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稳态平板法测导热系数的原理出发,通过对推导过程的近似处理进行有效的修正,得到更为准确的导热系数表达式,并且对数据处理进行了讨论,显示了利用origin软件的数值拟合功能,能够有效的提高散热速率的测量,从而提高了导热系数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张宁  周延怀 《物理实验》1993,13(5):196-198
由于棒状样品轴向导热法测定导热系数的实验中无法准确测定棒表面的散热,故实验结果误差较大;而稳态平板法又不能用于金属导热系数的测定。另外,这两种方法均无法反映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故此类方法的意义有限。本文尝试采用圆柱状样品径向导热法来测定金属的导数系数。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取得了初步成功。一、轴对称区域上的稳态导热稳态导热条件下,各向异性区域内的温度分布满足▽·(λ▽T)=0 (1) 由于导热系数λ仅为温度的函数,故(1)式可化为  相似文献   

3.
导热优化:热耗散与最优导热系数场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讨论了通过重新布置场内的导热系数分布来强化热传导的导热优化问题。针对边界上传热量一定的任意几何区域的稳态导热,在全场的导热系数积分为定值的条件下,以最小热耗散作为目标,利用变分方法导出了导热优化的基本准则;导热系数与局部热流密度成正比。该准则指导下的导热优化过程可获得热耗散最小的导热系数分布。实例证明了该方法是有效且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热质的运动与传递-微尺度导热中的热质动能效应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基于热质(热量的当量动质量)的概念,通过建立和分析热质的运动方程得到了反映热质动能变化的稳态导热微分方程,表明Fourier导热定律只有在热质的动能变化相对热质势能变化很小而可以忽略时才成立;在高热流密度和低温的情况下热质的动能变化不可忽略,这种动能效应表现为热流密度和温度梯度不再成线性关系.动能效应也导致Fourier导热定律不能通过热流和温度梯度准确地获得物体的导热系数,本文基于热质运动方程给出了导热系数动能效应的修正式.最后针对高热流密度和低温一维稳态导热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验证.  相似文献   

5.
基于用稳态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实验,为了求得更为精确的导热系数,用origin软件处理实验数据,拟合出温度和时间的曲线,并求得冷却速率及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6.
采用稳态平板法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时,关键是得到稳态时不良导体的传热速率。根据稳态时传热速率与散热铝盘的散热速率相等,可以测定自然冷却过程中,稳态时散热铝盘温度T2所对应的冷却速率。基于Matlab软件,分析并绘制曲线直观反映出温度、时间、冷却速率三者之间的关系,用拟合法研究了不良导体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李满  戴志高  应见见  肖湘衡  岳亚楠 《物理学报》2015,64(12):126501-126501
利用稳态电热拉曼技术测量了碳纳米管纤维对流换热环境下的导热系数. 该方法基于材料拉曼信号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实时探测一维材料在不同电加热(内热源)下的中心点温度, 利用对流环境下的稳态导热模型推导出材料的导热系数, 实现了一维微纳材料热物性的无损化和非接触式测量. 实验发现: 碳纳米管纤维的导热系数远低于单根碳纳米管的导热系数, 但高于碳纳米管堆积床的导热系数. 这表明碳纳米管体材料的热物性主要取决于内部管束的列阵和管束间的接触热阻.  相似文献   

8.
TP—801单板计算机在测定不良导体导热系数实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宏亮 《物理实验》1993,13(6):286-287,285
导热系数是表征物质传热性能的物理量,研究材料结构变化和所含杂质对导热系数值的影响,往往需要由实验测定材料的导热系数,本文介绍一种用微机测量不良导体的导热系数的实验方法,这种方法充分利用计算机采集数据迅速,以及处理数据功能较强的特点,使实验手段新颖,实验内容更加丰富。既能监视温度的稳定性,又能在稳态情况下实现多次快速测量,因而大大减少了学生不必要的重复性劳动,提高了实验效率,增加了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提高了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9.
硅晶体热传导性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硅色散关系的实验值,给出硅晶体导热系数的经典分子动力学模拟所必需的温度、导热系数的量子化修正曲线。应用平衡态分子动力学算法模拟了硅晶体在 300~700 K温度区间内的导热系数,模拟结果表明,理想硅晶体的导热系数比自然硅高60%~75%,但随着温度的下降,模拟结果的准确性下降。  相似文献   

10.
通过改变参数进行实验测定,分析了稳态法测量良导体导热系数实验中系统达到稳态的时间、水流量、稳定温度及测得导热系数结果的准确性等相关问题,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数据,对学生实验过程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新型导热材料石墨泡沫具有很好的热物理性质。本文在实验获取这种新型多孔材料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分形理论的材料结构和导热模型,采用热阻法给出了石墨泡沫材料的等效导热系数的关系式,计算了石墨泡沫的剖面孔隙面积分形维数和等效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 QBASIC程序实现了黑体热辐射的微机描绘 .程序具有良好的界面和坚固性 ,通过编程、运行程序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从交互操作过程中深入理解黑体热辐射规律 ,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使他们的程序设计能力得到培养 .  相似文献   

13.
A model for the structure of a rock as a heterogeneous system of two components, amorphous and crystalline, is considered. A formula is proposed for calculating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rocks with different temperature dependences of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ir components. When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volume fractions is known, the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he actual rock can be predicted for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amorphous and crystalline phases.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一维传热模型下导热系数的计算公式误差较大.本文通过建立试样内部的三维传热模型,更为科学地考虑了侧壁散热的影响,推导出了计算导热系数的新公式.以橡胶为研究材料进行实验,证明了新公式的合理性.引入影响因子P来衡量侧壁散热对系统的影响程度,分析得到P值随着试样厚度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5.
有机材料的双光子吸收物理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雷虹  黄振立  汪河洲 《物理》2003,32(1):19-26
近年来,具有大双光子吸收截面的有机材料的物理性质及其应用的研究成为令人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综述了有机材料的双光子吸收过程,物理特性以及其实验测试和研究方法,评述了有机材料的双光子吸收效应的应用,包括上转换散射,光学限幅,双光子荧光显微成像、三维光信息存储和光学微加工等。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溶胶 -凝胶法制备氧化物巨磁电阻材料的工艺 ,制备了La0 .7Sr0 .3 CrxMn1-xO3 (x =0 ,0 .10 ,0 .15 )和La0 .7Sr0 .3 FexMn1-xO3 (x =0 .0 5 ,0 .10 ,0 .16 )两系列的单相钙钛矿锰氧化物多晶样品 ,并研究了Cr ,Fe替代La0 .7Sr0 .3 MnO3 中部分Mn后对其结构、磁性和巨磁电阻性质的影响 .观察到La0 .7Sr0 .3 Cr0 .15Mn0 .85O3 和La0 .7Sr0 .3 Fe0 .0 5Mn0 .95O3 两个样品的电阻 温度曲线都出现了双峰 .定性讨论了可能产生双峰的机制 .随Cr(或Fe)替代量的增加 ,材料的居里温度很快下降 ,铁磁性减弱 ,导电性降低 ,巨磁电阻效应增强 .但与Fe掺杂相比 ,相同数量的Cr掺杂对材料的影响要小 .  相似文献   

17.
HL—1装置热脉冲传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解析推导和数值计算,得到了适合于反转半径较小时用峰值时间差法计算电子热导率的解析公式,并对HL-1装置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获得了等离子体电子热导率在4≤r≤9cm区域内的平均值为7.4m~2/s。并讨论了计算电子热导率的一种新方法,即强制边界条件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混合笔束模型在电子剂量算法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勾成俊  杨代伦  曾革  罗正明 《物理学报》2002,51(11):2649-2655
将双群模型计算的宽束电子的能量沉积与FermiEyges理论的侧向解相结合来构造电子笔束模型,即混合笔束模型.由于混合笔束模型的计算精度和效率较好,并且适用范围较大,因此,混合笔束模型展示了在放射治疗临床应用上的可能性.在混合笔束模型的基础上,改进了混合笔束模型对电子侧向分布的参数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混合笔束模型的精度符合临床应用的要求,同时,其计算速度非常快.因而显示出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笔束模型 双群模型 混合笔束模型  相似文献   

19.
张景强  卢炘英  张勤奋 《物理》2001,30(7):407-412
文章概括地介绍了结构生物学在整个生命科学中的地位,结构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和结构生物学的三种主要的研究方法[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核磁共振(NMR)方法和电子显微方法],介绍了这三种方法在近年来所取得的新成果,重点介绍了冷冻电子显微技术结合计算机三维重构技术研究病毒三维结构的方法,特点以及所取得的成果,并简单介绍了物理学家在结构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超光滑表面及其制造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高宏刚  曹健林  朱镛  陈创天 《物理》2000,29(10):610-614
超光滑表面制造技术是超精密加工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介绍超光滑表面的特征、应用及其制造技术的发展,希望给出超光滑表面技术的整体轮廓。在介绍超光滑表面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典型例证指出了超光滑表面的软X射线光学、激光陀螺等科技领域的重要应用。回顾了超光滑表面制造技术的发展过程,对各种超光滑表面加工原理与方法进行了简单描述与评价。最后提出了对超光滑表面制造技术的发趋势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