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黄嘌呤甲基衍生物的发光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3种黄嘌呤类化合物(咖啡因,茶碱,可可碱)的液氮低温荧光(LTF)、低温磷光(LTP)、室温流体荧光(RTF)及滤纸表面室温磷光(PS-RTP)发光光谱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这3种物质的LTF、LTP、PS—RTP及RTF的最大激发波长λex在270—295nm范围内,最大发射波长λem在385—445nm范围内,且它们的λex和λem不论在什么状态下都非常相近。本文也对这3种物质的荧光量子产率、滤纸基质室温磷光(PS—RTP)寿命、偏振等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实验表明:咖啡因、茶碱和可可碱的PS-RTP的寿命均在0.1s数量级,属于长寿命磷光,且PS--RTP为非完全偏振光。  相似文献   

2.
6-巯基嘌呤滤纸基质室温磷光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 6 -巯基嘌呤 (6 - MP)的滤纸基质室温磷光 (PS- RTP)检测法 ,实验条件已经最佳化。研究表明 ,6 - MP的 PS- RTP光谱的最大激发波长 λex与最大发射波长 λem分别为 312 nm和 4 5 5 nm。30多种无机盐类重原子微扰剂对 6 - MP的 RTP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Cd盐可增强 RTP,其中 Cd(OAc) 2 重原子效应最为显著。酸度条件对 6 - MP的 PS- RTP有较大影响 ,在 p H为 7— 8时 RTP发射较强。此外 ,本文也对影响 6 - MP的 PS- RTP的固体基质类型、重原子浓度、干燥条件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实验表明 ,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4 .2 6— 10 6 6 ng/spot,检出限为 3.31ng/spot,相关系数为 0 .997,相对标准偏差为 4 .0 7% ,回收率为 99.6 %— 10 0 .5 %。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 ,应用于商业药片的分析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抗体的固体基质室温磷光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羊抗人抗体(GAHAb-FITC)和兔抗羊抗体9RAGAb-FITC),及其以三种免疫方式与人免疫球蛋白(IgG)反应所得免疫复合物在多种固体薄膜基质上发射室温磷光(RTP)的适宜条件及其光谱,强度和寿命等性质。研究发现,标记抗体及其免疫复合物保留了FITC优良的固体基质室温磷光性质,λ m0643em^(max)=525/650nm,其RTP强度与其浓度线性相关,并有很高的灵敏度,更为重要的是,免疫反应及其RTP检测能结合于同一基质,方便地相继完成,在聚酰胺膜(PM)上,以Pb(Ac)2为重原子微扰剂,稀释比为1:10(ψ)的GAHAb-FITC,RAGAb-FITC及其与人IgG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均能发射较强制 RTP信号并有较长的RTP寿命,本结果为建立相应的固体基质室温磷光免疫分析(SS-RTP-IA)新方法奠定了相应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两种卤代萘为模型化合物,基于磷光寿命的定义τ=τ^-,τ0=1/kp和其与各速率常数的关系,导出了一种类似于Stern-Volmer方程的线性方程:τ0/τ=(kp_kic)/kp=1 kic/kp=1 Ksv.c。通过测定不同重原子微扰剂浓度时的磷光寿命,探讨了从两种途径计算流体室温磷光发射相关动力学参数的可行性和方法,通过这些参数对比讨论了KI和TINO3两种重原子微扰剂对这两种卤代萘无保护流体室温磷光发射的重原子效应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牛血清蛋白(BSA)和人血清蛋白(HSA)的室温磷光法,蛋白质的磷光主要来自于包埋于其中的色氨酸残基,并对影响其室温磷光强度的的各种因素:如重原子浓度,酸度,除氧剂浓度等进行了详细研究,建立了测定痕量HSA和BSA的室温磷光法.该法是以KI为重原子微扰剂,在水溶液中用Na2SO3化学除氧后,以287nm为激发波长,BSA和HSA在443nm左右的磷光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在此条件下它们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10-6-8.6×10-5mol/L和3×10-6-13×10-5mol/L,检出限分别为:2.20×10-7mol/L和4.10×10-7mol/L.同时,还对它们的光谱性质如荧光、磷光寿命,偏振等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BSA中色氨酸残基有两种荧光衰减形式,HSA则只有一种衰减形式,它们的磷光属于长寿命磷光,都能引起光的偏振.  相似文献   

6.
对四溴荧光素(TBF)、四氯四溴荧光素(TTF)两种卤代荧光素滤纸基质室温磷光光谱(PSRTP)特性及其与DNA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BF和TTF的PS-RTP的最大λex/λem为526/652nm和557/699nm;酸度实验表明:两种物质在碱性范围内有强发射.小牛胸腺(DNA)的存在会使TBF和TTF的PS-RTP强度发生变化;偏振实验表明:TBF、TTF与DNA的作用方式有嵌插作用;TBF和TTF的磷光寿命分别为136.4ms和131.0ms属长寿命磷光.  相似文献   

7.
苯并咪唑的三维荧光光谱与三维室温磷光光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量了浓度为1×10-4mol/L苯并咪唑水溶液的三维荧光光谱,三维室温磷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还测量了苯并咪唑固体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化合物的荧光和室温磷光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苯并咪唑在290nm、580nm和870nm区域均有强而丰富的荧光谱线,而室温磷光谱线(RTP)单一地出现在290nm区域,且强度很小;同时还讨论了苯并咪唑的升频转换荧光现象.  相似文献   

8.
以 1,2 -二溴丙烷 (DBP)为重原子微扰剂 ,建立了痕量西维因 (CBL)的 β-环糊精 (β- CD)诱导室温磷光(RTP)分析法。CBL、β- CD和 DBP形成三元包络物和 DBP的微扰作用 ,CBL有强而稳定的 RTP信号。研究了温度、p H值以及形成包络物的 3种组分物质的浓度的变化对体系 RTP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 ,RTP强度与 CBL的浓度在 4 .0— 2 0 .0 μg· dm-3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检出限 1.2 μg· dm-3 ,相对标准偏差为 1.6 1% (n=7)。方法用于合成样品中的 CBL测定时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在外部重原子微拢剂溴代环己烷存在下,β-CD/碘代乙基联苯体系可发射一定强度的室温磷光信号,若丁醇作为第四组分存在,则能显著提高体系的室温磷光发射强度。研究了该体系室温磷光发射的适宜条件和多种醇、不同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影响。认为β-CD/碘代乙基联苯/溴代环乙烷/丁醇体系属于一种超分子组合的发光体系,醇的作用属典型的分子调控作用。β-CD/碘代乙基联苯/溴代环乙烷形成主、客三元包结物,可醇则利用其  相似文献   

10.
纯有机室温磷光(RTP)材料由于能够直接利用电致激发产生的75%的三线态激子,近年来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然而,由于纯有机材料理论上的自旋禁阻特性,使得三线态激子的辐射速率慢、激子寿命长,从而难以与非辐射耗散竞争。因此,通过有效的分子设计策略实现增强的自旋-轨道耦合,从而促进快速的系间窜越和磷光辐射过程,进而实现高磷光量子效率并抑制长三线态激子寿命导致的各种非辐射失活,对于开发高效的纯有机电致RTP材料与器件至关重要。本文从RTP的分子结构设计出发对近年来的纯有机电致室温磷光材料和器件进行综述,总结了含有不同重原子的纯有机磷光材料的电致发光性能,指出目前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对其在电致发光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在无任何保护性介质存在下,以Na2SO3作化学除氧剂,KI为重原子微扰剂,菲即能产生强而稳定的流体室温磷光发射.激光和发射波长λex/λem为283/482,504nm,不同有机溶剂存在对其磷光发射的性质有不同影响.1%乙腈存在时,菲浓度在8.0×10-7~6.0×10-6mol*L-1和6.0×10-6~4.0×10-5mol*L-1范围内分别与磷光发射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6×10-8mol*L-1.  相似文献   

12.
不除氧条件下环糊精诱导室温磷光法测定喹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不除氧条件下,10mL含喹啉/β-CD溶液中只需加入15μL1,2-二溴丙烷(DBP)作重原子微扰剂,就能产生强而稳定的室温磷光信号。最大λex/λem=273/496nm。喹啉浓度在5.0×10^-7 ̄5.0×10^-5mol/L,5.0×10^-4mol/L,两段三个数量级范围与室温磷光信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最低检测限7.4×10^-8mol/L。本体系的特点是DBP用量少,从而减少了因过量  相似文献   

13.
仔细研究了吲哚-3-丁酸(IBA)的无保护流体室温燐光(NP—RTP)及以高分子分散剂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400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20,Tween-40,Tween-80,Tween-85,Brij35和乳化剂OP为介质的流体室温燐光性质。表面活性剂和高分子分散剂能抑制IBA燐光猝灭,使其具有更低的检出限,同时也使燐光强度-激发光照射时间曲线发生改变,但不影响IBA燐光光谱特性。无论是否存在表面活性剂或高分子分散剂,TINO3都不能诱导IBA产生燐光,KI却能诱导其产生强烈燐光。用于强化水样和土壤样品中IBA的测定,回收率95.2%~104%,相对标准偏差2.4%~4.0%。  相似文献   

14.
以八元瓜环为诱导剂、碘化钾作重原子微扰剂,在亚硫酸钠除氧下,实现了菲、芴的室温磷光发射。在该体系中菲、芴的最大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282和509 nm,276和518 nm,磷光寿命分别为1.82和3.68 ms。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菲在1.0×10-7~1.5×10-6mol.L-1,1.5×10-6~1.0×10-5mol.L-1和芴在8.0×10-7~8.0×10-6mol.L-1的浓度范围内分别与其磷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分别为4.8×10-9和8.0×10-9mol.L-1。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2,3-四-(2-异丙基一5-甲基苯氧基)氢酞菁在10,77,177和300 K下石英衬底上的浇铸膜和单晶硅衬底上真空镀膜(约200 nm厚)在300 K下光致发光光谱.氢酞菁的浇铸膜光致发光光谱在上述温度下均出现荧光发射和磷光发射峰,在177和300 K下出现了1 673 nm激基缔合物峰.该峰的出现与分子抗聚集能力的强弱有关,在300 K激基缔合物峰比在177 K下的峰强,从氢酞菁分子结构特点讨论了形成激基缔合物的原因.随着温度的升高,可以观察到荧光发射峰渐渐减弱而激基缔合物峰变强.由于浇铸膜和真空镀膜的酞菁分子聚集态不同导致了斯托克司位移的差异,真空镀膜的发光峰峰值在1 140 nm左右,与酞菁浇铸膜的峰值差别较大.浇铸膜的发光峰的半高宽为300 nm,而真空镀膜发光峰的半高宽为100 nm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