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小健 《化学教育》2018,39(17):36-39
对\"氨与铵盐\"内容进行了重组与融合处理,以铵盐的性质探究为主线,融\"氨的性质探究\"于\"铵盐的性质探究\"之中,融\"物理性质探究\"于\"化学性质探究\"之中,融\"氨的制备\"于\"应用提升\"之中,在实践中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刘文兵 《化学教育》2018,39(11):23-27
以“钠的性质”为例,探究“金属钠遇水为什么会燃烧爆炸?”“遇到因金属钠而发生的事故该怎么办?”等问题,将风险认知和决策能力培养聚集于课堂,延伸至课外。  相似文献   

3.
以学科理解为基础,注重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创新实验设计,使学生在探究暖贴发热原理和钢铁腐蚀原理的过程中获得金属电化学腐蚀的知识,拓展认知结构,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4.
宋怡  李丹 《化学教育》2018,39(15):15-19
以“氧气”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了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将讲学稿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通过融合信息技术,改变师生交互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追求。  相似文献   

5.
孟献华  倪娟 《化学教育》2018,39(23):31-36
化学发展的历史能够作为重要的教学设计资源。将历史上的化学家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设计为可供课堂教学应用的学生问题,需要经过历史事件考察、学生水平分析、问题转化等步骤。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例,探讨了基于“历史复演法”的化学教学设计框架与实施。  相似文献   

6.
赵苏青 《化学教育》2020,41(3):105-108
以水的构成奥秘历史为线索设计教学,让学生在与科学家跨时空对话过程中了解化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学习化学家的探究方法和辩证思维,从而认识科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周正祥  杨玉琴 《化学教育》2018,39(23):25-30
以“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为例,以化学史实为情境,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证据及建构并评价模型的过程中体会实验证据与模型建构及演变之间的关系,认识模型在物质结构理论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发展性特征。该教学设计在学生对原子模型的理解上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陶杰  李远蓉  朱曙  肖富林 《化学教育》2018,39(13):10-15
以含硅材料的主要成分为分类依据,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1课时进行了教学设计。旨在以含硅材料为载体,在落实“硅及其化合物”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中,促进学生分类方法和分类思想的形成,从而促进学生对“硅为什么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代飞 《化学教育》2018,39(13):16-19
以“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为内容,尝试由“集合”的思想引出摩尔、由摩尔引出物质的量、由12C引出摩尔质量等进行教学设计,指出关注概念的起源和发展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和准确地理解概念所承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15篇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课例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基于内容分析法归纳出4种主要的教学逻辑:“分类标准直给型”“分类标准批判型”“反应本质揭示型”“知识演绎批判型”。从“知识是什么”“知识是如何被理解的”2个维度对4种教学逻辑进行评析,以反思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研究的发展及其局限。  相似文献   

11.
黄华良  王会生 《化学教育》2016,37(14):20-23
通过工程和生活实例,并采用提问的方式来引发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引出要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所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后通过课堂讲解所需的物理化学理论知识,利用这些理论知识来阐明前面所提出的实际问题。这种教学法不仅很好地提高了物理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胡久华  王璇 《化学教育》2018,39(2):43-49
针对化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明确教育硕士培养的核心能力是化学教学能力,构建了以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能力为核心的化学教学能力构成模型,并开发了测评工具。在教学能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并实施了教学能力导向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全程一体化培养模式,具体探讨了以化学教学设计课程为主的课程建设与实施,促进教学能力发展的教育实践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基于实践取向的研究论文的全程一体化指导模式。构建并实施了在培养的不同阶段,实现教育教学理论与观念、实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研究能力得到螺旋发展的具体培养路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14.
孟献华  倪娟 《化学教育》2018,39(1):33-38
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了教学中应用科学史进行教学的5个层次:内容识记水平、兴趣激发水平、概念转变水平、科学方法水平和社会文化水平。对每一水平的教学目标、理论依据、实施要点和不足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16.
围绕学校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与省级化学化工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等科研教学平台,将“零排放型化学镀镍及其废液资源化为掺杂型LiFePO4/C复合材料”的科研成果进行拆解和提炼,设计为分阶段、多层次的10个教学实验项目,并予以实践。结果表明,该科教融合模式营造出良好的科研氛围,有利于学生科研素养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Analytical letters》2012,45(12):2189-2209
Abstract

A simple conductimetric system to determine ammonia concentration using a sensor based on a conductor polymer was developed. The sensitive element to ammonia is a thin polyaniline film deposited by chemical synthesis in an acrylic substrate prepared before hand with two graphite electrodes. The conductance of the polyaniline film decreases when exposed to the ammonia gas and this variation can be related to the ammonia concentration. To determine ammonia in fertilizer samples a system consisting of a measurement cell, a conductivity meter and a strip chart recorder was use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by three different laboratories employing a Kjeldahl method and are in good agreement. The detection range of the system was 0.6 to 3.7 μg.mL?1 with a response time of 4 minutes.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about 5%.  相似文献   

18.
宋志光  郭玉鹏  王储  高焓 《化学教育》2022,43(14):22-25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尊重教育规律,在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的同时,结合时代发展,构建了科学合理高效的“三阶式”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体系。在培养强化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同时,注重全体教师新型能力的培养,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不断钻研教学内容,研究教学方式和方法,将专业知识与先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法融合,提高教学能力与水平,实现从“能教书”到“教好书”到“会教书”能力逐步提升的态势。该模式可为探索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