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物理教学中师生的"情感共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师生的“情感共鸣”,是指师生双方的情感相互感应、相互加强而同处于“峰、峰”相遇的最佳教学状态.师生的情感共鸣是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变量,是师生在知识、理性、情感方面的互动过程.学生是否乐于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信息,关键在于这信息能否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在物理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价值体系,要求从情感维度优化教学,形成情知互促、并茂的教学格局,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物理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情感化教学,是当前教育教学研究领域极为重要的课题.运用“超出预期”策略,是增进学生情绪体验,激发学习兴趣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孟拥军 《物理通报》2006,(11):14-17
1问题提出 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错误的前概念,对学生的物理学习产生负面影响.由于有些错误观念是长年积累形成的,具有广泛性、顽固性、隐蔽性;并且,随着物理教学的不断进行,新的错误又会不断形成和发展.所以如何纠正错误观念以实现物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物理教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汪明 《物理通报》2009,(10):24-27
1问题的提出 “三点一线”教学法:第一点,明晰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第二点,掌握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与学生心理特点;第三点,了解学生思维兴奋点和能力创新点;“一线”则强调教学需按照“知识的发生和形成过程”这一流程线来组织教学,指的是课堂教学内容结构主线安排井然有序,思维主线发展层次分明,即使简单的物理问题也不简约其研究过程,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和优秀的研究品质.2008年12月,笔者应常州市新北区教研室之邀,示范执教了普通高中《物理·选修3—2》中“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下面即以此节教学研究课为例,来阐述其核心观念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物理课程教学中应贯穿情感教育,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6.
物理教学应注重情商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各种思路、观念、学说都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而发展学生美好积极的情感,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在素质教育学中又增加了新的课题——“情感教育”.即对情商的培养.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注重情商培养?本文谈谈自己肤浅看法.  相似文献   

7.
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影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如,轻实验,重理论;回避难做的实验;以电脑上制作的课件取代实验操作.这些做法均忽视了物理实验的重要作用.现在“教师讲学生同步做”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已遭遇普遍质疑,物理实验教学开始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的求放、求活.如此一来,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态度、基本能力的落实又让教师担心.  相似文献   

8.
浅议"对称"     
世界是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但众多的物理大师们却说:一切事物规律都是“对称的”.在物理思想中,对称性像基石似的重要.各种事物都具有对称性,它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体现在物理规律中的对称性;如伽利略相对原理;爱因斯坦相对论;宇称原理等.另一个是体现在数学形态上的对称性.如镜像对称;旋转对称等.本文将浅议一下物理学中的对称.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光的偏振”问题探究式教学设计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问题提出 新课程实施近两年以来,我见的有些学校中新课程的教学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针对这一现状,县教局教研究室组识我校研讨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学校指派笔者开设物理课.本次研讨形成一个共识:物理教学是再现科学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教学要有助于学生建构物理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要改变传统物理课堂"重理论、轻实践,重动脑、轻动手,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局面.问题教学是体现新课程理念、发展学生能力和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事物理教学的人都知道:在备课过程和教案的书写中“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必须在教案中明确写出的.这是这份备课教案是否“合格”的必要条件之一.而“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如何得来?从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无非是:(1)与同事共同研讨得出;(2)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得来;(3)从教学参考书和其他教学资料中得来;(4)从学生的问题中得来;(5)自己教学的心得体会.哪怕是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也能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在教案中顺利地写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相似文献   

11.
笔者最近有机会听了一些老师的初中物理课,在一些老师的“内能”概念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他们总是在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强调如下两个教学要点:  相似文献   

12.
一种“类耗散系统”中的“类Ⅴ型阵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类不连续不可逆保面积映象可以展示类似耗散的行为,因此可称其为“类耗散系统”.在一种类耗散系统中观察到了椭圆周期轨道及其周围的椭圆岛与映象不连续边界碰撞而消失的现象.周期轨道消失后,经过一系列过渡椭圆周期轨道之后,系统的行为由一个混沌类吸引子主导.在混沌类吸引子刚刚出现时,混沌时间序列呈现层流相与湍流相的无规交替.这一切都与不连续耗散系统中发生的Ⅴ型阵发的相应性质十分相似,因此可称为“类Ⅴ型阵发”.然而,当混沌类吸引子刚刚出现时,仅可以找到最后一个过渡椭圆岛的“遗迹”,并不存在它的“鬼魂”,因此类Ⅴ型阵发不遵从Ⅴ型阵发的特征标度规律.反之,混沌类吸引子的鬼魂却存在于最后一个过渡椭圆周期轨道的类瞬态过程中,因此在类Ⅴ型阵发导致混沌运动的临界点之前,由此“类瞬态混沌奇异集”中逃逸的规律就成为标志这一种临界现象的标度律.这与Ⅴ型阵发又根本不同. 关键词: 类耗散性 类混沌吸引子 类Ⅴ型阵发  相似文献   

13.
科学是平和而理性的,因此物理课堂也多波澜不惊,但这并不意味着物理课堂总是沉闷的.在实践中,我们若能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往往就会有不期而遇的精彩.自然,这里所说的精彩并非用矫情的掌声来描述,而是学生在课堂上发自内心的惊异与喜悦,常表现为学生愁眉紧锁后的莞尔一笑.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目前在我国掀起了新的基础教育改革浪潮,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制定了课程标准,新编写的教材已在少数地方试用.面临这种形势制约改革成败的重要问题之一--新的评价体系,亟待改革完善.此文既涉及课程的构建,也涉及评价和测量.发表此文意在引起广大读者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并积极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5.
Highly localized, dynamic particle-like excitations are observed in a dc-driven, quasi-two-dimensional gas-discharge system. These localized excitations undergo a transition from isolated to aggregated state as the discharge current is increased. Although they provide us a macroscopic analogue of microscopic atoms and molecules, they are quite distinct from the latter in the point that they exhibit a rich variety of complex dynamics. The fact that these localized excitations can show synchronous dynamics even in distant places, together with recent theoretical studies, indicates that a global coupl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the dynamics of such localized excitations.  相似文献   

16.
17.
本刊在1999年第18卷第2期曾刊登了应崇福院士所著“南下访‘淇淇’”一文。据媒体报道,“淇淇”已于今年(2002年)7月14日辞世。消息传出后,原饲养单位两天内收到各界表示关注的电子邮件、传真、电话等40余份(见《光明日报》2002年7月17日A2版)。  相似文献   

18.
浅议"做功"     
关于功的概念高中物理的定义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产生的位移之积即为该力对物体所作的功.  相似文献   

19.
说“影”     
1影的形成 “影”是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物体时,在其后方形成的全暗(光线完全不能照到)或半暗(只有部分光线照得到)区域,其中全暗区域称为“全影”又称“本影”,半暗区域称为“半影”又称“副影”.一般说来,不透明物体在一个点光源的照射下,其后面只能形成全影,无半影;如图1所示,不透明物体在二个点光源照射下,其后面会形成二个半影,一个本影(如果这二个光源在物体两边的话,可以形成二个小本影).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