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量子尺寸氧化锌颗粒的表面光电压谱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氧化锌是极少数几个可以实现量子尺寸效应的氧化物半导体材料[1 ] .传统上 ,这种材料广泛用于陶瓷、压电传感器、催化剂以及发光器件等领域 .随着量子尺寸氧化锌颗粒制备工艺日臻成熟 ,这类材料的应用进一步拓展到光电转换 [2 ] 、光催化[3] 以及化学传感器 [4] 领域 .而在这些领域中的应用都与颗粒的表面性质密切相关 .本工作中制备了两种不同粒径的氧化锌纳米微粒 ,利用表面光电压谱以及电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对颗粒的表面性质进行了研究 ,并对颗粒的表面态进行了具体指认 .1 实验部分氧化锌纳米微粒参照文献 [5 ,6 ]方法制备 .将 5 .49g…  相似文献   

2.
TiO2纳米带表面光伏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一维结构的纳米带由于其不同于管、线材料的新颖结构以及独特的光电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 人们通过各种方法合成了氧化锌、硫化镉和氧化锡等纳米带材料[1,2]. 纳米TiO2以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和高的化学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光催化降解等诸多领域[3], 从而成为研究热点, 最近其纳米带的制备也有报道[4].  相似文献   

3.
介晶氧化锌作为一种新型的光电功能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学、光电学、光化学和催化性质,在传感器、高频发生器和光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介晶氧化锌的制备方法,如溶剂热法﹑沉淀法﹑离子液体法﹑溶胶凝胶法等,总结了这些方法的优点与不足.此外,还介绍了介晶氧化锌在应用方面的进展工作,并对其未来进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纳米氧化锌薄膜具有光电、压电、压敏和气敏等多种性质,使其在透明导体、发光元件、太阳能电池窗口、光波导器、单色场发射显示器、高频压电转换器、微传感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用途.  相似文献   

5.
氧化锌为直接带隙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由于其优良的光电性能,预计在未来光电信息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光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光敏材料作为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关键部分,其性能对传感器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等特征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该文简要介绍了光电化学传感器的原理和光电材料的分类,阐述了在光电化学传感器中常见过渡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物的光电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对光电化学传感器及光电化学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67篇)。  相似文献   

7.
无机纳米粒子/丁苯胶乳复合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无机纳米粒子/丁苯胶乳的复合材料,用脂肪酸对纳米粒子进行了表面改性,使之均匀分散在丁苯胶乳中,用红外、吸油性,润湿试验等方法对改性纳米微粒进行了表征,纸张涂布和老化试验证明,纳米碳酸钙和纳米氧化锌具有优良的隔热效果,纳米氧化锌还有很好的防紫外老化功能,对以纳米TiO2为核,包覆苯丙共聚物的乳液矣合也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铋系光电材料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晶体结构以及良好的可见光响应,近年来在化学传感器中的研究受到极大关注。综述了铋的氧化物、铋的硫化物、含铋二元金属氧化物、铋的卤氧化物、铋的多元复合物等铋系光电材料的制备和掺杂改性的方法、光电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基于铋系复合材料构建的化学传感器在环境污染监测、食品安全检测、生物分析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对铋系光电材料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引用文献74篇)。  相似文献   

9.
TiO2纳米粒子膜表面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TiO_2纳米粒子膜在光催化降解大气和水中的污染物[1]、光电转换[2]、光致变色[3]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受到了科学界的高度重视.研究表明,膜的表面性质对如上应用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采用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法(PECVD法)[4]制备了TiO2的纳米粒子膜,分别采用TiCl4等离子体或O2等离子体处理膜表面,获得两种不同表面性质的TiO2纳米粒子膜;并利用表面光电压谱(SPS)和电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EFISPS)技术对膜的表面性质进行具体分析,探讨了其在光催化领域的可能应用.1实验部…  相似文献   

10.
利用简易、绿色、一锅煮的水热法合成了花状氧化锌/银复合纳米材料。然后利用各种光谱和显微技术对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讨论了其表面增强拉曼(SERS)性能和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氢氧化钠的量对于这种复合纳米材料的形貌和性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和其他形貌的氧化锌/银复合纳米材料相比较,花状氧化锌/银复合纳米材料具有最佳的光催化性能。同时进一步以花状氧化锌/银复合纳米材料作为SERS基底研究其表面增强拉曼性能,结果表明这种复合材料同时具有很好的表面增强拉曼性能。光催化和表面增强拉曼结果表明这种花状氧化锌/银复合纳米材料有望在有机物检测中作为一种具有很好的可循环性的新表面增强拉曼基底材料。  相似文献   

11.
The effect of built-in field on the surface photovoltage(SPV) response of ZnO nanoparticles was investigated by means of surface photovoltage spectroscopy(SPS). From the results of in situ SPS in atmosphere and in vacuum, we suggest that the built-in field should be a main condition for producing SPV response. By comparison of SPS with PL in vacuum as well as in atmosphere, we deduce that by changing the ambience of ZnO, its functional properties can be modulated.  相似文献   

12.
采用恒电压沉积法在导电玻璃(FTO)上制备了具有三棱柱金字塔状的ZnO/Cu2O异质结薄膜. 利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与X射线衍射仪(XRD)对薄膜的微观形貌和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 利用表面光电压谱(SPS)、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FISPS)和相位谱(PS)研究了单一Cu2O与ZnO/Cu2O异质结薄膜的表面光伏性质. 结果表明, 与单一Cu2O薄膜相比, ZnO/Cu2O异质结薄膜的光伏响应范围拓展到了600~800 nm. 根据SPS, FISPS和PS的作用原理, 拓展部分的光伏响应归因于ZnO/Cu2O异质结中Cu2O层的深能级跃迁, 该跃迁在ZnO-Cu2O界面电场(方向由ZnO指向Cu2O)的作用下得到加强, 同时深能级跃迁产生的电子-空穴对在ZnO-Cu2O界面电场的作用下得到了有效分离和传输.  相似文献   

13.
用表面光电压谱技术研究了7,7,8,8-四氰基对苯醌二甲烷多晶的光伏-气敏特性。结果表明,在较高真空度条件下,该化合物有两类不同的表面光电压响应峰,分别位于390 nm(P_1)和480 nm(P_2)。探针气体吸附证明,P_1表现出较强的受体性,而P_2则显示出给体性质。给体性分子与该化合物的∏键轨道作用,而受体分子与其C≡N端基作用。  相似文献   

14.
TiO2由于其优异的光电性质及高的化学稳定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并且被应用于有机污染物光降解[1]、太阳能光电转换[2]等诸多领域.由于制备方法不同,TiO2往往会呈现出不同的光电性质,尽管其晶型与粒度可能相差甚微[3].近年来研究表明,除晶型、粒度等因素外,表面原子排布在决定材料光电性质方面同样有重要贡献[4,5].本文采用表面光电压谱(SPS)及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EFSPS)研究了TiO2单晶(001)面的光伏响应.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2个Ni(II)配合物[Ni3(btc)2(H2O)14]·4H2O(1)和[Ni2(btec)(bipy)2(H2O)6]·2H2O(2), (H3btc=1,3,5-benzenetricarboxylic acid, H4btec=1,2,4,5-benzenetetracarboxylic acid, bipy=2,2'-bipyridyl). 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XRD)、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谱(UV-Vis-NIR)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 化合物(1)是由2个均苯三甲酸根桥连的三核Ni(II)离子的化合物, 而化合物(2)是由1个均苯四甲酸根桥连的双核化合物, 分子中bipy分子作为端基配体. 分子中大量的水分子和羧酸根的存在使2个化合物分别被连成具有三维(3D)和二维(2D)结构的配位超分子化合物. 着重研究了化合物的表面光电压光谱(SPS), 并将其与UV-Vis-NIR吸收光谱进行了分析和对比, 发现SPS 中表面光伏响应带与UV-Vis-NIR 吸收光谱的吸收峰在数量和位置上都是一一对应的. 此外, 对比2个化合物的表面光电压光谱可以看出,配合物的结构及中心金属的配位微环境对其表面光伏响应带的强度、位置和形状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水热方法合成了2种结构新颖的Mn(Ⅱ)配位聚合物,[Mn(m-tpha)(phen)]n(1),{[Mn3(m-tpha)2(m-Htpha)2(bipy)2]·3H2O}n (2),(m-H2tpha=间苯二甲酸,phen=1,10-邻菲咯啉,bipy=2,2′-联吡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Vis)、表面光电压光谱(SPS)和场诱导表面光电压光谱(FISPS)等方法对配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构分析表明:配聚物(1)和(2)均是通过间苯二甲酸根桥连的具有1D无限结构的Mn(Ⅱ)配聚物。不同的是(1)的不对称单元中只包含1个Mn(Ⅱ)离子,它采取了N2O4的配位模式;而(2)的重复单元中,包含3个Mn(Ⅱ)离子,其中有2个Mn(Ⅱ)离子是晶体学等效的,它们也采取了N2O4的配位模式,另1个Mn(Ⅱ)离子处于一个几乎规则的正八面体场的配位环境中,6个配位原子均为O。配聚物的表面光电压光谱测试表明,它们在300~800 nm范围内都呈现正的表面光伏响应(SPV),但是光伏响应带的强度、数量是明显不同的。这是它们的结构、中心金属Mn(Ⅱ)离子的配位微环境不同所致。将配聚物的SPS与其UV-Vis光谱进行对比,可以看出SPS响应带与UV-Vis吸收峰基本是对应的。  相似文献   

17.
In this paper, surface photovoltage technique (SPV) was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photovoltaic and gas sensitive properties of TCNQ polycrystal. It was found that SPV shows two peaks at 390 nm(P1) and 480 nm (P2) in the ultraviolet-visible range. And they are opposite in phase. The results of gaseous adsorption confirm that P, shows the acceptor characteristics, while PI shows that of donor. During adsorption, donor gas interacts with conjugated II * orbital, acceptor gas with the terminal group C=N .  相似文献   

18.
系列Co-M(M=Cd,Zn,Co)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电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得到了3个Co-M配聚物:[CoCd(mal)2(H2O)4]n(1),[CoZn(mal)2(H2O)4]n(2)和[Co2(mal)2(H2O)4]n(3)(mal=malonate).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各配聚物的结构.3个配聚物都是由丙二酸构筑并具有2D层状结构,通过氢键进一步将2D层网联成3D无限网络结构.通过表面光电压谱(SPS)对3个配聚物的表面光电性能进行了重点研究,并与其相应的UV-Vis吸收光谱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这3个配聚物在300~600 nm范围内均表现出正的光伏响应,而且SPS和UV-Vis光谱之间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9.
Co-btec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表面光电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水热以及微波合成方法得到了3 种Co(II)配合物: [Na2Co(μ4-btec)(H2O)8]n(1)、[Co2(μ2-btec)(bipy)2(H2O)6]·2H2O(2)和[Co2(μ2-btec)(phen)2(H2O)6]·2H2O (3) (H4btec=1,2,4,5-苯四甲酸, bipy= 2,2'-联吡啶, phen=邻菲咯啉). X 射线单晶衍射结果表明, 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 C2/m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a=1.5690(2) nm, b=0.9550(6) nm, c=0.6102(2) nm, β=92.78(3)°. 配合物(2)也属于单斜晶系, P21/n 空间群,晶胞参数为a=1.2290(1) nm, b=0.7594(2) nm, c=1.7920(1) nm, β=100.07(2)°. 配合物(3)属于三斜晶系, P1空间群, 晶胞参数为a=0.7454(1) nm, b=1.1072(2) nm, c=1.2177(2) nm, α=108.41(3)°, β=101.94(3)°, γ=109.03(3)°. 3个配合物都是以均苯四甲酸根为桥, 形成三维(1)和双核(2、3)结构. 但在3种配合物中, 均苯四甲酸根的配位模式各不相同, 分别采用了μ4-η2η2η2η2、μ2-η1η1和μ2-η1η1配位模式.此外,分子间大量氢键又将配合物(2)和(3)分别网成了二维和三维无限结构. 通过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近红外(UV-Vis-NIR)光谱及表面光电压光谱(SPS)等方法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3个配合物的表面光电压谱研究表明, 它们在300-600 nm 范围内均有正的光伏响应. 但它们的SPS响应带的宽度、位置和数目存在一定差异, 这是由它们的结构和三者中Co 离子的配位微环境不同造成的. 将SPS与其电子吸收光谱进行关联, 发现它们基本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