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水"火箭"效果之措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辛贵书 《物理实验》2003,23(1):32-33
介绍了为增大水“火箭”升空高度、增强飞行稳定性 ,提高水“火箭”的演示效果 ,而采取的几项措施 .  相似文献   

2.
新一代运载火箭测量系统承担获取射前和飞行过程中遥外测数据和实施火箭飞行安控的重要任务,在执行发射任务时,测量系统不仅要对火箭关键参数进行长时间的不间断监测,还要对测量系统地面测控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实现加注阶段前端“无人值守”。对地面测控系统人员保障及人员对设备的操控提出了很高要求。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体化供电测控系统,介绍了系统组成及技术革新,一体化测控系统经过了新一代运载火箭首飞考核,得到了充分的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3.
汪海 《物理实验》2012,32(6):23-25,29
介绍了水火箭的制作方法,并提出了影响水火箭飞行高度的可能因素,结合实验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重点介绍了二级加压水火箭和降落伞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在水火箭体内放置一个带小孔的活塞,改变了以往水火箭只能竖直或斜向上发射,不能水平、斜向下或竖直向下发射的不足,使水火箭可以在任意角度发射.  相似文献   

5.
通过理论推导和数值计算对水火箭的运动进行了研究, 主要讨论了水火箭运动过程特征以及初始装 水量对喷水时间、 最大速度和最大高度的影响. 研究结果有助于水火箭的设计以及获得最大发射高度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功能原理及理想气体绝热方程,推导获得水火箭发射初始速度、喷水时间以及射程的表达式.利用上述表达式对水火箭发射的初始速度、喷水时间及射程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对水火箭内盛装水的体积和发射角度的最佳值进行了理论计算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自制水火箭及其发射装置的制作过程,探究了影响水火箭的水平射程的因素.在猜想假设、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8.
一个欧洲研究小组正在开发新一代Skylon太空飞机.这种太空飞机可重复使用,能将超过12t的货物送入轨道,起飞和着陆使用的跑道相同,并有望在lO年内问世.飞机研制的成败取决于“佩刀”(Sabre)火箭发动机.“佩刀”是一种独特的混合动力发动机,在地球大气层中,能像传统喷气发动机一样“呼吸”空气;在太空则转换为火箭动力.在吸气模式下,空气先是被冷却并压缩,然后同氢燃料一起进入火箭发动机;在火箭模式下,  相似文献   

9.
张元明  姚迪  颜晓明 《应用声学》2017,25(3):1-2, 10
针对目前火箭遥测系统专属测试设备操作复杂、通用性差等特点,提出一种基于SCPI指令的虚拟仪器智能测试方案,利用SCPI指令完成程序对智能设备的输出控制,结合TCP/IP通信技术、数据库访问技术以及在LabVIEW程序中完成Excel动态存储技术等,实现了火箭遥测系统电性能自动测试、闭环测试、在线监测等功能,测试结果表明,测试平台极大地提高了系统测试效率,测试数据可靠性好,可满足运载火箭遥测系统电性能测试工作,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昌强 《应用光学》2007,28(2):00-200
2007年1月24日,RADA电子工业公司宣布与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签署协议,合作建造和安装“天空卫士”高能激光防御系统,用于以色列对敌方火箭和导弹的拦截。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在去年7月才推出了“天空卫士”系统。“天空卫士”是在美以合作研制的战术高能激光器(Tactical High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设计了一种太阳能辅助空气源跨临界二氧化碳热泵空调热水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二氧化碳热泵系统以及室内室外换热系统;针对春夏秋冬不同天气条件,可采用制热、制冷,热水、制热 热水、制冷 热水五种运行模式,实现热水和空调两大功能.利用搭建的太阳能辅助空气源跨临界CO2热泵热水与空调系统实验台,进行了水-水热泵与制冷循环系统、空气-水热泵与制冷循环系统以及太阳能辅助的热泵循环系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越低,系统的性能系数越高;蒸发温度的升高同样也会提高系统的性能系数;在冬季夜间利用太阳能集热系统作为辅助热源可有效提高蒸发温度,同时延长蓄热水箱使用时间,满足整个夜间供热需求.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固体火箭发动机系统的动态交互能力,方便用户直观地了解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内部结构,结合CATIA强大的三维建模能力,完成了该系统中最重要的三维参数化设计;以VC++为编程环境,运用CATIA自动化对象编程(V5 Automation)提供的二次开发接口,实现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系统中的三维绘图模块,同时介绍了两种在VC框架内动态显示CATIA三维模型的方法;实践证明,该系统能够快速的确定固体火箭发动机外形尺寸、标志量等设计参数,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初步设计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火箭发射的次声信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距离发射点20km和230km的两个阵列上,记录了我国一次火箭发射产生的次声波。从信号中识别出点火与声爆事件,观察到火箭在飞行中产生持续的次声波,以及声爆前后明显能量特征上的变化,观测到完整的火箭发射和飞行过程中系列次声波。为了验证采集信号中包含声爆事件,使用Fisher检测估计方位角和视速度,计算结果与火箭飞行轨迹一致,并且声爆信号的预计到达时间和估计方位与实际的时间和方位角相符合。结合火箭速度变化的特征,给出了声爆前低频能量较弱现象的解释和火箭超声速后次声能量特征的变化,揭示了火箭产生次声波的机理,为火箭发射等目标的监测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史祥蓉 《物理与工程》2015,(3):69-70,74
文章针对大学物理教材对火箭运动微分方程的讲法,根据动量定理讨论了火箭系统动量表达式的导数,提出了一个容易引起学生误解的矛盾问题;然后,介绍了理论力学教程中质量流动动力学方程,并利用质量流动问题讲解火箭运动微分方程,避免了矛盾的出现;最后,通过两种讲解方法的分析比较,总结给出了火箭系统动量的一般表达形式,能正确表达火箭系统的动量及其导数.利用动量定理直接对该式求导的讲法不仅避免了矛盾,而且解释了引起学生误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吴忠良 《物理》2007,36(7):559-564
国际核试验监测系统包括地震探测系统、水声探测系统、次声探测系统、放射性核素探测系统、国际数据中心、现场核查系统等组成部分,是一个国际性的“大科学”工程。文章概要介绍了核试验监测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和物理问题,国际核试验监测系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国际监测系统在科学研究和可持续发展中的可能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6.
《物理通报》2009,(11):57-57
NASA月球弹坑观测与遥感卫星(LCROSS)的初步数据显示,此次任务成功在月球坑的永久阴影中发现水,为我们了解月球开启了新篇章. LCROSS卫星及“人马座”火箭于10月9日相继成功撞击了月球南极附近的凯布斯坑,从数十亿年未见太阳光的月球坑底部溅起一股尘埃.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运载火箭测试过程中测试项目多、测试流程复杂、测试时间长的问题,一般采用具有故障诊断功能的通用测试系统,实现自动化测试。通过综合分析运载火箭测试项目需求,研究通用测试系统运行过程对故障诊断功能需求,提出了一种通用测试系统故障诊断功能设计方案,包括故障诊断的系统架构、线路诊断、测试平台自检、测试流程监测、故障定位,以及信息应用等功能。通过该故障诊断功能设计,简化了测试项目,实现了运载火箭的快速自动化测试、性能监测与状态评估,保障火箭的安全可靠运行,并可为维修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HPCI-1型物理实验微机辅助系统教学实践及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HPCI-1型物理实验微机辅助教学系统”为例,结合教学实践,对基于微机辅助实验系统的教学改革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长征系列火箭普遍存在的残骸落点普遍较理论落点靠前的现象,开展多次飞行数据的比较,结果发现一级上升段内火箭的飞行速度、位置与设计预示值之间的偏差存在极性稳定、幅值增加增大的特点,尤其是Y向速度偏差甚至超过5%,远大于预期值;本文针对该现象开展机理分析,最终确认现在长征系列火箭普遍采用的“姿态角偏差+角速度”控制方案对程序角持续变化的工况存在幅值及极性较为稳定的静差,该角偏差持续作用下,将导致X向和Y向速度及位置偏差;针对该机理,探索、比较潜在的解决措施,最终确定采用实现简便、控制效果好的“姿态角偏差+角速度偏差”双偏差姿态控制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双偏差姿态控制方案能显著提高助残骸落点精度及段轨道精度、降低气动载荷,有利于火箭飞行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邹宇  宫秀良  程博  高伟  侯志勇 《应用声学》2015,23(8):2749-2752
为改进固体火箭发动机传统试验模式存在的资源瓶颈、试验性能难以预示等问题,在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与测试领域引入虚拟试验技术,设计并开发了固体火箭发动机虚拟试验基础系统;阐述了固体火箭发动机试验模型、试车架模型的建模方法,利用均匀设计方法分析影响内弹道数据的主要因素权重,以修正虚拟试验内弹道数据;针对某型号固体火箭发动机进行虚拟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虚拟试验基础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与真实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相似的流程和功能,通过修正虚拟试验内弹道数据,进一步降低了虚拟试验结果与真实试验结果间的误差,为深入开展固体火箭发动机虚拟试验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