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结合材料力学课程工程背景强、应用领域广的特点及学校工科专业优势,从提高力学教师的创新素质,营造和谐互动的课堂氛围,注重采用不同的构造方式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对材料力学课程教学创新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实践表明这些举措对材料力学教学创新不断深入,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戴兰宏 《力学进展》2013,43(3):265-294
郑哲敏先生是著名力学家, 我国爆炸力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本文回顾了郑哲敏先生在过去60多年中非常丰富的科研活动, 特别是他在爆炸加工、地下核爆、爆炸排淤、穿破甲、煤与瓦斯突出、水合物开采、水弹性动力学、材料力学行为等方面的杰出学术贡献. 这些工作闪耀着鲜明的工程科学特点, 即着眼国家重大需求, 从错综复杂的问题中概括提炼关键物理因素, 创新理论, 进而指导实践. 郑哲敏先生的科学贡献和学术思想, 对于力学学科发展,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力学与实践》2004,26(5):84-84
2004年10月2日是郑哲敏先生八十华诞.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于2004年9月29日举行了“祝贺郑哲敏先生八十华诞应用力学学术报告会”,向郑哲敏先生表示热烈祝贺,并通过报告会,弘扬郑哲敏先生倡导的学术思想和治学精神.包括美籍华人学朱家鲲先生在内的200余位中外学出席了会议.郑哲敏先生从事科学研究近60年,长期从事固体力学研究,开拓和发展了我国的爆炸力学事业.他擅长运用力学理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出了流体弹塑性体模型和理论,并在爆炸加工、岩土爆破、核爆炸效应、穿甲破甲、材料动态破坏、瓦斯突出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他倡导海洋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性能、环境灾害力学的研究,创建了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实验室,为推动我国力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先后当选为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弹性力学三段式教学方法,即围绕每一知识点,按照工程背景、数理基础、力学原理进行划分,在教学实施中遵循先工程,后数理,再力学的讲解顺序.工程背景可与材料力学知识点进行衔接;数理基础与高等数学、解析几何等数理课程衔接,实现知识点的迁移教学;最后利用力学原理构建弹性力学的基本理论.以弹性力学中平衡方程的讲解为例,阐述了三段式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该方法对降低学生学习弹性力学中的畏难情绪,提高学习信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陆夕云 《力学学报》2022,54(8):2071-2074
2022 年 8 月 25 日是我刊原主编郑哲敏先生逝世一周年. 郑哲敏先生 (图 1) 是我国著名力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2012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他创立了爆炸力学学科及相关的研究领域; 领导了材料力学、非线性力学、海洋工程力学等学科的研究; 倡导了计算力学、流固耦合、非常规能源、人工智能等领域的研究, 为我国现代力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为继承和发扬郑哲敏先生的学术思想和科学精神, 缅怀其治学风范, 追忆其科学贡献, 《力学学报》组织纪念活动并策划出版《郑哲敏先生逝世周年纪念专刊》. 该特刊包括研究综述、研究论文和研究方法探讨等不同体裁, 涵盖了爆炸力学、非线性力学、材料力学性能、海洋工程力学、非常规能源、流固耦合及人工智能等不同领域, 共计 19 篇文章. 希望以此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和进步.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弹性力学三段式教学方法,即围绕每一知识点,按照工程背景、数理基础、力学原理进行划分,在教学实施中遵循先工程,后数理,再力学的讲解顺序. 工程背景可与材料力学知识点进行衔接;数理基础与高等数学、解析几何等数理课程衔接,实现知识点的迁移教学;最后利用力学原理构建弹性力学的基本理论. 以弹性力学中平衡方程的讲解为例,阐述了三段式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 该方法对降低学生学习弹性力学中的畏难情绪,提高学习信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力学家和工程结构大师铁摩辛柯教授在前苏联和美国等地从事的学术活动和关于经典材料力学、工程振动、结构理论、弹性理论、板壳理论等著作内容, 为学习和研究铁摩辛柯教授的教育与工程思想和他的二十余种著作提供重要依据和较详细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秦子鹏  田艳 《力学与实践》2018,40(2):218-221
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材料力学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在授课时要注重理论分析与试验的结合. 文章在试验观测的基础上,提出基本假定,对梁截面进行受力分析,通过截面的几何关系、材料的物理关系和梁的静力平衡关系,建立钢筋混凝土梁开裂载荷的力学模型,并通过试验对计算公式的准确性进行验证. 力学模型的建立过程体现了运用材料力学解决工程问题的一般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科研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试验观测、分析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材料力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进而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材料力学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郭日修 《力学与实践》2017,39(4):427-429
1947年秋开始,张维教授在清华大学招收固体力学研究生,并讲授"高等材料力学",这是研究生的核心课程,内容以板壳理论为主.板壳理论是20世纪前三、四十年固体力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其处理问题的方法与材料力学一脉相承.张维教授开设的"高等材料力学"课,使研究生掌握近代应用力学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使研究生掌握近代应用力学处理问题的方法,具备研究解决工程中提出的新的固体力学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1959年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力学所按系所结合的形式,共同创办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当时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设立了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及宇航方面的专业。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固体力学和飞行力学等教研室。教师队伍由三部分人组成:各工程专业调集的一批骨干、原三个基础力学教研室的成员和由清华力学研究班学成归来的教师和毕业生,约120 ...  相似文献   

11.
The Blasius boundary layer solution is a basic feature of fluid mechanics, and the first application of Prandtl's boundary layer concept as a significant issue in engineering. This work highlights the contributions of Blasius to hydrodynamics over a period of only six years, which marked the initiation of boundary layer theory. His main papers relating to aerodynamics and smooth turbulent pipe flow are also reviewed, and a biography puts his career into the general environment of Germany over the period of two World Wars. A complete bibliography of Blasius is provided.  相似文献   

12.
胡海岩  王立峰 《力学进展》2021,51(2):386-405
张阿舟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航空工程专家、固体力学家、教育家. 在20世纪后半叶,尤其是在新中国工业化初期的艰苦条件下,他面向我国航空工业发展需求,攻坚克难、培养后学,取得了突出成就. 本文全面回顾张阿舟先生的学术生涯, 介绍他在飞机结构强度、结构动力学、工程动力学反问题三个领域的主要学术贡献, 归纳他的治学特点. 文中介绍了张阿舟先生的航空报国情怀,以丰富的事例说明:他在主持新中国第一架飞机静力试验研究中发挥了核心作用, 在开拓我国飞机结构静/动强度等研究领域中发挥了引领作用, 在培养航空、力学领域的优秀人才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Professor T. C. Papanastasiou's contributions to rheology and computational fluid mechanics are numerous and have a lasting effect. In the short span of a professional career of about 10 years, and in such diverse places as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d the Aristotle University of Thessaloniki, he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new ideas in the fields of rheology and computational fluid mechanics. He dealt with such important topics as: i) modelling of viscoelasticity and viscoplasticity through appropriate constitutive equations; ii) numerical techniques based on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streamline integration, inverse of the unknown, and Newton iteration for integral-differential equations; iii)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important polymer processes, such as fiber spinning, film blowing, film casting, extrusion and coextrusion of polymeric liquids; iv) stability analysis of multiple flows; v) three-dimensional computational techniques for generalized Newtonian flows; vi) numerical analysis of viscoplastic flows; vii) solidification problems; viii) outflow boundary conditions, etc.His many contributions include authoring two books in the area of fluid mechanics, one for undergraduate and the other for graduate use. He was a mentor and an advisor to a dozen people, his former students, who have, in their own right, successful careers, some as professors, others as research engineers in major industries. The ideas and foundations of his work are currently pursued and studied by many researchers world-wide, and in this manner it is the most appropriate tribute to him and a guarantee that his name will be remembered for years to come.Dedicated to the memory of Professor Tasos C. Papanastasiou  相似文献   

14.
冲击载荷作用下材料与结构的响应与防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冲击载荷作用下材料与结构的响应与防护是固体力学和爆炸力学研究的热点课题,在国防工程和民用防护工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背景.本文主要评述了我国武器装备与防护工程常用材料与结构在冲击载荷作用下响应与防护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内容涉及材料的动态力学特性、本构关系和结构的变形与破坏等方面,着重探讨了混凝土、钨合金、陶瓷等材料的动态本构特性以及混凝土坑道、舰船等结构的防护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5.
岩土类颗粒物质宏-细观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岩土类颗粒物质在自然界、工程建设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其运动特性的研究在力学界已经开展了几十年.在近20年开展的一系列小尺寸物理实验中,颗粒物质表现出许多新奇现象,人们从物理角度开展了系统研究,在统计力学中,颗粒固体的流体动力学等理论研究以及实验检测技术等方面都取得突破性进展,深刻地揭示了颗粒材料的物理机制,促使力学...  相似文献   

16.
索涛  李玉龙  郭万林 《力学进展》2022,52(4):914-947
黄玉珊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航空航天科学家, 新中国航空高等教育的奠基人. 他不满14岁考入大学, 不满23岁时师从国际著名力学大师铁摩辛柯获博士学位, 随即义无反顾地回到战火连绵的祖国, 受聘中央大学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 面对航空工业初建时期技术基础薄弱、人才储备不足、教育体系不完善的困境, 他呕心沥血, 鞠躬尽瘁, 建立新学科, 开创新局面, 毕生致力于祖国航空航天教育和科技事业. 他被认为是我国旧飞机疲劳定寿和延寿、损伤容限评定和新飞机损伤容限设计最早的创始人之一, 也是我国飞机自激励振动研究和航天结构环境强度事业的开拓者. 本文通过回顾黄玉珊先生在固体力学、航空航天结构强度领域的主要学术成果和卓越贡献, 缅怀其坚定不移的报国情怀、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高瞻远瞩的学术视野以及求真务实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7.
新工科的人才培养目标使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云教材是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相契合的教学资源。工程力学云教材的建设贯彻以成果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明确学习目标,集成富媒体数字出版、云服务和移动学习三大领域的前沿技术,为工程力学混合式教学提供配套的教学资源。实践应用表明,工程力学云教材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助力新工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刘建林 《力学与实践》2010,32(2):150-153
麦克斯韦不但在经典物理学上具有崇高的地位,而且对应用力学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应用力学方面的研究涉及到弹性力学、光弹性、结构力学、黏弹性力学、天体力学、流体力学、动力稳定性等方面.在研究应用力学的过程中,他将娴熟的数学技巧和对物理本质的准确把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其研究方法与后人所提倡的技术科学和应用数学的学术思想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9.
三峡工程中的若干力学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哈秋Ling 《力学进展》1994,24(4):433-440
简要介绍了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概况,工程建设中主要技术难点,以及几个主要工程力学问题,包括流体力学、固体力学、二相流及爆破力学等问题.结合三峡工程侧重叙述岩石(体)力学应考虑的新问题.大型岩土工程是庞大的复杂系统,岩石力学涉及众多学科.建议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岩石(体)力学,使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岩石(体)力学研究中还需针对不同的目标、任务考虑各种非线性问题.因此,岩石(体)力学应与工程问题更紧密地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