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热处理温度对化学镀磁性ICF玻璃靶丸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300,700和1 000 ℃温度下,对化学镀Ni-P合金涂层后的磁性ICF玻璃靶丸进行热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热处理后化学镀ICF玻璃靶丸的结构、形貌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学镀ICF玻璃靶丸经过热处理后,Ni-P涂层晶化为晶态合金层,涂层的组成颗粒直径和磁性能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加,可望用于磁悬浮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300,700和1 000 ℃温度下,对化学镀Ni-P合金涂层后的磁性ICF玻璃靶丸进行热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对热处理后化学镀ICF玻璃靶丸的结构、形貌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化学镀ICF玻璃靶丸经过热处理后,Ni-P涂层晶化为晶态合金层,涂层的组成颗粒直径和磁性能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增加,可望用于磁悬浮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惯性约束聚变点火靶候选靶丸特点及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占文  漆小波  李波 《物理学报》2012,61(14):145204-145204
获得能量增益实现点火是目前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领域研究的主要方向和标志性成果. 在点火靶的设计中有多种可能的候选靶丸,包括碳氢掺杂锗、铍掺杂铜、聚酰亚胺、 碳化硼和金刚石靶丸,其中碳氢和铍靶丸是最主要的候选靶丸.文中主要总结了几种候选靶丸的优缺点及目前研制现状.在国外,碳氢靶丸是目前点火靶的首选靶丸. 与铍靶丸相比,不存在明显的微结构缺陷,制备较容易;靶丸光学透明, 适宜于燃料分层和表征;靶丸在制备上更容易达到点火靶要求. 美国的碳氢点火靶靶丸基本达到了设计要求,这些要求包括几何尺寸、壳层密度、 壳层缺陷、表面光洁度、掺杂水平和杂质含量等.我国的点火靶靶丸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4.
ICF(惯性约束聚变)点火用低温冷冻靶①,需要在常温下,把气体高压渗透入直径1mm以内,厚度um数量级的靶球体内,最终压力:100MPa~150MPa,再由制冷系统降温至20K以下,此过程中,靶球的温度场也降温至20K以内.降温及清洗结束后,由送靶机构取出用于分层和物理诊断等.本装置实现冷冻靶的气体渗透充填、冷却降温、分层时的精确控温等过程.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显微激光拉曼散射的惯性约束聚变塑料靶丸非放射性燃料气体含量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克服了过去不能直接对氘气进行非破坏测量的困难,可以显著提高测量效率与精度,通过标定可以方便应用于打靶零时刻的燃料总量监测。由于入射光与散射光都需要透过微球材料,因此,球壳材料性能特点就会对测量结果产生显著影响,针对微球材料的荧光波长、激光波长和功率以及探测系统光栅性能等因素进行了详细考察与讨论,给出了确切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6.
ICF靶材料和靶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8,他引:7  
 主要介绍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ICF靶材料科学与靶制备技术在材料研究、靶丸制备技术、薄膜制备技术、精密微工艺及靶参数测量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在靶材料研究方面,近年相继研制成功全氘代聚苯乙烯(D-PS)有机材料、微靶掺杂和激光吸收与X射线转换金属纳米或团簇材料;探索了新型有机气凝胶储氢材料,开展了金属小团簇理论研究和纳米金属复合材料的研究工作。在靶制备技术与工艺方面,完成了PS单层、双层和三层塑料空心微球的研制工作;利用低温等离子体聚合涂层技术,建立了微球表面沉积纯CH薄膜以及金属掺杂CH薄膜的工艺和技术;在玻璃微球充氩技术研究中,开展了原子力扫描显微镜对玻璃球壳钻孔工艺研究以及粒子辐照改性充气技术研究,等等。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显微激光拉曼散射的惯性约束聚变塑料靶丸非放射性燃料气体含量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克服了过去不能直接对氘气进行非破坏测量的困难,可以显著提高测量效率与精度,通过标定可以方便应用于打靶零时刻的燃料总量监测。由于入射光与散射光都需要透过微球材料,因此,球壳材料性能特点就会对测量结果产生显著影响,针对微球材料的荧光波长、激光波长和功率以及探测系统光栅性能等因素进行了详细考察与讨论,给出了确切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8.
使用二维多群辐射扩散流体力学程序LARED-S,模拟研究靶丸支撑膜在惯性约束聚变氘氘(DD)气体靶内爆过程中的扰动演化过程及其对内爆性能的影响.二维模拟表明:靶丸支撑膜显著降低DD气体靶内爆的中子产额,二维模拟产额为一维结果的55.2%.内爆性能下降的主要物理机制是支撑膜使靶壳生成大幅度的尖钉深入DD气体区,使烧蚀层与DD气体之间物质界面处的电子热传导漏失功率显著增大,导致DD核反应速率显著降低,中子反应速率峰值时刻(bang-time时刻)提前.相比一维理想内爆的模拟结果,支撑膜引入的扰动显著降低bang-time时刻DD气体压强与内爆动能转化为DD气体内能的效率,壳层剩余动能相应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9.
磁性ICF玻璃靶丸的化学镀工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化学镀工艺在ICF玻璃靶丸表面包覆了一层磁性的Ni-P合金镀层,制备出磁性ICF玻璃靶丸。研究了化学镀主盐质量浓度、还原剂质量浓度、络合剂质量浓度、施镀温度及镀液pH值对沉积速率与镀液稳定性的影响,获得了化学镀制备磁性ICF玻璃靶丸的最佳工艺为:主盐硫酸镍30 g/L,还原剂次亚磷酸钠30 g/L,络合剂柠檬酸钠50 g/L,pH值10,温度(40±2) ℃。  相似文献   

10.
ICF低温冷冻靶制备技术进展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综述了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中的低温冷冻靶的各种制备方法, 提出了在我国高功率激光装置上进行冷冻靶实验的制靶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1.
载气环境对液态空心玻璃微球运动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研究了载气组份、温度、压力以及微球直径和壁厚对液态空心玻璃微球在炉内运动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用干凝胶法制备空心玻璃微球工艺的常用载气组份、温度和压力范围内,载气的组份、温度和压力对相同直径和壁厚的液态玻璃微球在炉内运动速度的影响小于8.3%,但载气组份和压力对液态玻璃微球运动雷诺数和韦伯数的影响很显著。玻璃微球的直径和壁厚是液态玻璃微球运动速度、雷诺数和韦伯数的重要影响因素。提高载气中的氦气含量或降低载气压力可以降低载气对液态玻璃微球的非球形化作用,提高载气温度可以降低其球形化的阻力。  相似文献   

12.
自悬浮定向流法制备纳米铜微粒及其结构表征   总被引:20,自引:10,他引:10  
 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法制备金属铜纳米微粒,并用TEM,XRD和AES等分析手段研究了铜纳米微粒的形貌、粒度、结构及其表面氧化层特性。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参数条件下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法可制备出单晶纳米铜微粒,并且通过工艺参数的调控可达到对微粒粒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13.
空心玻璃微球与载气之间传热过程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为实现玻璃微球与载气之间传热过程的定量控制,建立了玻璃微球与载气之间的热传递模型,研究了载气组份、温度、压力以及微球直径和壁厚对玻璃微球与载气之间传热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干凝胶法制备空心玻璃微球工艺中常用载气组份、温度和压力范围内,载气温度和压力对玻璃微球与载气之间传热阻力的影响都可以忽略,但载气中的氦气含量对微球与载气之间传热阻力的影响很显著。随着微球壁厚的增大,玻璃微球与载气之间传热阻力显著增加。因此,改变载气中的氦气含量可以作为控制微球与载气之间传热过程的有效方法,并且随着微球壁厚的增大,提高载气中的氦气含量对增强载气与微球之间传热性能的作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4.
X波段五腔渡越管振荡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新结构的X波段五腔渡越管振荡器,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根据场分布进行了一维非线性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可以产生高功率微波,并判断了工作模式,为TM01模的3π/5模。采用粒子模拟验证了一维非线性分析的结论,并优化设计出五腔渡越管振荡器,优化结果为:输出功率约1 GW, 工作频率9.3 GHz,束波转换效率约22%。实验中,通过参数调节,得到频率约9.25 GHz,峰值功率约780 MW,脉宽(半高宽)21 ns的输出微波,束波转换效率约为16%。实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15.
基于Geant4建立了内爆物理实验多种诊断设备的全三维仿真模型,包括中子成像系统、用于硬X射线诊断的滤波应光谱仪、楔形滤片质子能谱仪、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探测器(CVD)等。根据Geant4仿真模拟的数据,建立了合适的解谱及图像还原算法,优化了系统设计,从理论上预估了诊断设备的诊断能力。此外仿真数据亦用于设计实验方案,建立诊断设备的标定方法等。  相似文献   

16.
ICF用Kirkpatrick-Baez型显微镜光学设计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提出了直接针对惯性约束聚变(ICF)诊断目标的X射线Kirkpatrick-Baez型显微镜的像差校正和光学设计方法。在校正掠入射细光束像散的基础上,推导了内爆压缩区全视场范围内的垂轴像差表达式,进而构建了系统的空间分辨率预测模型。基于对空间分辨率和集光立体角两个关键指标的分析,结合ICF的实验要求,得到了系统的初始结构参数确定原则和光学设计流程。实例表明,该方法克服了传统的轴上球差评价的不足,设计结果能够同时满足内爆压缩区的视场、分辨率和集光效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ICF物理实验用纳米Cu块体靶材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采用自悬浮定向流法制备了金属纳米粉体并采用真空手套箱专利技术和冷压法在高压(1.5 GPa)作用下保压40 min后,成功制备出了相对密度达97%和显微硬度达1.85 GPa的金属Cu纳米晶材料。经XRD分析,其晶粒大小为20 nm。正电子湮没(PAS)实验结果表明,其空隙大小和数量与采用惰性气体冷凝法原位压制(IGC)的样品相比,空位簇数量较多,微空隙的大小和数量基本相当。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模拟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制备的纳米Cu块体材料靶的激光转换效率比常规Cu材料靶高5倍。  相似文献   

18.
In indirect-drive laser fusion research, filamentation instability (FI) severely influences laser injection efficiency and beam pointing accuracy in hohlraum. Experiments indicate that high frequency modulations on the far field of the laser driver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filamentation. To solve this problem, a new smoothing technique is proposed using linear modulation and special grating dispersion. The linear modulation was realized by stacking a series of 100 ps chirped pulses in fiber delay lines. The temporal smooth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cal spot adopting star and circular grating dispersion were studied. Simulation results indicate that both kinds of grating investigated restrained the high frequency modulations. The star grating has a better smoothing effect when compared to circular grating. The insertion of the star grating could realize “color” variation across the beam in the azimuthal direction and make the far-field pattern rotate with time. Therefore, the time-integrated focal spot would be smoothed in a more comprehensive way. This smoothing method bears the advantage of simple configuration, two-dimensional angular spectral dispersion and not enlarging the far field too much.  相似文献   

19.
Precise physical experiments place strict requirements on target illumination uniformity. A new smoothing technology aimed at indirect-drive laser fusion is studied, which uses linearly modulated light and angular spectral dispersion (ASD). Simulation indicates that the best smoothing effect could be obtained when number of color cycles (Nc) is chosen to be 0.5 at 1.2 nm bandwidth. A table-top setup aimed at the experimental study of the beam smoothing method has been established. When the linearly modulated light generated by pulse stacking is dispersed by a grating with Nc=2.6, periodical undulations are found on the far-field focal spot, which agrees wit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To improve illumination uniformity, the Nc adopted should be decreased to 0.5. Simulation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linearly modulated light, angular spectral dispersion and a continuous phase plate could considerably improve the irradiation nonuniformity.  相似文献   

20.
空心微球气体总量抽样测量误差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间接驱动内爆靶丸由外层CH涂层,内层玻璃球壳和内部充入的气体组成。当玻璃球外涂CH后,球内的气体只能抽检而没有无损测量方法。在大量实验和数据基础上,研究了液滴法制备空心玻璃微球气体渗透系数的差异和分布,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处理,计算了空心玻璃微球对氘气渗透系数的误差,微球预充气挑选方案产生的误差及分布。最后根据现在的抽样测量方案计算了误判的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