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希明  吴华友 《中国物理 C》1990,14(11):1001-1006
本文假定e+e湮没时产生的胶子的强子化,胶子首先劈裂成一对等效的夸克、反夸克对.夸克之间的色相互作用,碎裂成末态强子.由此计算的e+e→3jet事例中的带电粒子多重数,胶子与夸克jet中多重数比率,以及e+e三胶子事例中的重子比率,都与实验结果一致.解释了e+e→3jet末态粒子的角分布.  相似文献   

2.
吴济民 《中国物理 C》1993,17(2):146-151
利用我们曾经解析求得的电子、正电子分布函数的表达式,我们求得了e+e对撞过程中辐射因子的严格的解析表达式.这一级数表达式可以很快地收敛到所要求的精度.本文也给出了与现有的近似结果的比较.本文结果十分有益于精确计算e+e对撞过程中的辐射修正.  相似文献   

3.
根据e+e湮没中夸克产生规律和夸克组合规律,本文计算了e+e湮没中粲重子与粲介子的比值.我们得到的粲重子介子比同能量s有关,并且同实验相符.  相似文献   

4.
卢道明 《中国物理 C》2003,27(7):571-573
在顶色辅助的人工色模型下计算了高能e+e对撞机上top介子辅助的b夸克对产生过程e+e→bbπ0t的产生截面.发现在一定的参数范围内,这个过程的产生截面大于10fb,比标准模型下标量Higgs粒子辅助的b夸克对产生过程大许多,与最小超对称模型下标量和赝标量Higgs粒子h0,H0,A0的相应产生截面大致相当.人工色理论的信息可能在下一代正负电子对撞实验中探测到.  相似文献   

5.
根据最小标准模型及双Higgs二重态的扩展标准模型理论,计算了LEPⅡ以及NLC能量下e+e→bb Z0 和 tt-Z0的总截面和微分截面以探求Higgs粒子的观测效应.我们发现,只要Higgs粒子的质量MH≤140GeV,对e+e→bb Z0的测量就能清楚地提供Higgs粒子的信息.然而对e+e→tt-Z0,不论Higgs粒子是轻或重,它的效应都被淹没在弱电过程的本底中,没有观测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e+e实验中ψ(2S)能区连续态单光子湮没过程的截面对观测总截面的贡献.针对ψ(2S)质量处ωπ0和π+π两个观测末态,利用唯象模型估计了单光子湮没过程贡献的大小.分析表明,对于ψ(2S)→ωπ0和ψ(2S)→π+π,以及其他电磁末态分支比的确定,单光子湮没过程的贡献必须认真考虑.通过研究,我们认为对于BES实验来说,为了获得共振态电磁末态分支比的正确结果,至少需要在低于ψ(2S)共振峰的能量点采集10pb-1的数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e+e湮没过程中的两类不同碎裂机制做了比较.进一步计算出末态强子多重数与实验结果比较,发现"独立碎裂"假定与实验矛盾,而"弦碎裂"假定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裘忠平  蔡勖 《中国物理 C》1988,12(5):708-711
本文提出了一种研究高能e+e湮没过程中多粒子产生的管状袋模型.利用袋参数B确定强子化几率密度与物质化能量的平方成正比,成功地解释了最新实验数据(TASSO,HRS)给出的近似KNO标度无关性.  相似文献   

9.
刘野  陈寿万  郭建友 《物理学报》2012,61(11):112101-112101
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框架下, 利用复标度方法研究了 Zr 同位素的单粒子共振问题. 以 122Zr 为例, 演示了复标度方法确定共振态的具体步骤, 确定了 122Zr 所有可能共振态的能量和宽度, 以及相应共振态的复标度波函数, 并与耦合常数的解析延拓方法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系统研究了 Zr 同位素的共振问题, 获得了与散射相移方法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计算了top-Higgsh0t对过程e+e→tc νeνe,e+e→γ(Z)tc的贡献,并进一步讨论了在高能线性e+e对撞机(LC)上探测此粒子的可能性.结果表明:h0t对过程e+e→tc νeνe的贡献很大,通过此过程可在LC实验中探测top-Higgs;另外e+e→γtc也是探测h0t的有效过程.  相似文献   

11.
刘复明  刘峰  刘连寿 《中国物理 C》1999,23(12):1183-1189
运用Jetset产生器分别在实验室系和冲度轴坐标系中对e+e对撞多粒子末态中阶乘矩的标度性质进行了研究.在这两种情况下,用各向同性的相空间分割得到的三维InF2~InM都近似于直线,表明e+e对撞末态相空间中的动力学起伏近似各向同性.在实验室系中由px,py,pz的F2~M拟合Ochs公式得到的三个γ值近似相等;在冲度轴系中,在φ方向上适当选取起始拟合点,三个γ值也比较相近,进一步肯定了这一论断.这一结果表明,软、硬过程动力学起伏的本质特征──各向异性或(近似)各向同性,可以通过碰撞过程中阶乘矩标度性质的研究而揭示出来.因此,深入研究各种碰撞过程中阶乘矩的标度性质,对于了解碰撞动力学的本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J/ψ共振参数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和北京谱仪(BES),测量了e+e-对撞束在J/ψ共振峰附近能区内末态为强子、e+e和μ+μ的实验观测截面,对这些截面的拟合得到J/ψ衰变宽度和分支比的新的实验测定值:Γ=84.4±8.9keV,Γh =74.1±8.1keV,Γe=5.14±0.39keV,Γμ=5.13±0.52keV, /=(87.8±0.5)%,Γe/Γ=(6.09±0.33)%,Γh/Γ=(6.08±0.33)%.  相似文献   

13.
利用结构函数方法,足够精确地给出了在e+e对撞过程中考虑了各种QED辐射修正效应后的τ轻子产生的阈行为解析表达式(这里包括了始态辐射修正、真空极化效应、库仑效应和终态修正效应等),这个阈行为用来为BES测量τ轻子的质量值.  相似文献   

14.
利用一个描述强子质量谱成功的夸克模型确定出得到的强子多重数普适质量关系〈n〉=aexp(–bm)中的参数b,发现对于介子、重子是一个普适的常数.利用这个质量公式给出计算各种粒子多重数的表达式,进而以高能e+e湮没为例计算出各种粒子多重数与实验以及其他模型做了比较,表明这个没有任何假定的质量关系同样能够解释实验.  相似文献   

15.
蔡延璜 《中国物理 C》1994,18(Z1):81-86
由试验粒子方法求解相空间Vlasov方程,得到核单粒子几率密度分布函数f(r,p,t).基于此研究了核11Li的四极巨共振激发.结果表明,在低激发能区2MeV左右核11Li存在四极软巨共振态,它的强度占E2跃迁能量权重求和(EWSR)的百分比敏感地依赖于11Li核的中子晕分布,而能量中心位于29MeV左右的正常四极巨共振,则与中子晕分布无关.最后对结果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张霖  郁宏  沈齐兴 《中国物理 C》1996,20(3):280-285
用螺旋度角分布方法对过程e+e→J/ψ→γ+X(JPC),X(JPC)→BB(重子,反重子)进行了分析,得到了X具有不同自旋─—宇称时角分布及投影角分布的形式,从而可以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来确定共振态X的自旋性质.  相似文献   

17.
郁宏  沈齐兴  张霖 《中国物理 C》1994,18(7):583-590
给出了过程e+e→τ+τ→a1υτ,a1→ρπ的密度矩阵和角分布的螺旋度形式.通过分段拟合把相应于W-a1跃迁和强作用顶点a1ρπ形状因子的螺旋度振幅比确定下来,给出了一个确定宽共振态a1质量和宽度而与模型无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翁瑶  胡海明  王骏 《中国物理 C》2007,31(5):419-422
基于BABAR实验组对e+e→π+ππ+π的反应截面的测量结果, 用VMD模型给出的理论截面拟合实验数据, 首次从单一反应道得到π+ππ+π末态形状因子的所有参数值.  相似文献   

19.
报道利用单态正电子偶素湮没,在过程e+e(1S0)→γ+U中探测单能γ射线,寻找低质量中性粒子U的实验结果.在2σ的统计误差水平上,没有探测到Mu<2me的低质量中性粒子.  相似文献   

20.
按照夸克组合模型, 通过分析给出e+e→q0q0→h′s过程轻味夸克jet事例中各种粒子的产生几率以及相对比值. 给出奇异、非奇异粒子多重数比率γ与奇异抑制因子λ之间的关系, 不需要假设奇异抑制因子改变, 能够解释粒子比率增大的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