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邬瑞锋先生在《弹性-蠕变体理论的广义变分原理》中给出了四个广义变分原理的泛函: 小位移线性弹性-蠕变体理论广义变分原理: 大位移线性弹性-蠕变体理论广义变分原理: 文章中,作者列出了两个等式: 这等于说,I_1所对应的变分原理与I_2所对应的等价;而I_3所对应的变分原理与I_4所对应的等价,这是一个明显的错误。公式(1)中的两个等式并不是无条件成立的恒等式,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成立的,这个条件就是泛函I_1和I_3中的应力和应变函数满足弹性蠕变体的本构方程。  相似文献   

2.
混凝土单轴受拉的非局部本构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受拉本构行为存在很强的局部软化现象,使得单轴受拉试验无法给出应力-应变关系,而只能给出应力-位移关系。本文根据内变量理论和等效应变假设建立了基于真实应变的混凝土单轴受力本构方程,并根据Weibull分布可以描述混凝土等脆性材料断裂过程的试验现象,建立了关于弹性应变的损伤演化规律。然后,通过假设平均应变与真实弹性应变的函数关系,在应力-平均应变的本构关系中采用平均弹性应变以描述其非局部行为,而在材料的损伤演化规律中采用真实弹性应变以描述其局部行为,由此建立了单轴受拉荷载条件下的非局部本构模型。最后,对一个单调受拉试验和一个反复受拉试验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非局部本构模型可以准确地模拟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3.
引言分析大位移大应变非线性问题,其基本关系存在着三个困难,第一,位移和应变关系是非线性函数,第二,应力和应变关系也是非线性函数,如橡皮这样的材料,应力应变关系是复杂的非线性函数,一般可用三个应变不变量I_1,I_2,I_3的应变能函数表示出来.第三,如橡皮这种材料,在变形过程中,体积没有明显的变化.某些金属材料,如软钢,在发生大塑性变形时,可以略去弹性应变不计,根据位错理论,塑性变形是由于沿晶格面的滑移而引起的,它是一种畸变,只引起形状的改变而不导致体积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各向同性率无关材料本构关系的不变性表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内变量理论的框架下,针对各向同性率无关材料,使用张量函数表示理论建立 了塑性应变全量及增量本构关系的最一般的张量不变性表示. 它们均由3个完备不可约的基 张量组合构成,这3个基张量分别是应力的零次幂、一次幂和二次幂. 因此得出,塑性应变、 塑性应变增量与应力三者共主轴. 通过对基张量的正交化,给出了本构关系式在主应力空间 中的几何解释. 进一步,全量(或增量)本构关系中3个组合因子被表达为应力、塑性应 变(或塑性应变增量)的不变量的函数. 当塑性应变(或塑性应变增量)的3个不变量之间 满足一定关系时,所给出的本构关系将退化为经典的形变理论(或塑性势理论). 最后,还讨论它与奇异屈服面理论的关系,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两者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SHPB 试验技术和金相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高应变率下钛合金 Ti6-6 Al-4 V的热-粘塑性本构关系和绝热剪切变形。发现用基于双曲型势垒热激活机制的热-粘塑性本构方程(1+(-s)0)-1=1-a0Tln(ep/es)能够很好地表述其应力、应变、应变率和温度间的关系。理论分析和试验还表明Ti-6Al-4V在室温下的绝热剪切临界条件是既与应变有关也与应变率有关的双变量准则,这和前人提出的各种单变量准则是有所区别的。  相似文献   

6.
有限应变下蠕变—弹塑性—损伤耦合本构模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个模拟有限元应变下各向同性蠕变-弹塑性-损伤耦合本构行为的数值模型。模型基于不可逆过程的热动力学和内状态变量理论、以及应力就变本构关系的超弹性形式描述和变形梯度的弹性及非弹性部分的乘式分解。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一个热耦合的多轴可压缩应变能函数,得到应力-应变、应力-温度和应变-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形状记忆聚合物的本构方程.本文引入三个基于对数应变的不变量使得模型(i)可以模拟可压缩情况;(ii)适用于单轴拉伸和等双轴拉伸至少两个基准实验;(iii)多轴有效.通过显式方法(i)给出自由能和熵的具体表达,证明模型热力学定律;(ii)给出应变-应力,温度-应力以及,温度-应变的形函数具体表达.多轴模型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自动退化到各自的单轴情况. 通过调节形函数的参数,最终得到的模型结果和实验结果能够精确匹配.新方法建立的本构模型得到的结果能更加准确地指导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伪弹性形状记忆合金(SMA)典型应力-应变曲线的特征分析,在原Graesser本构模型中增加简洁多项式来描述SMA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完成后在变形马氏体相下继续加载阶段的变形特征;并引入应变幅值与混相下SMA弹性模量的关系来改进不同应变幅值下卸载时SMA的应力-应变关系,从而提出了一种新的SMA一维本构关系模拟其伪弹性力学行为。该模型对直径为0.5mm的NiTi合金丝的拉伸加载、卸载试验曲线的模拟结果表明:改进本构模型与原Graesser模型相比,其能够准确地模拟SMA在不同应变幅值下加载和卸载应力-应变关系。此外,通过研究SMA本构模型的物理关系,推导出了控制SMA滞回曲线特征的关键参数fT与相变临界应力、弹性常数之间的明确关系,可利用该关系直接确定参数fT,摆脱了只靠试算获取该参数的传统做法,其准确性得到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9.
显式方法精确模拟形状记忆聚合物热力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一个热耦合的多轴可压缩应变能函数,得到应力-应变、应力-温度和应变-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形状记忆聚合物的本构方程.本文引入三个基于对数应变的不变量使得模型(i)可以模拟可压缩情况;(ii)适用于单轴拉伸和等双轴拉伸至少两个基准实验;(iii)多轴有效.通过显式方法(i)给出自由能和熵的具体表达,证明模型热力学定律;(ii)给出应变-应力,温度-应力以及,温度-应变的形函数具体表达.多轴模型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自动退化到各自的单轴情况. 通过调节形函数的参数,最终得到的模型结果和实验结果能够精确匹配.新方法建立的本构模型得到的结果能更加准确地指导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0.
颗粒材料的本构关系对岩土工程等众多领域至关重要. 不同于传统的唯象本构理论, 本文基于机器学习模型探索了一种细观力学理论指导下的数据驱动型颗粒材料本构关系预测方法. 根据Vogit均质化假设, 建立了小应变条件下颗粒材料应力?应变解析关系, 此关系唯一地确定了一组与颗粒材料本构行为相关的细观组构变量. 这些变量与反应颗粒材料宏观性质的主应力和主应变信息通过一系列离散元三轴压缩数值试验获得. 考虑到细观组构变量为内变量, 不能直接作为本构模型的输入. 本文基于有向图方法将颗粒材料微观结构信息隐式地包含在应力?应变的预测当中, 并采用门控循环单元(GRU)循环神经网络作为基础深度学习模型描述有向图中结点之间的映射关系. 通过将有向图从目标节点沿源节点展开, 整个应力?应变预测模型可由两个神经网络分别训练并组装而成. 将训练后的深度学习模型在全新的数据集上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该训练策略能有效捕捉到颗粒材料在常规三轴任意加卸载, 等中主应力系数b的真三轴加载, 和等平均有效应力p的真三轴加卸载等复杂多轴加载工况下的应力?应变响应关系, 模型具有良好的内插和外推预测能力. 考虑到深度学习模型捕捉颗粒材料力学响应的能力及其开放式学习的特点, 充分结合数据驱动方法和理论本构模型可能是颗粒材料本构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