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氨与铵盐\"内容进行了重组与融合处理,以铵盐的性质探究为主线,融\"氨的性质探究\"于\"铵盐的性质探究\"之中,融\"物理性质探究\"于\"化学性质探究\"之中,融\"氨的制备\"于\"应用提升\"之中,在实践中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钠的性质”为例,探究“金属钠遇水为什么会燃烧爆炸?”“遇到因金属钠而发生的事故该怎么办?”等问题,将风险认知和决策能力培养聚集于课堂,延伸至课外。 相似文献
3.
4.
以“氧气”第1课时的教学设计为例,探讨了如何在教学设计中将讲学稿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通过融合信息技术,改变师生交互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构建高效课堂的实践追求。 相似文献
5.
化学发展的历史能够作为重要的教学设计资源。将历史上的化学家开展科学研究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过程,设计为可供课堂教学应用的学生问题,需要经过历史事件考察、学生水平分析、问题转化等步骤。以质量守恒定律为例,探讨了基于“历史复演法”的化学教学设计框架与实施。 相似文献
6.
以水的构成奥秘历史为线索设计教学,让学生在与科学家跨时空对话过程中了解化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学习化学家的探究方法和辩证思维,从而认识科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以“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为例,以化学史实为情境,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分析证据及建构并评价模型的过程中体会实验证据与模型建构及演变之间的关系,认识模型在物质结构理论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发展性特征。该教学设计在学生对原子模型的理解上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9.
以“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为内容,尝试由“集合”的思想引出摩尔、由摩尔引出物质的量、由12C引出摩尔质量等进行教学设计,指出关注概念的起源和发展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和准确地理解概念所承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通过工程和生活实例,并采用提问的方式来引发学生对实际问题进行思考,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引出要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所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后通过课堂讲解所需的物理化学理论知识,利用这些理论知识来阐明前面所提出的实际问题。这种教学法不仅很好地提高了物理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针对化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明确教育硕士培养的核心能力是化学教学能力,构建了以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研究能力为核心的化学教学能力构成模型,并开发了测评工具。在教学能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并实施了教学能力导向的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全程一体化培养模式,具体探讨了以化学教学设计课程为主的课程建设与实施,促进教学能力发展的教育实践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基于实践取向的研究论文的全程一体化指导模式。构建并实施了在培养的不同阶段,实现教育教学理论与观念、实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研究能力得到螺旋发展的具体培养路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了教学中应用科学史进行教学的5个层次:内容识记水平、兴趣激发水平、概念转变水平、科学方法水平和社会文化水平。对每一水平的教学目标、理论依据、实施要点和不足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16.
17.
《Analytical letters》2012,45(12):2189-2209
Abstract A simple conductimetric system to determine ammonia concentration using a sensor based on a conductor polymer was developed. The sensitive element to ammonia is a thin polyaniline film deposited by chemical synthesis in an acrylic substrate prepared before hand with two graphite electrodes. The conductance of the polyaniline film decreases when exposed to the ammonia gas and this variation can be related to the ammonia concentration. To determine ammonia in fertilizer samples a system consisting of a measurement cell, a conductivity meter and a strip chart recorder was use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btained by three different laboratories employing a Kjeldahl method and are in good agreement. The detection range of the system was 0.6 to 3.7 μg.mL?1 with a response time of 4 minutes. The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of the proposed method was about 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