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动脉壁静脉态力学性质的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晓阳  曾衍钧 《实验力学》1999,14(2):229-233
生命体材料的力学性质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因而,对其进行行学实验研究也具有从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到实验技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2.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界面的力学行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洗杏娟 《力学进展》1992,22(4):464-478
研究材料的界面和表面的力学行为与破坏机理,是当代材料科学、力学、物理学的前沿课题之一,而复合材料界面问题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本文结合笔者的研究工作重点讨论了纤维复合材料界面力学的共性问题,阐述了复合材料界面的性质、复合材料界面的力学模型和理论、界面力学表征的实验研究、界面损伤破坏机理、界面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等5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动脉壁静态非线性力学性质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Yu华  李晓阳 《实验力学》1999,14(4):425-431
在动脉血管壁力学实验及已有的拟弹性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理论模型来分析具有残余应力动脉壁的非线性力学性质. 在动脉壁被模拟为均质、正交各向异性、不可压缩和具有初应力材料的前提下,建立了一个表达有残余应力动脉壁静态三维非线性拟弹性性质的e指数型本构方程. 动脉壁本构方程中的十个拟弹性参数是用我们的动脉实验数据及所发展的多曲线联合逼近算法数据拟合来确定.  相似文献   

4.
纯水合物力学性质是含水合物沉积物力学性质研究的基础, 其与水合物开采、海底地质灾害防治、CO2埋藏、气体储运等诸多方面都密切相关. 然而受水合物形成条件和样品本身影响, 目前对纯水合物力学性质研究还存在很多争议和不足,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难于获取高纯度的水合物实验样品. 据此本文从实验和理论计算两个方面对当前纯水合物力学性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提出可从宏观实验技术改进和微观分子动力学模拟两方面结合来尽可能消除水合物样品本身的影响, 揭示纯水合物力学性质与冰异同的内在原因, 掌握水合物样品残余水气和微孔隙对其力学性质的影响机理, 从而实现水合物微观力学本质与宏观力学特性间的衔接, 为今后含水合物沉积物力学性质及水合物力学性质相关领域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付志一  焦群英 《力学进展》2005,35(3):404-410
植物细胞在结构上具有特殊性, 即细胞壁和胞内物质在力学性质上差异很大. 因此其力学模 型的研究具有特殊意义. 植物细胞力学模型是植物组织力学行为的研究基础, 是连接宏观与 微观生物力学发展的桥梁, 在农业和食品加工等领域中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 本文就目前 国际上在细胞力学模型研究中所采用的模型形式和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等方法做较全面而简 要的介绍, 并对本领域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加以论述, 希望能够对我国在细胞力学领域的研究 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节理裂隙岩体损伤力学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凌建明 《力学进展》1994,24(2):257-264
节理裂隙岩体损伤力学的研究与应用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但作为一种经历并隐含了复杂的应力、变形及损伤历史的地质体,节理裂隙岩体在物理、力学特征上较一般工程材料具有更显著的随机性、特殊性和复杂性,因而,在其损伤力学研究中有不少基本的、重要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本文根据笔者近年来的研究体会,列举了该研究领域的若干重要问题,并就其可能的解决途径与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些初步的看法。损伤力学,节理岩体,岩体力学,损伤,断裂  相似文献   

7.
南通纺织工学院盛季生副教授负责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利用超声波进行固体材料动态力学研究的新方法”93年4月16日通过专家鉴定。 利用超声波进行动态力学测试的实验技术是80年代中后期开发的新实验方法,在我国尚属开拓性研究。与已有测试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精度高、可进行二维测试、可测试高速裂纹尖端剪切模量且不需高速记录设备等独特的优点,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这种实验方法适用于无机玻璃、硅、锗等半导体材料及有机玻璃、环氧树脂等高分子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质研  相似文献   

8.
水合物沉积物力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高效、洁净和储量巨大的新型能源,一般蕴含于砂岩、粘土以及其它土质的沉积物中.对水合物沉积物力学性质的实验研究,是水合物地层中基础稳定性分析和水合物开发评价重要的热点课题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水合物沉积物合成与分解实验、物性参数测量技术以及力学性质实验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和特点,然后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在水合物沉积物合成和分解及力学性质实验一体化装置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所取得的成果,最后指出在实验装置、测试技术和实验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 煤矿井下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的频繁严重影响煤炭的安全生产. 煤体是典型的混合物, 其内部不同组分的力学性质差异较大, 使其在外部扰动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内部应力集中, 导致煤体的失稳、破坏, 形成煤矿动力灾害. 本文以非均质煤体为研究对象, 利用微焦CT、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纳?微米压入实验, 研究了煤体微纳尺度的非均质结构和力学性质, 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煤体是有机物和多种矿物组成的混合物, 矿物以点填充、丝状填充和条带状侵入等结构存在于煤体有机物中, 不同的矿物填充或侵入区域中矿物含量和结构具有差异, 这导致煤体微纳尺度的物理力学性质具有非均质性; 纳米尺度压入实验可以捕捉矿物在有机物中的填充或侵入结构, 测量煤体混合物中矿物和有机物单组分的力学参数, 识别两者力学性质的巨大差异; 微米尺度的压入实验可以表征煤体混合物整体的力学性质, 矿物填充量越多, 煤体混合物的力学性质越强, 同时煤体混合物微观尺度的破裂模式会受到矿物填充结构的影响. 研究结果揭示了煤体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质的非均质特征, 探讨了煤体混合物的非均质结构可能引起的脆性破坏, 为煤矿井下冲击地压和煤与瓦斯突出等动力灾害的预测与防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高扬 《力学学报》2021,53(4):929-943
以石墨稀为代表, 二维材料有着诸多优异的性质, 在下一代电子器件等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绝大多数关于二维材料的研究都集中在其电子学和光学的性质和应用, 对于其力学性质的研究则相对欠缺, 而力学性质在二维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原子力显微镜是低维材料力学性质表征的主要手段, 例如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纳米压痕技术.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二维材料的基本背景以及原子力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进一步展示了纳米压痕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理论背景, 并回顾了利用纳米压痕技术研究二维材料面内力学性质的相关实验和理论工作, 同时探讨了原子力显微镜在表征二维材料力学性能中存在的测量误差及来源. 由于二维材料展现出强烈的各向异性, 纳米压痕技术在能够很好地测量二维材料面内力学性质的同时, 对于二维材料层间力学性质表征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第三部分介绍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埃(?)压痕技术, 该技术能够将形变尺度控制在0.1 nm以内, 从而精确地表征和调控二维材料的层间范德华作用力, 即层间力学性质. 作者在第三部分介绍了通过埃压痕技术表征和调控的石墨烯、氧化石墨烯等二维材料的层间力学性质. 最后简要介绍了范德华异质结材料的基本性质, 探讨了埃压痕技术在该材料力学性质研究中的潜在应用.   相似文献   

11.
A device capable of measuring the hydrostatic compliance of solids at pressures below 2000 psi is described. A cylindrical specimen enclosed in a pressure tube is hydrostatically compressed in a fluid. Axial compliance is dynamically recorded as a function of hydrostatic pressure. A differential-transformer deflection transducer detects the change in length of the specimen in conjunction with standard strain-gage pressure transducers measuring hydrostatic stress. Stress-strain curves are produced with suitable recording equipment. These are analyzed using other therm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test material to obtain the bulk modulus, Poisson's ratio in pure compression,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adiabatic and isothermal bulk moduli for polymers. Previous related work1–3 on the effect of pressure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ubbers and filled polymers is summarized and new data presented. Emphasis is given to the uniaxial strain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hydrostatic compressibility.  相似文献   

12.
细胞处于复杂的生理环境之下,附着在细胞表面的初级纤毛被认为是重要的力学信号传感器,其与细胞的代谢、发育、分裂和增殖等生理活动密切相关.为了研究细胞及其初级纤毛在微流体环境下的力传导行为,本文建立了力-电协同驱动下的矩形微流控通道和含有多孔黏弹性属性的贴壁细胞有限元模型系统.考察了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在振荡层流下的应力、应变、孔隙压力和孔隙流速等力学信号响应,量化研究了初级纤毛作为细胞独特的力学感受器的生物力学行为. 结果表明:细胞在振荡层流下的力学响应表现出和外加力-电驱动载荷相同的震荡规律.渗透率是细胞多孔弹性力学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初级纤毛是细胞主要的力学感受器,细胞可以通过纤毛长度和直径调节其力学感受敏感性(应力影响区域),随着初级纤毛长度的增大, 其纤毛挠曲刚度减小, 但是敏感性增大.模型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微流体剪切作用下的细胞生长、分化等微观机理提供基础,同时也为检测细胞微结构器(纤毛等蛋白链)的力学性能提供了理论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细胞处于复杂的生理环境之下,附着在细胞表面的初级纤毛被认为是重要的力学信号传感器,其与细胞的代谢、发育、分裂和增殖等生理活动密切相关.为了研究细胞及其初级纤毛在微流体环境下的力传导行为,本文建立了力-电协同驱动下的矩形微流控通道和含有多孔黏弹性属性的贴壁细胞有限元模型系统.考察了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在振荡层流下的应力、应变、孔隙压力和孔隙流速等力学信号响应,量化研究了初级纤毛作为细胞独特的力学感受器的生物力学行为. 结果表明:细胞在振荡层流下的力学响应表现出和外加力-电驱动载荷相同的震荡规律.渗透率是细胞多孔弹性力学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初级纤毛是细胞主要的力学感受器,细胞可以通过纤毛长度和直径调节其力学感受敏感性(应力影响区域),随着初级纤毛长度的增大, 其纤毛挠曲刚度减小, 但是敏感性增大.模型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微流体剪切作用下的细胞生长、分化等微观机理提供基础,同时也为检测细胞微结构器(纤毛等蛋白链)的力学性能提供了理论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The main methods used to measure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in a wide range of frequencies from 10?4 to 106 Hz are reviewed.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accuracy of many experimental methods can be increased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form factors, which depend on the specimen type. An example of the form factor for a cylindrical specimen is provided, which is determined numerically on the basis of a two-dimensional deformation model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specimen geometry and Poisson’s ratio.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ecise determination of Poisson’s ratio for rubber-like and complex-structured materials is demonstrated. Requirements to such measurements and a setup satisfying these requirements are described. Two methods for measuring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living tissues (compliance and disturbance propagation velocity) are considered. Based on the developed method of measuring these parameters for materials with a fixed thickness, methods for the creation of a unified standard of measurements of viscoelastic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tissues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15.
SHPB装置应用于测量高温动态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夏开文  程经毅 《实验力学》1998,13(3):307-313
SHPB(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装置由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为人们普遍采用;但作测量材料的动态高温力学性能方面还存在诸多不便之处。本文研究了附有恒温加热炉的SHPB装置,利用一维应力波传播理论和传热学原理,修正了温度梯度场对波形测量的影响,从而使SHPB装置用于高温动态力学测量更为准确可靠;并实际测量了30CrMnSiA钢从室温到高温(600℃)的动态(1.5~4.0×103s-1)应力应变曲线。  相似文献   

16.
DNA的力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瑾  樊学军 《力学进展》1998,28(4):532-544
介绍了目前采用连续介质力学的方法研究脱氧核糖核酸(DNA)方面的进展,包括DNA之所以吸引连续介质力学工作者的兴趣所在;他们应用的研究手段和一些主要的研究结果,重点放在DNA的实验力学的物理、化学基础,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对目前讨论得较多的DNA的超绕构形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Natural biomaterials have extensively been researched since their distinguished properties adapting to their living surroundings. The cuticle surfaces of bovine hoof and dung beetle directly contact soil when they move on soft ground or in soil. Their surface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can provide some information for designing soil-engaging components of soft terrain-machines. While, it is difficult to measure their mechanical properties since the cuticle of the bovine hoof wall and dung beetle are very thin. Nanoindenter provides a powerful tool for examining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such as reduced modulus and hardness in nano-scale. The testing methods for nanoindentation properties of the cuticle of the bovine hoof wall and dung beetle (Copris ochus Motschulsky) were discussed in this work.  相似文献   

18.
微米/纳米尺度的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傅敏  王会才 《力学进展》2000,30(3):391-399
针对如何定量测定纳米、微米尺度及低维材料的力学性能,叙述了采用当今先进观测手段,结合设备特点和力学分析技术来评价材料的硬度、弹性模量、屈服应力、抗蠕变及抗疲劳性等力学性能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三、运动关节力学运动关节(diarthrodial joint)的功能在于使动物能灵巧地运动肢体。译成力学术语就是:传递载荷,吸收冲击、振动,承受相当高的应力,且运动时摩擦系数很小。L.L.Malcom曾精细地测量过牛肱关节的摩擦系数,在正应力1—20kg/cm~2的范围内,动摩擦系数为0.0025—0.0040,而最好的工程材料的摩擦系数为0.01—0.05,整整差一个量级。  相似文献   

20.
颗粒介质由大量离散的粗颗粒聚集而成,如自然界中的粗砂和碎屑堆积体等. 在工程实践中,人们依据经验和实验数据建立了许多模型,虽然可以满意地描述某些力学现象,但是对颗粒介质力学性质全貌的认识以及颗粒介质物理本质的理解仍远远不够. 颗粒介质长程无序、短程有序的结构和复杂的能量转化过程,注定了其独特的力学性质. 该文综述了颗粒介质结构探测和表征技术、热力学理论和固态-流态转变方面的新进展,特别介绍了清华大学近5 年来开展的颗粒介质结构模型化方法和双颗粒温度热力学理论. 最后,提出了开展结构分析-热力学理论的联合研究思路,以期更加深入认识颗粒介质的力学特性,探究颗粒介质的热力学根源,改善现有唯象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