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涂燕飞  张国权  陈聪  高峰  薄方  刘建彬  许京军 《物理》2007,36(5):399-404
电磁感应透明技术不仅能够改变物质对光场的响应,而且能够调控光场本身的性质.文章介绍了电磁感应透明效应的基本原理,电磁感应透明现象在各种固体介质中的实现,比较了这些固体介质的特性,并讨论了由电磁感应透明现象所产生的各种效应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2.
如何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谷肖甬(杭州电力学校310015)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电磁学中的一个基本的也是重要的定律.正确应用电磁感应定律是解决电磁感应问题及电磁学综合问题的重要环节,在进行练习过程中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1正确理解、选择运用两个公式法拉...  相似文献   

3.
“电磁感应”的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初次接触这方面的知识,感觉很抽象;他们仅仅凭借自己的思维方式很难理解电磁感应.笔者根据多年的实际教学摸索,反复地尝试,研制出一个集课堂教学引入和习题研究功能于一体的新型电磁感应演示仪器.经专家和教师的实际应用反映,其可操作性和实验效果都远远优于现有的其他同类实验仪器.该演示仪已有教仪厂意向合作生产.  相似文献   

4.
电磁感应是高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高考的热点,本文对这类综合题进行分类例析.  相似文献   

5.
一、雷达的诞生与发展 雷达这个名称是美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1940年使用的一个保密代号.它是“无线电探测和测距”(Radio Dtection and Ranging)这句英文的缩写.军事上的需要和物理学的进展是导致雷达诞生的两个直接原因. 自从1831年8月29日,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效应后,电磁学理论得到迅速发展.首先是法拉第于1851年建立了电磁感应定律并提出了场的概念;接着麦克斯韦于1864年建立起完整的电磁学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1873年又发表了电磁辐射理论.为无线电…  相似文献   

6.
奇琍 《物理与工程》2005,15(3):40-41
讨论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解决动生电动势问题时看似矛盾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文章用缀饰原子研究电磁感应透明,为分析探测光强度的破坏性干涉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物理图象,用这种方法可更简洁地研究驱动场失谐对电磁感应透明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电磁感应定律实验新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传统电磁感应定律无法量化研究的缺点,对电磁感应实验进行了改进.以电动机及传送带驱动小磁铁穿越线圈,电磁感应发生的过程被电脑录音软件Cool Edit Pro 2.0实时录制为脉冲电流频谱.依据脉冲电流频谱的间隔及宽度,可调控并测定小磁铁穿越线圈的速度及电磁感应发生的时间;依据脉冲的振幅,可判断感生电动势的大小,进而探究或验证电磁感应定律.  相似文献   

9.
电磁感应摆与电磁感应陀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也 《大学物理》2000,19(11):27-30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和简单的电子线路设计的电磁感应摆与电磁感应陀螺,是一个有趣的演示实验。本文介绍了这两种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0.
《电磁感应》一课的备课设计刘国强(广州市卫生学校510180)备课是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的基础和保证.要上好课,先要备好课.备课主要做到五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具、备教法、备习题.下面就《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  相似文献   

11.
黄子平  龙继东  王卫  谌怡  丁明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2022,34(7):074003-1-074003-6
采用感应同步加速原理,能在MHz重复频率下连续运行的双极性脉冲感应加速单元可以替代传统的射频加速单元应用于环形加速器中。针对MHz重频双极性脉冲功率源设计、感应腔负载特性等关键技术开展了实验研究,研制了一套MHz重频双极性脉冲感应加速单元。相比于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KEK)研制的感应同步加速单元,该加速单元对电路结构进行了优化, 在加速脉冲具备相同顶降的前提下,将加速腔纵向尺寸缩小了5倍以上,可有效改善现有脉冲感应加速单元在加速电压调节方面的局限性,提高了功率系统的稳定性,减小了组元连续运行时的功率损耗,更加适应各类环形加速器对重频脉冲感应加速组元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2.
洪德成  杨善德 《物理学报》2011,60(10):109101-109101
研究大介电常数对多分量感应测井的影响,并通过不同磁场分量的组合量来同时提取地层电阻率和介电常数以及地层纵向边界信息,实现地层参数的重构,直观识别烃源岩地层. 关键词: 多分量感应测井 大介电常数 组合量 直观解释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绕型带状线和感应电压叠加器的重复频率脉冲电子束加速器的技术方案。介绍了一台感应电压叠加器感应单元的结构设计,并建立相应的电路模型,对其响应特性进行了模拟研究。介绍了卷绕型带状线的设计原理,制作了一台输出阻抗约3 Ω、脉冲宽度约230 ns的固态化卷绕型带状脉冲形成线。利用该脉冲发生器作为馈源,对感应电压叠加器感应单元的响应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表明感应单元响应良好。对4级感应电压叠加器分别进行了单次脉冲和5 Hz重复频率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叠加器的输出电压约为输入电压幅值的4倍,电流效率约80%,重复频率条件下,脉冲序列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激光感应复合熔覆的稀释率分析模型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计算感应加热温度模型和激光感应复合熔覆能量作用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激光感应复合熔覆稀释率的表达式,定量反映了稀释率与激光、感应能量、材料特性和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熔覆的稀释率随激光功率的增加而增大,随送粉率的增加而减小,随扫描速度的增大而减小;在其他参数恒定,感应能量增加时,稀释率显著增大。该稀释率分析模型有助于复合熔覆加工中稀释率的控制,为复合熔覆工艺参数的优化设计和熔覆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对2.5 Ω,200 ns低阻抗Blumlein型脉冲形成网络进行3维建模,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分别采用静电场分析方法及高频分析方法对开关端、负载端的电感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频率增大,引线电感值逐渐减小,工作频率为2.5 MHz时,引线内电感可以忽略不计。此时模拟得到的引线电感要比静态模拟结果小10 nH左右;两个开关并联工作时不仅要考虑引线自身的电感,还要考虑同步导通时互感的影响,且互感达到了自感的1/4。使用Pspice软件对模拟结果进行仿真,采用电磁屏蔽后输出波形前沿相对于屏蔽前输出波形前沿要小2.1 ns。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电磁屏蔽前后输出波形的前沿分别为68.8,65.2 ns,减小量与模拟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6.
3.5 MeV注入器脉冲功率系统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于直线感应加速器的3.5 MeV注入器脉冲功率系统采用了感应叠加原理。整个系统包含了脉冲形成系统、触发系统以及感应腔负载。脉冲形成系统主要由Marx发生器和Blumlein脉冲形成线组成,产生12个脉宽约90 ns,幅度约200 kV的高压脉冲,通过12个感应腔和变阻抗阴阳极杆,在阴阳极间隙处产生3.5 MV的二极管电压,由天鹅绒阴极发射强流电子束。触发系统主要由两级触发开关构成,严格控制12个高压脉冲的输出时间,时间分散性统计值小于1 ns(动作时间抖动)。采用该脉冲功率系统注入器能产生能量约3.5 MeV,电流2~3 kA的强流电子束。  相似文献   

17.
针对神龙二号直线感应加速器所采用的非晶磁芯感应加速腔,建立了能够兼顾结构参数和磁芯性能的加速腔电路模型。对与加速腔结构相关的各集总电容参数进行了计算,并通过模拟波形与实验电压电流波形的对比,确定了加速腔磁芯模块的参数设定,实现了对非晶磁芯感应加速腔脉冲励磁过程较为准确的模拟。通过电路模拟,可以得到脉冲励磁时加速腔各部分的电压电流分布,为加速腔的结构优化和故障原因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脉冲变压器锥形绕组感应系数矩阵简化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进行脉冲变压器多匝数(实际变压器绕组匝数多达4000以上)锥形绕组电压分布仿真时,绕组感应系数矩阵巨大的计算量是制约其实现的瓶颈之一。为了克服此瓶颈,研究了绕组感应系数矩阵的规律性,指出感应系数存在端部效应,且线圈间的互有感应系数随间距衰减很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脉冲变压器锥形绕组感应系数矩阵的简化计算方法,对多匝数绕组,该方法能传统方法所需的n(n+1)/2步减少至2n+25(n为绕组匝数),大大减少了计算量,使多匝数绕组的仿真计算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9.
感应淬火综合监控系统集成了感应淬火能量监控与环境监控功能,其硬件基础为工控机与Y5000+多功能板,工控机通过并行口与Y5000+多功能板实现数据交换。Y5000+多功能板以CPLD芯片为核心,扩展了DI/DO、PI/PO以及AI/AO功能。感应淬火综合监控系统的应用程序分为上层管理程序与底层实时测控程序。在RTX支持下,系统完全能满足实时性与可靠性要求。  相似文献   

20.
 采用变换矩阵为研究工具对感应叠加过程中行波的传播、透射、反射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和集中参数分析一致的稳定解,给出了电压随时间变化的细节。建立了3.5 MeV注入器脉冲功率源和感应叠加结构的电路模型,得到的感应腔压模拟波形和实验波形基本一致,结合行波分析法基本解释了腔压波形和Blumlein线输出波形之间较大差异的成因,阴极叠加电压的模拟也反映了实验中主脉冲后的反射波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