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齐朝晖  国树东  卓英鹏 《力学学报》2019,51(6):1856-1871
解除了传统有限元方法中单元节点与物质点固结的假设, 建立了空间点的速度和加速度与相应物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数学关系, 强调了虚功率原理中出现的速度和加速度皆为物质速度和物质加速度. 在此基础上构造了单元节点既不与空间坐标固定也不与物质坐标固定的动态节点绳索单元. 根据滑轮绳索系统的特点, 选取绳索出入绳点的弧长坐标、出入绳角、面外摆角以及拉伸应变等空间参数描述了滑轮绳索系统的运动. 将绳索与滑轮以及绳索与卷筒之间的相互作用合理简化为物质速度间的约束条件, 避免了传统方法中接触力计算不收敛、效率低等缺点. 所提方法可精细求解绳索与滑轮间接触边界点位置和卷筒入绳点在卷筒上的运动、滑轮的中心和其连体基的运动、绳索出入滑轮和卷筒时空间方位的变化以及绳索上任意点的拉力变化等细节. 可为含绳索机械系统的力学分析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所用的解除单元节点与物质点绑定的理论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可为有限元方法的理论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柔性机械臂动力学建模和控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柔性机械臂动力学建模和动力学控制等相关问题,介绍了柔性机械臂动力学建模中的旋转代数法、基于Lagrange方程的方法及基于模型辩识的方法;介绍了柔性机械臂动力学控制中的PD控制、反馈控制、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预测控制、非线性控制和智能控 制,最后详细介绍了柔性机械臂动力学控制中的混合控制及智能结构;指出在柔性机械臂动力学建模和动力学控制应解决的问题。这对包括柔性机械臂在内的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建模与控制问题的研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滑轮绳索系统中动态节点绳索单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齐朝晖  国树东  卓英鹏 《力学学报》2019,51(6):1856-1871
解除了传统有限元方法中单元节点与物质点固结的假设, 建立了空间点的速度和加速度与相应物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之间的数学关系, 强调了虚功率原理中出现的速度和加速度皆为物质速度和物质加速度. 在此基础上构造了单元节点既不与空间坐标固定也不与物质坐标固定的动态节点绳索单元. 根据滑轮绳索系统的特点, 选取绳索出入绳点的弧长坐标、出入绳角、面外摆角以及拉伸应变等空间参数描述了滑轮绳索系统的运动. 将绳索与滑轮以及绳索与卷筒之间的相互作用合理简化为物质速度间的约束条件, 避免了传统方法中接触力计算不收敛、效率低等缺点. 所提方法可精细求解绳索与滑轮间接触边界点位置和卷筒入绳点在卷筒上的运动、滑轮的中心和其连体基的运动、绳索出入滑轮和卷筒时空间方位的变化以及绳索上任意点的拉力变化等细节. 可为含绳索机械系统的力学分析提供新的理论基础. 所用的解除单元节点与物质点绑定的理论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可为有限元方法的理论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大型空间结构的动力学建模与控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林健  黄琳 《力学进展》1991,21(3):333-341
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大型空间结构的动力学建模和控制的研究成果.介绍与评论了化简分布参数系统的3种方法,最后提出了如何有效地控制大型空间结构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折叠翼飞行器的动力学建模与稳定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宋慧心  金磊 《力学学报》2020,52(6):1548-1559
折叠翼飞行器在变形过程中,其动力学模型呈现多刚体、多自由度和强非线性特点,同时气动力/力矩、压心、质心和转动惯量等参数也会大幅度变化,严重影响飞行稳定性. 由此,本论文将对飞行器的多刚体动力学建模与变形稳定控制进行研究.基于凯恩方法建立了折叠翼飞行器的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并从中得到了变形所产生的附加力和力矩表达式.通过气动计算拟合出气动参数与折叠角之间的函数关系,由此分析了不同折叠角速度下飞行器的纵向动态特性, 结果表明,折叠翼飞行器变形过程中速度、高度和俯仰角均会发生变化,飞行器无法保持稳定飞行.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抗扰理论的飞行器变形过程中的稳定控制方法.将折叠翼飞行器纵向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中存在的非线性项、耦合项以及参数时变项都视为系统内外总扰动,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总扰动进行实时估计和补偿, 针对补偿后的系统设计PD控制器,实现了速度通道和高度通道的解耦控制.通过Lyapunov稳定性原理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 并进行数学仿真验证. 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自抗扰理论设计的稳定控制器能够解决飞行器变形所带来的强非线性和参数时变等问题,保证飞行器的高精度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6.
方培俊  蔡英凤  陈龙  孙晓强  王海 《力学学报》2022,54(7):1896-1908
车辆动力学建模过程中通常会进行简化和假设, 导致模型在某些工况下无法准确反映车辆的实际动态特性, 影响控制精度甚至安全性. 鉴于此,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非线性建模与控制方法, 建立了新型神经网络车辆横向动力学多步预测模型, 实现了智能汽车对参考轨迹的跟踪控制. 首先, 在分析车辆单轨模型并考虑轮胎非线性和纵向负载转移的基础上, 基于编码器?解码器结构设计神经网络横向动力学模型. 其中, 使用串行排列来扩展微分方程描述不完全的动力学信息, 隐藏层神经元学习车辆的高度非线性和强耦合特性, 进而提高模型全局计算精度. 利用所构建的数据集进行模型训练和测试, 结果表明, 相比于物理模型, 所提出的模型在不同路面附着系数条件下均具有更高的建模精度, 具有隐式预测路面摩擦条件能力. 其次, 利用提出的模型设计轨迹跟踪控制算法, 根据车辆稳态转向假设, 计算所需的前轮转向角和稳态质心侧偏角, 将稳态质心侧偏角纳入基于路径误差的转向反馈中, 实现参考轨迹跟踪控制. 最后, 使用CarSim/Simulink联合仿真及HIL实验测试进行不同工况试验的对比分析, 对所提出的基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控制算法进行评价, 结果表明, 该模型能够实现智能汽车在高速下精确的跟踪控制效果, 并具有良好的横向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方五益  郭晛  黎亮  章定国 《力学学报》2020,52(4):965-974
本文探究了铰柔性对机器人动力学响应和动力学控制的影响.首先,建立由n个柔性铰和n个柔性杆组成的空间机器人模型,运用递推拉格朗日动力学方法,得到柔性机器人系统的刚柔耦合动力学方程.在动力学建模过程中,除了考虑杆件的拉伸变形、弯曲变形、扭转变形以及非线性耦合变形对机器人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还考虑了铰的柔性对机器人动力学响应和控制的影响.其中,柔性铰模型是基于Spong的柔性关节简化模型,将柔性铰看成线性扭转弹簧,不仅考虑了铰阻尼的存在,还考虑了柔性铰的质量效应.其次,编写了空间柔性铰柔性杆机器人仿真程序,研究铰的刚度系数和阻尼系数对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柔性铰刚度系数的增大,柔性机器人的动态响应幅值减小,振动频率变大.随着柔性铰阻尼系数的增大,柔性机器人的动态响应幅值减小,振动幅值的衰减速度变快.可通过调节柔性铰的刚度和阻尼来减小柔性铰柔性杆机器人的振动,因此铰阻尼的研究具有重要工程意义.最后,研究了铰柔性在机器人系统动力学控制中的影响.在刚性铰机械臂和柔性铰机械臂完成相同圆周运动时,通过逆动力学方法求解得到两种情况下的关节驱动力矩.研究表明:引入柔性铰会使控制所需的驱动力矩变小,对机器人控制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
神经网络方法是用于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建模的有效方法,本文针对多层神经网络结构,运用递推预报误差(RPE)算法对离散非线性动力学系统进行了辨识研究,并对口腔非线性动力学系统进行了神经网络动态建模,为了解语音和实用化的语音识别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孙加亮  田强  胡海岩 《力学学报》2019,51(6):1565-1586
多柔体系统是由柔性部件和运动副组成的力学系统,在航空、航天、车辆、机械与兵器等众多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典型的代表包括柔性机械臂、直升机旋翼、卫星的可展开天线、太阳帆航天器等. 近年来,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多柔体系统动力学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含变长度柔性部件的多柔体系统,不仅涉及其动力学 建模与计算,还涉及其动力学优化设计. 事实上,部件柔性对多柔体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影响很大,直接影响到优化结果,因此需要发展基于多柔体系统动力学的优化设计方法. 本文首先阐述了多柔体系统动力学优化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简要回顾了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建模的3类方法:浮动坐标方法、几何 精确方法和绝对节点坐标方法,并介绍了含变长度柔性部件的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 系统概述了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响应优化、动力学特性优化和动力学灵敏度分析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从尺寸优化、形状优化和 拓扑优化 3 个方面综述了多柔体系统部件优化的研究进展. 本文最后提出了在多柔体系统动力学优化研究中值得关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0.
孙加亮  田强  胡海岩 《力学学报》2019,51(6):1565-1586
多柔体系统是由柔性部件和运动副组成的力学系统,在航空、航天、车辆、机械与兵器等众多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典型的代表包括柔性机械臂、直升机旋翼、卫星的可展开天线、太阳帆航天器等. 近年来,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多柔体系统动力学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含变长度柔性部件的多柔体系统,不仅涉及其动力学 建模与计算,还涉及其动力学优化设计. 事实上,部件柔性对多柔体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影响很大,直接影响到优化结果,因此需要发展基于多柔体系统动力学的优化设计方法. 本文首先阐述了多柔体系统动力学优化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简要回顾了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建模的3类方法:浮动坐标方法、几何 精确方法和绝对节点坐标方法,并介绍了含变长度柔性部件的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 系统概述了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响应优化、动力学特性优化和动力学灵敏度分析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从尺寸优化、形状优化和 拓扑优化 3 个方面综述了多柔体系统部件优化的研究进展. 本文最后提出了在多柔体系统动力学优化研究中值得关注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1.
The paper presents a nonlinear dynamic model of 9 degrees of freedom for four-wheel-steering vehicles. Compared with those in previous studies, this model includes the pitch and roll of the vehicle body, the motion of 4 wheels in the accelerating or braking process, the nonlinear coupling of vehicle body and unsprung part, as well as the air drag and wind effect. As a result, the model can be used for the analysis of various maneuvers of the four-wheel-steering vehicles. In addition, the previous models can be considered as a special case of this model. The paper gives some case studies for the dynamic performance of a four-wheel-steering vehicle under step input and saw-tooth input of steering angle applied on the front wheels, respectively. The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9625511)  相似文献   

12.
    
The present paper is a survey and research paper on the treatment of optimal control problems of rigid‐link manipulators by indirect methods. Maximum Principle based approaches provide an excellent tool to calculate optimal reference trajectories for multi‐link manipulators with high accuracy. Their major drawback was the need to explicitly formulate the complicated system of adjoint differential equations and to apply the full apparatus of optimal control theory. This is necessary in order to convert the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into a piecewise defined, nonlinear multi‐point boundary value problem. An accurate and efficient access to first‐ and higher‐order derivatives is crucial. The approach described in this paper allows it to generate all the derivative information recursively and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recursive formulation of the equations of motion. Nonlinear state and control constraints are treated without any simplifications by transforming them into sequences of systems of linear equations. By these means, the modeling of the complete optimal control problem and the accompanying boundary value problem is automated to a great extent. The fast numerical solution is by the advanced multiple shooting method JANUS. (© 2008 WILEY‐VCH Verlag GmbH & Co. KGaA, Weinheim)  相似文献   

13.
Guglieri  G.  Quagliotti  F. B. 《Nonlinear dynamics》2001,24(2):129-146
The paper deals with the study of an analytical model of wingrock, based on parameter identification of experimental data. Theexperiments were performed in the Aeronautical Laboratory of Politecnicodi Torino, in the D3M Low Speed Wind Tunnel, on a80° delta wing. Free-to-roll tests have been used todetermine build-up and limit cycle characteristics of wing rock. Flowvisualization techniques were also utilized in order to track vortexpositio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imit cycle (oscillation amplitudeand frequency) were compared in detail with reference results obtainedin other laboratories. An analytical nonlinear model was derived.Parameters were identified by means of the least-squares approximationof experimental data with coherent initial conditions. The consistencyof time histories, reproduced by numerical integration, was alsoanalyzed. This formulation correctly predicts stable limit cycles for awide range of airspeeds, angles of attack and release roll angles.  相似文献   

14.
柔性多体系统的计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柔性多体系统计算建模的研究现状和近期进展进行了总结. 重点讨论了柔性多体动力学的以下内容: 柔性构件的建模, 约束建模, 求解技术, 控制策略, 耦合问题, 设计和实验的研究. 对柔性多体系统建模的浮动坐标系,转动坐标系和惯性系等3种坐标系的特点进行了对比. 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包括柔性多体系统的新的应用,如微观力学系统和超微观力学系统等; 提高这些模型的计算精度和效率的技巧和策略; 以及可以用于改善柔性多体系统的工具. 本综述文章引用了877篇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5.
大型网架式可展开空间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学与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航天工业迫切需要掌握可入轨后展开的大型网架式空间结构技术,以便研制口径十几米、乃至数十米的大型星载天线。该技术的主要科学基础是这类空间结构展开和服役过程的非线性动力学建模、分析和控制。本文综述了与上述科学基础相关的研究进展,提出应重点关注的三个科学问题:一是大型网架式空间结构展开过程的多柔体系统动力学,尤其是如何对微重力环境下索网的接触和缠绕、运动副内碰撞、结构展开与航天器本体间的耦合等导致的非线性动力学进行建模和分析;二是大型网架式空间结构展开锁定后服役的动力学分析,尤其是如何揭示结构柔性、众多运动副间隙、交变热载荷等因素引起的复杂非线性振动机理;三是大型网架式空间结构展开锁定后服役的动力学控制,尤其是如何在欠驱动、低能耗条件下对非线性振动和波动传播提出有效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6.
    
A formulation for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friction effects in spatial multibody systems is presented. Constraint reaction forces on rigid bodies that are connected by joints that support friction are derived as functions of Lagrange multipliers, using D’Alembert’s principle. Friction forces acting on bodies are calculated as a function of joint geometry, constraint reaction forces that are functions of Lagrange multipliers, and relative velocities at constraint contact points that are determined by system kinematics. Friction forces are implemented in index 0 differential-algebraic equations of motion that are solved numerically using explicit and implicit numerical integration methods. Spatial examples are presented, yielding accurate results and demonstrating that the systems are not stiff, even in the presence of friction and stiction.  相似文献   

17.
具有刚-柔-液-控耦合的航天器动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岳宝增  宋晓娟 《力学进展》2013,43(1):163-173
从现代复杂航天器姿态非线性动力学、液体燃料晃动动力学与控制问题、航天器刚-柔耦合系统动力学建模问题、航天器刚-液耦合动力学、航天器刚-柔-液-控耦合动力学、充液航天器实验问题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在充液航天器多体耦合动力学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 分别从液体燃料晃动动力学建模问题、航天器刚-柔-液-控耦合系统非线性理论和方法、计算机数值仿真及物理实验问题等方面展望了有待进一步加强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折叠翼飞行器在变形过程中,其动力学模型呈现多刚体、多自由度和强非线性特点,同时气动力/力矩、压心、质心和转动惯量等参数也会大幅度变化,严重影响飞行稳定性. 由此,本论文将对飞行器的多刚体动力学建模与变形稳定控制进行研究.基于凯恩方法建立了折叠翼飞行器的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并从中得到了变形所产生的附加力和力矩表达式.通过气动计算拟合出气动参数与折叠角之间的函数关系,由此分析了不同折叠角速度下飞行器的纵向动态特性, 结果表明,折叠翼飞行器变形过程中速度、高度和俯仰角均会发生变化,飞行器无法保持稳定飞行.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抗扰理论的飞行器变形过程中的稳定控制方法.将折叠翼飞行器纵向非线性动力学模型中存在的非线性项、耦合项以及参数时变项都视为系统内外总扰动,利用扩张状态观测器对总扰动进行实时估计和补偿, 针对补偿后的系统设计PD控制器,实现了速度通道和高度通道的解耦控制.通过Lyapunov稳定性原理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 并进行数学仿真验证. 仿真结果表明,基于自抗扰理论设计的稳定控制器能够解决飞行器变形所带来的强非线性和参数时变等问题,保证飞行器的高精度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19.
研究在地球万有引力场和磁场中具有结构内阻尼的磁性刚体航天器在近赤道椭圆轨道上平面天平动的混沌行为及其控制.应用Melnikov方法建立了系统存在横截异宿点的条件.分别采用功率谱和Lyapunov指数等数值方法对系统动力学行为进行识别.应用逆系统控制和局部逆系统控制将混沌姿态运动控制为给定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