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探讨人眼对比度敏感视觉特性,利用显示器显示11种空间频率、平均亮度为10、60和90cd/m2的目标光栅,设计实验测量了120名青年的人眼亮度和色度对比敏感度数据,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拟合,提出了一种多项式调制下的指数形式的人眼亮度和色度对比敏感视觉特性的数学模型,且与国内外典型的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空间频率f的增加,人眼对比敏感度先增加后减小,当f在3cpd~4cpd(周/度)时,人眼最为敏感,其与目前典型的视觉模型基本一致。表明提出的测量方法是有效的、可行的,提出的视觉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且该测量方法操作简单,视觉模型计算复杂度低,在实际应用中优于典型的测量方法和视觉模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姚军财 《应用光学》2016,37(6):880-886
为了探讨人眼对比度敏感视觉特性,利用显示器显示11种空间频率、平均亮度为10、60和90 cd/m2的目标光栅,设计实验测量了120名青年的人眼亮度和色度对比敏感度数据,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测量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拟合,提出了一种多项式调制下的指数形式的人眼亮度和色度对比敏感视觉特性的数学模型,且与国内外典型的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空间频率f的增加,人眼对比敏感度先增加后减小,当f在3 cpd~4 cpd(周/度)时,人眼最为敏感,其与目前典型的视觉模型基本一致。表明提出的测量方法是有效的、可行的,提出的视觉模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且该测量方法操作简单,视觉模型计算复杂度低,在实际应用中优于典型的测量方法和视觉模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光学技术》2013,(3):228-232
研究了人眼在不同观察时间下的亮度对比度敏感函数。从CIE规定的颜色中心中分别选取中性灰和橙色作为图片背景,并得到不同空间频率的矩形条纹图片。根据心理物理学的极限法进行视觉评价,测得在两个背景三种典型适应观察时间下人眼的亮度对比度敏感函数。比较了中性灰和橙色背景下人眼亮度对比度敏感函数数据,并拟合得到在不同背景及对比度适应时间下的亮度对比度敏感特性曲线。结果表明,当观察时间相同时,橙色背景的亮度对比敏感函数值比中性灰背景的亮度对比度敏感函数值小;随着人眼对条纹观察时间的延长,人眼亮度对比度敏感函数的峰值及其对应的空间频率也随之增大,与背景颜色无关。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感知清晰度评价模型,来评价人眼对红外与可见光彩色融合图像细节和边缘的可辨识度。首先,利用人眼对比度敏感函数模型,抑制在特定观察条件下图像中人眼不敏感的频率成分。之后,在局部频带对比度模型基础上,结合人眼亮度掩模特性构造了感知对比度模型。最后,计算融合图像人眼兴趣区域(细节和边缘区域)的感知对比度,进而评价融合图像的感知清晰度。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五种彩色图像清晰(模糊)度的客观评价模型相比,考虑人眼视觉特性感知清晰度模型的计算结果与人眼主观感受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有效地对彩色融合图像清晰度进行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5.
姚军财  申静  王剑华 《物理学报》2008,57(7):4034-4041
用CRT显示器显示5种频率的目标光栅,通过改变矩形波光栅的平均亮度,测量了9名男性青年在不同平均亮度条件下的对比度觉察阈值,并得出亮度与对比度觉察阈值间的关系曲线,从而探讨人眼在显示器亮度范围内的亮度视觉特性.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人眼对频率f=3.79和4.97cpd(周/度)的目标光栅的对比度觉察阈值非常相近,而对频率f=1.23,1.97和9.86cpd的目标光栅的对比度觉察阈值相差甚远;提高显示器亮度可以降低对比度觉察阈值,提高显示器显示图像分辨力,但是随着亮度的增加(达到Weber区域),亮度对分辨力的提高达到一定限度,而且,当亮度在60cd/m2左右时,显示信息效果与人眼视觉特性最匹配.基于对人眼在显示器亮度范围内的亮度视觉特性的研究,为在显示器上进行图像处理、显示器制造、摄影、印刷、配色等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 人眼视觉特性 对比度觉察阈值 视角 空间频率  相似文献   

6.
《光学技术》2015,(5):396-399
图像清晰度是评价图像质量时常用的指标之一。现有的清晰度评价模型未能充分考虑人眼视觉的亮度掩盖特性。为此,在均方根对比度基础上,考虑人眼亮度掩盖特性,通过计算图像中人眼感兴趣区域(包含细节、边缘和纹理)的感知对比度构造一种无参考的图像清晰度客观评价模型。并利用IVC数据库来验证模型,结果表明,与已有的4种清晰(模糊)度评价模型相比,该模型的评价结果更接近人眼主观感受,且计算量小,运算耗时短,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图像清晰度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7.
人眼的彩色和亮度传递特性及模型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综述国内外对人眼视觉特性的实验和模型化研究,对亮度调制传递函数以及彩色对比度的实验与模型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指出Wandell提出的模式——彩色分离模型对人眼彩色视觉传递特性的研究较为全面和可行。  相似文献   

8.
图像增强算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浩  张叶  沈宏海  张景忠 《中国光学》2017,10(4):438-448
图像增强算法能够提高图像整体和局部的对比度,突出图像的细节信息,使增强后的图像更符合人眼的视觉特性且易于机器识别,在军事和民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从图像增强算法的原理出发,归纳总结了近年来应用比较广泛的4类图像增强算法及其改进算法,包括直方图均衡图像增强算法、小波变换图像增强算法、偏微分方程图像增强算法和基于Retinex理论的图像增强算法。结合人眼视觉特性、噪声抑制、亮度保持和信息熵最大化等图像增强的改进算法,在保证增强图像具有较高对比度的前提下,可进一步提升图像的质量。实现了9种较为典型的图像增强算法,采用主观和客观的评价方法对增强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不同增强算法的优缺点,并给出了这些算法的计算时间。对这些算法的深入研究能够推动图像增强技术向更高水平发展,从而使图像增强技术在多个学科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尺度叠加的视觉距离模糊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向阳  陈广学 《光学学报》2014,34(2):233002-338
为能够模拟观察距离变大时引起的颜色视觉效应,研究了人眼视觉的视锐度特性和对比敏感度特性。通过对人眼视锐度原理的分析,实现了视锐度方法模拟视觉距离增大时的视觉模糊算法;通过对对比敏感度模型测试原理的分析,结合人眼视觉空间频率的多通道特性,实现了基于对比敏感度函数模型模拟视觉距离增大时的视觉模糊算法。视锐度方法可简单模拟视觉距离增大时的模糊效果,可用于观察灰度物体情况。观察彩色物体时,通过使用反差敏感度模型算法,能够模拟视觉感知的多尺度特性、低通和带通滤波特性、局部适应性和颜色感知的叠加性。  相似文献   

10.
人眼视觉的传递特性及模型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周燕  金伟其 《光学技术》2002,28(1):57-59
介绍了国内外对人眼视觉特性及其调制传递函数的研究 ,对几种典型的人眼视觉模型进行了分析。较之以往采用的具有低通特性的指数型和高斯型 ,及具有带通特性的Barten模型和复合模型更符合人眼视觉传递特性。在此基础上将两种带通模型和国内外一些典型的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 ,得出 :Barten模型参数简单 ,计算方便 ,但实用的范围较复合模型小。复合模型综合考虑了人眼瞳孔、显示器亮度、视场角、量子效率、积分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是一种更全面的反映人眼传递特性的视觉模型  相似文献   

11.
The structure and Bragg diffr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olume phase gratings based on H-PDLC technology are presented, and the principles and simulation aided design of dynamic gain equalizers with the grating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Fibre grating is an important enabling technology that has found numerous applications in both telecommunications and sensor systems. This tutorial describ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fibre gratings and gives examples of where they are being employed.  相似文献   

13.
全息光栅与制作工艺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全息光栅与刻划光栅的各种特性进行了对比,并介绍了Ⅲ型和Ⅳ型全息凹面光栅的特点及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14.
祝绍箕 《光子学报》1990,19(1):79-87
本文叙述了全息光栅的制造原理、工艺要求和制造技术。介绍了平场全息光栅、图象全息光栅、超环面全息光栅、激光全患光栅和闪耀全息光栅的新进展。最后,作者提出进一步发展全息光栅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江毅  王惠文 《光学学报》1998,18(12):756-1759
提出了一种用He-Ne激光侧面照射光纤光栅,从另一侧探测光栅的布拉格衍射效率来测量光纤光栅光谱特性的技术,并用该技术测量了光栅的折射率变化的分布。  相似文献   

16.
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模拟光栅衍射,设计出镂空透射光栅模型,在此基础上将电子束和X射线光刻技术相结合,研究了制造2000 l/mm X射线镂空透射光栅的新工艺技术.首先利用电子束光刻和微电镀技术在镂空聚酰亚胺薄膜底衬上制备X射线母光栅掩模.然后利用X射线光刻和微电镀技术实现了光栅图形的复制,之后采用紫外光刻和微电镀技术制作加强筋结构,最后通过腐蚀体硅和等离子体刻蚀聚酰亚胺完成镂空透射光栅的制作.从此新的制造工艺结果上来看.制备的光栅栅线平滑,占空比合理,侧壁陡直,不同光栅之间一致性好,完全可以满足应用需求,充分表明了该制造技术是透射式X射线衍射光学元件制造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7.
Th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quasi-periodic multi-layer planar dielectric gratings a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by a method that combines the multimode network theory with rigorous mode matching method. The effect of radiation on the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ulti-layer dielectric gratings is discussed in details, and some guidelines are given for accurate design of the gratings.  相似文献   

18.
光纤光栅传输矩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自嘉  王昌明 《光子学报》2007,36(6):1073-1077
利用模耦合理论给出并分析了一般坐标系下相移布喇格光纤光栅中的传输矩阵及其特性,所给出的传输矩阵具有分段不变性,而且不能被分解为一个矩阵和一个相移矩阵的乘积.利用该传输矩阵可以研究均匀、相移、啁啾、超结构等光纤光栅及光栅的级联等.计算了相移光栅的反射谱和相移量的关系,以及两个光栅级联时的反射谱.结果表明,同样相移量时的反射谱和已有文献不同,两个光栅级联时,也不同于已有文献,各自的谐振波长与光栅的级联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19.
拼接光栅的偏差对光束空间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用拼接小尺寸多层介质膜衍射介质膜衍射光栅的办法制作大口径的高破坏阈值光栅成为解决拍瓦激光系统输出能量的关键技术———光栅拼接技术。拼接的每个光栅都存在五维自由度的偏差,对激光脉冲的空间特性和时间特性产生影响。用夫琅禾费衍射的方法分析了拼接光栅的偏差对光束空间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偏差和远场强度分布之间的函数关系并用数值方法进行模拟,得出角度偏差对光束远场分布的影响可以忽略,而位移偏差:光栅间拼缝和前后位移偏差是影响光束远场分布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We report the first observation of type I and type II fiber grating behaviors in making polymer optical fiber Bragg gratings. Our observation reveals that there are two distinctive stages in the fabrication of polymer optical fiber Bragg gratings. Notably the two stages of grating formation correspond to low and high-index modulation gratings, which match well with those in silica fiber grating fabrication. Thus we refer them as type I and type II polymer fiber gratings, following the same nomenclature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silica fiber gratings. In addi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for type I and type II polymer fiber gratings are also exam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