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井眼轨迹控制工具主轴载荷与造斜能力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  向正新  钱利勤  冯定  涂忆柳 《力学与实践》2017,39(2):152-157,134
井眼轨迹控制工具是随钻实时完成导向功能的一种导向式钻井工具. 在复杂工况下,主轴承受钻压、扭矩和偏置机构作用力等,十分复杂. 在课题组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样机主轴的力学行为开展了进一步的研究,在建立主轴静力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工具外壳刚度、偏置机构安装位置等因素对主轴力学行为与造斜能力的影响规律. 研究发现,主轴下端偏转角、偏心机构作用力和最大截面弯矩会随着偏心位移增加呈线性增加;随着外壳刚度的增加和偏置机构安装的位置与上支撑轴承之间距离的增加,工具造斜能力也会增强;通过分析偏置机构安装位置和外壳刚度对主轴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发现,随着外壳刚度的增大和偏置机构安装位置与上支撑轴承之间距离的增大,主轴最大截面弯矩也会增大. 最后,给出了最佳的外壳刚度与偏置机构安装位置建议.  相似文献   

2.
依据高造斜井眼轨迹控制工具的基本结构,建立实际工况下的主轴力学模型.分析了钻压、偏置机构的偏距对主轴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分析得出,外壳与主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增加钻压会降低钻头偏转角、偏置机构作用力和主轴最大截面弯矩;钻头偏转角、偏置机构作用力和主轴最大截面弯矩随着偏置机构偏距的增加而线性增加.通过分析偏置机构安装位置、主轴刚度对主轴力学行为的影响规律得出,降低主轴刚度能有效减小偏置机构作用力和主轴最大截面弯矩,且不影响钻头的偏转角.该分析能有效指导高造斜井眼轨迹控制工具的设计与现场应用.  相似文献   

3.
4.
弹性力学的混合方程和Hamilton正则方程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相似文献   

5.
各向异性弹性力学问题Hamilton正则方程的一般形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修正后的Hellinger-Reissner变分原理出发,导出了由21个弹性常数组成的各向异性材料的混合方程,并证明它们即是Hamilton正则方程。由该统一形式还给出了角铺设材料和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Hanilton正则形式。  相似文献   

6.
弹性杆基因模型的力学问题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概述弹性杆静力学与刚体动力学之间相似性的Kirchhoff理论.讨论其在分子生物学的弹性杆基因模型中的应用,以及与分析力学和运动稳定性理论有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7.
弹性力学问题的一种新解法邹广德,沈玉凤(山东工程学院,淄博255012)对于弹性力学问题,常常采用边界积分方程的间接解法,将假想作用在边界上的虚拟力作为未知量,故也称虚拟力法。这种方法与边界积分方程的直接解法一样,存在奇异积分,且边界附近精度较低。为...  相似文献   

8.
田中旭  唐立民 《力学季刊》1999,20(2):118-123
本文从基本的平衡方程出发,导出了含边界条件的弹性力学差分方程;给出了平面问题,梁弯曲问题,薄板弯曲问题的具体形式和算例。这种方法适用各种边界和荷载情况,而且放松了对位移连续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从岩体的地质特征和力学行为出发,分别讨论岩体的力学模型,运用劳丹的科学合理性模式分析连续介质和不连续介质两类力学模型的作用和地位,提出两类模型不是对产的而是互补的,今后的发展是建立既能反映性又能反映不连续性的统一的岩体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0.
弹性力学的混合方程和Hamilton正则方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指出,在弹性力学基本方程中,按变量分类的位移方程,应力方程以外的第三种混合方程,以及按运算子分类的微分方程、变分原理以外的第三种Hamilton方程,它们正好是对应的。本文讨论了静力的和动力的情况以及它们可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EIGEN THEORY OF VISCOELASTIC MECHANICS FOR ANISOTROPIC SOLID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nisotropic viscoelastic mechanics is studied under anisotropic subspace. It is proved that there also exist the eigen properties for viscoelastic medium. The modal Maxwell's equation, modal dynamical equation (or modal equilibrium equation) and modal compatibility equation are obtained. Based on them, a new theory of anisotropic viscoelastic mechanics is presented. The advantages of the theory are as follows: 1) the equations are all scalar, and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The number of equations is equal to that of anisotropic subspaces, 2) no matter how complicated the anisotropy of solids may be, the form of the definite equation and the boundary condition are in common and explicit, 3) there is no distinction between the force method and the displacement method for statics, that is, the equilibrium equation and the compatibility equation are indistinguishable under the mechanical space, 4) each model equation has a definite physical meaning, for example, the modal equations of order one and order two express the volume change and shear deformation respectively for isotropic solids, 5) there also exist the potential functions which are similar to the stress functions of elastic mechanics for viscoelastic mechanics, but they are not man-made, 6) the final solution of stress or strain is given in the form of modal superimposition, which is suitable to the proximate calculation in engineering.  相似文献   

12.
两种弹性损伤模型的基本方程与色散关系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传统连续介质损伤理论的控制方程在损伤过程中的变化特点,方程类型的改变导致错误预测波不能在损伤区域传播.二阶隐式应变梯度损伤理论是对传统理论的一种改进,严格证明了其控制方程在损伤过程中类型不变,这意味着损伤区域能传播波,同时有助于克服病态的网格相关性.色散分析结果表明:传统连续介质损伤理论不能反映色散现象,隐式梯度模型可以并对波长有上限截断作用.  相似文献   

13.
各向异性粘弹性力学的本征化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物体的异性子空间中研究了各向异性粘弹性力学,证明了对粘弹性介质,也存在运动方程及变形协调方程的本征特性,并由此得到相应的模态形式.再利用模态Maxwell本构方程 ,从而提出了一个各向异性粘弹性力学理论.它的优点是:(1) 方程是标量型的,并且各阶之间彼此无关,方程的个数与物体的异性子空间个数相同;(2) 无论物体的各向异性程度如何,其定解方程及相应边界条件形式是统一、显式的;(3)对静力学问题,没有力法和位移法的区别,即在力学空间下,平衡方程和变形协调方程没有区别;(4)每一阶方程都有明确的物理意义,例如在各向同性下,1阶和2阶方程分别代表体积变形过程和剪切变形过程;(5 )在力学空间下,粘弹性力学也存在类似弹性力学的应力势函数,并且它们是非人为确定的 ;(6) 最终解是由各阶解模态叠加构成,适于工程上的近似计算.  相似文献   

14.
15.
元波  陈力 《力学与实践》2014,36(5):598-603
讨论了基座存在弹性情况下,载体位置无控、姿态受控的漂浮基空间机械臂惯性空间轨迹跟踪控制及基座弹性振动主动抑制问题。由系统位置几何关系及动量守恒关系,建立了系统运动Jacobi 关系;之后利用拉格朗日方法并结合系统动量守恒关系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方程。基于奇异摄动理论的两种时间尺度假设,将该方程分解为描写系统刚性运动的慢变子系统与描写系统弹性振动的快变子系统。对慢变子系统设计了基于计算力矩法的轨迹跟踪控制器;对于快变子系统则设计了线性二次最优控制方案。数值仿真证实了提出的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基座存在弹性情况下,载体位置无控、姿态受控的漂浮基空间机械臂惯性空间轨迹跟踪控制及基座弹性振动主动抑制问题。由系统位置几何关系及动量守恒关系,建立了系统运动Jacobi 关系;之后利用拉格朗日方法并结合系统动量守恒关系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方程。基于奇异摄动理论的两种时间尺度假设,将该方程分解为描写系统刚性运动的慢变子系统与描写系统弹性振动的快变子系统。对慢变子系统设计了基于计算力矩法的轨迹跟踪控制器;对于快变子系统则设计了线性二次最优控制方案。数值仿真证实了提出的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张恒  王震鸣 《力学进展》1990,20(3):341-350
本文讨论了边界元法在求解复合材料的微观力学、宏观力学和结构力学问题中的应用,并指出边界元法用于分析复合材料及其结构的力学问题的优点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粗糙表面接触力学问题的重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克服基于统计学参数的接触模型的尺度依赖性以及现有接触分形模型推导过程中初始轮廓表征受控于接触面积或取样长度的不足,基于粗糙表面轮廓分形维数$D$、尺度系数$G$ 和最大微凸体轮廓基底尺寸$l$,建立了新的粗糙表面接触分形模型,探讨了微凸体变形机制、粗糙表面的真实接触面积和接触载荷的关系,揭示了接触界面的孔隙率和真实接触面积随端面形貌、表面接触压力等参数变化的规律,给出了不同形貌界面被压实的最大变形量. 结果表明:微凸体变形从弹性变形开始,并随着平均接触压力$p_{\rm m}$ 的增大逐步向弹塑性变形和完全塑性变形转变;接触界面的初始孔隙率$\phi_{0}$ 随$D$ 的增大而增大,压实孔隙所需要的最大变形量$\delta $ 也随之增大;接触压力$p_{\rm c}$ 增大,孔隙率$\phi$ 减小,并随着$D$ 的增大和$G$ 减小,$\phi$ 快速减小,直至填实,变为零;$D$ 较小时,$G$ 的增大对真实接触面积的增大影响较小;$D$ 较大时,$G$ 的增大对真实接触面积的增大作用明显. 研究成果为端面摩擦副的润滑与密封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