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综合隐式和显式时间积分技术,对结构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提出一种并行混合时间积分算法.该算法采用区域分解技术.将并发性引入到算法中,即利用显式时间积分技术进行界面节点积分而利用隐式算法求解局部子区域.为实现并行混合时间积分算法,设计了灵活的并行数据信息流.编写了该算法的程序,在工作站机群实现了数值算例,验证了算法的精度和性能.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并行性能,优于隐式算法.  相似文献   

2.
结构动力分析中时间积分方法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叙述了结构动力分析中时间积分方法的最新发展情况,对这一领域的基本原理和思想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一些新型计算方法的基本性质,为时间积分方法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非线性动力有限元重叠区域分裂的隐式并行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大规模结构非线性瞬态动力分析非常耗时,提出了相应的并行算法。该算法采用无条件稳定的Ne-wmark-β方法(平均加速技术)进行时间积分,并结合区域分裂技术进行分析。它不同于已有的采用非重叠区域的并行算法,而是采用重叠区域的并行算法。对给定结构有限元分析的质量、阻尼、刚度矩阵进行分裂可推出重叠区域分裂算法的计算公式。为改善每一步的求解,采用预估和校正子方案。编写了该算法的程序,在工作站机群上实现了数值算例,验证了算法的性能。计算结果表明该算法优于非重叠区域分裂算法。  相似文献   

4.
结构非线性动力方程的精细积分算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线性方程精细积分的思路,对具有惯性、阻尼、刚度非线性的动力方程及参变非线性动力方程提出了一种较高精度线性化精细积分迭代计算算法,算例表明该算法可用较大的步长取得满意的计算精度,并可在较大的线性化区间获得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5.
精细积分的非线性动力学积分方程及其解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给出了非线性动力学积分方程的表达式,针对该方程提出了一个显式预测-校正的单步四阶精度的精细积分算法,适用于多自由度、强非线性,非保守系统.算例表明该方法精度高、计算量较少.  相似文献   

6.
7.
随机结构非线性动力响应的概率密度演化分析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6  
李杰  陈建兵 《力学学报》2003,35(6):716-722
提出了随机结构非线性动力响应分析的概率密度演化方法.根据结构动力响应的随机状态方程,利用概率守恒原理,建立了随机结构非线性动力响应的概率密度演化方程.结合Newmark-Beta时程积分方法与Lax-Wendroff差分格式,提出了概率密度演化方程的数值分析方法.通过与Monte Carlo分析方法对比,表明所给出的概率密度演化方法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和较小的计算工作量.研究表明:随机结构非线性动力响应概率密度具有典型的演化特征,随着时间增长,概率密度曲线分布趋于复杂.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等离子体密度非线性扩散方程进行数值分析,首先以差商代替微商,然后用对应方程的基本解,使之化为积分方程、再用边界单元法求解.  相似文献   

9.
拉索穹顶结构非线性分析的混合有限元增量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拉索穹顶结构是由受压桅杆和拉索组成的新型柔性大跨度空间组合结构,几何上表现为极强的非线性特性,计算困难,本文应用有限元法,结合拉索穹顶结构特征,假定拉索和桅杆的受力满足虎克宣定律,建立了可以直接考虑拉索垂度影响的两节点索单元模型,并与两节点直杆单元相结合,基于修正的拉格朗日描述方法和虚功原理建立了拉索穹顶结构非线性分析的混合有限元增量方程。采用荷载增量法与Newton-Raphson法相结合的求解  相似文献   

10.
11.
王建炜  金先龙  曹源 《计算力学学报》2012,29(3):352-356,362
在分析结构动态响应时考虑列车与结构的动态耦合作用,采用详细三维有限元模型会带来计算量太大的问题。本文采用并行计算方法,根据列车与结构动态耦合模型的计算特点,设计实现了列车结构耦合均衡的分区算法,并以两个工程应用为例,利用该方法对列车结构三维数值模型进行分区计算,结果表明该分区方法比递归坐标二分法有更好的并行效率。  相似文献   

12.
面向大规模工程计算等数值模拟领域,提出了一种支持复杂几何模型的大规模四面体网格并行生成方法。该方法以复杂几何模型作为输入,首先采用串行网格生成方法生成初始四面体网格,然后通过两级区域分解方法将初始网格分解为多个子网格并分配到相应的进程中,进程间并行地提取出子网格的表面网格,并基于几何模型对面网格进行贴体加密,最后对加密后的面网格采用Delaunay方法重新生成四面体网格,该方法可以更好地适应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较好地克服了并行方法中并行性能和网格质量不能兼顾的问题。对三峡大坝模型进行测试和验证,证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并行效率和可扩展性,可以在数万处理器核上并行生成数十亿高质量四面体网格。  相似文献   

13.
根据分布式存储并行计算机的体系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结构静力有限元分层并行计算方法. 该方法在两级分区两次缩聚策略的基础上不仅实现了大量数据的分布式存储,提高了数据的内存访问速率;而且实现了计算过程的三层并行,有效提高了通信效率;此外,它还进一步降低了界面方程的规模,大幅度减少了界面方程的求解时间. 因此,它能够充分利用分布式存储并行计算机的体系结构特点提升大规模并行计算效率. 最后通过典型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岩质圆形隧洞围岩应力场弹塑性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动态接触问题的有限元并行计算,提出了一种新的接触算法. 新算法引入局部拉氏乘子技术来计算接触力. 由于同时考虑了无穿透的接触约束条件和相邻接触对的相互影响,较之广泛使用的罚参数法,新算法使接触约束条件和系统平衡方程得到更充分的满足. 虽然为提高接触计算精度而在局部采用了迭代技术,但算法仍然具有较高的效率,且与显式时间积分方案完全相容. 此外,通过构造专门的区域分解方案,实现了将现有为串行程序开发的搜索算法平滑移植到并行环境的目标. 数值算例表明,所提出的接触算法具有很好的并行性,在保证了接触问题并行计算精度的同时,取得了满意的并行效率.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流体力学问题的并行自适应有限元算法。首先,基于初始稀网格上获得的事后误差估算值,应用反复谱对剖分方法对初网格进行划分,使各子域上总体误差近似相等,从而解决并行自适应计算中的负载平衡问题。然后在各处理器上独立地求解整体问题,并进行指定子域上的网格自适应处理。最后将各子域上的自适应网格组合成一个整体网格,应用基于粘接元技术的区域分裂法在该网格上获得最终解。文末给出了数值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分布式存储并行计算机的体系结构特点,提出了一种结构静力有限元分层并行计算方法. 该方法在两级分区两次缩聚策略的基础上不仅实现了大量数据的分布式存储,提高了数据的内存访问速率;而且实现了计算过程的三层并行,有效提高了通信效率;此外,它还进一步降低了界面方程的规模,大幅度减少了界面方程的求解时间. 因此,它能够充分利用分布式存储并行计算机的体系结构特点提升大规模并行计算效率. 最后通过典型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流体-结构耦合问题的有限元并行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流体-结构耦合问题广泛存在于各种工程领域,本文采用ALE显武有限元法求解该类问题,并对该方法的并行性进行讨论.同时根据流体-结构耦合问题与ALE显式有限元的计算特点,在坐标递归分区方法的基础上设计并程序实现了基于流体-结构耦合均街的分区算法.通过与坐标递归分区方法的计算结果相比较,对于流体-结构耦合问题的求解,耦合均衡并行分区方法具有更好的加速比和并行效率.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paper, some pathologies found for simple tests solved by means of preconditioned full iterative schemes are presented. According to these results (Sections 4 and 5), the accuracy deterioration observed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warning for the final application given to these solutions. Even though it is well known that full iterative solvers are not the best selection for comparison, they were chosen because they are widely used by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CFD) community for a diversity of complex fluid dynamics applications. FEM simulated solutions are compared with analytical solutions or measured data for problems that have been considered as ‘benchmarks’ in the CFD literature. For this purpose, the study of the solution obtained via parallelized iterative methods that have been extensively used (e.g. conjugate gradients (CG), GMRes global iteration and its variants, ‘overlapping’ and ‘non‐overlapping’ additive Schwarz domain decomposition schemes) in CFD computations and those obtained with the new interface strip preconditioner (J. Comput. Meth. Sci. Engng 2003; Int. J. Numer. Meth. Engng 2005; 62 (13):1873–1894) for the Schur complement method is carried out. The idea is to present the new solver as an alternative to obtain more accurate and faster solutions in the context of monolithic and non‐monolithic schemes applied to a internal/external viscous compressible/incompressible flows around bodies of complex shapes. Therefore, the target of this work is to show how the reliability of CFD codes is affected by the solver selection and why domain decomposition methods should be viewed not only as a more efficient strategy, but also to guarantee the solution quality. Copyright © 2006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大规模并行结构动力分析分层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核分布式存储超级计算机的兴起为大规模并行结构动力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计算工具。根据多核分布式计算环境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大规模并行结构动力分析分层计算方法。该方法在传统隐式动力分析的区域分解法的基础上,利用两级分区和两次缩聚策略进行求解。不但通过进一步缩减求解问题规模有效提高了界面方程的收敛速度,而且通过三层并行计算有效提高了通信效率。该方法并不对有限元模型引入近似,属于精确的动力子区域分层计算方法。典型数值算例表明,该方法计算精度与商业软件ANSYS完全法求解精度相当;同传统区域分解法相比,该方法能够获得较高的并行计算性能。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