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条形装药硐室爆破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从理论上分析计算了条形装药硐室爆破急待解决的最佳空腔比、装药端部效应,给出了条形装药爆破设计的有关参数,并通过具体实例验证了理论结果的准确住,同时通过地震测量,讨论了条形装药爆破的地震效应。  相似文献   

2.
条形装药土中爆炸冲击波及空腔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龙源 《爆炸与冲击》1990,10(1):41-48
本文用拉格朗日坐标有限差分法对条形装药土中爆炸的冲击波和空腔参数进行了一维轴对称数值模拟。计算中取爆破介质为弹-理想塑性体。计算得到的冲击波,爆炸空腔的参数与X光摄影数据的比较,结果表明计算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由于条形药包空腔爆破与常用的集中药包密接装药爆破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爆破能量利用率高、抛距远、堆积集中、级配均匀、利于边坡稳定、改善端部效应、减少井巷开挖量、施工安全和对各种不利地形适应性较强等,因此引起 ...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X光摄影观察无限介质(土)中条形装药爆炸空腔发展的高速现象。得到了实验条件下的空腔发展规律,分析了空腔发展过程中一些重要现象。实验表明:空腔发展符合幂函数规律:空腔运动过程受装药的传爆特征、空腔长径比和裂缝出现时间的影响、空腔最终形状与起爆端位置无关。  相似文献   

5.
条形药包的空腔发展过程模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分析条形药包爆破中等效单元球药包与岩土体中实际球药包间的不同特点,计算了任一单元球药包的空腔发展过程,为模拟条形药包的空腔发展过程提供了可供选择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孔底空腔爆炸应力场分布的动光弹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保护层开挖中,孔底空腔装药爆破的方法被证明对保护建基面是行之有效的。为了研究炮孔孔底空腔装药结构的爆炸作用机理,运用动光弹试验模拟介质受到爆炸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分析了不同装药结构的孔底应力场分布情况及其作用规律;文中介绍了动光弹模型试验设计参数,通过对试验中条纹级数与比例距离曲线的对比分析,得出了合理的孔底空腔能有效地降低爆炸峰值压力和有利于保护建基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条形空腔分集药包若干设计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陶纪南 《爆炸与冲击》1988,8(2):167-174
本文讨论了条形空腔药包的分集原则、间断长度、药量计算和最小空腔比的确定,以及条形空腔药包的地震效应等,它们都是条形空腔药包设计中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文中对建立的计算公式列举了若干算例,证明与爆后的实际情况或小型试验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四对相同药量,八组长径比n不同的球状和柱状装药的爆破漏斗实验室试验结果,比较柱状和球状装药爆破效果的差异,分析改变药包长径比n对形成漏斗的影响,探索近似球状装药爆破漏斗特征的极限值n_极及柱状装药爆破破岩的特点。试验表明,n_ 8。对试验中出现的现象提出了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介质中空气间隔装药的爆破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LS-DYNA非线性有限元程序,采用JHC混凝土损伤演化模型,研究了不同装药结构及不同 空气比情况下炮孔近区混凝土损伤的破坏机理。3种装药结构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空气比的增加,破坏方式 由压剪破坏转变为拉伸破坏,不同的空气比可应用于不同的爆破目的;对于梯段爆破,空气层位于上部的装药 结构爆炸能量利用率最好,当空气比为40%时,炮孔中部混凝土单元破坏方式由压剪转为拉伸破坏,表明存 在一个合理的空气比,可以提高爆炸能量利用率;对于预裂、光面爆破,空气层位于中部的装药结构爆破效果 最优;起爆方式对梯段爆破效果的影响要比预裂和光面爆破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不耦合装药爆破可有效降低孔壁峰值压力,改善爆破效果。针对不同耦合介质爆破时爆炸能量的传递问题,考虑岩体应变率效应,理论分析了爆炸作用下岩体变形及破坏特征,得到不同耦合介质爆破时理论爆炸能量的传递效率,并结合数值模拟研究了岩体性质、炸药类别及不耦合装药系数对不同耦合介质爆破时爆炸能量传递效率差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爆炸能量传递效率与耦合介质相关,装药结构相同时,水耦合爆破比空气耦合爆破爆炸能量传递效率高;不同耦合介质爆破爆炸能量传递效率的差异受爆破岩体、炸药性质及不耦合装药系数等因素影响;装药系数相同耦合介质不同的爆破,岩体强度越高,不同耦合介质爆炸能量传递效率差别越大;岩体性质相同时,不同耦合介质爆破间能量传递效率差异随不耦合装药系数的增大而增大,对于乳化炸药在粉砂岩中的爆破,不耦合装药系数由1.28增至3.44时,水耦合爆破传递入周围岩体的能量由空气耦合爆破的1.45倍增至6.52倍。研究结果可对优化爆破设计、改善爆炸能量分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聚能爆破在岩石控制爆破技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勇  崔晓荣  沈兆武 《力学季刊》2007,28(2):234-239
聚能爆破技术是岩石控制爆破技术中有待开发的领域.根据爆炸力学、岩石断裂力学理论,从当前控制爆破面临的问题入手,对线性聚能药包(Linear shaped charge)在岩石定向断裂爆破中裂纹的产生及扩展进行了研究,并利用自制线性聚能药包在巷道掘进中进行了工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由聚能药包岩石定向断裂爆破有明显的定向作用,裂纹的定向断裂控制效果理想,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2.
柱状药包爆炸应力场及在地下中深孔爆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球形集中药包理论指导中深孔爆破设计时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的现状,设计了2种实验模型,采用全息激光动光弹法进行了模型实验,研究了球形药包与柱状药包爆炸应力场、柱状药包在不同起爆位置时的爆炸应力场.将实验结果与现场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对排距(最小抵抗线)、孔底距和炸药在孔内起爆位置进行的44排拟水平现场正交实验,确定了合...  相似文献   

13.
条形药包爆破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杨年华 《爆炸与冲击》1994,14(3):242-248
首先介绍了条形药包的爆炸作用场理论计算模型,对模拟实验技术和工程应用现状都做了系统综述,其次较全面地展示了条形药包爆破理论和实践的最新发展动态。文中还对现有条形药包装药量计算公式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推荐了一个较为可靠合理的药量计算公式。最后提出了几个条形药包爆破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条形峒室药包爆破的发展前景作了分析评述。  相似文献   

14.
吴新霞 《爆炸与冲击》1988,8(2):106-112
本文通过对圆筒容器状构筑物进行结构动力分析,探讨了水压控制爆破机理,提出了水压控制爆破药量计算公式及最佳药包入水深度。  相似文献   

15.
罗勇  沈兆武 《爆炸与冲击》2006,26(3):250-255
以爆炸动力学、岩石断裂力学理论为原理,对聚能药包用于岩石定向断裂爆破时导向裂缝的形成,裂纹的起裂、扩展和贯通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对该方法的爆破参数进行了设计,并通过现场进行试验验证其正确性。结果表明由聚能射流形成的切缝有明显的定向作用,使爆生气体的能量沿预定方向集中,裂纹的定向断裂控制效果良好,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断裂控制爆破技术。最后指出了该方法目前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面。研究成果对相关理论研究和现场应用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预裂爆破设计参数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在分析不偶合装药爆破物理过程和动态冲击压力的基础上,研究了预裂孔的破坏型态;利用相应的破坏准则,推导了预裂孔临界和允许体积装药密度的理论计算式,并在总结已有的预裂成缝理论和实验成果的基础上,用裂断力学理论对成缝机理作了进一步探讨。考虑了岩体初始应力的影响,对裂缝扩展进行了定量描述,提出了预裂爆破炮孔间距的计算表达式。  相似文献   

17.
穆朝民 《实验力学》2012,27(4):511-516
为了研究地应力作用下煤体柱状装药预裂爆破裂纹扩展,以Froude比例法为指导,建立煤层预裂爆破的模型实验,并对地应力和爆炸荷载耦合作用下煤体中的裂纹扩展机理进行了研究。该模型描述了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宏观破坏现象。研究结果表明:模型实验与现场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裂纹主要是由压缩波和卸载波共同作用形成的;地应力对裂纹的发展具有抑制作用;主应力对于拉伸裂纹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地表垂直爆破震动速度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爆破震动速度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分两步计算的方法,即先计算爆炸近区由炸药爆炸引起的冲击压力,再计算远端震动区的质点震动速度。并对动力学计算中的阻尼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对岩粉、水和空气三种不同间隔装药结构下的不同质点处的震动速度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岩粉间隔装药条件下的计算地表垂直震动速度最大,水间隔装药次之,空气间隔装药最小。  相似文献   

19.
炸药单耗对爆破块度分布影响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慧  冯叔瑜 《爆炸与冲击》1997,17(4):359-362
基于爆破块度分布的分形特征,从理论上推导了炸药单耗与爆破块度分布均匀性指数的关系,对爆破块度分布的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