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铮  王来 《力学与实践》2012,34(6):58-59
 通过弹性力学方法可以得到带孔无限大(宽) 板应力场的理论解, 但带孔有限宽板的理论解却比较难于得到. 本文从二者孔边应力分布的相似性出发, 引入应力分布函数的修正系数, 从而建立了带孔有限宽板孔边应力集中系数的修正解法, 对于多种不同宽度的带孔板, 孔边应力集中系数的修正解与有限元数值解进行了比较, 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修正因子具有其工程应用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提出应力是塑性应变空间内蕴几何学参数的泛函.一般情况下,塑性应变空间是非欧几何空间,而其度量张量是塑性应变和其历史的函数,但在初始各向同性和不可压的情况下可取成欧氏空间.本文在Ilyushin理论,和Valanis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在拉-扭复合加载下的εp1-εp3空间中新的积分型弹塑性本构关系,所建理论预测的结果和实验[1]相当一致,表明理论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3.
拉-扭复合加载下不锈钢的弹塑性本构关系——Ⅱ.理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社戌  匡震邦 《力学学报》1996,28(6):745-750
提出应力是塑性应变空间内蕴几何学参数的泛函.一般情况下,塑性应变空间是非欧几何空间,而其度量张量是塑性应变和其历史的函数,但在初始各向同性和不可压的情况下可取成欧氏空间.本文在Ilyushin理论,和Valanis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在拉-扭复合加载下的εp1-εp3空间中新的积分型弹塑性本构关系,所建理论预测的结果和实验[1]相当一致,表明理论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张泽华  庞宝君 《实验力学》1998,13(2):253-256
报导了灰口铸铁薄壁圆管试件在比例加载时P—p复杂应力状态下屈服规律的实验结果。主要研究了:(1)拉伸屈服强度与压缩屈服强度的关系;(2)应力球张量对材料屈服的影响;(3)材料初始屈服规律。  相似文献   

5.
1.前言应变疲劳寿命计算中的循环σ-ε曲线通常是单轴应力-应变曲线,当用于缺口试体在双轴应力状态下的缺口根部的应力应变分析时,一般要进行双轴应力修正.文献[1]提出了一种修正循环σ-ε曲线的方法,得到了较为广泛地应用.其基本思想如下:对于单轴循环σ_α-ε_α曲线通常可用下式表示:  相似文献   

6.
镁合金屈服与强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导镁合金MB8薄壁圆管试件在比例加载时P-p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实验结果,主要研究了:(1)初始屈服曲面;(2)强度极限曲面;(3)初始屈服曲面与强度极限曲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疲劳寿命估算的能量法及其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疲劳损伤滞后能等效原理,导出了缺口件与光滑件的当量应力关系,通过Neuber公式和饱和应力应变关系,可确定当量应力取值;采用定量方程随机化方程,建立了γ-p-ε-N曲线(置信度-可靠度-应变-寿命曲线)公式及其实验测试方式;根据疲劳累积损伤理论和γ-p-ε-N曲线公式,得到了随机载荷谱作用下构件疲劳寿命估算公式;最后,实验验证了复杂实测载荷谱作用下,LY12CZ铝合金含孔试样的疲劳寿命估算结果  相似文献   

8.
一类多分子生化反应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一般的多分子生化反应模型x=δ-ax-x^py^q,y=x^2y^2-by,在第一象限内的相图。并应用Hipf分支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整数p,q(q〉1,P〉0),此系统在第一象限内至少可以存在两个极限环,但是在平衡点M的充分小邻域内却至多只可能存在两个极限环。  相似文献   

9.
层合板预紧螺栓搭接孔边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复合材料层合板预紧螺栓单板搭接和双板搭接结构,分别建立了全尺寸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非线性接触算法模拟螺栓连接,采用Prets179预紧力单元施加螺栓预紧力.通过分析两种搭接形式在不同预紧力下的孔边应力分布,得到了预紧力与孔边拉应力以及预紧力与孔边层间应力的关系曲线.分析表明:随着螺栓预紧力增加,层合板孔边拉应力水平不断降低;双板搭接的孔边应力明显低于单板搭接的孔边应力.  相似文献   

10.
1.引言当研究等厚圆柱壳体在孔洞(孔边曲线为Γ)附近的应力集中问题时,常采用文[1]中的方法,即先在远离孔洞处将柱面沿母线切开并展成等距坐标系α、β的带孔(孔边曲线ν,与Γ对应)平面部分,再转换成新的坐标系统ρ、θ,然后在此坐标系下研究应力分布。文[1]认为实现α、β与ρ、θ之间坐标变换的解析函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