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针对智能压电结构中,结构和压电材料之间的耦合和压电材料的动态输出,对结构阻尼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段阻尼模型.由于压电结构和系统之间的耦合效应,整个结构的刚度和阻尼都会发生变化,尤其是阻尼会发生动态的变化.静态阻尼模型的描述已不能满足描述需要,而文中的分段阻尼模型能更精确地描述智能压电结构中的阻尼,以及系统的动态响应.以悬臂梁为例,实验结果验证了原静态阻尼模型的误差较大,而新模型比原模型精确反映了系统的幅频相应,比原模型更加合理和准确. 相似文献
4.
5.
压电材料因其变形精度高、反应速度快、易于制作成小型化元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精密驱动、振动控制、精确定位等领域.改变压电智能结构中压电元器件的位置、大小、形状等参数能够有效地改善系统的力学性能,因而吸引了许多学者和工程师的关注和研究.拓扑优化作为有效的优化工具,已经成功应用于压电智能结构的优化设计中.论文首先阐述了压电智能结构拓扑优化的背景和意义,简要回顾了压电智能结构主动控制及分析方法,并综述了面向结构静变形控制的压电智能结构优化、面向振动控制的压电智能结构优化、压电俘能器的设计与优化等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简单归纳压电智能结构拓扑优化研究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7.
币压电传感器、作动器和梁组成的机电耦合的动力系统,本文提出了一个计算机数值模拟的伽辽金方法。从哈密顿原理出发,导出其状态方程,采用有限维样条函数逼近该动力系统的运动。算便与实验结果比较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对于机电耦合梁的振动控制分析是有效的。此方法也容易进一步推广到其他更为复杂的智能结构。 相似文献
8.
9.
10.
11.
IntroductionDuetotheextensiveapplicationsofpiezoelectricmaterialsinsmartstructures,itisveryimportanttoprobeintotheirmechanismasactuatorsandsensors[1].Oneofthefirstimportantstudiesinvolvingthemodelingoftheperformanceofpiezoelectricactuatorswhicharesurfa… 相似文献
12.
戈正铭 《应用数学和力学(英文版)》1981,2(6):757-764
This paper gives some theorems for determining the definiteness and changeability of sign of functions as well as the application to the axis of a sleeping top.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 of the conditional stability of the motion is obtained, which coincides with that of the stability of nutation angle and also with that of the stability of total variables in the equations of motion.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用两种功能材料综合控制智能梁的振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给出了用两种材料对梁进行振动控制的综合控制方法。采用多层分布压电层进行精密主动控制时,将压电传感层和压电致动层分割成若干单元来设计压电模态传感器和压电模态致动器,进而实现了梁的模态控制,同时利用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特性对梁进行被动控制来抑制梁的大振幅振动,取得了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比例反馈控制,由线弹性压电层合结构有限元动力方程,推导了压电智能结构的振动控制方程.采用三维八节点实体耦合单元(Solid5)模拟压电致动器/感应器,三维实体单元(Solid45)模拟主结构,利用ANSYS中参数化语言(APDL)编写了压电层合智能结构的有限元程序.以零一最优问题来描述致动器/感应器的位置优化问题,用遗传算法(GA)求解.以压电智能悬臂板为数值算例,采用比例反馈控制,研究了瞬时荷载作用下,最优位置和一般位置配置致动器/感应器时智能结构的控制效果.为了进一步验证本文方法的正确性,研究了简谐荷载作用下系统的控制效果.数值结果表明采用遗传算法搜索压电智能结构振动控制中压电致动器/感应器的最优位置是十分有效的并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