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工程化学课程是本校非化学化工专业(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课程。该课程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通过学习工程应用中的化学理论,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阐述了本校工程化学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情况,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与实践,详细介绍了课程建设、课堂教学、课下反馈与评价、科研相辅、教学工作的反思与总结,进一步阐述了教学环节的教育探索与实践总结,使工程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
对化学课堂教学发展性评价指标制定了操作性定义,并设计了具体观测点和测量表,拟对化学课堂教学做一个全面的、综合的发展性评价。并用该测量表对本校高二年级学生和教师做了调查,及时反馈给了教师,对本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发展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了我校在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所做的初步探索:第一,加强实验教学环节,对验证性实验进行改进,设法提高学生对于实验的兴趣和实验教学效果;第二,改革传统的高分子化学实验教学的模式和教学内容,将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和成型加工所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开设综合性高分子实验课程;第三,紧密结合本校教师科研情况,开设研究创新性实验,并开设第二课程,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教师的科研,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结合本校实际情况,适量开设微量、半微量实验。  相似文献   

4.
隽桂才 《化学教育》2001,22(6):41-42
在化学教学中,我们本着为学生未来着想的宗旨,以趣味化学实验为突破口,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0余年来,我们共开发出高中化学趣味实验50多个,这些实验分别被《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学化学》等刊物选登,得到了社会和本校学生的普遍好评。我们认为,趣味实验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王开科 《化学教育》2009,30(9):28-29,31
以本校学生"我与化学"实践活动为基础,从课程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实施和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开展研究,利用"我与化学"活动的永恒性、开放性、多样性、实用性、综合性和无限生成性等特点,实现了"我与化学"活动校本课程化,力图形成具有实际操作和推广价值的动态开放式校本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6.
有机化学课程是本校化学师范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以及应用化学、制药工程等专业基础必修课程。由于化学师范和非师范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有机化学的精准教学方面也有所差异。主要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3个方面对化学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有机化学差异化精准教学进行了探究实践,化学师范专业有机化学的精准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非师范专业有机化学的精准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7.
"化学教学论"的教学实践中,坚持围绕每个内容专题,设计和组织学生活动,开展了汇报、讨论、辩论、设计、评价、学期论文汇报和答辩等多种形式的系列学生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介绍了设计和研究化学教学论课程中学生活动的模型,详细和系统的学生活动设计框架,具体的活动组织与实施方案,并结合本校化学教育专业的实际进行了实践研究,运用活动后即时访谈、跟踪性访谈和调查问卷等方法调查分析了实践效果,结果表明,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研学结合”,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依托于化学实验平台设计了“矿物基环境修复材料制备及应用”的化学综合实验。实验内容包括改性沸石材料的制备、表征和应用探索。实验由教师科研成果转化而成,已在本校环境化学综合实验课中进行教学实践,该实验可以使学生掌握文献调研、材料制备与表征、性能分析、数据处理等重要技能,锻炼学生综合实验设计和思维创新的能力,激发了学生探索环境修复材料前沿知识的兴趣。  相似文献   

9.
张丽 《化学教育》2006,27(3):18-20
结合本校的实际,从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教师4个角度分别阐述了《化学与生活》选修模块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的转变、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内容的转变及评价方式的转变。还分析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张薇  郭玉鹏  张文科 《化学教育》2022,43(14):57-60
吉林大学是国内较早进行化学与生物学交叉研究的高校之一。为了推动吉林大学化学与生物学的深度融合,同时结合本校在超分子化学领域的积累与优势形成研究特色,本校提出了发展超分子化学生物学的构想,并建立了吉林大学超分子化学生物学研究中心。回顾了吉林大学化学与生物学交叉融合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超分子化学生物学学科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