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实验是科学理论的源泉,是自然科学的根本,也是工程技术的基础.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物理学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物理实验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物理学以外的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物理实验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基础、重要内容、重要方法和手段.所以,在物理课堂  相似文献   

2.
赵波 《物理通报》2010,(1):34-35,95
物理学的概念、规律和方法,都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是人们从大量现象、实验中分析、研究、总结归纳而得到的.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物理学是一门来源于生活的学问,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新课程明确提出:物理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反映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反映物理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秋埔 《物理实验》1994,14(2):92-94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秋埔(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北京100039)科学实验是物理学发展的根本与基础,也是检验物理理论的必要手段与方法.随着实验技术的发展、实验装置的更新、实验方法的完善,各种新的物理现象不断发现,各样新的物理理论不断验证,人们对客观世...  相似文献   

4.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验证物理理论的标准.物理实验教学最能完整地体现和落实物理课程的三维培养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以教师应利用物理实验教学的直观性、探究性和趣味性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5.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准确采集并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在实验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使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在处理数据时常用隔项逐差法(即下述"方法一")求加速度,也有教师提出其他方法,如下述"方法二"[1].  相似文献   

6.
当前自然科学的基础研究正向着深度、广度迅速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微观物质世界越来越深入的研究.粒子物理学是当前微观世界研究所达的最前沿学科.过去十年,粒子物理研究由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的密切配合和互相促进,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进展.粒子物理实验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丰富了人们对粒子种类和基本性质的了解,深化了人们对粒子结构和粒子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认识,有效地对有关的粒子物理理论、假设作出检验、判定,对理论提出新课题,推动理论发展.若干年来理论界比较重视粒子理论研究成果的整理、总结,因此有关粒子理论的专著,…  相似文献   

7.
王向东 《技术物理教学》2004,12(2):13-13,26
在物理教学中重视学生掌握一些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不仅对学生毕业后的学习和创造性的工作有益,而且对学好知识也有好处。因此掌握探索客观世界的方法比传授知识更加有用。物理学的研究以实验为基础,经过一系列的科学抽象,运用数学工具总结出规律,形成理论,再经过实验的检验不断修改理论。因此观察实验的方法、逻辑思维方法和数学方法等都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下面从教学角度谈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8.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认识物理学和物理学的发展都离不开物理实验。物理学自身的特点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决定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理科的主要方法之一。在物理学教学中,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定律的发现,都是通过物理实验逐步认识和总结出来的,可见,物理实验赋予了物理学科丰富的思想内涵,同时,实验促进了物理学的发展,也促进了物理实验本身不断发展和完善。《义务教育新课程物理课程标准》也对物理课程教  相似文献   

9.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物理学的发展中,实验起了重要作用.高中物理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观察和实验入手来研究各种物理现象,找出其中运动变化的物理规律,并能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一些物理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物理问题.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求开展以探究式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将科学家的探究物理知识的方法和过程引入课堂,让学生以类似科学家探究的方式体验物理知识获得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过去十年,当代物理学的前沿——粒子物理学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具有决定意义的原因是粒子物理实验手段和方法的进步。粒子物理实验的迅速发展丰富了人们对粒子的种类、基本性质的了解,深化了人们对粒子结构和相互作用基本规律的认识;有效地对有关粒子理论、假设作出检验和判决;对粒子物理研究提出新的课题,推动了理论发展。随着粒子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