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食品在口腔加工的过程被认为涉及流变学和摩擦学机制,而口腔摩擦则被认为是口腔质构感知产生的一个重要机理,用来描述舌头与口腔上颚、舌头与食品之间相对运动以及由此产生的触觉感受. 本文中综述了近年来食品口腔加工领域的摩擦学研究进展,包括摩擦学测量技术与方法、体内口腔摩擦和感官知觉之间的联系等. 相关研究表明,摩擦学测量为几种与质构相关的感知提供了理论依据,但获得两者之间的量化经验关系仍然很有挑战性;同时,由于摩擦学和感官感知受到多种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因此必须将摩擦学和其他表征技术相结合用以解释两者的相互关系及机制,从而促进食品口腔加工摩擦学的持续和深入发展,并为高品质食物和饮料的研究和设计提供重要工具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摩擦学发展方向的探讨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19  
张嗣伟 《摩擦学学报》2001,21(5):321-323
通过总结进入新千年以来召开的3次重要国际摩擦学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情况,分析了摩擦学发展的现状,指出当今国际摩擦学界研究的主题仍是摩擦、磨损与润滑,而且绝大多数研究都紧密结合工业应用,而表面工程、微观和纳米摩擦学、磁记录系统、生物摩擦学和生态/环境摩擦学等几个领域更加受到关注,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摩擦学发展的3个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原子力显微镜在纳米摩擦学中应用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10,他引:6  
近年来,原子力显微镜在纳米摩擦学研究中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已经成为进行纳米摩擦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有力地促进了纳米摩擦学的发展.因此,对应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纳米摩擦、纳米磨损、纳米润滑、纳米摩擦化学反应和微型机电系统的纳米表面工程等方面所取得的主要进展作了系统的综合归纳与阐述,并且提出了原子力显微镜在纳米摩擦学应用中亟待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嗣伟 《摩擦学学报》2011,31(4):417-423
在简述绿色摩擦学产生背景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绿色摩擦学的科学与技术内涵.着重阐明了绿色摩擦学的定义、目标和主要任务以及狭义和广义的绿色摩擦学所包含的领域;结合绿色摩擦学的最新进展,全面地介绍了绿色摩擦学的技术内涵(研究范围或领域).最后,指出了绿色摩擦学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摩擦学的三个公理   总被引:61,自引:14,他引:47  
谢友柏 《摩擦学学报》2001,21(3):161-166
讨论了摩擦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应用基础学科,摩擦学在继承摩擦、磨损和润滑几千年来积累起来的理论成果和应用成果的基础上,没有建立与摩擦、磨损和润滑相比有所发展且与自身的定义和性质相适应并可以支持自身独立发展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提出摩擦学中存在3个基本公理:即第一公理——摩擦学行为是系统依赖的;第二公理——摩擦学元素的特性是时间依赖的;第三公理——摩擦学行为是多个学科行为之间强耦合的结果,由这些公理可以推导出一系列定理和相应的系,同时还讨论了用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描述含有摩擦副的系统的特性的方法,并给出了应用举例。  相似文献   

6.
空间摩擦学研究的前沿领域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12  
综合论述了根据新一代长期空间计划要求形成的空间摩擦学研究新的前沿领域:大幅度延长摩擦学系统的寿命;提高可靠性;大幅度降低摩擦力矩及力矩噪声;在间歇运行条件下的润滑和防止真空冷焊;在极端(低温、高温、高速和重载等)条件下的磨擦学。归纳提出了进行这些前沿研究需要采取的主要技术途径,即立足于现有基础研究解决航天工程上的重点摩擦学问题,加强空间摩擦学的探索性研究以发现或发展新的备用润滑剂和新技术,满足新的  相似文献   

7.
微观摩擦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8  
薛群基  张军 《摩擦学学报》1994,14(4):360-369
早在十九世纪中叶就有人试图从原子、分子水平上揭示摩擦过程的本质,然而直到原子力显微镜和摩擦力显微镜问世之后的本世纪八十年代,学术界才明确提出了微观摩擦学这个概念。为了推动微观摩擦学的发展,对微观摩擦学的研究方法及其最新研究进展作了综合介绍与评述。微观摩擦学在基础研究方面首先是从边界润滑之研究提出的,而在应用方面则是从磁头-盘之润滑提出的;在研究方法上主要是原子力显微镜、LB膜技术、表面力装置、石英晶体微量天平、红外、电子能谱和计算机分子动力学模拟等。目前,微观摩擦学主要应用于高密度磁纪录介质的摩擦学研究,同时还应用于微型机械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制造,以及微观摩擦、粘着与磨损行为的基础研究等方面,除此以外,还简明地指出了今后微观摩擦学研究应当重视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8.
投稿指南     
正《摩擦学学报》是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并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覆盖摩擦学各分支学科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摩擦学设计、摩擦力学、摩擦化学、摩擦学材料、摩擦学表面工程、特殊工况下的摩擦学、摩擦学测试技术与设备及摩擦学系统工程与应用等重要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新成果,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摩擦学研究和新材料研制的中高级专业人才及大学有关专业的教学人员  相似文献   

9.
海洋环境下的材料摩擦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载体,与人类未来发展休戚与共.海洋科学领域的发展常常依赖于海洋专用材料的研究和展.海洋极端环境下的摩擦磨损是制约海洋材料应用与推广的关键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材料在海洋苛刻环境下的腐蚀行为、电化学腐蚀以及材料在载荷和腐蚀环境下的耦合摩擦学行为.本文中分析了海洋环境的特点及其关键摩擦学问题,阐述了海洋环境下的材料摩擦学的研究内涵,对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在海洋环境下的摩擦学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海洋材料摩擦学现有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对海洋环境下的材料摩擦学相关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松香是提琴类乐器的琴弓/琴弦间产生黏滑现象并导致琴弦自激振动的物理学基础. 本文作者简要归纳了与松香在提琴类乐器使用中相关的摩擦学内容,初步讨论了评价松香摩擦学特性的试验方法,包括摩擦磨损试验用样品及其制备方法,以及摩擦磨损试验机的选择. 本文中以两种提琴类乐器用松香和一种工业用松香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了热熔法与溶剂法制备的松香涂层和松香块体试样的表面形貌等特征,并探讨了这些特征对松香室温摩擦学特性结果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以溶剂法制备松香涂层为研究对象时,摩擦磨损试验有较好的试验重复性;减摩、黏滑现象和粉化磨损现象是松香涂层摩擦学行为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与制备工艺、涂层厚度以及对偶材料有关.   相似文献   

11.
采用离散元模型对碎冰区浮冰与船舶结构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数值研究。碎冰由三维圆盘单元构成,并考虑其在海流作用下的浮力、拖曳力和附加质量。船体结构由一系列三角形单元组合构造。通过海冰与船体单元间的接触判断和接触力计算,确定海冰与船体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以上离散单元模型对不同冰况(冰速、冰厚、冰块尺寸和密集度)以及航速条件下,海冰对船体的动力作用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对比分析了以上因素对船体冰载荷的影响,可为冰区船舶的安全运行和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超声波电机用摩擦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归纳并探讨超声波电机摩擦材料的基本要求与国内外研究进展.基于行波型超声波电机驱动特点及运行规律,从摩擦学、接触力学和材料学3个方面对超声波电机用摩擦材料的特殊要求进行探讨,初步得出超声波电机摩擦材料应具有优良的摩擦学、一定的接触变形和一定的结构特性3个方面的特殊要求.最后,针对超声波电机摩擦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超声波电机摩擦材料值得重视的研究方向,即建立更为完善的接触模型、研制针对多种环境下使用的多种系列摩擦材料、开发考察摩擦材料性能的专门试验设备与测试技术方法和寿命预测技术方法等.  相似文献   

13.
电接触材料在生活生产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面临着较为复杂的摩擦磨损问题,因此对电接触材料的研究至关重要. 文章从摩擦学角度出发,综述了当前几种常见的铜基、银基和金基电接触材料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不同接触载荷、电流和滑动速度等条件下电接触材料的载流摩擦学行为、载流摩擦磨损机制、计算模拟研究以及当前还存在的问题. 提出未来应发展石墨烯等性能优异的新型电接触材料以及加强对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电接触体系的摩擦磨损行为和失效机制的研究,这将为未来电接触材料摩擦学的研究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摩擦学研究的发展概况与趋势   总被引:24,自引:13,他引:24  
本文简要地综述了近年来摩擦学研究(包括摩擦与磨损的机理、润滑力学、材料与润滑剂、表面技术与工程和摩擦学设计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并就摩擦学研究各领域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作者特别强调在今后的摩擦学研究中应当注意下述几个方向:摩擦学研究已从传统的力学向材料科学与技术转移;适合于高温应用的或具有低摩擦长寿命的摩擦学材料和润滑剂;磁记录和微型机械的微观摩擦学及纳米级材料摩擦学;摩擦学设计和摩擦学知识的转移。  相似文献   

15.
针对船体垂向变形测量的迫切需求,以及现有方法对于垂向变形适用性差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利用摄像测量原理实现垂向变形测量的新方法,推导了设备垂向变形角与姿态欧拉角变化量之间的转换关系,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船体垂向变形测量方案。通过在平台上的CCD像机对与垂向设备基座固连的合作标志的实时观测,解算由于变形引起的合作标志姿态变化量,再利用合作标志与设备基座固连关系计算设备的垂向变形角。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半实物仿真实验,实验结果测量值与参考值变化趋势一致,测量误差均在10″以下,说明该方法在垂向变形测量中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16.
船舶碰撞数值仿真的附加质量模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船舶碰撞的运动滞后和局部损伤特性 ,采用附加质量处理流体 结构耦合作用 ,用详细的有限元模型表达撞击船首和被撞船侧的直接涉撞区结构 ,而将非碰撞区的船体结构视为刚体 ,形成一个附加质量模型用于碰撞仿真计算。附加质量模型不仅建模工作量小 ,而且CPU时间也大大减少。算例表明 ,附加质量模型与流固耦合模型的分析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可以满足一般的工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7.
力学的永恒魅力与贡献——————与时俱进的船舶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有生 《力学进展》2003,33(1):41-55
船舶力学是一个与船舶工程紧密结合的力学领域.作为力学的 一门分支学科,于20世纪上半叶形成了自身较为系统的专业格局,并 且在20世纪下半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结合当代船舶与船舶技术 演进的概况,尤其是近年来超越传统的快速发展,简述了船舶力学所 面临的需求及所做出的贡献.本文并对船舶力学主要研究领域的现状、 发展方向与热点问题,择要作了概括的、远非全面的介绍,对其发展 总趋势作了初步的分析.毫无疑问,船舶类型的每一步更新与发展, 都包含着在船舶力学的领域中认识与把握船舶所遭受的随机、复杂、 险恶的环境载荷,改进航行性能,保证船体安全可靠等方面的科学与 技术的进步.凡是船舶力学研究最活跃的地方,往往就是需求最明确, 船舶新技术出现最快的地方.可以说,现代船舶发展的历史,也就是 船舶力学发展的历史,船舶力学是船舶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源泉,而 船舶的工程需求又是船舶力学发展的基石,两者紧密结合,与时俱进. 在人类的历史进入21世纪的时候,船舶设计制造技术频频更新,改变 着船舶与海上运输的面貌,同时船舶力学发展的历史也将翻到崭新的 一页.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优化航天测量船变形测量系统,提出了基于光纤Bragg光栅技术的应变误差测量方法。首先通过对测量船变形系统的结构和光路进行几何分析,建立了应变量与误差角之间的转换模型。然后基于光纤光栅技术设计了测量船变形系统的应变误差测量方案。由应变与误差角的转换公式得到,运用常用的Si425型光纤光栅解调仪,其理论测量精度可达0.01″。  相似文献   

19.
极地船舶操纵破冰性能是破冰船设计建造过程中需重点考虑的问题。为分析极地船舶操纵性能,本文发展了冰区船舶六自由度操纵破冰运动模型,采用扩展多面体离散元模拟海冰,舵桨操纵模型提供破冰力。开展平整冰区定常直航模拟计算,并与Lindqvist船体冰阻力经验公式展开对比验证;开展雪龙号敞水35°舵角操纵性仿真,并与实船试航结果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开展冰厚及舵角影响下的船体结构冰载荷及破冰轨迹计算,模拟得到操纵破冰航行中船体垂荡、横摇及纵摇运动时程;最后分析操纵破冰船体线载荷分布与直航破冰下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