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HL—1M装置边缘等离子体测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HL-1M装置运行初期第一壁材料对等离子体删削层杂质流通量及分布的影响,并与HL-1装置的结果进行比较。利用热通量探针测量,给出了HL-1和HL-1M装置删削层的热通量分布。在不同运行状态下,利用马赫探针组,测量了HL-1M装置边缘等离子体流的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2.
应用LAS-2000二次离子质谱表面分析系统作了如下测量:(1)测出HL-1装置的总出气量以及其主要出气组分的出气量百分比和出气峰值温度等参数;(2)对等离子体-表面相互作用进行了SIMS/蒙特卡洛互补分析,测出等离子体边界层中氢气量径向特征长度和氢粒子注入硅片的特征深度,估算出氢通量平均动力温度;(3)对硅收集探针的SIMS/AES分析表明,HL-1等离子体删削层中主要杂质组分为O、C、Ni、Mo和Cr,同时给出原子密度相对百分比;在HL-1装置中用原位蒸钛来吸氧、碳杂质,从而提高了等离子体纯度和品质;(4)定期检测表明,装置的器壁表面污染呈减弱趋势,这说明HL-1真空系统的设计研制及运行维护技术措施等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3.
HL—1M装置第一壁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HL-1M装置第一壁的设计和研制概况,给出了石墨材质的主要性能测试和实验结果,概述了第一壁设计加工,安装等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HL-1M装置的运行结果表明,第一壁能满足辅助加热实验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第一壁涂覆和低杂波电流驱动对HL-1M装置等离子体辐射损失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HL—1M装置几种杂质谱线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HL-1M装置真空紫外光谱区的杂质辐射观测结果。对器壁硅化后的杂质特性进行了分析,用激光吹气技术研究了杂质输运,分析了低混杂波电流驱动、弹丸注入实验中杂质谱线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HL—1M装置的真空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总结了1994 至1998 年度HL-1M 装置的真空进展,包括真空壁条件、真空运行参数、放电进展、影响壁条件的主要因素及其控制指标等  相似文献   

7.
HL—1M装置的密度极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描述了HL-1M 装置欧姆加热状态下的密度极限,该密度极限是放电破裂前的最高密度值。通过比较氘、氢放电,硅化前后的放电,超声分子束注入、冰弹丸注入和脉冲送气放电,发现HL-1M装置的壁条件、加料方式以及氢同位素对HL-1M 装置的密度极限影响很大。产生密度极限破裂的原因主要是等离子体约束变差,总体辐射损失与欧姆加热功率平衡被破坏  相似文献   

8.
本文综述了在HL-1M装置上进行的实验研究。完成了诸如壁处理,等离子体平衡控制、新加料技术、高功率辅助加热、改善约束等物理实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HL-1M装置等离子体杂质真空紫外辐射观测的初步结果。用类Li离子谱线强度比法估计出Te≈400eV。镀膜后的CEM探测器的灵敏度提高。杂质对装置放电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HL-1M装置等离子体杂质真空紫外辐射观测的初步结果。用类Li离子谱线强度比法估计出Te≈400eV。镀膜后遥CEM探测器的灵敏度提高。杂质对装置放电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GaN薄膜低温生长提供更多的活性氮,在一个腔耦合电子回旋共振(ECR)半导体加工装置上,用朗谬探针和二次微分理论,研究了氮ECR等离子体的实际电子能量分布。发现它们都是非麦克斯韦分布,含有高能电子,而且随着放电气压的下降和微波功率的增加,高能电子成分增加。  相似文献   

12.
HL-2A装置的第一壁由石墨构件、Cu偏滤器靶板和AISI 304LN不锈钢真空室内壁组成。石墨构件总重量为44kg,覆盏面积为2.80,覆盖率为2.2%。由于HL-2A装置所用石墨件材料均为历经长期托卡马克实验和长期暴露大气的石墨材料,因此石墨构件的处理效果显得更为重要。介绍了EK98、SMF-800石墨材料、ASDEX装置用CFC、国产CFC的研究结果和HL-2A装置第一壁石墨材料预处理及其结果。  相似文献   

13.
HL-2A安装完成后,将以ASDEX最终的运行参数水平进行工程调试。本文研究了,在仅有欧姆加热和3.5MW中性束注入条件下,当HL-2A发生大不稳定性或巨ELMs爆发时,有水冷却和辐射冷却两种情况下不同板材料偏滤器板的温升和冷却时间。  相似文献   

14.
用于长脉冲大功率微波系统的高压调制电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HL-1M装置上的LHCD和ECRH长脉冲大功率微波系统研制的主调制电源,已达到了-70KV、35A的输出指标。应用该电源首次实现了TM-703F型大功率调整管在1s长脉冲下的运行和双大功率高压调制器的并联运行,在没有CROWBASR保护系统的情况下采用有效的快速保护措施实现了长期的稳定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5.
世界各国的实验室正在开展研究的频率为100-300GHz的高功率自由电子脉塞(FEM),主要用于托卡马克变等离子体的电子回旋共振加热,采用三维WAGFEL数值模拟程序,结合HL-2A装置的要求,提出了一个平均输出功率为1MW,频率为80GHz的FEM理论方案,此方案对今后HL-2A装置FEM的设计论证是有参考价值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速度空间二维高速电子Fokker-Planck方程和原、副边回路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描述托卡马克装置低浊经杂民流驱动宏观参数,研究了低混杂波电流驱动中的电场效应和原、副边回路相互作用应用该程序,初步模拟了HL-1装置的LHCD实验。  相似文献   

17.
强调了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约束时间是等离子体粒子损失或热能损失的特征时间,评述了有关物理概念和实验现象分析了方面的问题,并应用于HL-1M装置等离子体。  相似文献   

18.
HL—1M装置的真空抽气系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本文叙述了HL-1M装置真空轴气系统的设计、调试、同时结合装置运行说明抽气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HL-1M装置上利用马赫/郎缪尔探针分别在欧姆放电,低杂波注入,中性束注入,离子回旋加热和电子回旋加热等情况下测量下刮离层和等离子体边缘的极向流速度和电场,得到了它们的径向分布,研究了LHW,NBI,ICRH和ECRH对改善等离子体约束性能,边缘粒子的径向传输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HL-1M托卡马克氦输运和排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HL-1M托卡马克常规欧姆放电和改善的束状态下的氦输运和排除,并与一维蒙特卡罗中性氦输运程序IDHET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真空泵能有效地抽除辉光放电清洗后在剩余气体中的氦,使真空室内的氦趋于一个较低的固有水平。在改善约束实验中,发现氦有积累增加的趋势,氦谱线发射强度径向分布峰向内移,在对总体约束影响很小的情况下,利用低水平的MHD扰动,采取LHCD与ECH辅助加热功率组合等进行了一些选择性排氦实验,并对将来堆条件下或HL-2A装置上利用射频场有质动力改善排氦效率的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