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用灿烂甲酚蓝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肝素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pH3.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灿烂甲酚蓝与肝素钠的相互作用。灿烂甲酚蓝在592nm处有一特征吸收峰,加入肝素钠后,吸收峰强度降低但没有新的吸收峰出现,表明两者能够相互结合形成复合物。在最佳条件下,利用溶液吸光度值的降低与肝素钠浓度的关系建立了测定肝素钠浓度的分光光度法,线性范围为0.6~6.0mg.L-1,摩尔吸光系数ε=1.03×106L.mol-1.cm-1,检测限(3σ)为0.173mg.L-1。将该方法应用于肝素钠注射液浓度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用分光光度法研究吖啶橙与肝素钠的结合反应,吖啶橙主要以静电作用的方式与肝素钠发生相互作用.在pH 2.0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吖啶橙在478和492 nm处有特征吸收峰,当加入肝素钠后,492 nm处的吸光度值强度降低且在453 nm处出现了一个新的吸收峰,说明两者之间发生了较强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种新的复合物,利用摩尔比法求解两者的结合比为1:3.在最佳条件下,吸光度值的降低与肝素钠的浓度在3.0~15.0 mg·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599×105L·mol-1·cm-1,检测限(3σ)为0.236 mg·L-1.该方法简单、快速,应用于肝素钠注射液效价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ARS-Al(Ⅲ)与蛋白质作用的分光光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衷明华 《光谱实验室》2004,21(5):849-851
在 p H4 .0的 Britton- Robinson缓冲溶液中 ,茜素红 S(ARS) - Al( )与牛血清白蛋白 (BSA)生成红色复合物 ,吸收峰波长λmax=5 1 5 nm,比金属离子络合物本身红移 80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2 .0 4× 1 0 5L· mol-1 · cm-1 。吸光度值在 BSA的质量浓度 2 0— 1 80 mg· L-1 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所拟定的方法有较好的灵敏度 ,可以用于实际生物样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弱酸性介质中小分子中性红与生物大分子核糖核酸强烈相互作用,导致分子构象的变化,引起分子光谱最大吸收波长和吸光度的变化.应用光谱法研究了反应体系酸度、缓冲溶液用量、中性红用量、反应时间对反应速度的影响,确定了实验最佳条件,提出并建立了测定核糖核酸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0~9.0μg·mL-1,检出限为0.10μg·mL-1,相关系数r为0.999 8.实际样品测定,结果满意.初步探讨了反应机理,认为静电缔合作用使中性红分子与凝聚在.RNA分子链上的反离子交换,然后,以协同方式与RNA分子发生键合,使中性红平面共轭芳香结构受到破坏,π-电子叠合程度降低,吸光度降低,最大吸收波长紫移.  相似文献   

5.
报道以2(3,5二氯2吡啶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简称为3,5diClPADMA)为显色剂,应用三波长叠加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钯的新方法。在002~16mol·L-1的H2SO4介质中,钯与试剂形成稳定的1∶1绿蓝色配合物,其在621和574nm有两个强弱不等的正吸收峰,在434nm处有一负吸收峰。3个峰的吸光度绝对值之和与钯浓度线性相关,钯浓度在0~12mg·L-1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高达203×105L·mol-1·cm-1,比单波长法提高1倍。大量的有色金属及其它贵金属离子不干扰测定。所拟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用于钯精矿、合金及含钯分子筛中微量钯的直接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在聚乙二醇-2000(PEG)-硫酸铵-食用色素双水相体系中,研究了PEG相中食用色素与蛋白质复合物光谱行为.实验了溶液酸度,盐浓度,PEG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共存物质等对体系测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 8的缓冲溶液条件下,樱桃红(BS)与人血清白蛋白(HAS)复合物的最大吸收在541 nm处,比单纯樱桃红红移13 nm,复合物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9.4×104L·mol-1·cm-1,用摩尔比法求得最大结合数为40,蛋白质浓度在0~21.07 mg·L-1范围内具有线性关系.用加入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方法,探讨了食用色素樱桃红与蛋白质之间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7.
采用UV-Vis光谱法,研究在pH 4.2的H3PO4-KH2PO4缓冲溶液中血红蛋白(Hb)与铜(Ⅱ)-茜素红S(ARS)络合物的反应.结果表明:Hb与Cu(Ⅱ)-ARS络合物相互作用形成红色的离子缔合复合物,该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7 nm.在此波长下测得复合物的组成为nHb∶nCu(Ⅱ)∶nARS=1∶4∶8,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52×105L·mol-1·cm-1,Hb浓度在1.0×10-7~2.0×10-6mol·L-1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A=0.026 9 151 675c(mol·L-1),相关系数r=0.997 2.考察了溶液酸度、试剂用量、反应时间与温度、离子强度、表面活性剂等因素对Hb-Cu(Ⅱ)-ARS复合物形成的影响,并对反应机理做了初步探讨,发现Hb与Cu(Ⅱ)-ARS络合物之间主要以静电引力相结合.进一步考察了常见氨基酸及金属离子对Hb-Cu(Ⅱ)-ARS复合物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低强度超声场中羟自由基分光光度法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pH(7~11)、不同乙醇体积分数(45%~85%)的孔雀石绿乙醇溶液的紫外-可见光吸收特性,通过最大吸收波长为620nm处的吸光度与浓度关系工作标准曲线,在低强度超声场中,分别检测超声条件和非超声条件下孔雀石绿溶液吸光度变化,两者的差值就是超声场产生的羟自由基导致的孔雀石绿吸光度变化,从而间接测定了超声场产生的羟自由基浓度。确定了4个超声条件产生的羟自由基浓度,最小检测限达到8.4×10-6 mmol.L-1,相对标准偏差为9.4×10-5~3.7×10-4 mmol.L-1,显示出较高精确度和较好重复性,特别适于中性、碱性乙醇溶液体系中羟自由基极低浓度情况下的快速检测。由于孔雀石绿对热敏感,因此该法可以比测量温度,更好地反映超声场热效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荷移分光光度法测定罗红霉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研究确定了罗红霉素与甲酚红的荷移反应条件。在乙醇 丙酮介质中 ,罗红霉素与甲酚红在35℃的温度时发生荷移反应 ,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 456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1 0 5× 1 0 4L·mol- 1 ·cm- 1 ,罗红霉素的浓度在 0~ 80mg·L- 1 范围内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 ,相对标准偏差为 0 87% (n=6) ,回收率在 98%以上。测定了荷移络合物的组成比为 1∶1 ,探讨了反应机理 ,其中罗红素作为电子给予体、甲酚红作为电子接受体发生了电荷转移反应。  相似文献   

10.
结合基础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用分光光度法检测人血清中的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的浓度.通过免疫反应将待测物质衍生化,生成可见光区可检测的复合物.在450nm波长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该复合物的吸光度,绘制MIC-1浓度-吸光度校准曲线,方程式为Y=2.375-2.378/(1+0.001x)0.938(r=0.999).根据样本的吸光度推算血清MIC-1的浓度.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5.625-500.000pg/mL.回收率为98.2%-101.6%,相对标准偏差为1.89%-5.10%.  相似文献   

11.
硫堇与DNA分子作用机理的光谱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谱和光电子能谱等光谱方法研究了硫堇(TH)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pH7.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TH与CTDNA之间的作用方式以嵌入作用为主,嵌入作用使TH的紫外最大吸收峰强度减小,且峰位发生红移。由紫外光谱实验结果线性拟合求得TH与CTDNA的表观结合常数K=1.45×104L·mol-1。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TH与CTDNA的嵌入作用使TH的荧光发生强烈猝灭,猝灭常数KSV为1.01×104L·mol-1。嵌入作用位点主要发生在CTDNA的鸟嘌呤(G)胞嘧啶(C)碱基序列富集区。通过对TH的光电子能谱中N,S原子的结合能变化分析,TH分子以杂环上S原子端与CTDNA的GC碱基对结合,两者的相互作用对CTDNA的二级结构构象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一种利用流动注射光度法直接测定水样中微量苯胺的新方法。该方法是基于苯胺与亚硝酸盐在强酸介质中发生重氮化反应,重氮化反应产物在碱性条件下与甲萘酚发生偶联显色反应,并于495nm处进行定量检测。对进样环体积、反应圈长度、流速、H2SO4和NaNO2的浓度,NaOH和甲萘酚的浓度,干扰离子等因素进行了考察和研究,优化了分析条件。该方法工作曲线线性范围为0.005~2.0mg.L-1,检出限(3σ)为0.001mg.L-1,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苯胺0.25mg.L-1,n=11)。该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快速,用于皮革废水中苯胺的测定,回收率在98.0%到103.0%之间,获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3.
应用UV光谱法研究在pH4.20的酸性溶液中,枯草杆菌蛋白酶(BSP)与茜素氨羧络合剂(ALC)的相互作用。测得生成的缔合物的最大吸收峰为510nm,与试剂相比红移85nm。应用平衡透析法、摩尔比法和双波长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B=6.68×103L·mol-1·cm-1,表观结合常数K=7.25×106L·mol-1,平均结合数n=10,与BSP的活性部位基本吻合。研究发现,该反应基本符合Scatchard模型,认为是BSP与ALC之间以电荷力为主、疏水力为辅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脱氧核糖核酸与刚果红化学反应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UV-Vis光谱法,研究了在pH 4.56的Tris缓冲溶液中脱氧核糖核酸(DNA)与刚果红(GGH)相互作用.生成的紫色配合物最大吸光度差△A在600nm,反应前后吸收光谱变化明显,反应体系对比度好.在此波长下测得配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41×105L·cm-1·mol,最大结合数n=32,最低检出限为c=8.04×10-8mol·L-1等.研究了体系的酸度、温度、时间等基本反应条件,以及不同类型物质对反应体系的干扰状况.离子强度的改变对体系的吸光度有一定影响.探讨了小分子物质与DNA作用的方式及二者的分子结构、分子构象及电子云分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结晶紫.溴酚蓝等色染料离子对浮选光度法测定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H=10的NaOH水溶液解析铜-2,2’-联喹啉-溴酚蓝(BPB)三元络合物,使BPB进入水相,向其中加入与BPB颜色相近的碱性染料结晶紫(CV),形成等色染普等离子对CV·BPB而被苯浮选,将浮选物溶于忆际最大吸收波长590nm处进行光度测定。由于两种染产等色并同时参与显色,使本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2,2‘-联喹啉为铜的特效试验,因此方法选择性亦好。ε=1.45×10^5L·mo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