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辉 《物理》1981,(10)
由中国核物理学会委托南京大学筹备召开的全国穆斯堡尔谱学会议于1981年6月16日至21日在南京召开.83个单位的136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穆斯堡尔谱学是利用原于核对γ射线的无反冲共振吸收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新学科,它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会议期间,代表就穆斯堡尔  相似文献   

2.
《物理》1995,(6)
第六届全国穆斯堡尔谱学会议简讯第六届全国穆斯堡尔谱学会议于1994年10月24-28日在武汉市举行,会议由武汉大学和武汉钢铁公司钢铁研究所联合主办。来自全国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60余位穆斯堡尔谱学工作者代表出席了本届会议。穆斯堡尔谱学是一门新兴边缘学...  相似文献   

3.
全国穆斯堡尔谱学方法学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1月9日至14日在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28个单位的40余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 这次方法学学术讨论会上有30余篇论文进行了交流,这些论文涉及到穆斯堡尔谱学中的实验仪器,放射源制备,各种数据传输接口,计算机拟合方法和程序,实验技术和方法等方面.这些论文反映了我国穆斯堡尔谱学方法学方面的最新进展.其中四川大学原子核技术研究所利用回旋加速器辐照铁内靶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来制备57Co穆斯堡尔源的工作,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关注.与会代表认为,这次会议是自1986年苏州会议以来国内在…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全国穆斯堡尔谱学会议于 1983年 12月 15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国内科研机关、高等院校和工厂共82个单位的代表128名·会仪交流的论文共136篇.涉及内容较广,包括综合和专题评述,仪器和实验方法,磁性材料,金属材料,催化材料,无机、有机和生物材料,矿物地质,考古和其他方面的应用.大会报告共八个,内容包括:穆斯堡尔谱学的现状和发展动态及其在非晶磁性材料、化学和生物学中的应用;穆斯堡尔谱学在高等院校教学中的作用和地位等.其它论文分组进行报告.这些论文反映了近年来我国穆斯堡尔谱学在设备和方法上的不断扩充、…  相似文献   

5.
许可  马克岩  王海军 《大学物理》2020,(4):42-47,55
1958年,29岁的德国物理学家穆斯堡尔发现γ射线的无反冲发射与共振吸收现象,即穆斯堡尔效应,随之产生了穆斯堡尔谱学,此人亦因该发现于196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穆斯堡尔效应之发现造就了对于核力矩与电磁场间超精细相互作用一种全新的测试技术,其精度可至10-13数量级,从而可分析出固态物质的诸多微观性质.其后,穆斯堡尔谱学已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冶金、地质、生物、考古等各领域.  相似文献   

6.
全国第三届穆斯堡尔谱学会议于1986年4月8日至12日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这是我国继1981年在南京和1983年在广州举行的第一届和第二届穆斯堡尔谱学会议后的又一次盛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高等学校、科研部门和生产厂家共93个革位的202名代表,共收到论文197篇. 会议先进行大会报  相似文献   

7.
穆斯堡尔效应的发现至今已有二十九年了。穆斯堡尔谱学(M·S)虽然只有近三十年的历史,但已经广泛应用到许多学科领域。M·S 的应用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近150个单位开展M·S 方面的应用研究工作。1981年成立了在中国核物理学会领导下的M·S 学组,全国性的M·S 应用会议每两年举办一次。近年来,学组同国际M·S 组织取得了联系,得到了国际上的一定重视。可以预计我国的M·S 研究工作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穆斯堡尔谱学被引入考古学,始于1969年,Cousins等人首次公布了用穆斯堡尔技术研究古陶器的结果[1].此后,十多个国家的科学家相继发表了文章[2,3],将古陶器和其他古代遗物作为研究对象,得到了大量对考古学有价值的信息. 来用近代物理实验手段研究考古学问题,不但使许多具体问题得到了科学证据,而且使文物分类和信息萃取所依据的标准消除了主观臆测的因素.鉴于穆斯堡尔效应具有高能量分辨本领,能够获得穆斯堡尔核附近的物理和化学环境方面的知识,该技术应用于考古学后,使我们对古代文化的各种模式随时间空间的发生、发展过程的认识更加深入. …  相似文献   

9.
同步辐射穆斯堡尔谱自从1985年取得突破后, 经历了20多年的长足发展, 已经成为穆斯堡尔谱学的一个成熟的分支。 目前同步辐射穆斯堡尔谱学由两个部分构成: 基于相干核共振散射机制的时域穆斯堡尔谱学和基于非相干非弹性核共振散射机制的X射线谱学。 第三代同步加速器的出现促进了时域穆斯堡尔谱学的发展, 测量得到穆斯堡尔激发态寿命τ期间衰变计数率与时间的关系, 观测到一些有趣的现象。 同步辐射穆斯堡尔谱既能做常规透射谱学研究, 测量各种超精细相互作用及fLM, δSOD等穆斯堡尔参数, 也能利用非弹性核共振散射测量固体的声子谱, 并且也能测出fLM和 δSOD及力常数等, 时域谱和非相干谱的测量精度都高于常规穆斯堡尔谱。 The idea of using synchrotron radiation as a Mössbauer source experienced a breakthrough in 1985, followed by steady development for more than 20 years. Synchrotron Mössbauer spectroscopy consists of two areas. The first one is the so called time domain Mössbauer spectroscopy based on coherent nuclear resonant scattering which permits determination of hyperfine interactions and other Mössbauer parameters such as fLM and δSOD. The other is incoherent nuclear resonant inelastic X ray scattering, which provides vibration information of atoms in a solid, i.e., the phonon density of states. All the experiments have better accuracy than that obtained in conventional Mssbauer spectroscopy.  相似文献   

10.
序号会议名称内容日期人数地点联系单位 (人 )邮编1第十一届全国核物理大会暨核物理分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学术交流换届改选 3月 2 5 0襄樊 武汉大学物理系桑建平Tel:0 2 7- 87884130 430 0 722第四届中日双边核物理会议学术交流 3月 5 0兰州 中科院兰州近代物理所靳根明Tel:0 931- 885 4971730 0 0 03第八届全国穆斯堡尔效应谱学会议学术交流 3月 80合肥 中国科大理化科学中心李玉芝Tel:0 5 5 1- 36 0 2 80 2 2 30 0 2 64第八次全国核结构会议和第四次全国核结构专题讨论会 学术交流 3月 80海口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郭红超Te…  相似文献   

11.
1980年7月24日至8月16日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举办了穆斯堡尔谱学及非晶态磁学专题讲习班.由爱尔兰都柏林大学的J.MD.Coey博士主讲.与会单位有中国科学院的高能物理研究所、地质研究所、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冶金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工厂等20多个单位,代表共有七十余人. J·M·D·Coey博士是一位博学多识,经验丰富的青年科学家.他讲学的主要内容:(1)穆斯堡尔效应的原理及其应用;(2)非晶态磁学,主要介绍他多年来的研究工作. 穆斯堡尔效应又称为无反冲γ射线共振吸收.Coey博士详细介绍了穆斯堡尔谱学的发展动态;阐明了测量穆斯堡…  相似文献   

12.
穆斯堡尔谱学作为一个重要的微探针方法和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地质以及考古、美术等各个领域[1],特别是在材料科学的研究中,正在起着重要的作用[2].到目前为止,大多数工作是在透射条件下进行的,这是因为实验安排较为方便且计数率高.近年来,人们对背散射穆斯堡尔谱学的研究愈来愈多,这是因为在许多情况下(例如对材料表面进行非破坏性的分析),透射实验不能给出所需要的信息.这时,背散射实验则具有独特的优点. 早期讨论背散射穆斯堡尔谱的目的是要观察散射条件下的无反冲因子[3]、瑞利散射[4]、铁中的核反常色散[5]以及布喇…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评述穆斯堡尔谱学方法学和应用方面在近三年求的最新进展,并介绍1985年国际穆斯堡尔谱学会议情况。  相似文献   

14.
用Sn^2+和2Sn^2++Sn^4+盐对天然丝光沸石进行了离子交换,测量了交换后甭洗烘干样品的穆斯堡尔谱。通过对穆斯堡尔谱共吸收峰相对面积的计算阳出了样品中穆斯堡尔核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15.
经国际纯粹和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联合国国际原子能委员会(IAEA)和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批准,第21届国际穆斯堡尔谱学会议(ICAME'91)于1991年9月16日至20日在南京举行,会议由南京大学和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出席会议的有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的270位代表,其中70位代表来自我国. 穆斯堡尔谱学是一个新兴的交叉领域.它研究伽玛射线的无反冲共振吸收.它是从核物理领域发展起来的,虽然只有短短30年历史,但已广泛应用于核物理、固体物埋、化学、分子生物学、地质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它是迄今…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1957—1958年德国年轻科学工作者R.L.Mossbauer在进行博士论文的工作中,发现了一种原子核对γ射线的无反冲共振吸收或共振散射现象。这种效应后来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称为穆斯堡尔效应(简称ME)。这一发现的重要性很快得到科学界的普遍承认,1961年穆斯堡尔因此项发现获得了诺贝尔奖金。这一效应的研究和应用也就飞速发展起来,逐步形成了一门穆斯堡尔谱学。穆斯堡尔效应之所以受到极大重视,是由于它为研究核周围物理化学环境提供了一种方便的新方法。它的优点在于核共振现象对γ射线的能量高度灵敏,因此可用它来探测γ射线能量的极微小的变化。在穆斯堡尔谱学发展初期,主要限于低能核物理中的运用,例如用来测定核激发态的寿命和核磁  相似文献   

17.
文章简介了穆斯堡尔效应、穆斯堡尔谱的产生以及穆斯堡尔效应的应用 ,说明它不仅在理论上具有深刻的意义 ,又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  相似文献   

18.
纪念穆斯堡尔效应发现4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琳 《物理》1998,27(11):695-697
文章论述了穆斯堡尔效应的发现和穆斯堡尔谱学的基本原理,并对穆斯堡尔谱学在材料科学、生物医学、考古学和地质矿物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三、核磁共振(NMR)和穆斯堡尔 效应(ME)[10-13] 核磁共振和穆斯堡尔效应都属于核技术.它们有共同的物理基础,都是研究物质中原子核处的局部电、磁场对核能级的影响.但是,核磁共振的跃迁发生在由于塞曼效应核基态劈裂而成的次能级之间,而穆斯堡尔效应是在原子核基态与激发态能级  相似文献   

20.
提起穆斯堡尔效应,人们很自然联想起它的发现者、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鲁道夫·路德维希·穆斯堡尔(R L.Mossbauer)教授.这就好比当你停立在丰碑之下,会油然想起丰碑的纪念者一样.也许人们会不加思考地认为,穆斯堡尔所以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因为他发现了穆斯堡尔效应。但是人们并不一定都了解,穆斯堡尔效应是他在偶然之间捕捉住了一个新奇的现象而发现的.他的伟大在于没有忽略他的实验中这种特殊的微小反常现象,而是以最大的努力从实验和理论角度去充分剖析这个未知的效应. 穆斯堡尔教授生于1929年 1月 31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