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含微裂纹弹性体的应力应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义建立了考虑裂纹闭合和裂纹表面摩擦影响的含微裂纹弹性体的应力应变关系,给出了柔度张量增量的显式表达式。对于二维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状态,给出了等效工程弹性系数。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裂纹闭合和裂纹面摩擦对裂纹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和等效工程弹性系数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含微裂纹弹性体的应力应变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义建立了考虑裂纹闭合和裂纹表面摩擦影响的含微裂纹弹性体的应力应变关系,给出了柔度张量增量的显式表达式。对于二维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状态,给出了等效工程弹性系数。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裂纹闭合和裂纹面摩擦对裂纹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和等效工程弹性系数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杆件有限变形时的泊松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有限变形时,对不同配对的应力与应变,如还采用小应变时的泊松比,则体积比会出现不合理现象,因此泊松比也要随应变而变  相似文献   

4.
弹塑性耦合和广义正交法则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塑性增量理论表述岩石、土、混凝土及某些复合材料的本构性质时,必须考虑这些介质的如下特点:(1)应变软化性质;(2)弹性系数随塑性变形的发展而变化,这称为弹塑性耦合;(3)塑性势函数与屈服(或加载)函数不同,通常称之为非关联流动规律。对上述的岩土类介质,在刚性试验机上做试验,可以得到包括强化阶段和软化阶段的全部应力应  相似文献   

5.
能量法求解弹簧的弹性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力的分解和简化,把弹簧上垂直于簧丝中心线的截面上的应力分布计算出 来,进而采用积分的方法计算出整根弹簧的总应变能,根据能量原理计算得出弹簧 的弹性系数.  相似文献   

6.
彭立华  沈为 《实验力学》1996,11(1):55-61
本文根据广义弹脆性损伤理论模型,用综合实验分析和数值计算的方法,确定受载复合材料板的形变场和损伤场。首先用云纹干涉法确定各受损单元的节点位移,再用有限元分析得到这些单元的真实应变和有效应变。由此计算受载各单元的损伤变量和有效弹性系数。最后,根据弹脆性材料的损伤本构关系确定受载复合材料板的真实应力场。  相似文献   

7.
纳米丝应变率效应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了零温时不同应变率作用下纳米丝的拉伸力学行为.计算结果表明在缺乏热激活软化机制条件下,纳米丝应变率效应呈现出与宏观应变率试验结果相一致的特征.纳米丝在不同的应变率范围具有不同的变形机制.在应变率不敏感区和敏感区,纳米丝主要以位错运动作为塑性变形机制;在应变率突变区,纳米丝通过局部原子混乱区的持续扩展乃至整体结构的非晶化作为塑性变形机制.  相似文献   

8.
刚芹果  杨挺青 《力学学报》1995,27(2):222-225
得出了一维非线性黏弹体和黏塑性体中最优应变路径方程,并揭示了它们的某些特性,如:(1)当非线性黏弹本构方程中的黏性部分与应变的关系具有上凸形式时,相应的最优应变路径具有下凸性质;(2)对于过应力和Bodner-Parton黏塑性体,它们的最优应变路径是塑性应变为线性形式,即塑性应变率为常数,而弹-黏塑性体的最优应变路径则不同。  相似文献   

9.
陈艳  骆英  朱玉萍  刘红光 《实验力学》2013,28(4):416-421
对磁场和应力场共同作用下的单晶铁磁形状记忆合金的力学特性进行了实验测试与分析,分别获得了单晶Ni\-2MnGa试样在不同的压应力时、两个不同角度的磁场作用下的磁场-应变曲线。结果表明,当磁场垂直于应力时,磁场方向的磁致应变要远小于应力方向的磁致应变;当磁场平行于应力时,磁场方向的磁致应变要小于垂直于磁场方向的磁致应变,其磁致应变滞后环的面积远小于磁场垂直于应力时的滞后环面积。这为铁磁形状记忆合金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有压水环境中的混凝土进行了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动态压缩试验研究,获得了水压为0~10MPa时的混凝土含水量特征以及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试验结果表明:应变速率不高于10~(-3)/s时,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与干燥混凝土的相似,受力状态如同单轴加载;在应变速率为10~(-2)/s时,其应力应变曲线的后半支随水压力增加而提高,与三轴受力状态类似,水压力对混凝土形成了围压效应。混凝土的强度及其动态增强因子随应变速率呈非线性增加趋势,水压力越高则增长速度越快。强度压力增强因子随水压力的变化趋势在不同应变速率下存在差异。在慢速加载时,强度压力增强因子变化幅度为10%,而快速加载时,其随水压力提高而增加,且显著高于慢速加载时的情况。在深入研究混凝土强度动态增强因子和压力增强因子的基础上,构建了有压水环境中混凝土的经验本构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水压力和应变速率共同作用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结合混凝土的含水量特征,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应变速率下孔隙水对其力学性能影响的作用机理,分析表明含水量不同导致了粘滞应力和超孔隙水压力的差异,从而引起混凝土强度的非线性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