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MCM-41为载体,以镍(Ni)为助剂,制备了Ni含量不同的WP/MCM-41催化剂。采用XRD、BET、SEM和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二苯并噻吩(DBT)为模型化合物,通过高压微反装置考察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活性。结果表明,Ni的加入促进了活性组分WP的生长并使其晶相尺寸略有增加,一定含量的Ni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比表面积。Ni对WP/MCM-41催化剂二苯并噻吩HDS反应具有促进作用。少量Ni的加入有利于WP活性相的生成并增加了活性位的数量;加入过量的Ni,在催化剂中形成了具有一定活性的类似Ni-W-P结构的物种,减少了活性组分WP所占的比例,从而使催化剂DBT的 HDS活性降低。其中,Ni的质量分数为1%的催化剂(cat-Ni-1)具有相对较高活性,其DBT 脱硫率和转化率分别为76.78%和72.16%,比不加Ni的催化剂分别提高了30.04%和21.62%。二苯并噻吩在WP/MCM-41催化剂上以加氢脱硫途径为主,Ni的加入对提高加氢脱硫途径选择性起到了促进作用,且加氢脱硫选择性随Ni含量的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ZnO—ZrO2载体,并采用浸渍法制备了镍基催化剂,以噻吩加氢脱硫反应为探针考察了Co、Mo的掺杂对Ni/ZnO—ZrO2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NH,吸附红外光谱(IR)、程序升温脱附(TPD)、程序升温还原(TPR)、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ZnO-ZrO2复合载体对噻吩加氢脱硫反应有一定的活性,反应温度为400℃时噻吩转化率为6.4%;Co的加入提高了Ni/ZnO-ZrO2的催化活性,噻吩转化率可达97.3%;相反,Mo的掺杂则降低了Ni/ZnO—ZrO2的催化活性,噻吩转化率为65.0%.这是由于Co的掺杂使活性组分Ni分散度提高,氧化态的Ni变得容易还原,在同样的还原条件下催化剂表面有更多的活性中心;而Mo掺杂则使Ni/ZnO—ZrO2催化剂中氧化态的Ni变得难以还原,部分以NiO形式存在,活性中心数量减少.三种催化剂表面均存在L酸中心,Co掺杂使Ni/ZnO-ZrO2催化剂表面弱酸中心和中等强度酸中心的强度及数量均增大.No掺杂则减弱了催化剂表面弱酸中心和中强酸中心的强度.对其酸量则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助剂镍/钴对磷化钨催化剂加氢精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共浸渍法制备磷化钨/γ-Al2O3催化剂基础上,分别加人1%、3%、5%、7%和9%(占活性组分比例)的助剂镍或钴,制得负载30%含助剂镍/钴磷化钨/γ-Al2O3系列催化剂,考察了助剂及其加人比例对催化剂加氢脱硫和加氢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人适当比例的助剂镍或钴,有利于提高磷化钨/γ-Al2O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当助剂含量分别为5%镍或7%钴时,催化剂的噻吩加氢脱硫率最高;助剂镍对磷化钨/γ-Al2O3催化剂的加氢脱氮反应不利,而加人适当比例助剂钴有利于提高催化剂加氢脱氮活性,当助剂钴含量为5%时,催化剂吡啶加氢脱氮率最高.温度对磷化钨/γ-Al2O3催化剂加氢精制性能有一定影响,高温有利于加氢脱硫反应,低温有利于加氢脱氮反应.  相似文献   

4.
Cu-Ni-Zn三元脂肪醇胺化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长链烷基二甲基叔胺是一类重要的有机中间体,目前其主要的制备工艺是由脂肪醇和二甲胺在脱氢-加氢类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胺化反应.改进脂肪醇胺化催化剂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其选择性.对以Cu和Ni为活性组分,以碳酸钙为载体的催化剂体系中加入Zn助催化剂组分对催化剂选择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相同Cu/Ni比的条件下,Zn在Cu-Ni催化剂体系中的一个主要作用是能够阻碍氧化态镍的还原,而催化剂的选择性与催化剂中镍的还原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Pd(Ni)对铜基催化剂的调变及对顺酐选择性加氢产物的调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考察了在Cu-Ti-Al-O催化剂中添加Pd(或Ni)对活性中心Cu的调变作用及对顺酐加氢产物的调控.结果表明,Cu-Ni-Ti-Al-O是优良的顺酐选择性加氢制γ-丁内酯(GBL)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中Cu和Ni含量的改变会影响加氢深度.当Cu含量较Ni含量高时,可以得到第三步加氢产物1,4-丁二醇和四氢呋喃,在270℃下其选择性为17.3%;当Ni含量较Cu含量高时,GBL选择性可达到100%.添加微量的Pd后,可加速活性组分Cu的还原,使Cu的还原更加彻底,获得纳米尺寸更小和晶格畸变率更大的Cu0晶粒,使顺酐第三步加氢产物的选择性显著提高.使用Cu-Pd-Ti-Al-O(n(Pd)/n(Cu)=0.08%)催化剂,在240℃下顺酐转化率为100%,1,4-丁二醇与四氢呋喃选择性为38.5%.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认识加氢脱硫和催化加氢反应中的载体影响和助剂效应,在同样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反应条件下,研究了噻吩加氢脱硫(HDS)和四氢萘催化加氢(HYD)反应.结果表明,对于无助剂的Mo和W催化剂,载体对催化活性的影响顺序为TiO2-Al2O3>ZrO2>Al2O3.助剂的添加改变了催化剂活性顺序.Ni助剂催化剂的活性明显高于Co助剂催化剂.ZrO2担载的添加Ni的Mo和W催化剂分别获得了最佳的HDS和HYD活性.然而,添加Pt的Mo和W催化剂其HDS和HYD活性仅是Pt与Mo(W)二者的加和,Pt与Mo(W)之间没有协同效应.先将担载的Mo和W预硫化再将助剂引入体系的催化剂制备方法可以避免Ni和Co过早硫化形成类硫化镍(或硫化钴)物相,与采用螯合物分子方法制备的催化剂间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连续流动微反装置考察了活性组分Ni/(Ni+W)原子比及\r\n预硫化条件对NiW/γ-Al2O3催化剂噻吩加氢脱硫(HDS)反应活性的\r\n影响.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电镜微区元素分析方法对硫化态催化剂进\r\n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组成、硫化方法、硫化度和反应条件等\r\n都能影响NiW/γ-Al2O3催化剂的HDS反应活性.对于在较低温度(30\r\n0℃)下硫化的催化剂,当反应温度较低(260~290℃)时,最佳Ni/\r\n(Ni+W)原子比为0.50,而当反应温度较高(330~360℃)时,最佳\r\nNi/(Ni+W)原子比为0.23.当催化剂在300~450℃下硫化时,其噻\r\n吩HDS反应活性随硫化温度升高而增大,表明硫化度较高的催化剂具有\r\n较高的HDS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察了CoMo/TiO3和CoMo/γ-Al2O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及表面结构变化和预处理条件对其活性的影响.担体TiO2(A)和TiO2(B)分别采用TiCl4中和法和TiOSO4水解法制备.结果表明,催化剂的活性顺序为CoMo/TiO2(A)>CoMo/TiO2(B)>CoMo/γ-Al2O3催化剂的预处理条件对催化剂的加氢脱硫(HDS)和加氢(HYD)活性有很大影响,TiO2担体上Mo物种主要以八面体配位构型存在,Mo6+更易于还原成低价态.  相似文献   

9.
以Ni、W为催化剂的活性金属组分,考察在金属组分浸渍液中加入有机络合剂对催化剂性质及加氢脱硫、脱氮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络合剂与金属组分共浸渍更有利于金属组分的分散;提高络合剂用量,既有利于提高主活性金属组分WO3在载体表面的分散,又能促进六配位八面体Ni物种及高加氢活性相NiWO3的形成;焙烧温度具有调变催化剂金属组分分散性及酸性的双重作用,在适宜的焙烧温度下制得的催化剂具有较好的酸性及加氢活性,主要表现为较高的加氢脱硫及脱氮活性。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以γ-Al2O3、无定形硅铝和含少量稀土分子筛的γ-Al2O3为载体,制备了不同系列的NiW体系加氢脱硫催化剂,并在连续流动微反装置上评价了催化剂对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DMDBT)加氢脱硫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NiW体系催化剂对该反应具有较高的芳烃加氢和脱硫活性;先加氢后脱硫是加氢脱硫(HDS)反应的主要途径,提高加氢活性是提高HDS活性最有效的途径;增强载体的酸性,直接脱硫和裂解活性均有所提高.同时,酸性载体负载的催化剂还显示出一定的异构化性能,但其加氢活性低于氧化铝负载的催化剂.酸性载体负载的NiW催化剂的异构化性能在邻二甲苯异构化反应中得到进一步证实.根据实验结果,讨论了NiW体系催化剂上DMDBT转化反应的不同途径.  相似文献   

11.
程序升温脱附法研究超细Mo/Al2O3催化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程序升温脱附法研究超细Mo/Al_2O_3催化剂张智敏,郝建刚,李耀龙(山西大学化学系,太原030006)关键词超细粒子,氧化钼,氧化铝,负载型催化剂,程序升温脱附在催化领域中,对以y-AI。O。为载体的Co,Mo,Ni,Fe,Pd和Ag等负载型催化剂...  相似文献   

12.
Direct decomposition of methane was carried out using a fixed-bed reactor at 700℃for the production of COx-free hydrogen and carbon nanofibers.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NiO-M/SiO2 catalysts (where M=AgO, CoO, CuO, FeO, MnOx and MoO) in methane decomposition was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among the tested catalysts, NiO/SiO2 promoted with CuO give the highest hydrogen yield. In addition, the examination of the most suitable catalyst support, including Al2O3, CeO2, La2O3, SiO2, and TiO2, shows that the decomposition of methane over NiO-CuO favors SiO2 support. Furthermore, the optimum ratio of NiO to CuO on SiO2 support for methane decomposition was determin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um weight ratio of NiO to CuO fell at 8:2 (w/w) since the highest yield of hydrogen was obtained over this catalyst.  相似文献   

13.
孙莉  杨振平  郭罕奇  裴文 《有机化学》2012,32(3):624-626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负载量的MoO3/Al2O3催化剂,讨论了MoO3,Al2O3和MoO3/Al2O3负载的催化剂作用下,利用H2O2进行硫醚氧化制亚砜的反应.结果显示MoO3/Al2O3催化剂负载量为20%时催化活性最高,原料转化率达100%,且没有副产物生成.将该方法应用到兰索拉唑前体的氧化反应中,收率达到80%.催化剂重复使用6次不失活.  相似文献   

14.
负载型钼系催化剂广泛用于加氢脱硫、抗硫甲烷化及部分氧化等,其加氢脱硫活性与低温氧的表面吸附量成正比,活性组分受载体性质的影响。超细粒子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催化材料,由于其表面及体积效应,导致其特殊的表面吸附性能。以超临界法合成NiO/Al_2O_3、Fe_2O_3/SiO_2等超细催化剂已有报道,但该法对MoO_3/Al_2O_3的合成尚未见报道。本文以MoO_3/Al_2O_3超临界法合成超细粒子催化剂,根据超细催化剂分散性与粒径的关系选择了活性与钼表面分散性有依赖关系的临氢重整反应为探针,研究了超细MoO_3/Al_2O_3催化剂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在加氢精制和许多其它催化过程中,Mo,W是主要的活性组分,Co,Ni通常作为助剂,有关Co-Mo体系的研究文献报导很多~[1.2], 但由于钨较难还原和硫化,关于  相似文献   

16.
利用几种常见的液态烃作为碳源对MoO3/Al2O3进行了程序升温碳化(TPC),通过在线质谱(MS)的跟踪分析以及对所得催化剂的XRD表征,研究了这些烃在TPC过程中对MoO3/Al2O3物相转变的影响以及这些烃在不断转化催化剂表面的化学行为.结果显示在不同温度范围内这些烃具有不同的碳化活性,对MoO3/Al2O3的完全碳化来说,正己烷表现出了最好的活性.TPC-MS的分析结果也见证了MoO3/Al2O3碳化时的中间物相及其对链烃的脱氢芳构化作用,这对于不同用途的钼基碳化物催化剂制备时合适碳源的选择极具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负载型TiO2-Al2O3复合载体在超深度加氢脱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运用HRTEM、FT-Raman、TPR等方法表征了Mo活性组分在负载型TiO2-Al2O3复合载体和Al2O3上不同形态和性质。比较了TiO2-Al2O3复合载体同传统Al2O3载体对CoMo催化剂结构的影响,并以4,6-二甲基二苯并噻吩(4,6-DMDBT)为探针考察了催化剂的超深度加氢脱硫(UHDS)性能。结果表明,在负载型TiO2-Al2O3复合载体中, MoO3同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弱,这种弱的相互作用使MoO3更多的以八面体配位Mo物种(MoⅥ)及其二维的聚合物的形式存在。二维聚合物有利于形成具有更高活性的多层MoS2结构,明显提高催化剂的超深度加氢脱硫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Mo-Co系加氢精制催化剂中TiO~2-Al~2O~3载体效应的PASCA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PASCA(化学分析正电子湮没谱)技术, 系统地研究了MoO~3/γ-Al~2O~3,CoO/γ-Al~2O~3, MoO~3/TiO~2-Al~2O~3, CoO/TiO~2-Al~2O~3等体系中活性组分的表面分散状态和化学状态及其变化规律, 揭示了用TiO~2改性Al~2O~3对Mo-Co系加氢精制催化剂所产生的载体效应的作用机理。Al~2O~3中引入TiO~2使得载体与MoO~3间的相互作用大大减弱, 导致分散态MoO~3易于还原和硫化。助剂CoO与TiO~2-Al~2O~3载体间存在极为显著的电子相互作用, 对于改善Co在活性相中的化学状态, 提高活性中心的内在活性具有重要的作用。PASCA研究的另一个重要结果是, 由于载体表面的不均匀性,使得上述负载型催化剂中氧化物活性组分的表面状态十分复杂, 存在与载体相互作用强弱程度不同的多类特征区, 这些特征区与内在活性不同的催化中心相关联. 通过TiO~2改性Al~2O~3载体, 有效地调节载体表面性质, 改变活性组分表面物种的分布及化学状态。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TiO2含量的TiO2-Al2O3复合载体,并通过浸渍法制备了NiO/TiO2-Al2O3催化剂。分别考察了不同TiO2含量的NiO/TiO2-Al2O3催化剂及反应温度对CO甲烷化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复合载体中TiO2质量分数为30%,反应温度为350~450 ℃时,催化剂催化活性较高。利用N2吸附-脱附(BET)、X射线衍射(XRD)及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手段对催化剂物化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TiO2能抑制镍铝尖晶石NiAl2O4物种的生成,改善NiO的表面分散性能,避免大晶粒NiO的形成,也改善了催化剂的还原性能,从而提高催化剂的CO甲烷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Hydrodesulfurization of Thiophene on Ni,Mo-supported MCM-41 Catalyst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roductionTherecentdiscoveryofnovelextralargemesoporousMCM-41molecularsieves[1,2]filsthegapbetweenmicroporousandmacroporo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