了组分含量、体系的pH值和偏二甲肼初始浓度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Ni/Fe催化剂对水中偏二甲肼的臭氧化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催化剂组分含量、体系的pH值和初始浓度对反应的影响程度不大.对催化剂的XRD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主要由尖晶石结构的铁酸盐和FeNi3合金相组成,催化剂的良好催化性能与催化剂中尖晶石结构的铁酸盐和FeNi3合金相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8.
Ru/CNFs 催化剂催化氨分解制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鱼骨式碳纤维 (CNFs) 和管式碳纤维 (CNTs) 负载 Ru 催化剂的氨分解反应活性. 结果表明, Ru/CNFs 催化剂上氨分解活性高于 Ru/CNTs 催化剂. 通过改变 Ru 负载量或载体表面的含氧基团来调节 Ru 的粒径. Ru 的活性位随着 Ru 颗粒尺寸的增大而增加. CNFs 上的含氧基团对 Ru 颗粒的氨分解活性影响很大. 在相同粒径的 Ru 颗粒上, CNFs 表面的含氧基团增加了 Ru 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SrO,MsO对异丙醇的分解反应有各自的作用形式,因而产物分布也有明显差别.MgO上异丙醇分解,在较低温度时,主要产物为丙酮和丙烯;随温度升高,生成丙烯的量增加,而丙酮的量减少,直至消失,在SrO上,异丙醇在较高温度时反应,产物几乎为丙酮,丙烯的生成量极少。认为:产物中丙烯来源于异丙醇在催化剂表面强酸中心上的脱水;丙酮在MgO上来源于强碱中心和酸中心协同作用异丙醇的脱氢,而在SrO上则是SrO表面极强的碱中心作用异丙醇而脱氢制得。  相似文献   

10.
胡祖韶  秦启宗 《化学学报》1984,42(8):753-758
本文以多晶铂-10%铑丝为催化剂,研究了氨催化氧化生成氧化亚氮的反应动力学.在静态反应体系中,采用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仪连续监测反应过程中NH_3和N_2O的压力变化,测得仅生成N_2O(无NO或N_2)的热丝温度范围为250~350℃.在NH_3和O_2混合气体总压力为20~300 Torr范围内,测得反应速率对NH_3分压呈一级,对O_2分压呈半级关系.该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式为v=k_(app)P_(NH_3)·P_(O_2)~(1/2).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氨催化氧化反应的表观速率常数,求得表观活化能为25kcal/mol.用Eley-Rideal机理对该催化反应进行了解释,认为控制反应速率的主要一步可能是气相中氨分子与化学吸附在表面上的氧原子间的反应.  相似文献   

11.
通过液相化学还原法制备了炭载Ir-Co(Ir-Co/C)催化剂。 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Co原子进入了金属Ir的晶格中,形成了Ir-Co合金,并导致了Ir晶格收缩。 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Ir-Co纳米颗粒均匀分散在炭载体表面,没有出现Ir/C催化剂中金属Ir严重团聚的现象。 电化学测试表明,与炭载Ir(Ir/C)催化剂相比,NH3在Ir-Co/C催化剂电极上氧化的起始电位负移,峰电流密度增大,增加了检测灵敏度和降低了检出限,表明Ir-Co/C催化剂对NH3氧化的电催化性能明显优于Ir/C催化剂。 Ir-Co/C催化剂在电化学氨气传感器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蔡欣懿  张树永 《化学教育》2022,43(8):118-121
根据当前普遍被接受的氨合成和氨分解机理,明确了氨合成及分解反应的速度控制步骤,确定了氨合成和氨分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进而导出合成氨反应的动力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与热力学平衡常数进行了比较,明确了2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理解合成氨热力学平衡常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倪平  储伟  罗仕忠  王晓东  张涛 《合成化学》2007,15(4):407-411,416
研究了浸渍法制备的Ba修饰S iO2担载型铱(Ir)基催化剂(Ba-Ir/S iO2)在氨催化分解模型反应的作用。结果表明Ba的添加显著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采用H2-TPR和H2-TPD对Ba-Ir/SiO2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助催化剂Ba和活性催化组分Ir之间发生了强相互作用。Ba-Ir/SiO2在氨催化分解模型反应中的主要活性物种是零价态的Ir。  相似文献   

14.
以MnO2为活性组分, Fe2O3为助剂, 制备了以TiO2及ZrO2-TiO2为载体的整体式催化剂. 考察了它们在不同温度焙烧后应用于富氧条件下, 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H3-SCR)氮氧化物的低温反应性能和高温稳定性. 用X射线衍射(XRD)实验、比表面积测定(BET)、储氧性能测定(OSC)及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以ZrO2-TiO2为载体的催化剂具有很好的高温热稳定性, 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储氧能力, 同时具有较强的氧化能力. 催化剂的活性测试结果表明, 以ZrO2-TiO2为载体的整体式锰基催化剂明显地提高了NH3-SCR反应的低温活性,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XRD、TPR、TPD-MS、TPSR-MS技术研究了金属组分Ni、Cu间及不同担体(包括SiO_2、TiO_2、Mgo和γ-Al_2O_3)和活性组分Ni-Cu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CO_2催化加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两种相互作用,不同程度地引起催化剂吸附H_2和CO_2能力的变化,进而影响到CO_2加氢的反应性能。  相似文献   

16.
Binary metal oxide(MnOx-A/TiO2)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adding the second metal to manganese oxides supported on titanium dioxide(TiO2),where,A indicates Fe2O3,WO3,MoO3,and Cr2O3.Their catalytic activity,N2 selectivity,and SO2 poisonous tolerance were investigated.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at low temperatures decreased in the following order:Mn-W/TiO2〉Mn-Fe/TiO2〉Mn-Cr/TiO2〉Mn-Mo/TiO2,whereas the N2 selectivity decreased in the order:Mn-Fe/TiO2〉Mn-W/TiO2〉Mn-Mo/TiO2〉Mn-Cr/TiO2.In the presence of 0.01%SO2 and 6%H2O,the NOx conversions in the presence of Mn-W/TiO2,Mn-Fe/TiO2,or Mn-Mo/TiO2 maintain 98.5%,95.8%and 94.2%, respectively,after 8 h at 120°C at GHSV 12600 h? 1 .As effective promoters,WO3 and Fe2O3 can increase N2 selectivity and the resistance to SO2 of MnOx/TiO2 significantly.Th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spectra of NH3 over WO3 show the presence of Lewis acid sites.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WO3 is the best promoter of MnOx/TiO2,and Mn-W/TiO2 is one of the most active catalysts for the low temperature 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of NO with NH3.  相似文献   

17.
邹少爽  陶占良  陈军 《化学学报》2011,69(18):2117-2122
以NaBH4为硼源、氨基络合物Ni(NH3)6Cl2为氨源制备高储氢容量的氨硼烷(NH3BH3, Ammonia Borane, AB)及其放氢性能研究. 通过XRD, FTIR, 11B NMR, ICP等手段分析表征了所制备产物的组成和纯度, 在此基础上探究了原料比例、反应温度、时间和溶剂等因素对产物的影响. 同时, 对不同原料比制得氨硼烷的热解放氢性能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当物质的量NaBH4∶Ni(NH3)6Cl2=2∶1经过10 h的反应, 得到了纯度非常高的氨硼烷(纯度>99%)|以NaBH4∶Ni(NH3)6Cl2=3∶1得到的氨硼烷, 当以2 ℃/min进行升温时, 氢气释放主要集中在第一步, 并且没有硼烷和硼嗪等杂质气体的产生. 另外, 在产物中得到了金属Ni纳米颗粒, 经洗涤干燥后其粒径大小可控制在10 nm左右, 在催化氨硼烷等材料的水解放氢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